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人在东莞 广元人在东莞
关注数: 1 粉丝数: 2 发帖数: 329 关注贴吧数: 1
没有人,神马都是浮云       昨天从深圳回来,途经松岗、长安、虎门、厚街、南城等系列镇,在马路两边,看到最多的一幕就是工厂前一个个招工的摊位,这在以前是看不见的。       曾几何时,工厂招一个工人要经过什么笔试、测色盲、测IQ、测EQ、面试什么的,曾几何时,工厂招一个工人还要求什么性别啊、学历啊、籍贯啊什么的,当时是僧多粥少时代,工厂招一个工人时也有一大队人排队应聘,更谈不上什么工资啊、加班费啊、双休啊、社保什么的。当时,曾有台湾同事预言:要善待这些员工啊,在不久地将来,他们可是比高管还重要的资源啊。这句话仿佛还回响在昨天,可严重的用工荒就来了,长三角、珠三角、泛北部湾,甚至以住劳务输出的内地省份,无一不感受到用工荒的严寒。       君不见,工业区的街道上,无不是招普工的摊位,工厂自己摆的,劳务机构摆的,人才市场摆的,反正能摆的都摆上了。君不见,工厂的墙壁上,无一不用大红布条醒目地写上“本厂大量招收男女普工”。       曾几何时,工厂招收一个普工连招工广告都还未出来,都已经被内部某些主管啊经理什么的关系户给内定了,而如今,只要听说哪里有几个普工,姑且不管他年龄有多大,男女比例有多失调,人力资源部大佬们都如获至宝,都恨不得肋生双翅去把这些人弄到手。更有甚者,不知是求贤若渴还是没有人开不了工怎的,总之又是为来厂工人报销一切费用,又是怎么怎么地反正一切优惠措施应有尽有。        君不见,曾几何时,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老大或者大佬们,成天挂在嘴边的不是什么“马期特五大需求”,就是什么“KPI绩效考核”,不是在那里面红耳赤地争现代人力资源和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就是在那里高谈什么SA8000或者什么ICTI的。但今天,您只要去人才市场一看,招什么“招聘主管”“招聘专员”的历历在目,什么“有普工招聘渠道”等等字眼比比皆是。       不管说难听的“有奶就是娘”还是好听的“不管白猫黑猫,抓得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做人力资源的同事们也一样“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你抢得到普工你就是好猫”。       借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没有人,神马都是浮云”!!       借此瞎掰,和人力资源同事自嘲而哂!!
没有人,神马都是浮云      昨天从深圳回来,途经松岗、长安、虎门、厚街、南城等系列镇,在马路两边,看到最多的一幕就是工厂前一个个招工的摊位,这在以前是看不见的。      曾几何时,工厂招一个工人要经过什么笔试、测色盲、测IQ、测EQ、面试什么的,曾几何时,工厂招一个工人还要求什么性别啊、学历啊、籍贯啊什么的,当时是僧多粥少时代,工厂招一个工人时也有一大队人排队应聘,更谈不上什么工资啊、加班费啊、双休啊、社保什么的。当时,曾有台湾同事预言:要善待这些员工啊,在不久地将来,他们可是比高管还重要的资源啊。这句话仿佛还回响在昨天,可严重的用工荒就来了,长三角、珠三角、泛北部湾,甚至以住劳务输出的内地省份,无一不感受到用工荒的严寒。      君不见,工业区的街道上,无不是招普工的摊位,工厂自己摆的,劳务机构摆的,人才市场摆的,反正能摆的都摆上了。君不见,工厂的墙壁上,无一不用大红布条醒目地写上“本厂大量招收男女普工”。      曾几何时,工厂招收一个普工连招工广告都还未出来,都已经被内部某些主管啊经理什么的关系户给内定了,而如今,只要听说哪里有几个普工,姑且不管他年龄有多大,男女比例有多失调,人力资源部大佬们都如获至宝,都恨不得肋生双翅去把这些人弄到手。更有甚者,不知是求贤若渴还是没有人开不了工怎的,总之又是为来厂工人报销一切费用,又是怎么怎么地反正一切优惠措施应有尽有。       君不见,曾几何时,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老大或者大佬们,成天挂在嘴边的不是什么“马期特五大需求”,就是什么“KPI绩效考核”,不是在那里面红耳赤地争现代人力资源和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就是在那里高谈什么SA8000或者什么ICTI的。但今天,您只要去人才市场一看,招什么“招聘主管”“招聘专员”的历历在目,什么“有普工招聘渠道”等等字眼比比皆是。      不管说难听的“有奶就是娘”还是好听的“不管白猫黑猫,抓得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做人力资源的同事们也一样“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你抢得到普工你就是好猫”。      借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没有人,神马都是浮云”!!      借此瞎掰,和人力资源同事自嘲而哂!!
留守儿童的无奈     由于生计原因,我不得不年复一年的在外工作,远离家人,远离子女。      儿子才8个月的时候,我把他送去了外婆家,当我再次见到儿子时,他已快满三岁了,见到儿子的第一感觉到就是太对不起他了。儿子玩耍的时候总喜欢拿起电话玩,他做着打电话的样子,别人问他给谁打电话,他就说给爸爸打电话,边说还边对着听筒叫“爸爸回来!”      听到这童稚的声音,我除了内疚于自己是一个不负责的父亲外,心里更加多了一份沉甸甸地承诺,承诺一定要好好地工作,努力给儿子营造一个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从而弥补我欠下他的这一份父爱。      可能是儿子稍大一点的原因,当他外婆告诉他爸爸回来了时,儿子竟然毫不拘束的扑向我,一点都不会觉得陌生,可女儿就不一样了。女儿比哥哥小,在电话里的时候,教她说什么她就说什么,教她叫爸爸她就叫爸爸,可当我回家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竟然怯生生的,一点都不敢靠近我,只一个劲地往奶奶身后躲,不到半天的时间是不敢往我跟前来的,当奶奶告诉她这是爸爸时,可她竟然是一副很不敢相信的样子,竟然看着电话问:“爸爸不是在这里面吗?”听着女儿的问题,我心中一阵绞痛,对留守儿童来说,爸爸妈妈竟然只是电话那头的声音。      为了更好地给子女一个亲情一个父爱,我决定了,回到他们身边,好好地培养他们,让他们从小感受如山的父爱。
亲身经历(二) 求职遭遇(二)有了第一次的教训後,我再不敢相信职介所了。又有一次,我看到一家什麼成人自考培训中心(不记得名字了)正在筹备中,要招收各科教师。我就兴冲冲地去报名,当时报名点设在农业局最里面一家招待所里面,前去报名道德要交15元报名费。我想反正找工作就是要花钱,交就交。交了15元钱以後他们就叫我回去等通知,通知面试。我信以为真,就满怀希望地回家等,等了很久也没有什麼消息,於是我再一次来广元咨询,找到那个地方以後,那里已是人去楼空了。教训:1.很多骗子就是打著招工借口收取求职者的报名费,骗子就是抓住求职者觉得报名费看起来不多的心理集少成多,骗了就跑的。所以提醒求职朋友不要轻易交钱给别人。2.应聘时要看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单位。求职遭遇三有了前两次的才识後,我不上同样的当了,但我还是再一次在求职中上当。1996年(具体月份不记得了),有一个学校,大概叫广元经济管理学校吧,设在雪峰寺里面的,这个学校要招收计算机老师,我当时就很有兴趣,并且我自己悄悄去学校看过,好象真是一所学校,於是我就放心地去报名了。当时报名点就设在广元教委里面(我想教委是管学校的,在这里面的可能不会有假)。我去报名应征计算机老师,当时教doc/wps/cced等等,连备课我都备好了。报名还是老规矩——交钱。不记得是15元还是30元了。因为我去看过学校,加之是在教委里面,我就不怕是骗子了,就交钱。这次还好,收了钱还有一张加盖公章的收据。交了钱就让我回家等到某某时间找电话问安排面试上课的事情, 我就回家等。等到学校规定的上课面试时间了我打电话问结果,那边却告诉我,已经招到了。我一听气死了,於是我就花了来回20元车费,到了报名点,硬是把我的报名费退了。退的报名费虽然不够我的车费,但我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啊。求职遭遇三接二连三地求职失败,国家分配工作也没什麼动静。於是我就萌发了去外地打工的念头。当时我天天听收音机(当时家穷没有电视,有电视的也由於我们住大山脚下收不到什麼台)。当时我就留意到有两个地方在往外面招收工人。一个地方是蜀门市场里面有一个叫做什麼劳务中心的,往北方招工,一个地方是劳动大厦里面往广东招工。因为我从苍溪来广元,方便在东坝劳动大厦下车,所以我就选择了劳动大厦。我当时看了劳动大厦很多介绍东莞的用工信息,也自己找电话问过情况,决定孤注一掷了,就托别人向银行贷款才交了劳务介绍费600元,被就业局的介绍到了东莞打工。不过还得感谢劳动大厦里面给我介绍工作的工作人员他们虽然收了我的近800元钱,但他们给了我来东莞发展的机会。这麼多年来,我从一个小小的办公室职员开始,一步步学习,成长直到现在的算成功吧。
新人报到,不要砸我——多年前我在广元的教训,给後来人借鉴一下 朋友们:大家好!我今天第一次来这个地方,讲讲我的亲身经历,如果能让後来人借鉴一下。第一件事 遭遇小偷那是1996年8月,我刚从外面大学毕业,回到广元等工作分配。我当时身上仅有的70元钱装在我裤子後袋里面的(请大家不要骂我,我现在再也不会装这个地方了)。我从转盘路上了2路车,当时车上人很多,我和其他人(可能也包括小偷)一样站在拥挤的车厢中。当车行至证券大厦的时候,我前面有两个人手里拿了一大叠报纸在看,因为我当时刚毕业,对报纸很感兴趣,所以也凑过去看他的报纸。当时车摇来摇去的,我身後的小偷可能趁人挤车摇和时候就顺便从我裤袋中扒走了我仅有的70元钱。我在证券大厦下车後才发现钱不见了,怎麼办?我当时还要回苍溪老家。我在广元又没有朋友。当时我呆了半天,才记起在旅游局里面有一个叫向永盛的职员是我大学同学的男朋友(也是苍溪人),於是我步行到了旅游局找到了向永盛先生,向他说明情况和表明身份後问他借了20元钱我才回到苍溪老家。教训:1.出门在外钱一定要装好2.不要去凑热闹,往往在热闹的背後就有骗局在等著你。第二件事 求职上当一俗话说病急乱投医,我当时大学毕业後,由於我们正赶上大学毕业分配或不分配的政策过渡阶段,所以我们自己心中也没底,到底国家要不要给我们分配工作呢?等也是等,闲著也是闲著,我就抱著碰碰运气的想法,来到了广元。我从则天大桥步行往转盘路走,边走边看路边广告栏贴的招工广告(现在才知道那些广告假的多,真的少)。我当时看到一则广告,是说广元某知名杂志招编辑数名,於是我就循著地址找到了招工那个地方,那是长城大厦二楼的一家职介所(在二楼最左边,早不记得是什麼职介所了)。进了职介所,那里面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是部队办的职介所,是安置退伍军人的,信息保证可靠。我说我应聘编辑,工作人员假装看看我的资料,假装问一下,就说你的条件那是没问题的,先让我交钱再带我去单位,并说单位是市委下属机关, 我当时就交了80元钱(在当时80元钱对我来说是个大数目了)。本来说好是职介人员带我去单位的,等我交完钱後他们却开了一个路线给我让我自己去找,不过我还是找到了那个地方(我现在还记得那个单位叫<<今日广元>>杂志)。到了单位,负责人告诉我我的工作就是去拉广告,给企业作宣传,让企业在杂志上登广告,再在广告费里面提成。其馀的什麼出不管。想想当时的我一没地方住二没地方吃,我怎麼去拉广告?於是我只有自动放弃,80元钱打了水泡(现在想起来这80元真的不值)。教训:1.路边街头小广告最好不要相信。2.职介所的信息最好也不要轻易相信。3.对急於找工作的朋友来说最好是参加现场招聘,和单位面对面交流。4.求职朋友请注意:国家规定任何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求职者任何费用。以上是我本人亲身经历。谢谢大家!大家不要骂我,不在砸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