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偷桃儿 猴子偷桃儿
关注数: 12 粉丝数: 76 发帖数: 9,591 关注贴吧数: 14
众口铄金,人言可畏 有个成语叫“众口铄金”,意思是说,如果众口一词,即使是铁打的事实,也会被扭曲。由此可见,人言可畏。 《战国策》中有一个“三人成虎”的故事。 战国时, 魏国 有一叫庞葱的重臣。有一年,他奉命陪世子到赵国都城邯郸作人质。出发前,庞葱对魏王说:“大王,如果有人告诉您,街市上有一只虎,您相信吗? 老虎招摇过市,魏王当然不信、便回答“怎么可能有这种事?寡人不信!” 庞葱又说:“如果又有一个人告诉您,街市上果然有一只虎,那大王信吗?’ 魏王想了想,说“嗯,这就值得考虑了! “如果再有一个人说同样的话呢?” “嗯,如果二人都这么说,那应该是真的。” 听完魏王的同答,庞葱兜出了说此话的真意,他说:“事实上,街上并没有老虎,只是以讹传讹而已,大王何以信之呢,是因为说的人多了。现在我与世子,背井离乡,去远在千里之外赵国当人质,我们在那里的情况大王无法准确了解到,说不定会人传出‘市有一虎’般的谣言,大王难道要相信吗?所以为了保证世子将来能顺利回国继大统,请大王先请三个人传言大众,说我只是离开了都城,并不是去邯郸。” 魏王不以为然。庞葱陪世子去赵国作人质后不久,便有人暗中中伤庞葱,说他企图拥立世子,怀有二心,图谋不轨。说得人多了,魏王居然信以为真,命世子归国,而庞葱不再被重用庞葱事先已给魏王打了‘预防针,也难逃“众口铄金”的命运,可见流言的破坏力之大。 《战国策》中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孔子的弟子曾参 ,以孝闻名他住在费邑时,有一个同名同姓者杀了人,有人误以为是曾参所为,议论纷纷,谣言很决传到曾母那里。当时曾母正在织布,便停机正色道:“我儿不会做那种事!不久又有人来说:“曾参杀人了!”曾母依然镇定如故,不予理睬。后来又有人来说同样的事这时曾母终于不安起来,急忙开始收拾东西,准备逃走大众都有“从众心理”,觉得大家都在传说某事,那这事看来假不了,无风不起浪嘛,正是因为这种心理,流言传得特别快,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做人要做一个明智的人,不要随便传播流言,也不要轻易听信流言。 东晋时候,有人请大将桓温评论一下谢安和王坦之的优劣。桓温刚要开口,忽然想起了什么,说“你这人爱传话,嘴没个把门的,我不能告诉你” 桓温不愿背后评论人,因为自己的话被别人七传八传,还不知道会传成什么样子呢。于是干脆不说,沉默是金嘛。 荀子说:“流言止于智者”,流言决非空穴来风,但流言一定经不起推敲。只要静下心来分析一下,必定能找出这些流言的源头和漏洞,寻求解决之道。谨记,流言面前保持平静的心态、冷静对待,要比捶胸顿足泪雨滂沱要好得多。不害怕那些不堪一击的虚构的流言,相反的,我们要做一个阻止流言的智者。
中国省份形象危机风险地图公布:广东河南等居前十 东、北京、河南、陕西、江苏、浙江、湖南、山东、海南、安徽位列“最危机”前十。报告按属地原则对各个省份的总体形象危机度进行了统计研究,并于5月底公布排名。 原标题:中国省份形象危机“风险地图”首次公布 新华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毛鹏飞)5月底引起社会热议的中国内地省份形象危机“风险地图”16日在新华社穿越中国网以专题形式首次对外公布。 该“风险地图”是社科院蓝皮书《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013-2014》的研究成果,纸质版报告将于18日面市。 “风险地图”基于2013年公开报道的2074个典型案例统计制作而成,将内地各省份面临的形象危机总结为公共安全“危”、社会秩序“乱”、生态环境“脏”、公共服务“难”、官员素质“差”五大领域,涵盖了24个风险板块共55个风险项。 该报告按属地原则对各个省份的总体形象危机度进行了统计研究,并于5月底公布排名。广东、北京、河南、陕西、江苏、浙江、湖南、山东、海南、安徽位列“最危机”前十,引发广泛关注。 穿越中国网独家披露“危乱脏难差”五大风险领域中,每个领域内各个省份的危机度排名情况。 报告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针对官员群体如何改善形象、各地如何应对形象危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等社会关注热点接受穿越中国网专访。 唐钧认为,该“风险地图”明确指出了转型期社会风险的显性要素,目的就是希望引起各地对社会治理困境的关注,通过风险管理的预防纠错和科学处置,真正形成长治久安和人民满意的社会治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