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丝语B 家在羊古
关注数: 0 粉丝数: 0 发帖数: 21 关注贴吧数: 1
转;村医的迷茫和无奈  手里没有好药   有一次,有个村民到我这儿看病,上来就跟我说:“不要给我开基药,直接给我开好的、有效的药,不报销也行。”基药实行的是地方招标,中标的很多都不是名厂家药品,比如,原来福森双黄连、百泉柴胡口服液、杭州民生的雷尼替丁胶囊、白云山的阿莫西林等都被一些不出名或者从没听说过的厂家的药所代替,疗效比同等药品差很多。原来一个感冒病人痊愈需要花5元钱的,用基药后得10元、20元,以前一个感冒3天治好,现在6天都好不了。   基药普遍存在着种类不齐全,配备不及时的情况。比如,带状疱疹平时虽然遇见的不多,但如果遇到应该立即给病人用药。基本药物制度施行前,我们直接跟药厂进货,上午打电话,下午就能送来,现在得先做计划,每个月有3次机会报给乡镇卫生院,卫生院联系厂家,厂家发给卫生院,最后我们去卫生院领,我们那儿本来交通就不方便,结果1个月之后才拿到药,导致需要药的时候没有,不需要药的时候来一大堆。   因此,很多村民干脆不来村卫生室了,直接去十几里地外的药店买,不仅花费比原来多,最可怕的是延误病情。旁边那个村子就发生过一件事儿,有个小孩儿发高烧,因为村卫生室没有药,大人领着孩子到药店买,途中小孩儿出现了高热惊厥抽搐,后来不得不送去大医院急救。   面对这样的窘境,作为村医,我看病的想法就改变了:以前,我是根据病情来开药,现在我得看自己有什么药再看病。所以我认为,基本药物制度的初衷是好的,但不应该实行地方招标,应该国家统一配备,让村医手里有好药,才能发挥治病救人的作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