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柳人 晓柳人
关注数: 48 粉丝数: 199 发帖数: 33,825 关注贴吧数: 20
男子每天吃住在准岳母家 女方收500元伙食费遭拒 原标题:男子被准岳母催交伙食费   本报记者刘双长沙报道   近日,一个妹子有些发愁:男友天天吃住在她家,妈妈要向他“征收”每月500元的伙食费。谁知,男友交了1个月后,就“罢交”了,妈妈也开始“催款”了……这个钱到底该不该收?妈妈的这个要求是否过分?这位妹子在网上发帖求助。   上月31日,100多名网友通过潇湘晨报官方QQ800096360发表了对此事的看法。多数网友纷纷吐槽这位男友,认为他“不懂味”,也有人觉得准岳母娘也有些“不近人情”。    准岳母娘“征收”每月500元伙食费   这位妹子在大湘社区发帖称,男友在她家附近上班,每天在她家吃饭,妈妈便提出来每个月要向男友收500元伙食费,“平摊下家用”。   但是,男友履行准岳母娘“指令”1个月后,就“罢交”了。这时,妈妈就开始抱怨,“每天在我们家住、在我们家吃,难道我还养着他?”   没办法,她只好跟男友再次提起交伙食费的事,可男友表示“不理解”。夹在妈妈和男友之间,妹子很是无奈,并发帖求助网友。   她在帖子中表示,平时都是妈妈买菜,水果零食从没断过,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收这500块伙食费过分吗?” “保准岳母娘派”吐槽:男友不懂味   许多网友发表看法,有人吐槽男友“不懂味”,也有人吐槽女方“不近人情”,当然,也有人建议男方应主动承担,女方应把男方当一家人看待。    网友声音   吐槽派   卖卖头:直接分手啊,离异家庭就指望女婿贴心让你妈安享晚年的,这样不体恤你妈的女婿,要了干嘛。   萍儿1209:其实你男朋友应该主动点,虽然我工资不高,但每个月发了工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妈几百块,可她从来不要,我就给她买件衣服或吃的什么。不过你妈妈主动提出要伙食费、你男朋友不给,说明两人都挺奇葩的。    建议派   无敌猪猪侠:其实多个人也就是多副碗筷,只要你男友不嫌伙食差,你妈烧什么就吃什么,这样就行了,说实话,牵扯到钱的问题,这就变味了,你也可教你男友,平时有时间买点菜回来,这样你妈那也好交代点!   放肆的乖乖鱼:我们现在也住在我妈妈家,每次给个钱他们就跟打架似的死不肯收,说我们赚的也不多,能省就省点,这是他们的心意,做子女该主动分担些,我要是你我会拿自己钱给他们,说男朋友给的。
大二男生花3千元手工自制汽车 校长成其粉丝 王伟在给汽车加油。王伟试驾自制汽车。 受访者供图 你想过自制一辆汽车吗?也许你只是想想,可有人真做成了,还是纯手工自制。几十根钢条、一个摩托车发动机、四个小车轮……近日,这辆自制汽车在网上一露面,就引来不少网友围观。有网友戏称此为“贺岁版牛车”。 昨天,记者在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找到这辆车的主人王伟。他今年20岁,还在上大二。自制这辆车,从绘图纸到试驾,他用了45天。 时速估计超50公里 昨天,记者随王伟来到实验室。他的自制汽车停在墙角,长2.2米,宽1.35米,几十根钢棍焊接在一起,发动机、油箱、离合等五脏俱全。 “跑起来蛮快的,估计时速超50公里。”王伟说,几天前在学校广场上试驾时,车尾还站了两个人。 “造车是为了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王伟说,为赶在校庆前完工,他和一名焊工一连几个周末都没休息。 校长看车后成了粉丝 几天前,王伟把车摆在学校广场,引来不少同学围观。校长路过时掏出手机对着车辆一阵狂拍,还邀请王伟合影。“同学说校长成了我的粉丝。”王伟笑道。 这车真能开吗?王伟给记者试了一下,打火、挂挡、松手刹、松动离合,汽车开始缓缓挪动。 这辆自制车,其实结构和普通车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两个前轮共用一个减震装置,而很多车都是两个减震装置。 “当路面不平整,用这种设计,车的稳定性更好。”王伟说,“本来我还想加个车外壳,但买来的铁皮太薄,焊条一碰就是个大窟窿,只好放弃。” 造车钱从生活费里抠的 “前后用掉10公斤焊条。”王伟说,发动机和坐椅是从跳蚤市场淘的,车轮是在淘宝上买的,选用的材料大多是废旧钢材,纯手工制作,零件连接全用焊接技术。 为了造车,王伟一连几天到跳蚤市场转悠,有些零部件老板被打动,就便宜卖给他。这辆车花掉了他3000元积蓄。 “钱都是从生活费里抠的。我想在大学好好做点事,争取毕业后不失业。”王伟说,他家在忠县农村,自己每月生活费500~700元。 从小对拆卸东西感兴趣 “想自制汽车的人很多,但敢去做的人并不多。”王伟说,他小时候就喜欢拆卸家里的钟表,拆完后又重装回去。不知何时起,他开始对汽车产生兴趣。高中时,他已有双“火眼金睛”,一看到汽车就知道车的动力结构。 王伟想设计一种结构:前轮能抬能降,即使路面凹凸不平,也能驶过,还能爬坎;两个前轮间距能长能短,通过障碍时更稳定,不至于翻车。王伟说,这样的结构用在越野车上,会让越野车更野。现在他已开始构思这个结构。 “也许能做出来,也许不行,但是不试,肯定不知道结果。”王伟说,关键是要有不断创新的意识和动手能力。
首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