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鞋藜杖客 芒鞋藜杖客
关注数: 18 粉丝数: 53 发帖数: 15,217 关注贴吧数: 59
为什么有人会觉得说萧峰性子里嗜血认为是黑? 还要“平反”? 着急去平反,真是不可思议.. 文学英雄形象,无论是隋唐演义里的李元霸,宇文成都,或是西游记的孙悟空,再或是水浒传里的众好汉, 野性嗜血与暴力或多或少构成人物性格的因素, 这些特性在他们身上,对形象非但没有丝毫折损,反更添英雄血性. 而萧峰人物最吸引人的特点,是暴力美,悲壮美,以及侠义美,这三者构成萧峰的独立人格,缺一不可. 有人说萧峰的原型是武松,英雄近酒远色,好勇斗狠,萧峰七岁杀人,武松亦是少年杀人跑路, 萧峰人物的塑造颇有水泊梁山好汉之古意 萧峰的释义杏子林,血战聚贤庄,万军之中擒贼首,少室山激战群雄, 武松的义夺快活林,到大闹飞云浦,再看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 有血腥,有豪情,读者品来直觉豪气顿生,暴力美学在这二人身上发挥到极致, 也无怪乎,金圣叹赞武松水浒第一人, 这二人是真天人也. 萧峰身上的特性,不能用传统道德框架去约束, 譬如他7岁杀人,有人说这段是小孩子无知罢了,不懂得狠为何物,笑了,金庸写这段原来是为了说明萧峰年少无知? 那么而立之年的萧峰说起这段可有半点儿悔意? 英雄少年便好勇斗狠不受人冤屈快意恩仇,这才是书中所要表达的.. 再譬如他为救阿紫,抢夺人参, 天地间物,天地之人公用之,英雄率性而为,会有人觉得这折损了他的形象么? 从没看到过有人为孙悟空嗜血平反,也从未见到过有人为武松嗜血平反, 现在居然有人为萧峰嗜血“平反”,好似说萧峰骨子里嗜血变是对这位英雄的折辱一般, 非要用现代文明的道德框架却揣度萧峰这样一个古意英雄..岂不可笑?
我来说说,96是娱乐版,央笑是文艺版,新版是同人版... 版争太多了,尤其是96跟01,看来大家一致认为新版没资格参与争论。 我觉得96是娱乐版, TVB一贯拍武侠的定式,能够很好地把握武侠小说中的娱乐特质, 纯粹的讲一个情节曲折,人物生动的故事。 96版故事讲得很好,笑傲江湖曲配乐动听,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观众也能偷得浮生半日闲, 放松放松。虽然很多场景还有配角上的硬伤(我看的国语版,可能是配音问题,总感觉部分配角很别扭),但是总能让人轻而易举就理解了。 01版更加文艺一些,据说黄健中导演是拍文艺片出身的, 所以,央视笑傲运用了大量的镜头语言跟影视构图,仔细看央笑的同学都会发现,每一个镜头都会说话,都在表达一些东西。 没错,导演试图把金庸文字中那种抽象的无法描绘的意,神通过影视,镜头,画面等等具体化,实体化。这就必然造成了整体节奏的舒缓,给观众的留白和思考,再加上剪辑也存在问题,有些观众会无法适应。 毕竟,很多人看电视是找乐子的,不是浪费脑细胞的, 央视当年倾国之力打造这样一部武侠巨制,却换来了很多骂声, 说实话,被骂也正常,央视太高估十一年前的观众欣赏水平了、那些叙事手法,拍摄手法,镜头构图,立意等,放在今天看还好,在十一年前,就有点儿超前。 总之,96,央笑各有千秋,我喜欢96的故事,却也对央笑的氛围意境情有独钟... 正如我知道金庸武侠大部分时间都被用于娱乐消遣,但也能往深里挖掘出思想内涵来。否则,也不会有金学的存在了。这两者并不矛盾。 至于最新版笑傲江湖,我更愿意把它当成笑傲江湖同人,而且是那种在晋江或起点里三流写手的笑傲江湖同人文。 我本人其实很乐意接受改编,但是即便抛去原著来看,新笑傲也是不是一部好作品。真是可惜了我喜欢的霍建华,杨蓉,杨明娜等演员。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