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少比 安吉少比
六角头的事情少做做
关注数: 46 粉丝数: 664 发帖数: 38,683 关注贴吧数: 43
精⭐️【结合自己的观点谈一谈所谓的应试教育问题】 经常看到有一些人批判中国的应试教育的弊端,指责这种以高考为导向的、唯文凭是尊的教育方式泯灭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导致高等教育产生大量的废品。这种批评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却流于浅薄,没有看到更深层的原因。 中国中学教材的内容都是基础中的基础,不管学生以后进大学什么专业,都应该把他们掌握好,甚至根本谈不上发展和创造。当然,这些内容在一些人看来是很浩繁的。但是站在一个较高的位置,就不会觉得这些知识有多少了,也许还会恨中学教给学生的太少了。 就拿物理专业来说吧,一到本科阶段,就要用到很多微积分方面的知识,很快就需要解微分方程。对向量的应用也比高中阶段复杂得多【如分析车轮的转动】。但此时的大学数学未必跟得上,这就导致了在一些大学【壁如北大清华】给本科新生补高中数学的现象。另外,数理化好的学生写作能力往往较差,开始工作后或是到了研究生阶段,这个问题就显得很突出了。他们往往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写作基本功在中学阶段就应该打好的。 无数的事实说明,中学阶段的教学和考试内容并不多,只是一部分人不适应罢了。与日韩台湾相比,中国大陆的中学教学内容明显要简单一些,它们的教学和考试才可怕。大陆的中学教学已经砍掉的很多内容,这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都是要学的。 例如,高中数学中的积化和差、和差化积、托勒密定理、均值不等式的通式,排序不等式、柯西不等式,复数中的利莫夫定理的运用,物理中的狭义相对论初步等等,这些在台湾的中学课本里都是有的。这几个地区和国家之所以这么做,当然是害怕国家的竞争力在未来下降。中国的问题不是出在中学该不该教这些东西上,而是大家一窝蜂地跑去上大学。 显然,那些内容是为培养高级人才打基础的·,而大学则是培养精英的摇篮,也就是说有成为高级人才的潜力的人才应该去上大学,余者都应该进职业技术学校。日本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搞得很好,所以这两个国家的工人、一线技术人员是世界上最棒的。 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中学普教课程没有日韩那么严苛,有些州的课程甚至看起来远比我们的简单,这也成为一些人批判中国中教和高考的一大理由。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些国家与我们有着天然相异的一些特质。它们的课程设置虽不难,但教学方式却极为灵活,实际所学可能是千差万别的。 个别美国本科生甚至能够根据图书馆里的资料设计出能用于实 战的原子弹,它们的学生造出的航模、舰模、建筑模型也都是很棒的,而且在国际性的数理化竞赛中表现也不差,好些中学生能够根据数学推演出质能方程。 中国人很羡慕美国的教育模式,说它既照顾了学生的兴趣和潜能的多样性,又培养了大量高端人才。但是这很难效仿,因为两国人的气质截然不同,中·国做不到美国那种灵活多样的教育,日本韩国也做不到。 所以啊,很多人对中国教育的抱怨根本上是没法化解的,国家只能是在全面衡量利蹩得失后作出选择。也就是在坚持目前中教内容和高考制度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谁要是认不清高考和大学教育的目的,非要去上大学,吃亏的是自己。怪大学扩招是”不会撑船怪河弯',主要问题的是国人的价值取向【也就是所谓的唯文凭是尊】不符合实际。 一些人之所以抱怨所学的东西大半无用,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只需要读一个技校就可以完成了。读大学和为应付高考所学的大量知识是多余的,而多余的东西自然很容易被遗忘。 尽管目前的大中学教育和高考存在着种种弊端,但随着大学生的贬值和技校生的吃香,被扭曲的教育体制会逐渐回到符合实际的轨道上来。
又逢一年教师节、忍不住道一声辛苦了! 说归说、骂归骂。但是属于老师节日还得过啊! 大清早起来去菜场买了两斤肉又买了个哈密瓜外加自己家门口橘子树上采摘下来的新鲜橘子,送到启蒙老师家、老师早已到了学校。师母接过我心中的东西、从房间里拿出一包老师喝酒喝来的软壳中华递到我心中。握着我的手语重心长的说;少比啊!这是你老师省下来特意叫我给你抽的,我当时就感觉很心酸。记得多年前一下课的时候老师经常塞给我三块钱叫我帮他跑腿去学校五百米远的地方买一包大红花牌香烟。老师烟瘾挺大的一天打底得两包。此时此刻、曾经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天天上课被罚站、被教鞭狠狠的抽打着手心。若干年后回忆起来别有一番滋味。我承认我这人心特别软、也特别容易感动、看着身边渐渐老去的亲人、朋友。内心总不是滋味。 时光、时光你就不能慢点么?停下你那匆忙的脚步。让一切回到最初的原点! 学生年代的我不服老师的管教、不听父母的话,上课时常性犯困,但每次考试总是排名前三,我相信这和老师的教导有关系,但是最主要的我想应该是因为我天资聪颖、才华过人。 最后我想说的是老师你们辛苦了,这些年我把知识都还给你们了,什么时候抽空把学费退给我好么?6S马上要上市了、丈母娘那边又催的急、你懂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