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拔丝王子O O拔丝王子O
关注数: 15 粉丝数: 109 发帖数: 5,476 关注贴吧数: 4
民间自制单机《仙凡之谣》宣告夭折! 以下是制作团队发表的声明: 感谢各位朋友多年来对仙凡之谣的支持,陪我们一路至今,但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宣布:   《仙凡之谣》宣告终止制作,解散开发团队。   苍穹天阙制作团队,在2010年宣告成立,几个年轻人聚在一起,希望能实现一个共同的单机梦想.学生时代的制作激情,追逐梦想的欲望之心,我们曾幻想着将这个游戏做起来,想为整个团队留下点什么,也想为自己留下一个回忆及青春纪念.我们犯过很多错误,走过很多弯路,一次次的不切实际修改调整游戏规模,一次次的不求现实要求网上的大家做出一些商业水准的作品.在游戏制作整个流程中,我们经历过多次挫折,到现今,已无力再以网上合作的这种形式继续的走下去.   《仙凡之谣》的创始人及技术骨干,已基本全部进入社会工作,一方面业余时间的不足难以支撑游戏的持续开发;另一方面,网络团队最大的劣势之处便是执行力以及凝聚力,没有强制力约束,没有对应实际的奖惩机制,而极容易形成制作无法合围之势.很小的一个游戏,可以通过RPG制作大师,单纯的一个美术可以完成.但对于《仙凡之谣》来讲,立项到最后定项,甚至是修改调整,我们已无法实现当初的那个梦想.   我们想过很多办法想将《仙凡之谣》继续制作下去,包括将游戏交给时间宽裕的人员来制作,包括制作成一个小游戏.但总总做法,基于网络合作的基础,彼此之间的沟通及执行存在差异性而导致得不到一个共同的结果.制作团队内部的管理,自大部分负责人出来工作后便无力兼顾,无法统筹及安排进度节点.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成员对仙凡,已经是缺乏激情跟动力.   我们一起走过3年的时光,风风雨雨中,我们收获了一份合作中的友谊,也见证了彼此之间一起努力的结果,曾经的那个梦想,虽然结果苦涩,但曾经的日日夜夜为此奋斗过,感谢支持《仙凡之谣》一起走过的玩家朋友,没有你们,我们或许很早就已经不再坚持;感谢参与过制作《仙凡之谣》的大家,时光车轮碾转而过,我们只能是怀念当初的那份激情.希望明天会更好!!   愿其他的独立团队能创造辉煌,走出一条属于独立制作的道路.   2014年2月10日
(转)“民科”伪科学,神话需谨慎 原帖较长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163.com%2F12%2F0316%2F10%2F7SN9LB0400012Q9L.html&urlrefer=fe4d9756d6e0faa0b59a3b1e2fe337a0 以下为删节版 ================================================================================= 近年来随着媒体的报道,有这样一群人逐渐吸引人们的眼球:文化程度不高,对于基本科学知识和科学界的“游戏规则”缺乏应有认知,性格偏执;造飞机,造潜艇,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设计永动机。他们被称为“民间科学家”,简称“民科” 在媒体上公开宣称已经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民间研究者就有几十人。 如果细分的话,上述例子中的两类人还不能归为一类。相比痴迷于“推翻达尔文猿变人论”“如何制造永动机”“宇宙爆炸说四大错误”,且一旦被专家批评证伪就认为是被“学术迫害”的人们,通过经验积累而做出一些技术发明的民间科学爱好者还算是可以沟通的人群。尽管总体而言,两类群体都有某种程度上的偏执病。民科中因搞发明创造和研究而被视为“异类”,花光积蓄,妻离子散的大有人在。 科学毕竟是有门槛的。没有专业知识,完全从头做起的科学研究发明,无异于“重新发明一个轮子”或者“在沙漠上建一座高楼大厦”。北京大学副校长王义遒评价民科说,“你会觉得比较可惜,他们确实有一些想法,但基础太差,想的东西没有科学根据或早就是人家解决了的,但自己不知道。” 77岁的老人陈敏道,为了解决用尺规作图三等分一个角的难题花了56年,然而近200年前法国数学家伽罗华的群论就可以证明尺规作图不可能三等分一个角,而直到2003年他才知道这是古希腊三大作图难题之一的题目。要么是本身基础知识缺乏,要么是固执的质疑权威,民间科学家们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试图一举做出重大科学发现,证明重大难题,推翻重大科学理论,结果往往是徒劳无功。 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多学科多部门、多方位系统管理、大兵团协同作战的时代。每个大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机构,每年投资过亿元的新技术研发项目都很常见,而且这些研究人员素质较高,针对性较强,管理体系严密,同时还与社会上的一些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而民间科研工作者,他们不仅仅缺乏资金、试验、人才、实验仪器和专家指导,更重要的是缺市场信息客户需求、研发管理体系、设备工艺、成本核算等等方面的要求和评价体系。成功的机率非常小甚至机会渺茫。随着专业研究机构研发管理水平的上升,民间发明者的空间愈来愈小,从民间发明到民生应用有了难已逾越的鸿沟,民间发明者视为珍宝的创新,实用价值并不高。 而民间科学所想的,也并不是学术界不敢去想的东西。“著名的数学难题”“推翻相对论”等民间科学家们想的最多的课题,恰恰是学术界已经思索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且备受重视的课题,无论是深度和广度,都远非民间“科学家”可比。而之所以民科给人留下“想象力比较发达”的印象,是因为学术界科学家并非都在研究最前沿的理论,多致力于完善现有理论的细节,而民间科学家几乎人人都在大干快上地“钻研”“伟大理论”。这种风气,导致民科更受关注也更有眼球效应,但实际效果却未必如愿。
(转)观点:为什么游戏官方论坛的抱怨帖得不到官方重视 BioWare资深员工,《龙腾世纪》编剧,Daved Gaider勇敢地向我们解释了他的困境。 他宁愿去第三方论坛,也不愿意看BioWare的官方论坛里的帖子。 “官方论坛上的气氛非常不好。我最近正在尽力回避官方论坛。如果继续泡官方论坛,我甚至担心自己受到负向情绪的影响 不仅影响我们制作的游戏,甚至影响到正常生活。 肯定有人会争辩,你游戏做的不好,我给你提意见怎么就负面影响了?你们不听取意见不是掩耳盗铃闭门造车吗? 但是如此多如牛毛的抱怨贴之中,大多数都是无理取闹恶意吐槽,如果每个帖子都认真去读的话,你很快就会觉得一整个论坛的人全都在无脑喷。不管是说什么事,都是在无脑喷,我们得到的反馈也全是无脑喷。如果你试图与他们交流,你会发现自己也变成无脑喷了。 我想任何网络论坛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最后那些懂礼貌讲道理的水友觉得坛子气氛不好,他们就选择了离开。留下来的都是无脑喷子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的观点一拍即合,一见如故,于是大家就开开心心地一起喷了。 等人走的差不多了,留下来的就都是两个极端的人了,除了无脑喷子,再就是真理斗士,他们忍受着论坛的乌烟瘴气,与无脑喷论战。而他们之间每次论战,都会让更多的普通水友选择离开。 我想在这里讨论一下网上玩家社区的用词和权限。个人来讲,我非常喜欢与玩家进行积极的交流,不愿意看到直接进行人身攻击的人。但这真的很难。 总有那么一群人,引用你说过的某段话并加以曲解,然后散播谣言。他们几乎就是以此为生的。我就曾遭遇过恶意曲解散布的谣言。看到这种谣言以后你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怒火,想要跟他把事情掰扯明白。可是这有什么用呢,你跟他们说的越多,他们的弹药就越多,最后越描越黑。”
奋斗半年换来的却是各奔东西…… 事先毫无察觉,解散的前一天我还在跑游戏测bug,还在纳闷为什么昨天提的BUG没有改,这次的BUG还提不提,犹豫再三还是提了。 然后接到通知开会, 这次会议要传达的精神很简单:由于投资方撤资,项目组解散…… 我事先并不是没有得到消息,几个月前主策就说要有被解散的心理准备。可是他说得次数太多,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我觉得很可惜,真的很可惜…… 这个项目有一定创新性,跟市面上的同类产品相比,核心玩法还是比较新颖的。大体也已经完工,已经封测一次了。玩家的反应还是不错的,只要再给一两个月调试,正式运营不成问题。可因为制作时间严重超期,再加上又出了其他一些问题。就被搁浅了,我们临时组建的团队也被解散了…… 上周还在疯狂的加班赶制版本,导致我这话痨也没空上贴吧唠唠。 连熬两个通宵,其中一次加了一天一夜。 心里面还盘算着项目上线加薪、项目奖金,盘算着这款游戏一炮而红,又一个《神仙道》、《七雄争霸》…… 结果事实证明我想多了…… 项目的版权属于投资方,以后团队就算重组,也不能开发这个游戏了…… 这个项目就算以后复活,跟我也没关系了。 感觉就像写一本书,纸张和笔是别人提供的,等写到篇末的时候,突然有人将纸张、钢笔收走。说不想再让你使用……而且这本书也不归你所有。 当然投资方也有损失 他付出真金白银 我们付出劳动 现在他损失了一大笔钱 我们可以说没有大的经济上的损失。 每个正式员工都有一笔遣散费 可惜我没有…… 虽然我入职20多天就转正了。可由于当时还是在校生,没有毕业证,就没有签正式合同。工资是正式员工的待遇,可惜人事上不是。 等到发毕业证的时候,我们正加班加的热火朝天。不好意思请假。我让同学代领寄给我。我同学这人比较懒,那个城市偏偏只和他最熟。结果拖了半个多月才寄给我。 证书还没到手,项目组就解散了…… 我因为还是实习生的身份,就没有遣散费。 无话可说……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