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门儿迭不里 基门儿迭不里
关注数: 0 粉丝数: 59 发帖数: 2,259 关注贴吧数: 2
尼山书院导游词 ◆ 棂星门 尼山孔庙的第一道大门为棂星门(意与阙里庙之门相同)。清道光二十七年( 1847 年)修庙时以高规格建制增建,三间四柱,柱为八角形,前后有石鼓夹抱,底部柱础饰莲花座,柱上出祥云。中二柱顶端雕刻辟邪 —— 神兽 “ 石狮 ” ;傍二柱顶刻宝瓶,寓意高贵吉祥。明间横梁阴刻 “ 棂星门 ” 三字,上端雕有火焰宝珠。坊两侧建有八字墙。 棂星门下西侧有石碑并碑亭一座,采用现代水泥结构,石碑记叙了香港商人郭祯祥, 1924 年捐款修庙的过程。 ◆ 观川亭 观川亭位于尼山孔庙第一进院落的东南角。亭始建于金明昌五年(公元 1194 年),今存清代建筑。观川亭东临沂水,下临悬崖,相传此处为孔子观看五川汇流(五川:智源溪、夫子河、张马河、颜母河、田黄河)、感叹时光变化有常的地方。取《论语 • 子罕》载 “ 子在川上曰: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语命名为观川亭。孔子观水,已经成为历史上耳熟能详的儒家故事,被后人反复言说,有多种理解与阐述。在此简单介绍历史上荀子、王阳明、顾炎武三人为主流的观点: 《荀子 • 宥坐》: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 “ 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 ” 孔子曰: “ 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絜,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 大意:孔子观赏东流之水。子贡向孔子发问说: “ 君子看见大水一定要观赏,是为什么? ” 孔子说: “ 流水浩大,普遍地施与各种生物而仿佛无为,好象德;它流动起来向着低下的地方,弯弯曲曲一定遵循流动的规律,好象义;它浩浩荡荡无穷尽,好象道;如果掘开堵塞使它通行,它回声应和原来的声响,奔赴百丈深谷也不怕,好象勇;注入量器时一定很平,好象法;它注满量器后不需要刮平,好象正;它温软地可以到达所有细微的地方,好象(明)察;各种东西在水里出来进去,便鲜美洁净,好象善于教化;它经历万千曲折也一定向东流去,好象志。所以君子看见大水一定要观赏它。 ”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