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eVMXy4 -
关注数: 5 粉丝数: 78 发帖数: 1,588 关注贴吧数: 2
涉县关防乡岭底村,住着一户很不幸的家庭,望吧主勿删,帮顶。。 涉县关防乡岭底村,住着一户很不幸的家庭,一家六口,就有五口重病号。户主郝军平,今年五十岁,是邯郸市某陶瓷厂下岗十多年的职工。体弱多病的父母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父亲患有心脏病、腰椎病,行走困难,母亲患有脑梗、半身不遂,去年还摔断了腿,现在几乎是瘫痪在床,仅这两个老人就足够郝军平一个人照顾了。 大儿子25岁,先天弱智,生活无法自理。二儿子23岁,初中毕业后外出务工打工。他原本就性格孤独内向,自卑感强,不善交友,长时间的自我封闭,让他内心苦恼,精神压抑,疏于交友,不到一年便得了抑郁症,经常神志不清,精神恍惚。不仅失去了劳动能力,甚至行动还有些失控,有时还需要专人看管,每天吃很贵的药物控制神经。还经常到专业医院去住院治疗,有时一住就是一两个月,住院费用成了全家头疼的问题。妻子李秀平今年48岁,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十多年来,先后得过肾炎、子宫腺癌、肾病综合症、肾衰竭等重病,先后在涉县肿瘤医院、中医院、县医院、河南淇县肾病专科医院、邯郸市中心医院、石家庄省第二人民医院等医院住院治疗,但效果均不理想。2012年,家里盖了房子,欠了几万元外债,为了养家糊口,偿还外债,丈夫郝军平过了春节就去北京打工,妻子也拖着虚弱多病的身体来这里打工,每月收入仅千元,甚至还不够她每天的药费。可谁知,才干了半年多,她的病情就恶化了,呼吸困难、头晕目眩,浑身疼痛难忍。有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因在北京看不起病,后被救护车拉到县医院紧急抢救才脱离了生命危险。最终,她被确定为尿毒症,需要一直做血液透析,每次二三百元。 在涉县医院住了一个月医院,每隔一天就要做一次血液透析,花了近两万元,因交不起继续治疗的费用,只好忍痛提前出院,出院后也未完全恢复健康,时常发作,医生交待以后每周至少要做三次透析,后来李秀平每隔一天就要往返一百五十里的路程来医院透析一次,沉重的费用负担让夫妇两个心力交瘁。每月需六七千元药费,还不包括交通、住宿费用。由于两个肾失去了消毒功能,李秀平的身体极度虚弱,一直多病并发,病情不稳,反复住院,经常在要在邯郸中心医院、县医院、中医院、肿瘤四家医院走马灯式地检查治疗。住院也成了家常便饭,一住最少是两三个周或更长。李秀平患尿毒症四年之久,冶病费用将这个生活本来拮据的家庭拖进了贫穷债务的深渊。 真是祸不单行,雪上加霜。郝军平的父母也因年老多病,经常住院治疗,有时父母、妻子、儿子两三个人同时住院,搞得他顾此失彼,焦头烂额,妻子住院期间,他甚至还请求岳母为他看管两个儿子,请求远房嫂子来帮助照顾父母。他时常熬得眼睛红肿,布满血丝,面容憔悴。最头疼的还是费用问题,尤其是李秀平,每次住院少则四五千元,多则一二万元。三四年了,家里本来就没有收入,仅有丈夫一个劳力也寸步不能离家。开始的治疗费用还主要靠双方的兄弟姐妹共同垫借,后来是亲朋好友救助,再就是街坊邻居东挪西借,每天四个病号的治疗和生活费用得二三百元,三四年间,不仅没有偿还外债,反而累计又欠了十五六万元医疗外债。可时间长了,哪里也借不上了钱了。郝军平经常眼睁睁看着妻子、儿子或父母病痛而无法住院,得不到及时治疗,或因住院后因交不足费用而被停药甚至被迫出院,造成病情更加恶化。无奈之下,李秀平改血液透为腹膜透析,费用虽略低些,但效果却远不如血液透析,可这也是无奈之举,即便是这样,买药的费用也是捉襟见肘,难以为继。 医生说,透析五年以后就很危险,还说李秀平眼下最有效的救治办法当然是换肾,可别说没肾源,即使有,高昂的手术费用,也让他们不寒而栗!只能望而却步。据医生说,仅买一个活体肾少说也得二三十万元,手术费用至少一二十万元,总共三四十万元,况且后续治疗更贵,一听这个李秀平彻底绝望了。这对郝军平一个仅靠卖苦力为生的打工者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他怎么想也无力承担这样的重任,可不换肾,病痛的折磨那可真的是生不如死。为了孩子,为了家人的生活,她只能忍痛采取透析这种保守治疗方法。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