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爱丶勉强微笑 偏爱丶勉强微笑
真正的忘记,并非不再想起,而是偶尔想起,心中却不再有波澜。~
关注数: 3 粉丝数: 16 发帖数: 2,707 关注贴吧数: 0
感动 终于有一天,他的母亲要来看他们,其实是看她这个准儿媳,指明了要吃一顿她做的饭。她请求他:你能不能留下来,帮我做这顿饭? 他低下头,公司有个重要的合同,假如顺利签订了,他们就可以有自己的小窝了。其实,他的皮包里已经装着新房的钥匙,他是想给她一个长大的机会,然后他的母亲才能放心地把自己交给她。他是家里的独子,他必须要让母亲知道,他娶了一个爱他的女人,即便不善厨艺,也愿意为他做饭。 他看到她眼里一闪而过的失望与破碎的惊慌,终于狠下心走了出去。 然而,等他下班回来,看到的却是冰锅冷灶,还有母亲阴沉的脸。她看到他回来,迎上去说,亲爱的,你先洗洗,我们出去吃饭,我已经订好座位了。 他强忍着不满,沉默着走进卫生间,很长时间没有出来。他心里既愤怒又委屈,平时都是他做给她吃,今天母亲来了,哪怕她只表现一下,也应该亲自去做呀,这也好让他对母亲有个交代。 果然,饭桌上母亲态度鲜明地表示对她的不满,他在一旁如坐针毡,抬眼看她,却发现她一脸坦然地将那盘最咸的咸菜吃了个精光。 母亲终于忍不住了,将筷子一扔,拂袖而去。他脸色尴尬,追了出去。 在他甩上门的瞬间,她趴在桌上,瘦削的肩膀剧烈地抖动。 他们终于还是分手了。但是,他再没有遇到像她那样对自己好的女子,他心里明白,她的那些好,宠坏了自己,让别的女人再难入他的眼。 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街头,他们就那样猝不及防地再度相遇了。在咖啡厅里,他意外地发现,她居然一脸淡然地喝那种苦涩的黑咖啡,如同无味的白开水。 一瞬间,一道电光石火在他脑袋里炸开,他颤抖着问她:你没有味觉? 她一愣,手里的咖啡荡出来。你终于发现了? 他紧紧地握住她的手,手心却被一件硬物硌得生疼,低头一看,是一枚刺眼的钻戒戴在她手上。 他的心开始痛,想到那些曾经的日子。那时他们才从学校毕业,没有任何积蓄。冬夜里,她总是等他熟睡后,起身洗他的衣服,然后在炉子上慢慢地烘干。一双手长满了丑陋的冻疮,让她难受得龇牙咧嘴。他想起,他做的第一顿饭,她吃得一脸平静。 而整整三年,他却对她的种种异常,视而不见,连她没有味觉,都不知道。他却因为,她没有单独为母亲做一顿饭而放弃了她。 她告诉他,现在的他,在遇到她的第一个月,就发现她的味觉不正常,于是她放心地告诉他,自己在8岁那年,生过一场大病。 他虚弱地说,我也是爱你的。 她对他笑笑,不,你爱的,只是我爱你的感觉。爱一个人,必定有着贴肤的温暖与疼痛,而你,竟然感觉不到。 他们在最近的时候,本该心无间隙的时候,也是咫尺天涯的距离。所幸,她醒悟得还不晚,还有机会去寻找自己的那一份贴心的暖。
《不要再捐款了。<韩寒>》 其实我本来不想写这篇文章的,因为写了肯定会引来口水之争的,而我已经不想再去和别人争论什么。我曾经说过,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去颠覆你们二十多年来形成的价值观,因为生活中很多在你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观念都是错误的,但后来马上删掉了这句话,因为我不想引来争论,并且改正你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对我来说没有任何的益处,而不是我不能。 西南大旱,近200天没有下雨了,对西南的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极坏了影响,于是乎,广大人民再一次涌现了爱心精神,捐款的捐款,捐水的捐水。这是在汶川地震之后,又一调动全国人民积极性的事情。捐款捐水,属于献爱心的行为,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本身并没有可以指责的地方,相反,这是我国人民巨大民族凝聚力的体现。但我想说,并不是好的出发点都能带来好的结果。表面上,很多人的善举是在帮助西南的百姓,但我想说,你们的爱心举动使这场灾害的主角政府退到了幕后,而你们的行为并不能给西南的抗旱带来多大的帮助。在某种程度上,你们在帮西南百姓的倒忙。我不知道大家发现一个问题没有,中国的灾害都是突然降临的,突然的出现在全国人民的面前。如果说地震我还能理解的话,那么干旱我实在难以理解。干旱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等到媒体关注的时候已经180多天没下雨了,我不知道媒体为什么不是在170天的时候关注的,为什么不是在160天的时候关注的,而偏偏是在180天以后才开始关注,而且是齐刷刷的关注。 难道非要等到180天之后干旱才能算是干旱?180天之后的干旱才能对人的生活产生影响?前两年的河南干旱也一样,等河南的农作物要绝收了,政府突然一下子蹦了出来,说救旱。我就想问,政府早干什么去了?前几天开两会的时候西南的干旱怎么没人来关注?旱情不怎么严重的时候怎么不来关注?农作物还没有绝收的时候怎么没人来救旱?现在出来救旱四川地震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汶川地震之后,对相关官员责任的追究最后不了了之,虽然经过地震之后,四川的学校建筑可能会比以前结实一点,但我想说,当下次的地震不再是四川,而换个别的地方,四川的悲剧依然会再现。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记者采访一个捐助者,问:如果你捐的钱会被人贪污了,你还会捐吗?那人回答说:会的,如果我捐了100,被贪污了90,至少还会有10元能到达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手中,而如果我不捐,那些人连一分钱都没有。报道发出后,很多人感动的一塌糊涂。从表面上看,是这样的。对于这样的人,我只能以好人来形容,而不能冠以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说过,好的出发点不一定就能带来好的结果。 如果你以为那些受灾的人拿到你捐的那一点钱之后你就成功的帮助了他们,我只能说,你真的很无知,虽然是个好人。因为,你的那一点捐助不是在帮助他们,而是间接的害了他们。因为有些事情由民众来做,其效果真的微乎其微。网易网友说:中央给西南五省下拨1.55亿元抗旱经费。网易网友说,西南五省,拨了1.55亿元,看到都想笑了,五省人口都至少也是1.55亿人,理想情况平均每人一元钱,一瓶矿泉水都不够,沪杭磁悬浮上千亿,只为了节约10分钟,上海世博会,花了4000亿。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我只知道这1.55亿在分成5份,贵州得到的就更少!政府可以拿出4000亿来办世博,上千亿来修磁悬浮,却拿来1.55亿来救旱。你们能拿出多少钱来帮助西南救旱?有政府的能力强吗? 政府既然能拿出那么多的钱砸在那些撑面子的事情上,这说明政府根本就不缺钱。如果你们不去捐钱,政府可能会拿出更多的钱去救旱,因为那是它的责任,它顶不住舆论的质疑,西南人民活不下去了最终受伤的是政府。而你们的捐款使政府省了很大一笔钱,没有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所以说,如果没有你们的捐款,西南人民每人可能能拿到100元的捐助,而有了你们的捐助之后,可能每人只能拿到10元的捐助。你们的确“帮助”了西南人民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个与干旱无关的话题——教育。希望工程办了这么多年之后,依然没有彻底解决中西部的教育问题,很可悲。义务教育,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政府必须要尽的责任,在中国却是个例外。 德国在17世纪就开始推行全民义务教育,而日本在明治末年的义务教育入学率比中国2000年的义务教育入学率要高。所以,当别的国家早早就成为发达国家,而中国还在为“小康”奋斗时,不要心里不平衡,这很正常。 不要心里不平衡,这很正常。不要跟我说中国国情不同,我不知道对于日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土地贫瘠,资源匮乏的“日本国情”十分突出的国家,是如何成为世界第二号强国的,他们似乎连成为发达国家都没有理由,但他们做到了,事在人为。对于那些“我跟他谈国情,他和我谈接轨,我和他谈接轨,他和我谈国情”的人,我只想说,你的智商,充其量只配在别人把你卖了之后帮别人数数钱。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