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夏宫
老夏宫
蓬松的头发_厚底儿的皮鞋_热爱历史文化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各路高手们多多指教
关注数: 63
粉丝数: 216
发帖数: 602
关注贴吧数: 33
可以进了~
三山五园文化巡游展之圆明园 今日起在国图典籍博物馆举办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展,看了看还不错除了四十景图咏和西洋楼部分外,有相当一部分展示了同光两朝留存的样式雷地盘、圆明园用料与消耗物品和样式雷家族及其他相关资料图。
北京胡同 北京有多少胡同?老北京人说:“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如牛毛。”这是形容多得数不清。 其实,北京城里的胡同并非真的数不清,只不过不容易数清就是了。古时有许多书籍曾详细地记述了北京胡同的名称和来历。明朝嘉靖三十七年,张爵在《京师五城坊巷胡衕集》中指出:“庶五城胡同,浩繁几千条之间。”当时的“五城”之域,大体相当于今天东城区、西城区、宣武区、崇文区的范围。据该书所录的胡同名称统计,当时的胡同有1236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有300多条。到了清朝,随着北京城市人口的增加、住宅的兴建,胡同的数目就更多了。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城内大小胡同有1860多条,其中内城有1300余条,外城有530多条。辛亥**以后,南方人大批迁入北京,加上不间断的战争,北京人口急剧增多,新建区不断增加,北京的胡同也随之增多。到解放初期,全市大约有胡同6000多条,仅城区内就有4550多条,其中重名同音的胡同很多。如“口袋胡同”有八条,“八道湾”、“九道湾”胡同及“井儿胡同”和“四眼井胡同”各有九条。 北京对街巷的称呼多与南方不同,普遍地叫某某胡同。那么“胡同”一词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有几种说法: 一、“胡同”一词出现在金、元时期,女真人和蒙古人均属于蒙古语系,而蒙古语称城镇为“浩特”,称村落为“霍多”或“霍敦”,转音作“胡同”。女真人、蒙古人进入中原的城市后,按照自己的习惯,把中原城市的街巷也称做“胡同”。 二、“胡同”的本义是蒙古语“井”的意思。在今天蒙古族居住的地方,用“井”作地名的现象仍然很普遍,如,“赛音忽洞”(好井)、“乌克忽洞”(死井)、“哈业忽洞”(双井)等,这是因为,人居住的地方必须有水,所以水井渐渐变成了人们居住地方的代称。 三、在东汉许慎著、北宋初年徐铉校定的《说文解字》一书里,就有“衕”字,解释是“衕,通街也。”然而,“胡衕 ”二字连在一块儿出现,则是在金、元以后。
关于圆明园大宫门前的大铜狮
今有空去西部拍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