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则 轰则
关注数: 6 粉丝数: 80 发帖数: 1,273 关注贴吧数: 33
此话深刻了 作者这话提到了一些自己心中很想说的话,但苦于目前国情,不得而发,于是就以这种形式抒发了出来。 说实话看到那幅中国地图真的很有感触,看看老一辈为中国做了什么,他们没有多高的学历,但我们呢?看看现在我们都在学些什么,考些什么,我们有了学了十二年,又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呢(注意,这里指义务教育及高中下一般学生群体,至于有志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不计于内,并向那些同学致敬)? 是,中国教育的现状并不是一句两句能说的清楚地,现行教育制度是无奈之举而且并不是一无是处,那也并不说明不能改革呀?反观现在一些经纪发达地区包括北上广,其实都有很多很多好的先例,希望能够储蓄下去!但最要紧的还是中国人自古的教育的观念,这个必须要改。 看到那幅中国地图真是快流泪了,心里十分震撼。不知为什么,不知是作者故意地还是我敏感,我感觉蒙古那条线特别重,我想这也是中国人心中痛处的很有代表性的一处。我们丧失了那么多国土,事关者大却无可奈何,真是令人齿寒。 不要把心思放在党不党国不国上,踏踏实实的做一点事,这是现代人最缺乏的品质了。争论那些没有意义,你也改变不了,真正能改变的从不在外瞎说。此外,有人说这样的言论能够开启民智,让大家知道这一段历史,实际上是扯淡,大多数人都是被带歪带偏了,你这一句话不会让所谓“愚昧大众”多明白些什么,反而会引起更多无谓的争论,而这种争论多半又会把人往偏激的方向引,最后往往不是在争论而是在发泄在对骂了,这是很低级的行为。 我想就我这东西写出来肯定又有很多人反驳,不过没关系,至少说多踏踏实实干事这一条没错。很多时候,工作和实业往往能够调起人的经历,人在热衷于一件自己的事业时才会“开智”,而不是在网上看几篇又长又臭的帖子。 为了中国,努力吧!
真的过去了 “这是我们的春天,这是我们的校园……”当校歌还在在升旗仪式上回荡在耳旁时,却不知,毕业正在悄悄的逼近。 卷子,练习,作业……一次次辛苦的洗礼,对于小学最后一次考试来说也是值得的,这次考试被赋予了鲤鱼跳龙门般凤凰涅磐的意义,同时将小学定格在过去。 毕业典礼结束的那一刻,是一种解放,同样也是一种失去,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经常关心我们的人。这时,会感到迷茫。 我相信,在你的初中生涯刚开始的时候,你一定不会忘了母校和你的同学们,他们的一次次淘气或是无可奈何的班干部的愁眉苦脸会经常重新占领你的大脑皮层,无论你是潸然泪下还是麻木不仁,你的心里定会浮现一丝悲凉和遗憾——真的过去了。 我相信,当我们再次走进六年来走进过无数次的校园时,你会有六年来从没有的新体会,那种熟悉的认识和了解已经不复存在,不管你是否自欺欺人的说这就是母校,但心中的那种酸痛和刚刚滋生的一丝陌生却在所难免——真的过去了。 我相信,母校的每一个恩师,每一颗大树,每一株小草,每一个你所值得回忆的地方,总会交错在你的心头,不管是尊敬师长受到表扬的兴奋,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和好朋友吵架的难过,还是因为没有做完“改错”看着操场上的同学玩耍而无奈和自责,不管怎么样,都希望重新再来一次,因为这毕竟是一段永久值得珍藏的回忆,对吧。但事实却再一次残酷的告诉你——真的过去了。 我相信,当低年级同学从你身边奔走于母校时,自己作为一个学长来说应该是成熟地、骄傲地、自豪地看着他们,但此时的你一定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我要是现在能像他们一样该多好。门口的老师给你打一声招呼:回来啦。你一定洋溢着一种幸福感,我还是育民小学的,我永远是育民小学的!但你还是跟他们产生了微妙的差距,也许只是一年,也许只是十二个月,也许只是三百六十五天,而就是这短短的一年,十二个月,三百六十五天,包含了多少用无数个现在都无法弥补的回忆。沉浸在同学老师的欢聚时,没准一个闪念划过喜悦——真的过去了。 历史不能重演,时光不能倒流,但我们不妨倒流一次时间,其实这是我们大部分人的愿望,不是吗?当我们真正的懂得了珍惜,懂得了无奈,懂得了为自己的前途奋斗,这时,我们再回到六年级,回到一年前,当我们怀着沉重的压力、悲伤和终日的忧愁来改变或者继续我们的小学生活时,你会发现这不是原来的六年级了,在被忧愁、悲伤弥漫的班里,我们将背负着令人窒息的压力走完这已经走完的最后一年。相信我,这并不矛盾。 有些人该说了:那我们就一定要等到毕业之后真正离开了懂得珍惜时才来追悔莫及吗?其实这也不矛盾。人的一辈子就是心灵的一种获得经验的过程,如果非要把现在应该明白的情感和事情强加在当时的我们身上,我们不就活的很累吗? 我们真正能做的,就是在这次经历结束之前多去感受,多去付出,用心灵来感受母校对我们的关怀,老师多我们的关爱,同学之间的友情,为我们在老师心中添上一笔更好的印象,为我们日后的美好回忆增加一些色彩。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