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arlittle
omarlittle
关注数: 6
粉丝数: 49
发帖数: 3,714
关注贴吧数: 67
22集部分原画名单 竟然有佐藤利幸,梦回第一季了
热知识,上半季到12集结束 因为刷到过不止一个帖子说上半季14集下半11集,并不是这样,上半季只有13集,其中第零集也算在里面,所以上半是0到12话,下半是13到24话,依据就是官网的BD情报。
日本女性小说家评价无职 とびらの,在小说家网站投稿女性向网文,主打作品出版发行量130万份。今天在x上讲了一些关于无职的事挺有趣的我就简单搬一下。 她做写手之前就是小说家网站(就是无职连载的那个网站)的狂热读者,一开始读无职就被鲁迪的恶心行为直接劝退,后来自己写小说,就好奇无职为什么那么火,于是摘下眼镜抱着学习的心态去读完,一发不可收拾,她在无职里面学到很多东西,她认为无职受欢迎是因为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是角色塑造,无职的角色和一般的萌系不一样,也不是为了讨好观众和提供代入感,从主角到配角都有自己的行事逻辑,读者猜不到角色下一步要做什么,也可能有让读者反感的行为,所以欣赏这些角色很有趣。 第二是故事,这是和其他作品不同之处,无职的很多元素都成了如今转生系的模版,但他能用大中小不同等级的事件密集填充,读起来不会觉得无聊。 三是作者的文笔,语言能力压倒性的强,长短文,体言结句,口语体之间的平衡很完美,避免使用高深和生僻的词汇增加易读性的同时还能用丰富的方式做出各种表达,比如前期鲁迪充满戏谑的内心独白,展现出他明知自己堕落和下流却自暴自弃地放纵自己,这种戏谑和其他角色的严肃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作者有意为之。 第四是讲故事的策略,无职一开始塑造了非常轻松的氛围,用转生,幻想,黄段子喜剧这些要素来吸引读者,但随着故事的深入会发现其实这个世界蛮厚重的。从主角前世,转生,成长过程中接触到各种新的角色,同时逐渐拼凑出这个世界的全貌的手法很精彩。
无职企画泄密:全书动画化,总集数过百 蓝鸟舅舅党谜语人卖关子两天终于揭晓情报内容,和微博舅舅党说法一致,无职动画化计划覆盖全书,同时提到总集数为XXX意味着超过一百集。
Gigguk:无职远超其他异世界 Gigguk在最新一期Trash Taste秀了自己新买的艾莉丝模型,并给出自己对无职动画第一季的评价。他原话是:I think Mushoku Tensei is far’n beyonds the best Isekai I’ve ever seen.(我认为无职转生是我看过最好的异世界动画并远远超过其他)原视频1小时57分左右。
【自翻】一个职业电影摄影师对无职转生21集摄影技术的分析 原作者r/anime用户LivingForTheJourney,本人自翻,如转载请注明无职转生吧 我是个职业电影摄影师,拥有相当多从事各种复杂项目的经验。 我的特长是动作和特技相关领域,因此拍摄动态的、复杂的动作镜头是我的强项。 从电影制作角度来看,一部动画,特别是动作戏,想要做到让我惊叹的地步是很难的。 无职转生动画对其每一帧每一卡的用心之深实在让我惊讶。 我们先来看看制作组如何表现剧中环境光影的细节。 当主要光源是火堆时,阴影边缘清晰,光与影的明暗色对比强烈,用来表现光源的单一和强力。而环境光则会均匀和分散,表示光照来自很多不同角度。战斗中的光照柔和且精准,一旦需要调动情绪时就会更强调阴影。当镜头朝向广阔明亮的背景光源时角色也会被阴影覆盖。接下来是节奏和构图 每一卡都带着明确的意图。节奏该快则快,但制作组敢于给强力的镜头足够的停滞时间达到震撼观众的效果,特别是动作戏。 多数动画默认使用近距离+快速切换镜头来展现速度感。但无职能让一整段动作停留在一个完整视角下。近距离镜头不是用来隐藏一些动作,而是在完整视角之间穿插体现某些动作的速度和冲击力。瑞杰路德和龙神对战的片段尤为经典,短短1分钟的时间凝聚的细节之多简直匪夷所思。 片段1: 以完整视角下的一段交锋开始。 瑞杰路德使用大开大合的强力攻击冲击龙神,后者则用同样幅度的动作接下每一招直到将前者击退。 这一段,在完整视角镜头下,两个角色分列左右,各占画面的三分之一空间,目的是让观众能轻易理解瑞杰路德的重击对龙神起到的作用有多小。片段2: 瑞杰路德的第二波攻势意在表达其进入更加绝望的状态并大幅提升攻击的激烈程度。这一轮使用的是精确度高,速度极快的突刺。这时剧组开始在完整镜头下切换近距离特写, 后者展现瑞杰路德被逐渐削弱并逼退,前者依然用来表现龙神泰然自若。片段3: 这段采用了麦克尔贝式旋转视差运镜,完美表现这一时刻的情绪。 运镜刻意以一个完整视角为起点,朝向瑞杰路德的攻击方向,直面龙神。带来空间感的同时再次强调了龙神无懈可击。 当镜头逐渐旋转切近的同时,偏离龙神并对准瑞杰路德的脸来了一段特写,让观众看到他的绝望和恐惧。每一个镜头都聚焦于瑞杰路德的视角,他从决心保护鲁迪开始逐渐变得完全绝望。 龙神对瑞杰路德腹部一击的特写足够震撼观众 而击飞瑞杰路德的一拳衔接一段慢镜头,让观众缓口气的同时,目睹对鲁迪震惊又不知所措的表情的特写,充分理解和吸收瑞杰路德被轻易击倒这一事实传达的窒息般的沉重感。接下来是一段精彩的滑动变焦,镜头从正常的、接近现实观感的视角以鲁迪的魔眼为目标不段放大并改变透视,烘托出紧张恐怖的气氛,然后在鲁迪眼中显现龙神发动攻击的倒影,令人感受到鲁迪心中必死无疑的绝望感。从一个专业者的角度来看,这个片段用精确的手绘几乎重现了现实中摄像机镜头的透视效果,从类似35mm镜头开始,以10mm甚至更小的鱼眼微距透视结束,仿佛这段就是用真实的摄像机拍下来的一样。 然后是艾莉丝的片段,我很喜欢。这段基本混合使用了前面提到的技术,由远及近的视差运镜,但不是扭曲空间的透视镜头,而是不断贴近艾莉丝脸部的35mm镜头,平整坚实的画面告诉观众,艾莉丝决心救鲁迪毫不动摇。 当龙神的手挡住艾莉丝的刀锋,移动的镜头停在了这里,表现攻击被轻而易举地化解。接下来用静态视角给艾莉丝表情特写,和之前瑞杰路德形成对比,我们看到的只有她撞击在墙壁的结果,至于被龙神攻击的过程,根本没有拍先来的必要,这意味着双方绝的的差距,和她不可避免败北的命运。制作组的运镜和编辑技术所达到的效果可以用完美来形容。 我的天,这部动画简直不可思议,我傻了,毫无疑问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异世界动画。 我只想分享一些我对这个作品如此痴迷的理由,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新鲜有趣的视角。 哦对了,为了证明我的专业资质下面是我IMDB的个人页面和作品链接。 IMDB用户域名后缀:name/nm7484375
关于无职和白狐社的关系,我觉得有必要再明确一下 起因是今天看了b站一个关于白狐社的视频,介绍白狐的一些作品,下面有这么一条评论说这句话的朋友本意可能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白狐分部参与无职制作,是事实,无职几乎每集二原名单都能看到白狐社分部的身影,但是这种说法就要明确是“参与制作”而不是“制作”,这个区别就大了。 第二种,直接把无职的制作公司StudioBind归类为白狐分部,这个错得就更离谱,因为各种百科都写到Bind由蛋社和白狐共同投资帮助建立,具体帮助到什么程度,这里引用halo君发过的Bind创始人大泽信博采访所以Bind社就是Bind社,把它看成白狐的一部分是对Bind社的不尊重。 另外我没记错的话大泽信博还说过早期想做无职时曾经找过白狐社,但被拒绝了,对方没有空余资源,所以我不觉得白狐对无职这个项目重视到影响该社重要作品(比如re0)制作的程度,即使白狐社以后的作品档期出了问题,也不适合归罪在无职身上。
杉田智和鲁迪说 鲁迪前世擅长玩罪恶装备, 组长也擅长玩罪恶装备。 17集鲁迪前世玩罪恶装备血虐好友导致二人决裂。 组长面对自称擅长游戏的女同事毫不留情把对方血虐,然后被喷“擅长这种东西对你人生有什么好处,去死吧”
莫名喜感 洛琪希同学有交流障碍症
一张图体现制作组的细心
《靠谱》
红迪十月番第一周karma排行榜 1、无职 2、86 3、命运回响 4、看得见的女孩 5、暗杀转生 鬼灭和古见还没开播,后面会陆续加进去。
发一点无职制作组内部爆料 魔界大帝在制作组内人气超高,高到什么程度呢,第12集,她和鲁迪互动那段几乎所有人都抢着做,以至于管理犹豫把活排给谁而耽误了不少时间(爆料者认为耽误了一周的时间)。 然后爆料者没抢到,只给分配了前世和人神互动的那段(想要萝莉结果来了大叔)。 最后的胜利者是滨口明和佐藤利幸,滨口明负责魔界大帝自我介绍那一段,佐藤利幸负责魔界大帝说第二个Da!🌟之后的所有(超过四十卡) 滨口明就是第一话老师教鲁迪水球那段作画,我记得他还画了兵长砍女巨人那段。 这两个大佬有兴趣可以去b站搜一下作画mad你一定会饱眼福的。
无职下半季ED负责人是竹下良平 埃罗芒阿老师的监督,NEW GAME!副监督,月刊少女野崎君主演出,咒术回战演出和分镜。 和冈本学是老相识,这次被拉来做无职新ED的演出和分镜,并称赞无职制作组超级优秀。
魔界大帝声优鱼香的最新采访 关于无职的部分 1、最喜欢的角色是爱丽丝,我行我素率真执着的大小姐形象让她见识到了cv 加隈亜衣新的一面。另外鲁迪由两个声优来分别演绎也很新鲜有趣。 2、魔界大帝的表情很丰富,看分镜就能想象她随心所欲做出各种动作的样子。 3、虽然外表是个天真的熊孩子,但同时也要演绎出活了很久经验老道的感觉,比起事先规划如何演绎这个角色,最终还是完全靠自己的直觉来配音了。
补几个预告片没有的截图 老师被某个场景吓到 魔界大帝的表情真的多,上一季她的原画师是佐藤利幸,此人厨魔界大帝到要求承包其所有原画卡,所以这个可能还是他的作品。
理不尽对本季动画的评论 刚才播出的特番里有无职原作者理不尽的留言,他印象最深的是16和17集,鲁迪和某个人男人干架的情节,无论作画运镜还是声优的演技都非常精彩,请大家期待。
无职手游被炎上紧急发三万石补偿 说炎上都是抬举了,这游戏本来就没几个人讨论还几乎全是骂的。
论如何享用三位老婆 爱丽丝代表泼辣,一碗上头的激辛拉面把五感提升到极致,让你爽入云霄。 洛琪希代表沉稳,一杯清凉的冰镇苏打让你激烈的意识重回平静。 希露菲代表温柔,一碟丝滑的奶油甜品包容呵护你的口腔,让你余韵无穷恋恋不舍。 我只能说店家很懂。
这个画师有点厉害 差不多是我最喜欢的希露菲版本了作者
新图,爱丽丝挺有内味 作者
BD已下单,支持一下制作组 无职是我第二个买bd的动画,也是第一个因为喜爱作品本身和被制作组的厨力感动而掏腰包的作品。 第一个买的bd是碧蓝幻想,但那和动画根本没关系,完全是为了拿到gbf游戏特典道具,当时群里几个代购买bd的甚至都不要盘,只要游戏兑换码,不得不羡慕cy的赚钱能力。 扯远了,希望Bind社能坚持做下去,我也会一直支持下去。
自翻-无职动画监督冈本学和社长大友寿也的访谈 刚才看到这个访谈貌似是最新的,好像没人发就自己大致翻了一下发到无职吧,有不准的地方见谅。 无职转生作为新公司StudioBind的处女作,以华丽的动画和丰富的细节征服了众多观众。 ANN采访了该系列监督冈本学以及StudioBind社长大友寿也,了解到动画制作的幕后环境、关于无职的一些信息以及是什么让这部作品如此特别。 (冈本学部分) 问:你对无职原作的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答:有很多不雅和令人不适的片段,但最终我确定这是个一流的故事。在‘成为小说家吧’网站上,本来有一个爱夏篇,因为引发很大的争议所以被删除了。在爱夏篇,主角终于能承认作为前世的存在,但如果用语言来描述出来就会把他转生后的人生限制在那一件事上。因为原作本来是网络小说,商业编辑不会插手,所以能把一个角色描绘得如此丰满。我接触到无职小说时,这个作品已经有众多粉丝,要让这些原作党对动画情节满意给我带来更多的压力。 问:当你刚接下无职动画监督这个工作时,你想象到自己会面对哪些挑战?最终成果满足了当初的期待吗? 答:我听说这个项目启动之前,有很多其他公司尝试让无职动画化项目落地,但都没有成功。当我读原作时,发现可能有很多原因:第一是有很不雅的内容,第二是无职的故事极难改编成适合做TV动画的结构,第三是现在的动画界异世界题材已经泛滥成灾了。 很多问题是我早就预料到的,但当我们正式开始制作时,难度超过我的想象。 问:同时担任无职动画监督和编剧是怎样的体验? 答:太难了。 问:无职转生描绘了主角从出生到成人的完整经历,因此鲁迪乌斯的角色设计看起来每一集都在改变,为了展示他的逐渐成长,你刻意关注了哪些细节? 答:不了解动画制作流程的话,是无法想象其难度的。让身体有明显的变化(包括行动)来体现一个孩子在逐渐成长,这种方式难度极高。这就是为什么一般动画制作会选择直接跳过五年左右时间,直接给角色添加标志性的变化。但我不想那么做,于是我接受了难度更高的挑战。至于结果是否理想,要交给观众来判断。 问:鲁迪乌斯前世和现世的反差十分引人注目,你在选择两者的声优时做了哪些考虑? 答:读了原作之后,我认为不可能有人比杉田智和更适合为鲁迪前世配音了。而且,选择他来配音也是为了致敬一部深受喜爱的动画,这就是一开始的考虑。 转生后的鲁迪带着面具逐渐成长,声优内山夕実技巧高超,我认为她把鲁迪的变声演绎得十分到位。 问:鲁迪有非常好色的一面和人格缺陷,你如何调整平衡,在表现他的缺点同时把他塑造成一个值得支持和喜爱的角色? 答:这个角色有对立人格,一方面低俗到让人难以喜欢,另一方面又平凡守序可以让人喜欢,这个人就是如此,他无法摆脱其中任何一面,但我们有考虑用尽量不让观众感到不适的方式来刻画鲁迪。 问:你怎样在作品中描绘魔法的存在,让它既超脱现实又在设定范围内拥有合理性? 答:我尝试让自己尽量相信魔法是自然的延伸,不断提醒自己魔法是真实的。在第一集中,我认为对魔法的描绘添加了足够的元素让它不显得单调无趣。我很感激画师们给魔法画出了如此炫酷的效果。 问:关于作曲家藤澤慶昌,为什么他如此适合无职的世界? 答:我对他提出过很多奇怪的请求,因为我想要使用很多15世纪左右标识性的古典元素,同时要表现出不同大陆的文化差异,他理解和接受了我的需求,创作了一首现代BGM,表现出幻想世界的气氛,我认为他是很好的人选。 他对所有的修改请求都很包容,并认真热情地配合了我的监督工作。 (大友寿也) 问:你如何成为了StudioBind的社长? 答:我一直想建立一个工作室,但没有足够的动力和机遇去做。幸运的是我受到蛋社的大泽信博先生的邀请。大泽先生退出了原来的公司独立发展。在居酒屋里他问我有没有兴趣制作无职转生动画,当时我一个懂行的朋友的朋友就在隔壁,让我感叹世界之小。 通过无职转生,我能得到大泽先生与白狐社的岩佐岳先生的支持,对于想要独立发展的我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无职动画也最适合成为我第一个项目,于是我欣然接受。 问:公司名(Bind)有什么含义吗? 答:自立门户后,我回想过去的工作经历,回想起对我重要的事情,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人与人的羁绊。为了表现羁绊的含义,把人与人联系起来,公司名字就叫Bind了。 问:作为新公司的第一部作品,关于代表作无职转生您有什么想法? 答:无职的第一个PV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通常制作一部动画需要很多设计素材,但我们制作第一个pv时没有任何参考素材,我们甚至连角色设计与背景素材都没有。 冈本学、藤井慎悟、今村亮以及其他创社员工参与了那个pv的制作,那是公司向世界展现的第一个作品所以非常值得怀念。 问:关于无职动画化的背景,你在何时接受了这个工作? 答:我从前公司离职时,我相信没有其他作品更适合作为我自立门户后的处女作,所以我接受了这份工作。 问:以后想制作原创动画吗? 答:如果有这个需求我会很乐意。但如果没有很好的前景,即使要求我去做我也不做。毕竟动画不是靠我一个人完成的,只有召集到制作组并且有成功的希望我才会去做。 英文原文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animenewsnetwork.com%2Finterview%2F2021-04-09%2Fmushoku-tensei-jobless-reincarnation-director-and-producer%2F.170995&urlrefer=07defa8f48b1465ed36d3f6923949c41
发一个日本的一月番人气调查 ねとらぼ是日本的一个综合网络资讯媒体,20多万推粉,最近搞了个一月番人气投票,参加人数2173,一定程度反映了普通日本网民中番剧的人气。原文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nlab.itmedia.co.jp%2Fresearch%2Farticles%2F156976%2F&urlrefer=17fb2ca6ab32de80d90bce8017b5b894
MAL一月番新角色人气榜,老师天下第一 注意是新角色,续作类之前出场过的角色不算。为什么狗卷在里面我也不知道。 洛奇希戏份有限,粉丝数却比鲁迪和爱丽丝还多,看来欧美也好这一口 你说老师明明是第二?因为贾碧biss所以老师还是第一
AnimeCorner本季度番剧榜 无职总榜第二,非续作类第一,采集投票人数58361。
豪雷积雨云咏唱比赛 今天AnimeJapan无职场,几大声优一起比赛快速咏唱豪雷积雨云, 蓝妈妈小原好美不负专业选手之名,以17秒的成绩夺冠。 鲁迪:明明我会无咏唱的 直播回放还没出,到时候欣赏红妈妈咏唱大魔法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antan-web.jp%2Farticle%2F20210328dog00m200032000c.html&urlrefer=2c9d55ec66bec3ab1f48743818f0ebe7
第八周 CP榜,鲁迪携手爱丽丝升至第二 AnimeTrending第八周CP榜如图。 另外本周无职番剧榜第一,鲁迪男性角色榜第一。 没记错的话爱丽丝是女角色第六?
某新番周榜,无职第八话爆冷击败巨人拿下榜首 AnimeCorner新番周榜,在reddit有蛮高的讨论和认可度,应该属于欧美范筹吧,每周投票人数两三万。 这个榜之前一直被巨人霸占榜首,本周无职第八话凭借优异表现票数几乎翻倍爆冷把巨人拉下马。 不带节奏,一次排名不能说明谁比谁强,只是说明无职这个番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是值得高兴的事。
动画里的魔法教材内容竟然被解读出来了,这细节真的厉害 还记得鲁迪看的那本魔法教材吗,原来里面的内容不是随便乱画的。 推友@Patri_cafe按照动画里人族语言字母和现实中拉丁字母的对照关系重构了里面的内容, 发现就是英文,而且内容都不是乱写的。我随便翻译几个 “关于咏唱” “魔法是一种战斗技巧,据说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人魔大战,人类和魔族为了互相战斗而开发了魔法” “随着双方互相竞争而提高了魔法的等级,魔法可以用来杀伤和治疗或者通过创造来回复损伤的身体器官”“关于魔法的种类” “主要有三种,攻击、治疗、召唤。攻击魔法顾名思义是用来攻击对手,治疗魔法可以用来恢复活着的生物。 召唤魔法可以从别处召唤怪物。条件是......”“咏唱” “目前主流的发动魔法的方式是咏唱,咏唱即用语言来诠释魔法元素的存在与流动,以此使魔法生效” “为了激活魔法,你必须坚定地意识到自己体内存在的魔力,更重要的是咏唱句语必须精准。”“咏唱很关键,咒文从远古的法师那里代代相传,其中包含的每一个词语都很重要。” “第一次人魔大战时使用的咏唱比现在更长更复杂,与现在流行的咏唱相比,被认为效率低下...”这个作者的解读被小说原作者转发
从第七话的乐器细节看制作组用心的程度 第七话舞会里这个小乐队如图一,左边的乐师使用一只类似大提琴的乐器,注意琴的木箱上有两个c型洞。 图二是现代的大提琴,木箱上的洞变成了f型。 图三是这类琴箱上的洞的形状的演变历史,可以看出最早是圆形,15世纪左右文艺复兴时期变成了c型,而后慢慢演变成f型。 大概原理是琴弦发出声音,木箱放大声音,声音通过木箱上的洞释放出去,洞的形状决定了声音的音量和音色。 可以看出这部动画的道具和场景,制作组很执着地想要还原中世纪风格,这样细微的细节99%的观众都不会注意但他们还是去做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