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浯街 临浯街
关注数: 19 粉丝数: 145 发帖数: 20,351 关注贴吧数: 3
蔡代表与“大县制”(长了点,但受启发)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主任蔡继明建议:实行“大县制”, 提高行政管理规模效率,为省管县铺平道路。 蔡继明认为,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区域性行政管理所依赖的交通、通讯、 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等手段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把全国除了中心城市外的大部分 地区分划分为2000多个县级行政主体,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最大化,改变过于细碎的县级行政区域设置,应该列入国务院的规划、调研和议事日程了。 他建议改革行政分级体制、推行“大县制”。将大陆2010个县级行政主体通过合并减少 到1000个以下,甚至减少到600~800个,不仅全国人大代表可以保证一县一人,而且中央 和国务院工作会议也可以直达县长、县委书记,有利于建立全国一盘棋的直抵县域的现代 国家管理信息系统。 他认为,减少县级行政主体数量后,每个省只剩下原来数量40%左右的县,百县大省将不 复存在,这就为省管县、取消地级市的行政设置创造了条件、铺平了道路。我国各级的行 政管理人员将因此而得到明显的裁减,行政费用将大幅度节约,行政效率将成倍提高。 中央政策对县级的作用严重衰减,普通百姓习惯用“天高皇帝远”来形容。行政层次 越多,执行力就越衰减,行政效率就越缺失。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 高效率的扁平化管理体制。而实现省管县的难点,并不在于撤销地级市有多麻烦,而 在于全国2000多个规模过小的县级行政主体无法适应省管县、中央与县信息畅通的行 政体制改革的要求。 (该提案是篇论文,原文太长,现在是摘编的)
中国为什么不能叫“城市化”(转)  人物简介:李铁,现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兼任清华大学高级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以下是 李铁详解被误读的城镇化------- 城镇化不能再强化大城市对资源的占有 主持人权静:李主任,很高兴跟您就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做深入的请教和探讨,首先想请您给我们界定一个概念,我们当前这么火热的大家都在说城镇化,城镇化跟城市化是一回事吗,中国目前究竟需要哪个? 李铁:很多人提出中国是不是也应该叫城市化。中国和国外不一样,我们现在有7.1亿城镇人口,可是我们只有658个城市,这658个城市都是高等级的,县级市、地级市,直辖市、省会城市,还有接近两万个镇,平均人口一万多,这一万多的镇区人口在国外也就是城市,像巴西、美国、德国,三四千人口就可以设市。 如果我们提出城市化,很多市长会动用自己的权力把自己的城市做大。事实上改革开放30年,大量资源都在城市里,因为它等级最高。如果你提城市化,他就更冠冕堂皇地说城市化是发展城市,只能发展这658个城市。提出城镇化两个概念,第一中国叫镇,实际上这两万个镇也是城市,所以我们叫城镇化,不能在城市发展基础上忽视镇的发展。 第二在中国国情下,镇代表着一部分农村人口就地就近的转移,这是很重要的过程,过去叫乡镇企业,大量的工业企业都集中在这里,就地就近转移,也是我们重要的目标,我们既需要城市人口流向大中城市,同时也希望就地就近消纳一部分人口。城镇化在中国有特殊的含义。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