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作为 恨不作为
伟大的天朝...为什么官员会腐败,为什么社会风气日下
关注数: 90 粉丝数: 279 发帖数: 75,104 关注贴吧数: 8
2024年辽宁省秋粮收购工作会议在铁岭市召开 10月12日,辽宁省粮食和储备局在铁岭市召开2024年全省秋粮收购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秋粮收购会议暨优质粮食工程现场推进会精神,分析研判当前秋粮收购形势,安排部署秋粮收购工作。 会议指出,秋粮收购事关种粮农民切身利益和粮食市场平稳运行,事关粮食安全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市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秋粮收购作为全年粮食工作的核心任务和主责主业,坚持底线思维,明确目标任务,认真履职尽责,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认识秋粮收购的责任和使命,做到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会议强调,各市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明确“六个聚焦”工作任务,尽最大努力助农增收、促企增效,切实做到“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业者护航”。一是聚焦“两个收购”双向发力,拓宽粮食购销渠道。坚持市场化收购方向不动摇,激发收购主体活力,发挥骨干龙头企业引领效应,引导各类收购主体积极入市。深化粮食产销协作,充分发挥“北粮南运”大通道功能作用。二是聚焦收购准备有的放矢,强化仓容和服务保障。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健全联席机制,落实仓容等要素准备。持续优化为农为企服务,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及时提供清理、干燥、收储等服务,加强节粮节损技术宣传,努力帮助农民减损增收。三是聚焦收购资金稳定供给,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严格落实政策性粮食收储信贷政策,放大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作用,多渠道筹措市场化收购资金,提升信用保证基金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保障收购资金足额到位,切实做到“有钱收粮”“钱等粮”。四是聚焦粮食市场跟踪研判,加强政策宣传和预期引导。持续做好粮食市场监测,妥善处理苗头性、倾向性和潜在性问题。建立健全秋粮收购信息发布机制,深化与气象部门信息交流合作。五是聚焦安全生产防微杜渐,认清形势开展隐患排查。深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坚决防止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有序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各项工作任务,贯彻落实粮食仓储作业“十个严禁”,确保安全收储和安全储粮。六是聚焦监督执法固本清源,积极维护粮食市场秩序。依法查处各类坑农、害农问题,形成严管重罚高压态势,充分发挥“12325”监管热线作用,加强市场、垂管部门协同配合,聚焦售粮款支付、压级压价、称重计量等环节,扎实开展执法监管,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会议期间,省、市粮食和储备部门与会同志实地参观了当地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现场观摩了铁岭粮食集团直属储备库秋粮收购全过程。 来源:辽宁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2024年辽宁省秋粮收购工作会议在铁岭市召开2024年10月12日 10月12日,辽宁省粮食和储备局在铁岭市召开2024年全省秋粮收购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秋粮收购会议暨优质粮食工程现场推进会精神,分析研判当前秋粮收购形势,安排部署秋粮收购工作。会议指出,秋粮收购事关种粮农民切身利益和粮食市场平稳运行,事关粮食安全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市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秋粮收购作为全年粮食工作的核心任务和主责主业,坚持底线思维,明确目标任务,认真履职尽责,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认识秋粮收购的责任和使命,做到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会议强调,各市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明确“六个聚焦”工作任务,尽最大努力助农增收、促企增效,切实做到“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业者护航”。一是聚焦“两个收购”双向发力,拓宽粮食购销渠道。坚持市场化收购方向不动摇,激发收购主体活力,发挥骨干龙头企业引领效应,引导各类收购主体积极入市。深化粮食产销协作,充分发挥“北粮南运”大通道功能作用。二是聚焦收购准备有的放矢,强化仓容和服务保障。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健全联席机制,落实仓容等要素准备。持续优化为农为企服务,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及时提供清理、干燥、收储等服务,加强节粮节损技术宣传,努力帮助农民减损增收。三是聚焦收购资金稳定供给,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严格落实政策性粮食收储信贷政策,放大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作用,多渠道筹措市场化收购资金,提升信用保证基金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保障收购资金足额到位,切实做到“有钱收粮”“钱等粮”。四是聚焦粮食市场跟踪研判,加强政策宣传和预期引导。持续做好粮食市场监测,妥善处理苗头性、倾向性和潜在性问题。建立健全秋粮收购信息发布机制,深化与气象部门信息交流合作。五是聚焦安全生产防微杜渐,认清形势开展隐患排查。深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坚决防止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有序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各项工作任务,贯彻落实粮食仓储作业“十个严禁”,确保安全收储和安全储粮。六是聚焦监督执法固本清源,积极维护粮食市场秩序。依法查处各类坑农、害农问题,形成严管重罚高压态势,充分发挥“12325”监管热线作用,加强市场、垂管部门协同配合,聚焦售粮款支付、压级压价、称重计量等环节,扎实开展执法监管,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会议期间,省、市粮食和储备部门与会同志实地参观了当地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现场观摩了铁岭粮食集团直属储备库秋粮收购全过程。 来源:辽宁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湖北省粮食局组织召开全省中晚稻收购工作会议 9月29日下午,湖北省粮食局组织召开全省中晚稻收购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会议精神,分析研判收购形势,安排部署中晚稻收购工作。省粮食局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湖北局、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发行湖北省分行、中储粮集团湖北分公司,各市州发改(粮食)部门以及省粮食行业协会、相关省属企业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中晚稻收购是全年收购工作的“重头戏”,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部署要求,着眼大局大势,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找准发力点、突破口,以慢不得、等不起、坐不住的责任感紧迫感,全力组织做好中晚稻收购各项工作。 会议要求,要突出重点举措,准确把握做好今年中晚稻收购工作的任务要求。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不断增强购销活力;强化中晚稻收储调控,全力保障售粮顺畅;聚焦高水平收购服务,着力提升工作质效;保持严基调监管态势,坚决维护市场秩序。结合实际、细化安排、精准施策、科学调控,全力维护收购市场平稳有序,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 会议强调,要在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下,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强与相关部门单位的协同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在统计监测、调研巡查、安全稳定上持续发力,以“钉钉子”精神,把中晚稻收购各项工作做扎实、做到位,为守护“荆楚粮仓”、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湖北省粮食局组织召开全省中晚稻收购工作会议 9月29日下午,湖北省粮食局组织召开全省中晚稻收购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会议精神,分析研判收购形势,安排部署中晚稻收购工作。省粮食局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湖北局、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发行湖北省分行、中储粮集团湖北分公司,各市州发改(粮食)部门以及省粮食行业协会、相关省属企业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中晚稻收购是全年收购工作的“重头戏”,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部署要求,着眼大局大势,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找准发力点、突破口,以慢不得、等不起、坐不住的责任感紧迫感,全力组织做好中晚稻收购各项工作。 会议要求,要突出重点举措,准确把握做好今年中晚稻收购工作的任务要求。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不断增强购销活力;强化中晚稻收储调控,全力保障售粮顺畅;聚焦高水平收购服务,着力提升工作质效;保持严基调监管态势,坚决维护市场秩序。结合实际、细化安排、精准施策、科学调控,全力维护收购市场平稳有序,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 会议强调,要在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下,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强与相关部门单位的协同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在统计监测、调研巡查、安全稳定上持续发力,以“钉钉子”精神,把中晚稻收购各项工作做扎实、做到位,为守护“荆楚粮仓”、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专家谈:国家粮储局科学研究院张忠杰谈稻谷收获保质减损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我国粮食年总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其中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近三分之一,作为三大主粮之一的稻米,约占我国口粮消费的70%左右。必须关注粮食“种(子)、种(植)、收、购、储、加、销”全过程全链条的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针对稻谷收获如何保质减损的有关问题,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近期专访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粮食储运研究所所长张忠杰。新京报贝壳财经:稻谷作为国人的主要口粮来源,如何做到在稻谷收获时节实现颗粒归仓?张忠杰:近年来,广大粮食从业者不断探索强化科技创新,将稻谷收获后的数量和质量损失降到最低,更多提供优质大米、更好服务国人口粮安全。首先,关于稻谷的收获时机。稻谷的最佳收获期理论上是在其完全成熟时,过早或过晚收获都会带来损失。如果过早收获,稻谷的籽粒还未完全成熟,这会导致青瘪粒增多;而如果收获过晚,籽粒爆腰率增加,造成后期加工整精米率降低。另外,在收获期前后要特别关注区域天气变化,特别是要规避雷雨大风等灾害天气给稻谷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要根据稻谷生长的成熟状况,结合区域气象预报预警,选择好收获窗口期,也就是常说的“抓天机、抢农时”,适时收获,确保颗粒归仓。其次,关于稻谷的及时干燥。稻谷收获后,籽粒水分含量高,最好能在48小时内将其干燥至安全水分,以防存放期间发芽生虫、发热霉变、甚至腐烂等。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可以选择适宜的干燥工艺和装备,比如在南方地区七八月份的早稻收获季节,采用空气源热泵技术,将高温高湿的低位热能自然空气提升为65℃-70℃的高位热能空气,以此作为清洁干燥热源,将潮湿的稻谷籽粒经过控温循环式干燥降到安全水分,实现环保节能、保质干燥。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在全国建设了5500多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开展清理、烘干、储存、加工、销售等服务,有效推动粮食产后减损,促进农民丰产增收。新京报贝壳财经:稻谷籽粒干燥至安全水分后,如何在不同场景下实现保质保鲜储藏?张忠杰:我国的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原粮产量大、分布范围广。作为主要口粮的小麦储藏周期一般为4-5年,作为主要饲料粮的玉米储藏周期一般为1-2年,作为我国最主要口粮的稻谷储藏周期一般为2-3年。既包括家庭储粮,还包括粮食仓储企业储粮。因储粮区域、仓储规模和储藏方式等不同,采取保质储藏技术亦不同,但原则都是要做好仓房和储具的气密、隔热和防水防潮,做好粮堆籽粒的控温控湿、防治害虫和预防霉变,最大限度延缓储藏期内籽粒的品质劣变,为后续的口粮和饲料等加工提供优质粮源。对广大农户的自家储粮而言,除了采用传统的农户储粮缸、储粮罐等装具外,国家有关部门为全国农户累计配置了1000万余套的农户科学储粮仓,包括适用于稻谷、小麦的钢制吨粮仓,以及适用于大农户的玉米穗自然存放钢制组合粮仓,其容量规模可达30-100吨。以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粮食科普乡村行等主题活动为契机,组织专家深入农村,开展储粮知识科普宣讲、发放农户储粮包和宣传册等,指导农户科学储粮,助力节粮减损。对广大的国有粮食仓储企业而言,当前我国国有粮食仓储企业的仓房、设施、装备和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现有完好粮食仓容规模达到7亿吨,储粮技术应用总体处于世界较先进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广大粮食仓储企业以确保储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为己任,传承和弘扬粮食行业“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优良传统,不断研发和应用储粮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助力实现粮食仓储高质量发展。其一是“四合一”储粮集成技术。该集成技术于2010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已成为国有粮库的标配。它包括粮情测控、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和谷物冷却等四项技术,即通过在大型粮堆内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粮仓内的温湿度等粮情基础参数,运用环流熏蒸技术装备实现大型粮堆内部害虫和霉菌的有效防控,运用机械通风和谷物冷却装备有效避免大型粮堆的发热、结露等问题,确保粮食储存全周期内的品质稳定,有效降低了粮食储存期间的损失损耗。其二是低温和准低温储粮技术。我国的粮食仓储遍布全国七大生态区域,在粮仓围护结构和粮堆仓储工艺装备应用方面,因气候条件、储粮仓房、储粮品种等不同也存在差异。通过应用仓顶光伏太阳能发电技术、辐射膜材料隔热技术、纳米保温涂料和密闭隔热材料技术,以及内环流控温技术、空气源热泵技术、智能通风技术、粮情云图动态分析预报预警技术等,有效实现大型粮堆低温或准低温绿色储藏。
春节期间城区免费停车场的公告 监利市五城同创工作指挥部 关于2021年春节期间市城区开放 临时免费停车场的公告 为了加强春节期间市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有效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行车难”问题,确保全市人民度过一个整洁有序、清新靓丽、文明祥和的新春佳节,市政府决定开放城区各单位大院,并设置其他7处临时免费停车场所,为广大市民和返乡人员提供畅通、有序、舒适的道路交通环境,展现我市良好的城市面貌。 一、开放时间: 2021年2月5日(腊月二十四)至2月17日(正月初六)。 二、开放地点: (一)单位大院: 春节期间开放城区各单位大院,让市民免费停车、共享单位公共服务设施。 (二)其他地点: 1、容城大道:原城投公司、原商业局(全年开放)。 2、交通路:原监北小车站。 3、民主路:图书馆对面(西门上堤处)。 4、江城路:原环卫局。 5、玉沙大道:政法委旁(全年开放)。 6、章华大道:民政局旁(全年开放)。 三、停车须知: 1、服从工作(安保)人员引导,进场一律车头朝外,保持间距,有序停放,确保场内设施完好,勿乱扔杂物,保持场地整洁,严禁将车停在内循环通道上和进出口处; 2、锁好车窗,拉好手刹,预留挪车电话号码,置于挡风玻璃处便于联系; 3、免费停车,无看管责任,请勿将贵重物品放在车内; 4、车位有限,先到先停,车位停满后,工作(安保)人员有权拒绝车辆入场,如因天气原因造成停车不便,敬请车主理解配合。 监利市五城同创工作指挥部 2021年2月3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