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90prince 不凡90prince
关注数: 15 粉丝数: 40 发帖数: 1,348 关注贴吧数: 6
十年归途:致母校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一封信 亲爱的母校: 十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从章莱路3555号那个青涩的学警,成长为一名扎根公安一线的干警。2015年毕业典礼上,国歌声中泪眼朦胧的告别犹在昨日,而今天,当我以一名共和国法治建设者的身份回望来路,胸中激荡的唯有对您无尽的感恩与思念。 一、母校:藏蓝青春的烙印,精神的原点 踏进章丘校区的那一刻,我便明白这身警服承载的重量。忘不了军训时烈日下的正步铿锵,忘不了擒敌拳训练时挥洒的汗水,更忘不了课前队列报岗时挺拔的身姿。您用“警务化管理”锻造我们的筋骨,更用“崇德尚法、学以致用”的校训熔铸我们的灵魂。 校园的每一寸土地都刻录着青春的诗行:教室里的谆谆教诲,操场上的晨跑足迹,宿舍里方正如刀的“豆腐块”,公休时食堂氤氲的饭香……这些平凡的日常,如今已成为我生命中最坚韧的底色。犹记毕业那年,学院在拍照墙写下“我爱山司”“前程似锦站”的祝福,那张通往未来的“车票”,至今仍珍藏在我书桌的玻璃板下,提醒我“根在何处,路向何方”。 二、恩师:秉烛引路的星辰,不灭的灯塔 十年饮冰,热血未凉。这份坚守源于您——我的老师们。是您以法理为刃,劈开我混沌的认知;以仁爱为灯,照亮我职业的信仰。课堂上,您将枯燥的法条化作生动的正义叙事;实训中,您手把手教我勘验现场、调解纠纷;迷茫时,那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箴言,成为我穿越风雨的拐杖。 记得离校前夜,中队长曹立营老师叮嘱:“先就业再择业,但莫忘青春理想。”这朴素的话语,让我在公安工作默默耕耘的岁月里,始终相信平凡岗位亦能书写不凡担当。十年岁月,我亦从一名学警成为一名中层干部,不忘的是那时各位老师的谆谆教诲。 三、传承:致后来者的心语,前路自有荣光 亲爱的学弟学妹,站在十年后的渡口眺望你们,我多想将时光的馈赠装入行囊,助你们扬帆远航: 珍惜“心无旁骛”的纯粹:课堂的专注、图书馆的沉潜、实训场的汗水,终将沉淀为行走世间的底气。莫负青春黄金时,让知识成为你披荆斩棘的利剑。 拥抱“警务化”的磨砺:今日的队列严整、内务如铁、令行禁止,正是明日执法如山、临危不乱的根基。藏蓝青春因自律而高贵。 永葆“敢尝试”的锐气:辩论赛的锋芒、志愿服务的温情、实习中的探索——每一次突破舒适区的经历,都在为未来埋下惊喜的伏笔。 愿你们在章丘的风里长成山的脊梁,在虹子湖畔的晨光中积蓄海的力量。若前路偶有迷雾,请记住:山司人的精神谱系中,从无“退缩”二字。 尾声:归来仍是少年,山河共证初心 十年间,我见证您从中专升格为高职的跨越,目睹新校区拔地而起、专业增至16个的蓬勃发展。而您亦见证我从懵懂学子到公安民警的蜕变。这份双向奔赴的成长,恰是世间最美的因果。 此刻,我以母校为荣的誓言未改,更渴望以法治微光映照千里山河——这便是我对您最深的报答。待下一个十年,当银杏叶再次铺满章莱路,愿我们重逢于更高处,同敬岁月峥嵘,共叙赤诚如初! 此致 向共和国预备警官最庄严的敬礼! 2012级学子 TQ
毕业季的我们学到了什么?反思一下…… 高中的时候老师说:到了大学你们就解放了!诚然有许多的大学是这样,学生们过的自由自在,但是毕业后的他们在干嘛,2015年高校毕业生700余万,他们都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吗?他们都在自己的专业上竞显光彩吗?答案是否定的。 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难道来大学真的是来玩的吗?我们年轻、任性,但又有多少青春能让我们来挥霍,与其浪费着我们自己的时间来评判他人的过错,为何不主动提升自己的能力,让他人羡慕妒忌呢。 大学之所为大学,就是我们学到的东西和接触到的人际关系更多更复杂了,难道我们不应该想想在校两年半,我们自己学到了什么吗?自己成长了没有?难道就是多花了两年半的钱来长身体吗?如果真的是这样,我还该为你的父母感到庆幸,正是这样一所大学,让他们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记得有个故事:有一群孩时的玩伴,其他的同学都去上学了,而大熊只能陪着父母打工赚钱。当所有人都大学毕业在找工作的时候,大熊已经成了某公司的老总,小伙伴们问大熊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大熊说在他20岁的时候他老爸给了他20万元让他创业,没想到他成功了。当大熊问他父亲钱是哪里来的时候,父亲说:“这就是你这些年没上学省下的钱。”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 我们可以说我们也不愿意上学,都是父母逼的,但是好好想想,他们为了谁? 我看不起那些只说不动手的人,你们努力了吗? 为什么同样的学校,人家刚毕业就走上公务员岗位了,是因为她/他比你聪明吗?答案不一定,是因为她们比我们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们光彩夺目的外表下是别人万分不及的付出。 如果你能看的懂,那么我恭喜你,下一个成功的有可能就是你。如果看不懂,你还是你,我还是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