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舟1 1方舟1
关注数: 12 粉丝数: 56 发帖数: 690 关注贴吧数: 9
【原创】青山依旧,松柏常青 ——致孝公与商君 此贴我原发于大秦帝国官方论坛,但由于实在是对大秦帝国非常喜爱,所以也发到这里。 ----------------------------------------------------------------------------------------------------------------------------------- 约公元前390年,商君卫鞅诞生于中原之地的卫国。公元前381年,秦孝公渠嬴梁诞生于函谷关西的秦国。他们的降生,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地域上都毫无共性可言,然而正是这样两个看似不会有交集的人,却在列国纷争的战国时期携手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强国颂歌。从此他们的故事家喻户晓,历代历朝,赞扬者有之,非议者也有之。但不论赞扬还是非议,两千多年前的那场翻天覆地的变革,毕竟为秦国圆了奋发图强之梦,奠下一统天下之基。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孝公与商鞅君臣之谊的无限怀想。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那个曾经盛极一时却又迅速衰亡的秦帝国早已成为史书中的标本,而当时人为之付出巨大努力、代价甚至生命的家国天下、宏伟基业,在现在人看来也早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变成了学生教科书上的文字或者读史之人讨论历史的话题。但是当年那段史书中没有过多赘笔,而又确实存在的君臣之谊却越发引起我们的遐想。大概江山总易改,历史大河的滔滔流水淘尽千古故事,多少冰冷的权谋,残忍的杀戮使人不忍目睹,而那些少得可怜的真情厚谊却显得弥足珍贵。人们更愿意摒弃猜疑,把所有美好的愿望寄托于其中,将它们演绎得感天动地。因此尽管也有人觉得两千年前秦孝公与商鞅的那次精诚合作之中,也不乏孝公的为君之术和商鞅的某些私念的成分,但是我在情感上却更愿意接受电视剧《大秦帝国》中所讲述的故事。 “信君如信我,终我一生,绝不负君!”,“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言已至此,无需歃血,已是刎颈之盟!变法的过程充满艰辛与痛苦,变法的道路布满荆棘与障碍。孝公给予商君的是坚强有力的君权支撑,而渠梁给予卫鞅的却是深厚无比的兄弟之情。同样,商君带给秦国的是无私的刑法,但卫鞅送给渠梁的却是永恒的承诺。共同的志向让他们同路而行,而一路上的甘苦更令他们日益相知,紧密相连。 秦孝公为强国而发诏,求贤令下才子云集,可是能与他有如此之深的感情的人,却唯有商鞅。这份建立在为国图强的宏伟志向基础之上的深厚情谊,远远超越了普通的友谊,甚至也超越了骨肉兄弟的亲情。孝公与商君同行,虽然一路上也不免多有磕绊,但这些磕绊不仅没有令这份情感稍有减弱,反而使它越发牢固,越发深厚,越发感人至深。渭水私斗案的处决名单里有老白驼的名字,这对于秦孝公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老白驼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国耻的悲愤曾令他热泪盈眶,他曾经用自己的鲜血浇洒过老白驼雕刻的国耻石。在他的心里,国耻石是老白驼对他的嘱托,是老秦人对他的期望,是他奋发图强的根本动力,甚至他之所以义无反顾支持变法,也就是为了洗刷这“国耻”二字。他早把老白驼看成是激励自己老师,看成是秦国的功臣。可是变法之初的第一刀,就要开在这老白驼的身上,这是他无论如何都很难接受的。于是他和商鞅商议,向商鞅求情,继而一步步升级到争吵,他盛怒之下摔掉商鞅的奏册,还一拳杂碎瓦罐,他们之间的僵持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知道秦孝公最后还是会同意商鞅的奏报,但是却担心他心里会因此留下阴影。可没想到的是,经过与商鞅的长谈和痛苦的心理斗争后,他终于“出于人治而超于人治”,跨越了变法带给他的最巨大的,也是最艰难的心理关口,重新展现出一个英明君主的宽阔胸襟和卓越风范。最令我感动的是,在商鞅临走之时,眼中还含着热泪的孝公又叫住他,坚定地对他说了一句:“放手!”正是这句话,打消了商鞅的所有顾虑,也解除了我的担心,顷刻间我心里升起一股暖流,仿佛是一种及其博大而稳健的力量,缓慢而又充实地流进我的心房。好一句“放手”!好一座巍巍青山!有他坚实的肩膀,松柏就不惧千磨万击,始终能够笑傲风霜!而正是这一路的风霜,令青山更坚实地保护着松柏,松柏更牢固地扎根于青山。当商鞅从法场返回时,由于激动与辛劳交加,昏阙翻滚于山坡下。秦孝公扶起商鞅,全然不顾君臣礼数,像大哥一样将他搂在怀中。商鞅起初以君臣之礼拒绝,但当孝公说“你我更是兄弟!”的时候,这个一直以来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冷面法官也禁不住泪如泉涌,紧紧地抱住了这个兄弟般的君上。这是全剧中令我最难以忘怀的片段之一,在他们拥抱的那一刹那,我感觉到他们彼此之间一种毫无保留的信任、关爱和感激,早已超过了为国家强大和共同理想走到一起时的情感。那种互相支撑、永为知音的真挚情感似有融化一切坚冰的能量,那样纯粹,那样温暖!
[原创]遗忘——致隆美尔 你说你决定将自己遗忘,于是你决然而去,保持着一个帝国元帅的尊严,没有一丝恐惧与彷徨。就像那曾经昂扬的战歌,消失在北非的战场。是为了忠诚的诺言,还是为了荣誉的向往?你为何没有疑问,这轰轰烈烈的行军,究竟是为谁而辉煌?你纯净的目光,流露着温和与善良,可你手中的权杖,却镌刻着恐怖与疯狂。你举起它,指向黄沙滚滚的疆场……你崇尚骑士般的高尚,你渴望着祖国的富强,你热烈地爱着你的祖国,我信你甘为她而死,然后静享那无上的荣光。可你是否想到,你给大地刻下了无辜的创伤?你的天赋与理想,都印上了邪恶的字样,难道是命运的决定,让你的人生转错了方向?但当铁蹄蹂躏,世界在炼狱中挣扎,唯有你的战场,竟还闪烁人性的慈光!疯狂的蛊惑,并不能化解本性的高尚。你终于违抗,那曾经至高无上的偶像。为了无奈的选择,将自己彻底遗忘。当硝烟散尽,英雄不再悲伤。人类历史的星空,又多几颗耀眼的闪亮。我不知哪颗是你——你好像迷一样,那一丝狡黠的微笑,划过你瘦削的脸庞。使我最终也无法,将你遗忘。 把我博客里的诗歌搬来献给隆帅吧!本人不才,博客很冷清,门可罗雀。放在博客里很少有人回复,这里虽然冷清,但是也有几个常客,呵呵!
你们永远年青——献给为“嫦娥”工作的科学家们 小的时候,我一直有一个梦,就是每夜仰望那浩瀚的星空,用一生和宇宙对话。长大后,我的梦远了,就仿佛那越来越飘渺的梦,任凭我呼唤、追逐,它依旧无情地渐行渐远。但是在我的内心深处,依旧有一片灿烂的星光,虽然已经无法接近,但是它的光辉依旧经常照亮我的梦境。尽管现在我已不可能用一生和宇宙对话,然而那神奇太空中发生的事情还是牢牢地吸引着我的视线。 “嫦娥一号”几乎是近期的热点话题了,昨天“嫦娥一号”从月球传回了第一张月面图片,并且从太空发回了动听的音乐。坐在电视机前,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振奋和激动。那些老科学家们,在得知卫星发送成功,运转顺利的消息之后,高兴得拥抱、流泪,慷慨激昂地倾诉着自己的激动和兴奋,仿佛根本就不是年过花甲,甚至古稀的老人。那些年轻的科研骨干们,在庆祝晚会上高歌自己创作的《航天人之歌》,那样坚定、那样骄傲、又那样潇洒! 看到这些,我的眼眶也不禁为之湿润。对于人类来说,这次卫星的发射也许没有“阿波罗一号”那样的震撼力。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嫦娥一号”却是我们派向月球的第一个使者,寄托着一个国家成为航天大国梦想。同样,对于那些兢兢业业为这个梦想而努力的科学家们来说,这一天,更不啻于人生最盛大的节日。很多老科学家现在已经银发苍苍,他们为中国航天的梦想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可以想象,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工作,甘于寂寞,甘于奉献,他们把青春献给希望,却不计较成败,只是矢志不移地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当很多老人都在安享晚年的时候,他们却还在工作岗位上星夜兼程。但他们的人生无疑是精彩的,理想使他们忘记了年龄,他们的生命闪烁着智慧和毅力的光芒。惬意地靠在安乐椅里的老人确实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清闲和天伦,但是他们能够体会到那种毕生心血浇灌之花盛开之后的巨大喜悦和兴奋吗?这些托举起中国航天之梦的巨匠们,早已经把自己的人生溶入了这伟大的事业,虽然为此倍受辛劳,但也与它共享荣耀。胜利之日的他们,精神矍铄,欢呼雀跃,仿佛孩子一般。我突然觉得人生能有如此的欢欣,即使只有一次,也值得为之贡献所有的精力。科学使这些老科学家们显得如此年轻,因为科学的道路上只有进取,没有长幼。正如那些担当骨干力量的年青科学家们,有些人只有三十多岁,但已经担任至关重要的职位。他们秉承的是老一辈的扎实和严谨,也富有青年的锐气和创意。在访谈节目中,我了解到一些他们的工作:相当的精密严格,在陪伴“嫦娥一号”成长的日日夜夜,他们遇到了无数坎坷,也付出了无数的辛劳。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安于并不高的工资报酬,有些人甚至放弃了待遇很好的跳槽机会,对此他们的解释仅仅是:“没有成就感!”这让我想起有一天有一个人问我说:“我想不通你们为什么要考研?难道你不想早早出来发财,买车买房吗?”发财固然可以称做“成就”,我相信没有人不想要过富裕的生活,但是鱼与熊掌,只看个人取舍。富裕虽是人之所愿,但是在这些科学家们的眼中,也比不上广袤神奇的宇宙和宏伟壮丽的梦想。虽然他们可能为此牺牲了金钱的享受,但是他们的精神却无比富有。许多年后,也许“嫦娥一号”已经变成中国航天史上的前辈,也许这些年轻的航天先锋们已经鬓发花白,但是那时候的他们,也依旧会像今天一样,为每一次成功欢呼,而浑然不知老之将至。 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啊!虽然不曾清闲,但却享受着高于天宇的成功喜悦;虽然不曾闻名,但却彪炳着人类科技的千载史册;虽然不曾富裕,但却怀抱着整个宇宙的神奇浩瀚。我童年的梦想仿佛又在我脑海中清晰起来,只不过这一次,它变得更加宽泛丰富:虽然我不能为这个领域贡献力量,但是我现在至少还在走向梦想的路途之上。我虽然不才,但也向往着那一份崇高的荣耀和无比的喜悦。因为他们是一群可爱的人,一群有理想的人,一群充实的人,一群伟大的人! 假如有这样一个机会,我会真诚地对他们说:科学因你们而成长,天空因你们而高远,群星因你们而灿烂,岁月因你们而凝铸,你们因梦想而不老,科学的天空里,你们永远年青!
为了流泪的草原——请少穿羊绒制品! 写这写文字的时候,耳边正在播放着悠扬的内蒙古民歌。草原的温情一如既往地流淌在我的心田,但是我的眼睛却因为悲伤而湿润。不是因为乐曲的动人,而是因为歌曲中那正在流逝的美丽,因为歌曲中那正在远去的天堂……今天去商场买衬衫,发现有一款相当的昂贵,一问之下才知道那是羊绒纺成的。在周围转了转,发现羊绒的纺织品数量相当的巨大,不仅有衬衫,保暖衣,而且有毛衣、背心、大衣和裤子。虽然我也缺少一件毛背心,但是我并没有在那些衣服前面逗留。因为我知道寒冷的空气我可以用其他的衣物去抵挡,但是那漠漠的黄沙,让草原用什么去抵抗啊?羊绒是取自山羊身上最内层的绒毛。山羊在吃草的时候和绵羊的习惯迥然不同,绵羊只吃草生长地面上的部分,吃完了之后,草还可以依靠根来生长出新的叶子。但是山羊在吃草的时候,一定要把草根也刨出来,一起吃掉。草原的土地本身就不是非常厚,最多十几厘米。全部依靠草根的盘绕才能防止土壤流失,涵养水源。经过山羊这样的糟蹋,原来长满牧草的地方很有可能变成不毛的荒地,当北方的风吹起,黄沙就会毫不留情地吞噬那曾经水草丰美的草原,让她变成令人窒息的荒漠戈壁。假如不去思考,人们完全可以躲在温暖的羊绒制品之下度过寒冷的冬天,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就在他们享受温暖的时候,草原却正在遭受死亡的威胁?又是一年秋风起,不知吹起多少漠漠黄沙,待到来年春到时,不知又要流失多少草场?当然,远离草原的人们可以认为这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小小一件代表着温暖和尊贵的羊绒衫,怎么能使他们成为谋杀草原的凶手呢?但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千千万万个这样的想法,正在慢慢扼住草原的咽喉?是的,我并不出生在草原,我和草原也没有血脉相连的情感。但是这并不能让我漠视草原的危难。儿时听到的内蒙古歌谣,让我的心和草原遥遥相望。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一片天堂般的草原。那里有深邃的蓝天,有丰美的草甸,辽阔无际草原上流淌着清澈的河流。洁白的毡包好像飞落的大雁,成群的牛羊游荡在白云边。日暮的晚霞染红了蓝色的天际线,晚风吹送着马头琴的旋律和奶茶的芬芳。晚上欢聚的篝火映照着牧人的脸膛,草原美丽的传说悄悄进入每个人的梦乡……每当我想起这样的景象,疲劳和郁闷就一扫而空,心中充满了辽阔和舒畅。我相信,只要是有着正常感情的人,都不会不被草原那辽阔而美丽的景色感动。我相信,没有人会希望那天堂一般的草原永远留在那些悠扬的歌谣中,永远留在马头琴悲怆的曲调中。刚才我把我的呼吁在一个群里发了一下,立刻有人说我是在做无聊的事情。我知道我只是这么说一下,力量小得有限——说不定很多正在看这文章的人也觉得我很无聊。我想删除前面写的那些东西,但是耳边悠扬的旋律却不容许我放弃。我知道,我心中的那片天堂正在流逝,我所喜爱的那片草原正在哭泣。虽然我没有太多的力量去挽回,但是只要能发出一点点声音,我也算不愧对这么多年来草原歌声对我的鼓励和关怀,不辜负考大学时我所选择的专业。将来假如我能够拥有保护草原的力量,我将不惜一切,去拯救那片圣土。可是现在我只能传达草原的忧伤和呻吟。当你穿上羊绒衫的时候,请想一想草原吧!想想那曾经一片花海的丰美草甸正在走向衰退;想想那曾经清澈的河流变得浑浊;想想那曾经的蔚蓝的天空被黄沙遮盖;想想那曾经矫健的骏马和雄鹰失去故土……想想那流泪的草原——假如失去了她,还有谁能替我们阻挡风沙?假如失去了她,还有谁能为我们提供温暖的羊毛?假如失去了她,谁来延续那相传了千年的美好传说?假如失去了她,将来拿什么对子孙来忏悔?草原啊草原!请原谅我只有这样的蚍蜉之力,请原谅我只有独善其身的本领,但是请相信我,无论何时,我都得听见你的哭泣,无论何时,我都记得为诺言而努力!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