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药 苦瓜药
关注数: 0 粉丝数: 8 发帖数: 9,608 关注贴吧数: 1
可笑的“开天窗,苦瓜 可笑的“开天窗” 每逢台湾选举、台海局势相对紧张或者说日本右翼势力一些猖狂的行劲,广州市有线电视也莫明奇妙地紧张了起来,对一些新闻节目杯弓蛇影地东卡西卡,让看电视的观众不仅扫兴,而且是疑团重重。孰知此举愚不可及,可笑之至,让笔者十分费解。 西藏、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相信大多数的中国人决不赞同,更不允许分裂祖国,全世界凡是正直有良知的华夏子孙对台独分子的言行都是深恶痛绝的。李登辉、陈水扁、李秀莲之流嚣张的台独气焰;石原慎太郎之流疯狂的反华行径;美国政客恶毒的“麦卡锡幽灵”。他们这类言行不可能得到中国人的认同,只会激起中国老百姓更加强烈的义愤。而今有线电视动不动就“开天窗”,使人欲罢不能,是是而非,而混淆是非的小道消息四处蔓延网络,老百姓则是真假难辩,政府的威信自然受损,其结果恰恰是事与愿违。 民智未开,国家何以振兴?中国已将加入WTO,信息的不对称受利益损失的无疑最终是中国人,两岸的民间交流也日益频繁。若我们仍然对外面的世界懵懂无知,我们又将如何面对艰难与挑战。知已知彼,方可百战百胜,列宁要求看小报的故事被视为美谈,“相信群众,走群众路线”也是党的光荣传统,更何况国家广电总局曾三令五申,各地方有线电视台不得插播广告,不得随意篡改节目损害消费者的权益,而地方部门仍旧思想僵化,有法不依,置国家法规的威严何在?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广州市有线电视管理者懂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及早纠正令广大消费者大厌恶的“开天窗”行劲,让看电视的老百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注:广州这边有线电视能看到香港无线、亚洲电视及凤凰卫视的节目。
与德国人一起打工的日子,给江苏吧第三贴 与德国人一起打工的日子 十年前,笔者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合资企业工作,担任机修领班,负责设备安装工作,与两名德国人共事近一年的时间。昆茨是德国驻华的全权代表,修斯是一名高级技工,负责施工现场的监督。这期间发生了许多有趣的小故事,不但令我难忘,而且深受启迪。 德国人非常敬业、守时。公司上班的时间是早上八点。当我们穿上工作服,准备好工具到达施工现场通常是八点半了。每天修斯总是在施工现场等着我们的到来,看见我们时他总要指指手表,告诫我们要注意时间。午休是十二点开始,我们通常十一点半就开始收拾工具,每逢这个时候,修斯总是不满地摇晃着脑袋,嘴里嘟噜着:“Very bad”。刚开始我们都不以为然,久而久之我们的班员也不好意思了,工作效率自然有了明显的提高。德国人办事严谨,精确。一次,我们班安装好一套自动升降卸料机,装配的尺寸完全符合德国图纸的设计要求,修斯检查后表示不满意,班员们认为已经达标,没有必要返工,修斯叫来翻译,坚持要我们重新安装,而且提出要修改下料斗的尺寸,认为这样才是最佳的,我们就是不愿意干。最后,修斯只好自己动手拆下设备,改装下料斗,安装调试完毕,他还在笔记本上划了草图,并仔细测量记录上各种修改后的尺寸。对修斯的举动,我们认为是多此一举,设备是我们用的,何苦那样认真。翻译告诉我们,修斯认为产品代表他们公司的形象,必须做到精益求精,而且他会把改装的数据带回德国,为自己公司今后的产品设计提供原始资料。 德国人作风务实,讲求效率。一次,有一台试运行的设备坏了,昆茨、修斯与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几经努力无法修复,最后决定由德国派一名专家来华。那天,公司一大早要求我们准备好在现场待命,说德国的专家是上午九点的飞机,公司已派车到白云机场接人。当时我们的班员都觉得公司太紧张了,浪费大家时间,以为德国的专家到来后肯定是先住下来,再开会研究研究,吃过午宴,真正要动手干起码是下午或明天的事了。没想到上午十点多,下车的德国专家已经穿好了工作服,手提专用工具箱直奔工作现场,听完昆茨简短的汇报后,一边指挥我们拆卸设备,一边自己动手检修机器,到了吃午餐的时候也没有停下来,只是让公司把面包、水果和矿泉水送到施工现场,边吃边干,直到下午三点把设备搞好后才回宾馆下榻,丝毫看不到专家的架子。德国人组织纪律性很强。一次,昆茨从德国回来后到工地巡查,突然大发雷霆,对修斯训斥了足足半个钟头。当时的场面很滑稽,昆茨30岁出头,是一米七的矮个子,而修斯50岁出头,是一米九的大个子,却像孙子乖乖地站着挨骂,还不时地点头称是。我们一帮人站在一旁又惊奇又好笑,觉得昆茨太过份了,即使修斯做了错事,也不应该当着外人发脾气,这样太伤一个老人的脸面了。昆茨怒气冲冲地走后,面对我们关注的目光,修斯对着我们扮了个鬼脸,无可奈何地耸了一下肩膀。翻译告诉我们,原来昆茨不满意本周的工作进度,因而责备修斯,可他并不知道设备的安装是受到土建和天气的影响才拖延的。我们都在议论,昆茨如此盛气凌人,修斯受了这么大的委曲,接下来肯定有好戏看了。没想到第二天上班时,昆茨和修斯依旧谈笑风生。日尔曼人的等级观念着实令我们这些中国人大开眼界。 朋友,当你在大街上看见飞驰而过的奔驰车,也许你会发出由衷的赞赏和羡慕,这时你可曾想到了德国人的观念和作风?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