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yygod msyygod
关注数: 4 粉丝数: 38 发帖数: 725 关注贴吧数: 49
【资料贴】---------瘰鳞蛇 瘰鳞蛇科(Acrochordidae)又名疣鳞蛇科,港台地区叫沙皮蛇。是蛇亚目下的一个以瘰鳞蛇为主的单型科。这个科内的蛇种都是一些分布在澳大利亚及印尼地区的古老蛇种。目前瘰鳞蛇科下有三个被确认的品种。 特征 象鼻蛇瘰鳞蛇的腹部没有宽阔的鳞片,而且双眼长得接近顶部(身背),故此所有瘰鳞蛇都是水行性的。它们最为人注意的特色是其鳞片,瘰鳞蛇的表皮质感松弛,比起同体型的蛇类而言显得过份地硕大;而且它们的鳞片并不是逐片相互重叠的,反而是像金字塔一般以锥状堆积。瘰鳞蛇擅长伏击猎食,它们会潜藏在河床、溪涧中,等待鱼类游近,再以身体突击地把对方卷起来。它们的鳞片相当粗糙,因此能稳稳抓着滑溜的鱼类(注:和蟒类缠绕猎物不同,瘰鳞蛇并非是把它们缠死,而是起到防止逃跑的作用)。成年的瘰鳞蛇身长约在60厘米至2.5米之间。 地理分布 瘰鳞蛇的主要分布地,西起自印度及斯里兰卡,以至东南亚热带地域、菲律宾一带;南至印尼、马来西亚、帝汶;东至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北岸、瓜达尔卡纳尔岛以及所罗门群岛一带。 品种 品种学名及命名者 异名 地理分布 阿拉佛拉瘰鳞蛇 Acrochordus arafurae,McDowell,1979 阿拉佛拉疣蛇 新几内亚及澳大利亚北部 瘰鳞蛇 Acrochordus granulatus,Schneider,1799 小瘰鳞蛇 中国、印度半岛、斯里兰卡、缅甸、安达曼群岛、泰国、柬埔寨、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与及澳大利亚北岸 象鼻蛇Acrochoridus javanicus,Hornstedt,1787 爪哇疣蛇、爪哇瘰鳞蛇 包括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及印尼的东南亚地带。 商业用途 瘰鳞蛇的粗糙蛇皮经常被用作制造皮包、手提袋及皮革制品的材料,因此迅速面临濒危处境。很多养有瘰鳞蛇的国家动物园及爬虫类专家,都想尽办法希望能保育它们,但被捕获的瘰鳞蛇大都在抗拒被喂饲或皮肤受感染的情况之下难以存活。爪哇瘰鳞蛇Acrochoridus javanicus 淡水Acrochordus arafurae 淡水瘰鳞蛇 Acrochordus granulatus,Schneider,1799爪哇瘰鳞蛇Acrochoridus javanicus
隐形的杀手------体内寄生虫 【经作者同意 合法转帖】 目前国内玩家手里的蛇大致可以分为三种:WC个体,CH个体,CB个体。国产蛇大部分是WC或者CH个体,CB不多,玩具蛇就不用说了。相信好多朋友可能都遇到过体内寄生虫的问题,我也不例外,就让我结合我的经历来跟大家扯一扯关于体内寄生虫的那些事儿。 <寄生虫的种类我不了解,所以我也就不献丑了> 体内寄生虫的来源 体内寄生虫的来源不外乎两个:食物和环境。WC个体由于在野外环境中摄食,患有寄生虫的可能性很大,同时野外环境中的寄生虫也会通过皮肤或者泄殖腔(也就是菊花)进入体内。人工饲养环境下,食鼠蛇摄入寄生虫及其虫卵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而以鱼,蛙,壁虎等为主要食物的种类则很容易摄入(我认为不论是以什么为食,都有可能摄入寄生虫,或多或少而已)。有时候因为饲主的疏忽或者疏于打理导致饲养环境中滋生出寄生虫,或者垫材(木屑,水苔等)本身携带虫卵等因素,也会导致人工饲养个体患上体内寄生虫。 体内寄生虫的预防 体内寄生虫的预防要从其来源入手,主要有以下几点: 食物处理:食鼠蛇的预防要相对简单,购买乳鼠时选取卫生条件相对过关的商家,如果可以接受死食的个体则更为简单,冻乳鼠是您最好的选择。食鱼、蛙的个体,可以把要投喂的鱼、蛙冻在冰箱里,可以很好的杀灭寄生虫及其虫卵(前提是您的蛇接受死食,嘎嘎) 垫材处理:选取报纸等不易滋生寄生虫的垫材,如果非要选取木屑、水苔等作为垫材的话,购买安全系数较高的种类,水苔可以通过高温处理(用开水冲泡或者直接上锅煮,哇嘎嘎) 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应当勤加打理,及时清理排泄物,木屑等垫材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当全部更换。 体内寄生虫的表现及治疗 患上体内寄生虫的蛇,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无论怎么喂,蛇依旧很瘦,甚至越来越瘦。大家应该都知道寄生虫是依赖于宿主摄入的营养及宿主本身来存活,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大量繁殖,蛇变瘦是迟早的事儿,直到宿主无法承受为止。 对于患上体内寄生虫的个体,可以选用的药物有:肠虫清,左旋咪错,吡喹酮等。前两种我并未用过,我只用过吡喹酮,所以在此只对吡喹酮做出介绍,让我们来看看百度对吡喹酮的定义: 本品主要通过5-HT样作用使宿主体内血吸虫、绦虫产生痉挛性麻痹脱落,对多数绦虫成虫和未成熟虫体都有较好效果,同时能影响虫体肌细胞内钙离子通透性,使钙离子内流增加,抑制肌浆网钙泵的再摄取,虫体肌细胞内钙离子含量大增,使虫体麻痹脱落。 本品对血吸虫、绦虫、囊虫、华支睾吸虫、肺吸虫、姜片虫均有效。对虫体可起两种主要药理作用: 虫体肌肉发生强直性收缩而产生痉挛性麻痹 ;吡喹酮对虫体皮层有迅速而明显的损伤作用 上面那一大串总体就两个意思:第一,吡喹酮可以让寄生虫从寄生部位脱落;第二,吡喹酮可以让寄生虫支离破碎。所以,喂过吡喹酮的蛇,有时候可以排出完整的寄生虫及虫卵,有时候则没有。 吡喹酮的使用方法及用量 我的吡喹酮是从淘宝买来的瓶装片剂,一片为0.2g,也就是200mg,所谓的标准用量是10mg/kg,也就是1kg十分之一片,而一片只有小指甲盖儿大,所以我们可能做不到呢么精细。 驱虫对于苗子来说有点儿小危险,药量稍过大就有可能致命,所以我的做法是大苗或者更大才开始驱虫,食鱼、蛙的个体一个季度驱虫一次,食鼠蛇一年一到两次,大苗子的药量不超过四分之一片的一半,也就是一片药弄成四瓣儿,然后取一瓣儿再弄成两份,然后将药放入食物体内,具体怎么放进去,自己去想(塞进菊花什么的都可以,哈哈哈) 一般用药之后第一次排泄就会有结果,等着检查蛇便便吧~!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见解,若有纰漏,见谅,勿喷,谢谢~~ 感谢 伊甸.诱惑 总结的经验贴 --------------------------------------------经作者同意 合法转帖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