不悲不喜03
不悲不喜03
关注数: 5
粉丝数: 150
发帖数: 6,151
关注贴吧数: 36
1948.7.3谭老板的电文
果军 各军归宿 修整版 第一野战军 6+1+2+18=27 [★美械五大主力 ☆美械 △半美械] -----三大战役前-----[6] 第76军[湘]廖昂[整76师][47.10月清涧被歼] 第90军[中]严明[整93师][48.2月瓦子街被歼(含整编第29军军部)] 第27军[中]王应遵[整27师][48.3月宜川被歼] 第36军[中]钟松[整36师][47.8月沙家店被歼] 第36军[中]钟松[整36师][48.4月澄城被歼] 第76军[中]徐保[整76师][48.4月宝鸡被歼] -----三大战役间-----[1] 第76军[中]李日基[48.11月永丰被歼] -----渡江战役间-----[2] 第57军[中]冯龙[49.5月凤翔被歼] 第22军[陕]左世允[49.6月榆林起义] -----渡江战役后-----[18] 第36军[中]朱先墀[49.6月眉县被歼] 第38军[陕]姚国俊[49.7月罗局镇被歼] 第65军[粤]李振[49.7月罗局镇被歼] 第119军[中]王治岐[49.7月罗局镇被歼] 第11军[宁马]马光宗[49.9月灵武投诚] 第22军[陕]俞方皋[49.9月包头起义] 第42军[中]赵锡光[49.9月阿克苏起义] 第78军[中]莫我若[49.9月哈密起义] 第81军[宁马]马惇靖[49.9月中卫起义] 第82军[青马]马继援[49.9月西宁投诚] 第91军[中]黄祖埙[49.9月酒泉起义] 第120军[中]周嘉彬[49.9月张掖投诚] 第128军[宁马]卢忠良[49.9月灵武投诚] 第129军[青马]马步銮[49.9月永澄被歼] 贺兰军[宁马]马全良[49.9月银川投诚] 骑兵第1军[青马步青]韩有文[49.9月迪化起义] 第76军[中]薛敏泉[49.12月三台被歼] 第119军[中]王治岐[49.12月武都起义]
果军 各军归宿 RT
果军 各军归宿 RT
果军 各军归宿 RT
关于“华东拖住主力,让东北喘息”的出处是哪个? 关于“华东拖住主力,让东北喘息”的出处是哪个? 一时想不起来,好像是罗记录林的话,谁知道?
电文的啰嗦程度和掌控能力成正比 追廖,罗里吧嗦的。很好贯彻了能追上廖就行,其他什么都不重要,越乱越好。
谷盈打仗,环环相扣 RT
1,6师的渊源 1师 1,2支队主力【2团(持团),4团(扬团),6团(良)】 →江南指挥部【2团,4团(苏皖支队),6团(江抗),4团3营(新2支队)】 →苏北指挥部【2团(2纵),4团(3纵),6团(1纵)】 →1师【2团(2旅4团),4团(3旅7团),6团(1旅1团)】 6师 4团3营(新2支队) →新江南指挥部【4团3营(新2支队),新6团(新江抗/新3支队)】 →6师【4团3营(16旅46,47团),新6团(18旅54团)】 1,6师合并 →1师【2团(2旅4团),4团(3旅7团),6团(1旅1团),4团3营(16旅46,47团),新6团(18旅54团)】 →1师【2团(16旅48团),4团(3旅7团),6团(1旅1团),4团3营(16旅46,47团),新6团(18旅54团)】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我为什么拼这个?????反人类啊!@@#%……&*(
46年初期,华东主力团统计 山东 1纵: 1旅【1团(原1旅1团,A),2团(原特2团,B),3团】 2旅【4团(原18旅52团,A),5团,6团】 3旅【7团,8团,9团】 2纵: 4旅【10团(原4旅10团,A),11团(原4旅11团,A),12团】 5旅【13团(原5旅13团,A),14团(原5旅14团,A),15团】 9旅【25团(原9旅25团,A),26团(原9旅26团,A),27团(原9旅27团,A)】 7师: 19旅【55团(B),56团,57团】 20旅【58团,59团,60团】 21旅【61团,62团,63团】 8师【22团(原教1旅3团[山],A),23团(原教2旅5团,A),24团(原2分区独立团,B)】
八部众之迦楼罗 RT
继续抽啊。。。 RT
多说无益,淮海的电文已然说明一切。 RT 刘,登两人的电文怎么看都是局部淮海。
没有不散的宴席 RT
DC的新系列真的忍无可忍 RT 僧帽戴安娜,黑色爱丽丝,残念。。。
华硕PRIME H310M-A R2.0能用9400F吗? RT
华硕PRIME H310M-A R2.0能上9400F吗? RT 网上那些套餐都是H310M-K+9400F。两块板子基本一样,怎么没看到有人用H310M-A上9400F?
难怪东野的战斗力不行,都是闲的。 难怪东野的战斗力不行,都是闲的。
长春留了多少人? 肖说大概是10万人。
1948.11.20华野八个纵队包围徐州图 战役阶段之间的态势变化更能说明指挥员的意图。
蝙蝠侠:家庭之死讲了几个事? 杰森,缄默,后面几个是哪些动画?
《大决战 - 淮海战役》是个小姑娘。。。 收集了几张海报封面,放一起还是很有意思的。
47.11月,东野6纵16师46团是不是被撤销了? 从四野大事记看到,因各种原因,101直接就解散了46团。 并在12月调2000补充6纵,不就是重建46团嘛。 按这个说法,这个红军团其实已经断了。
秋攻果军一个团有82门火包? 1948.6.5电 东北敌人火包火和自动火器较多,因此火力较强(例如去年秋季我们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五十师一个团,所缴获的各种火包,即有八十二门,那时我晋察冀在清风店歼灭敌第三军四个团及一个师部和军直的五个营,所缴获的各种火包只七十二门,较之我们所歼灭的一个团还少十门火包)。因此,如我军占领半个城市后,即停止进攻,而与敌相持,则仍日夜遭受敌之机火包杀伤,使战力日耗,如此对我当然是不利的。故要打就要打到底,全歼守敌,结束战斗,才为有利。
美国人Gary J. Bjorge的书,谁给传一份? 《调动敌人:解放军在淮海战役中的指挥艺术》(Moving the Enemy: the Operational Art in the PLA's Huai Hai Campaigh) 唐吧一时没空,谁有给传一个。
[email protected]
豫东后华野及广纵的位置 谁能查到3纵何时北上,4,8纵何时南下的?
这个场景在哪里? 在和顺吗?靠近哪个景点?
粟裕何时当过对台办公室主任??? 都不是一个系统啊。。。
胡博笔下的52军 第52军是果党的嫡系部队,但却够不上主力。当那些主力在与PLA的作战中相继消亡后,这不是主力的52军就自然升级为主力了。由于这是一支具备黄埔血脉的部队,加上又是成建制抵达台湾的黄埔独苗,于是经过历年来的吹捧,被称之为继五大主力之后的第六大主力。其实笔者觉得,这个称号实在有抬高52军身价之嫌。尤其是这个军在东北的战绩,无大胜,但是所属部队却屡次遭到重创,其中25师还被PLA歼灭了两次。要不是在上海的浦西打了一个漂亮的阻击战,要不是成建制地撤到TW,要不是五大主力或第1军、第2军这样的老资格部队先后覆灭,52军恐怕这辈子也没有出头的机会了。 想起网上流行的说法,混到一定岁数,你也是“王牌主力”了。。。
龙团原型----8军82师副师座王景渊 在194年的松山攻坚战中,王景渊被赋予了攻占顶峰的重任。王景渊总结了之前各部队进攻虽猛,但损失惨重进展缓慢的经验,决定以配属给他指挥的工兵营对日军阵地实施爆破作业。这一决定果然改变了整个松山战斗的进程。王景渊以所属第246团实施佯攻,吸引日军的注意力,暗中以工兵营挖掘坑道,秘密推进到日军阵地,并集中炸药进行定向爆破,一举摧毁了日军阵地,为全歼日军第113联队做了重大贡献。战后,他在何绍周的保荐下,被外调升任第85师少将师长,并被授予四等宝鼎勋章。 以49军末任军长身份在贵州起义,89年病逝,享年90岁。
没有那只手,这段话我给满分。 没有那只手,这段话我给满分。这犊子装的,太大尾巴了。
扶龙寨大捷,谁能考证下? 哪个团被截胡了???
跟着唐基,没了格局 团长这句话已经很明显,师长跟着唐基学坏了,导演的意图很明显。唐基说这样操作很好,美国人也要听我们的。事实上是美国人也有底线,不是事事按你的来。 设想下,当全民协助事后向美方陈诉南天门的实情,美方还能如唐基说的那样“要按你的部署”来了?显然是不会的。 学唐基,没格局。
大家来找茬---浅说东野(四野)的主力作用 在说这篇贴子前,我先声明一下,我近来三篇有关解放战争的贴子,有着前后相承的关系。第一篇主题是东北地区的基础条件,第二篇主题是东北和华北、华中地区相比的战略重要性。本篇是结尾,主题是东北野战军(后改称第四野战军)成长为解放战争中的主力部队。 这三篇中,第二篇是以第一篇为基础也即先提条件来讨论的,只有承认了第一篇中的结论,才能继续第二篇的主题。同样,第三篇也是以第二篇为基础作先题条件来叙述。但问题在于,有部分朋友虽赞同了我的第一篇中的论点,却对我第二篇中的说法颇有异议,所以只好请这几位朋友仍继续和我讨论第二篇,暂且请忽略此篇,因为此篇是以第二篇的结论作基础展开的。 如果我在今后接受了对我进行指正的那几位热心朋友的观点,那我会专门写贴子公开承认此篇及上篇的错误,并向被我误导了的众位朋友们道歉。但是目前我还是坚持认为我第二篇中的论点没有原则上的错误,所以还是厚着脸皮写了这篇。因为这篇贴子所说的,也是我心中一直存在的真实感想。 还有,我写这三篇贴子前曾专门强调过的一点,我想这里再最后着重强调下: 我对进行解放战争、包括前面的抗日战争甚至红军时期的各路我方指战员们,均怀有同等程度的敬仰。因此在文中讨论战争的主力作用时,纯粹针对事不对人。因为作战环境的不同,很难比较各位将军的真实水平(还有一点众所周知的是容易涉及敏感)。所以我根本不可能以区区一老百姓而对开国将帅有所评判。我只想说下自己对有关战事、同时包括实施这些战事的部队在整个解放战争中的作用的看法而已。 我还想说的是,我不讳言我对解放战争中的诸位将军,最敬佩的就是林和粟,在他俩身上还是以粟尤甚。因为粟的军事才华与林不相上下,但人品却有过之。至于被后世推崇的那位出国司令,相比之下反倒次而又次了。 我的军史知识几乎是零,地理知识更是负数。因此上篇中将山东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误为一谈,更且错误的是将“华野”理解为实际上是由晋察冀、晋冀鲁豫解放军组成的“华北野战军”。其实我想说的是参加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的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对此错误,我深感汗颜。谨此对给予我指正的“老娘舅”和“无所谓000”两位热心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 东北野战军简称东野,最早称“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后又称“东北人民解放军”。辽沈战役结束后全军整编时,改称第四野战军,简称四野。 这支部队的起初主要兵力,基本来源于抗战时期的八路军,在1945年8月苏军出兵东北的第三天即8月11日,便由朱总司令向有关部队发出了进军东北的命令。冀热辽军区部队首先以主力进入东北,随后,八路军山东军区主力部队也分别从陆、海路到达东北。与之前到达的冀热辽部队合兵组成了东北人民自治军。而大致在此同时,原新四军的部分主力部队也加入了东北人民自治军。自此,四野的基础兵力来源基本到位。 以上一段,基本取材于中共党史出版社的《第四野战军》一书。虽不能详尽,但我想基本框架是没有错的。 那么,造成这一态势的,不得不说起战略规划来。 《战争论》中已经讲明,“战略是战斗的运用,因此,战略一定要为整个军事行动确定一个合适的战争目标,也就是制定战争计划,制定各个战局的方案和部署其中的战斗,必须把为达到这一目标的行动同这个目标联合起来。” 这时,毛的伟大之处就显现出来了。在苏军出兵东北不久,倭寇尚在顽抗之时,他便考虑到了中国革命的最终大战略。即战略目标是全面武装夺取全国政权。因而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高明的战争战略。而明显的对照是蒋,我不敢说他有没有全面占领全部国土的计划,但即便是有,以蒋当时的举措来看,依然是以前国民革命战争时期的老套路,以招安为主,军事征服为辅的方针。实际上,只要蒋愿意,在美国的帮助下先行进入东北并占据之,并非难事。毕竟当年苏联是承认“中华民国”为中国正统政府的,对蒋以正统国民政府的名义进占东北,并没有太好的阻挡理由和手段。 这样相较于两者的行动上看,毛一出手,即高屋建翎,一下戳中了全国整个大战略上的七寸,即占领全国最重要的战略要害地区,但并非是最富庶之地。而蒋则相当近视,一出手先占江南富庶之处和首都南京以显示自己的“正统”地位,而置东北这一战略要害为次要。结果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不过我这贴子并不是谈论毛和蒋的战略方针,而是讲在我方这一大的战略方针“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已定的情况下,派出前往东北发展的部队和人员,必定是己方阵营中最精干强悍的,这是合乎逻辑的。 因为军史会牵扯到很多未解密、甚至敏感之处,我等百姓不方便、同时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翻查浩如烟海档案,所以很难在军史方面进行讨论。但我们可以从逻辑关系上进行分析。因为至少目前战争的结果是明摆着的,谁也改变不了。那么,只要能从结果以合理的逻辑关系反推上去,则也大致差不离了。 所以说,能实现这一大战略的部队和人员,一定是我方阵营中最强悍的部队和人员,他们就是四野和它的前身东野。其余各方面的部队,虽说从战功、战绩上讲会超过四野,但在大战略这个全局上,四野是名符其实的一等部队。 事实上,四野入关后,其战斗力和规模以及装备,也是其它三个野战军各自不能独立超越的。 另外还有一点可以作佐证: 那就是毛和蒋两人对已方精锐部队和垃圾(这个我承认用词对我方不敬,但一时难以想出其它词语,且请各位谅解)部队的使用上截然相反。 毛是将最精锐的部队派往一线作战,而将最垃圾的部队留守作自己的保卫。但蒋却刚好相反,是将最精锐的部队留作卫戍,而将杂牌垃圾部队派往一线作战。试想,我方以最精锐的部队去打蒋最垃圾的部队,想不赢都难。等到蒋发觉不对,再派精锐如74师等出战,已经来不及了。 那么,从毛这一用兵的惯例来看,他首次派出占领最重要地区的兵力,一定是他认为最精锐的部队,这也可以侧面佐证四野为一等主力了。
解放战争第三年任务。。。 1948.9.22君威给刘帅等人的电文。。。
登军集关于淮海的19份电文 没什么新鲜货,全部隐去抬头和落款,除了18。 大概觉得个人军集里全是集体参与不好看吧。
快1纵是军级单位? 一个加强旅的配置,硬是说成是军级。石其黄和车蕃如两个上校能当军级主官???
46年上半年东北果军五军之战路线图 RT 果军进展神速,真的神速。。。
某书籍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邓关于江淮、 江汉之间恐无大仗可打致中央军委等电(节录) [1948.12.30] 军委,并告刘陈,粟谭: 中野各部必需休整并争取补充时间。据我看江淮之间,或江汉之间,恐无大仗可打,即有亦在南京、 武汉附近,故仍准备充分再行出动,似较稳妥。 邓 三十日 军委 12 月 31 日复电:“淮南敌系有计划撤退,我们追赶无益,中原各纵仍在现地整训,待华野消灭 杜部后,中野、华野统一调整位置,位于陇海沿线休整两个月至三个月,然后渡江南进。” 粟裕、 陈士榘、 张震建议以第六第七第十三纵渡淮控制蚌浦段 [1949.1.12] 军委,并报华东局: 一、自杜聿明全歼后,蒋匪守备已以江防为主,现在拆毁蚌埠铁桥与搬运淮南煤矿之煤。并已获悉, 敌正破坏津浦路浦蚌段,摧残江北沿岸工作,抢粮抓丁。敌果如此,则对今后我军南进增加困难。 以我现有技术条件,蚌埠铁桥非短期所能修复,如我能早日控制,则可于休整期内修理该段铁路, 控制煤矿,断绝京沪煤源,又可开展沿江地方工作,使今后渡江容易。 二、因此,建议我以六、七、十三等三个纵队南渡(上述三个纵队此次未参战,不疲劳且充实),以 配合江淮两个旅肃清杨干才、刘汝明部(该部可能后撤),控制蚌浦段。尔后我则以一个兵团于蚌埠 为中心休整,另于两淮及宿、徐间与贾汪各以一个兵团休整。是否可以,请即示复。 粟陈张 文午
淮海,华野各阶段伤亡是多少?
谢老的一篇文章 RT
李天霞83师参加过远征军是怎么来的? 无论是远征军还是驻印军,都没看到100军,其19,63旅也没出国记录。 怎么讲到苏中,都说83师很牛呢?装备从19旅美械到全军美械,还蒙哥马利表扬过,出处在哪???
这是少年泰坦里的谁? 记得哪部的片尾彩蛋出现过。
鄙视渣男
王树增《解放战争》的移花接木 王树增,男,中国军旅作家。1952年2月生于北京,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国家一级作家,现供职于武警部队政治部创作室。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军艺术委员会委员。
华野政委“小姚”。。。 毛泽东粟裕与淮海决战节选。。。
有三野血脉的那些军。。。 85 北京 警卫第3师[原24军70师] 24【70师②[原25军74师],72师[改预炮72师]】 27【79师,80师,81师】 28【82师,83师[改预83师],205师②[原10军28师]】 沈阳 23【67师,68师②[原23军73师],69师】 济南 20【58师,60师,128师[改WJ]】 26【76师②[原11军33师,改预76师],77师,138师②[原45军133师]】 南京 31【86师②[原26军76师],91师,92师,93师[改WJ]】 兰州 21【55师,61师,63师[改WJ]】 98 北京 警卫第3师 24【70师②,196旅[原天津转隶]】[03年撤消] 27【80旅,235旅】 63【82旅】[03年撤消] 沈阳 23【67旅,68旅②,69师】[03年撤消] 济南 20【58旅,60旅】 26【77旅,199师[原67军转隶],200旅[原67军转隶,03年撤消],138师②】 南京 31【86师②,91师,92旅】 兰州 21【55旅[转隶47军],61师,兰特大[原63师184团]】
路易斯嫁给秃子,求阴影面积。。。 由于降落地换了,命中注定的爱人跟了仇人,谁能忍???
路易斯嫁给秃子,求阴影面积。。。 由于降落地换了,命中注定的爱人跟了仇人,谁能忍???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中国的政治军事局势(1945年12月11日) RT
有些人的思维真的是清奇,吐。 为了粉小姚也是拼了。
为什么三国志系列没有霸王大陆的武器选择系统? RT 看着文官拿一根枪乱抽或者武将一水的枪打来打去。
远征军驻印军去了哪里? 二期远征军7个军17个师,撤销4个充实其他,留云南1个,4个关外,8个调关内【含一期的5军1个师】。 二期驻印军2个军5个师调关外。 从分布看,集中在东北和华东。
人渣就是这样炼成的。。。
这算不算敌我不分??? 许粉居然把千古月当成粟裕吧的“形象大使”。。。笑死。。。
盘点华东的那些独立旅 RT
许黑开始耍坏了。。。
@舰船过客,刷版算什么本事。。。 RT,这种无人之境有什么意思啊。。。
辟谣:陈粟大军从未加入过晋冀鲁豫 某粉造谣,7月分兵后,华野“正统”只有东兵团,西兵团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 看看序列表,看看文字简介,加入晋冀鲁豫如此关键的时刻怎么不提??? 还有看看西兵团粟裕是以华野副司的身份兼西兵团司政,谭老板以华野副政兼东兵团政,陈唐顺位兼职,谁根正苗红还用说吗???西兵团不就是华野机关兼了嘛。。。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