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敏捷啊 思维敏捷啊
关注数: 210 粉丝数: 110 发帖数: 2,462 关注贴吧数: 304
《形意拳如何能练也能打???》 《形意拳如何能练也能打???》 练法、打法、演法,现在很多人混为一团了。练时严格按照规矩,打的时候随意变化。 比如崩拳,连环崩击打头部,和散打直拳有区别吗? 练的时候手肘部位是弯曲的,打的时候难道不能灵活变化,就不能放出去?崩拳击打沙包不能练? 如此练习的崩拳和散打练习的直拳有很大区别吗?这样的崩拳不能实战?这样的崩拳难道不是崩拳? 又比如劈拳,练的时候是一步一步的,用的时候就不能双手连续劈打面部或者单手连续劈打?这种用法难道就不是劈拳了?这种用法长久练习后又快又狠,难道不能实战?街头打架也是上去就巴掌轮着打或者拳头击打胸腹头部。前辈们练习劈拳还有劈打毛毡和沙包、木桩等。这样的劈拳不能实战?这样的劈拳难道不是劈拳? 又比如钻拳,双手连续钻,和拳击的勾拳区别大吗?配合步法,上步退步连续钻打,上钻打头、中钻打胸、下钻打腹。拳心向上是钻拳,拳心向下难道就不是钻拳了吗? 又比如炮拳,练的时候规矩的很,一收一发。用的时候就不能左右连环炮拳?这种左右连环炮拳和散打拳击的一手护头一手直拳有区别吗?这样的炮拳不能实战?这样的炮拳难道不是炮拳? 前辈名师们有几个人不打沙包或木桩?即使不懂武术,每天王八拳乱打沙包,时间长了在实战中也比较能打。更科学更合理更刻苦的练法难不成还不如王八拳? 传武练筋骨,练劲力,练速度,练反应。一个劲大,速度快的人,实战中不能打?顶多打的不好。比没练过的,或者劲力速度不如他的还是强很多。 说起对抗练习。传武中也有,先是按照固定的招式打,比如对练套路,但是熟练之后就是带着护具随意打,不拘泥于招式。只是现在社会不提倡实战,打伤了也会惹很多麻烦,绝大多数师父把这部分丢了或者不重视了。很多师父甚至把练劲练速度练反应都丢了,练法打法全部丢掉,只管练套路健身。~~~~~~~~~~~~~~~~~~~~~~~~~~~~~~~~~~~~~~~~~~~~~~~~~~~~~~~~~~~~~~~~~~~~~~~~~~ 以前的太极拳要靠打木桩(九宫桩)或树桩,还有活桩以及各种散手练法,这样的太极拳谁敢说不能实战? 而现在的太极拳光练套路健身了,能打才怪了。
大道至简!!!多余的动作可能造成实战中一命呜呼!!! 大道至简!!!多余的动作可能造成实战中一命呜呼!!! 大道至简!!!古人文化程度有限,也没空搞多余动作! 每个动作都力求练打合一,练了就能用。因为多余的动作可能造成实战中一命呜呼。 后人为了不断有内容可教,为了吸引徒弟学十年二十年,就不断把简单的招式组合,或者自创招式。你有24个单式,我就有54个单式,他还有72个单式。以为招式多就全面。造成学的越多,越不能打。造成本来以简单单式为主的心意拳,也变成了一个个中短套路。 原传的东西本来就是具备自身特色的散打。比如心意拳、比如通背拳。后人为了生计为了赚钱,化简为繁,化少为多,造成一大堆多余动作,多余套路,也造成了学的越多越不能打。 其实,一个单把配合步法、身法,练的速度劲力都有,炉火纯青、出神入化,实战即使不能赢,也不至于输的很惨。 要么劲力不够,或者是死劲,说手打不动的人劲力巨大,但一动就散,打到对方身上没多大威力。 要么步法速度不够快,不够灵活,实战中的距离感很差。一个稍微灵活的没练过武的小伙子都能轻松躲过。 其实找一个练散打几年的朋友试试,就知道自己缺乏什么,或者哪些地方没有练到了。(师兄弟、朋友或亲戚,关起门来试试,过后互相保密,也不至于太丢脸丢名声吧?)
劈拳的练与用「形意」!!!!!! 劈拳的练与用「形意」玄否 <更多内容2018-06-27 19:31:47 五行拳是形意拳的母拳。按拳论,金木水火土外五行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和劈崩钻炮横五拳各有对应。五行劈拳属金,对应身内五脏中的肺,在方位为西方。劈拳是五拳之首,也是五拳中最难练,最复杂的拳法。习者若不下大功夫,认真体悟,很难打出合力与整劲来。练劈拳,要求先打明劲,再打暗劲,最后打化劲。三种劲最少各练一年以上,甚至三年以上。在练法形式上,劈拳中有上中下三乘练法。初乘练定步劈拳,中乘练活步劈拳,上乘练跃步劈拳。 劈拳的劲除明、暗、化以外,还要打出捕、拍、撞、按、劈五种不同变化的劲来。练时各有不同的口诀与要法。劈拳的明劲练法:首先站好“三体式”,要领是身体正直,左脚前出一大步,前脚正直,后脚成45度,两脚跟在一条线上。左掌臂前出,与胸同高,掌心向下半立半伏。指尖与鼻尖同高,大臂下沉微弯,沉肩坠肘,气沉丹田。后手沉在胁下,手心向下。目视正前。口微闭,舌抵上腭,呼吸自然。要求双臂轻而不浮,沉而不僵。身体微斜,正对前方。看正似斜,看斜似正。双腿弯曲,中架之高,重心落于两腿中间,手眼鼻尖相对。此即“三体式”的基本要领。劈拳的要领是:在“三体式”(以左手为例)的基础上,前左掌五指下抓至小腹前成拳,右肋下之右手也同时抓握成拳,双拳相互抱在胸前上钻。要掩肘摩胁,左拳在前从嘴边前出停于胸前成钻拳式,拳心向上,肘微弯。右拳停于左肘处,拳心向上。左脚尖外展45度,右脚上前一大步。同时,双拳内翻成拳,右掌前劈,左掌后拉,收于小腹前,双掌掌心向下。目视前右掌,成右劈拳式。 按此要领,左右劈拳互换,连打九拳,回身换式,一去一回各九式,收势还原。 练拳要求是头正身正,一步一式,前掌打搓劲,搓中带撞,后掌打拉劲,即双掌同时练搓拉劲。手脚相合,周身一个整劲。 劈拳的要诀:劈拳不用看,两脚一条线。前手出拳后手跟,掩肘摩胁打中心。前脚进步后脚蹬,起落钻翻才算成。起是钻,落是翻,不钻不翻不占先。熊顶、燕背、虎跨、蛇腰、龙身、鸡形脚、变化无穷。 练好劈拳,要每天先练“三体式”站桩一二十分钟后,再打练劈拳,早晚各练一次,每次半小时到一个小时。注意掌握松、静、慢三字诀,即放松、静心、慢练,细心体会动作要领,逐步打出“六合”整劲来。 劈拳的用法变化很多,主要有出掌劈敌头、面、胸、胁等身体要害部位。功夫上乘者,即可单劈,又可双劈。运用捕、拍、撞、按劈五种不同的劲,均可将敌手打倒或发出丈外倒地。至于生死伤残,只在临敌时用力大小和伤何部位的一念之间。 劈拳除技击有巨大威力外,还有健身祛病的功效。尤其对人的肺部健康大有益处。劈拳功夫达到中上乘者,拳式与呼吸相合,可以达到一步一鸣,一掌一腹鸣响的效果。 总之,五行劈拳主练肺部呼吸与功力,威力极大,久久练习,益处无穷。
形意拳的鹰捉与劈拳!!!!!!!!!!!! 形意拳的鹰捉与劈拳(转) 形意拳的鹰捉与劈拳武极 百家号17-12-1611:06 尚派形意在筑础建基的五行拳之外,比别人多出一趟名为“鹰捉”的拳,而且特别重视它,列为母拳,称之为开启形意奥秘之门的金钥匙。五行拳中的劈拳,多数人都以俯掌的练法来代替,尚派形意用的是立拳而非俯掌。鹰捉与劈拳的独特技法,是尚派形意区别于其他支派的显著特点之一。图片 尚派形意把起钻是拳、落翻变为俯掌、成三体式的这趟拳称为鹰捉。五行、十二形、六合拳、连环拳等主要套路的起势也都用的是它。这正是拳经“出势虎扑,起手鹰捉”的理蕴。尚师祖鉴经谱定真义,将鹰捉列为母拳,作为步人形意高深境界的必修之拳,要求门人终生修炼不辍,经云:“起为钻、落为翻”,“打起打落如水之翻浪”,“不知起落枉伶俐”。 尚师祖曾说:不知起落就是傻练,没法掌握形意的窍要真谛。这种起落钻翻劲,是形意诸多技法中最根本的劲,是形意特殊技法的精华。而鹰捉这趟拳就是练找、掌握这种劲路和技法的最好的一趟拳,所以要千锤百炼。 尚派形意的劈拳,用的是立拳而非俯掌,不同于大多数以俯掌代之的练法。经曰“劈拳之形似斧属金”。由掌代拳、落翻而出的俯掌,既无似斧之形,更无法练出似斧之劈劲。而尚派形意之劈拳是以前臂作斧刃,其着意和着力点放在拳和小臂上,是以前臂中节发劲打人的特殊技法。因之前辈曾有“劈拳肘打”的精辟论断。   显然,鹰捉与劈拳无论从外形、内意、劲路、技法以及其在技击实战效用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习练形意拳者不可不详辩焉。 文/孙长江
形意拳秘诀:简述怎样打好形意母拳的劈拳劲!!!!!!!!!! 简述怎样打好形意母拳的劈拳劲 (转) 三体势是形意拳的母式。劈拳是形意拳的母拳。形意拳是实实 在在的击打搏斗抬手就杀人的功夫,练习形意拳首重扎实基础。没有三年桩,是不能明白骨架结构中点力外放与整体关系之间的意义的。骨骼的接骨斗榫,在三体势的静态整体到劈拳的动态行走中,怎样体现点力外放,而不破坏结构的均整?就是练习劈拳的意义。 首先,三体势的静态功夫。 第一,三体势一站就要把骨骼的骨架接骨斗榫。 第二,身体上的六筋十二条调动出来。 第三,分化出筋力,骨力,气力,肌肉的动力,神经末梢的感触力。 第四,五脏中的神魂意魄志分化为在意念包裹下的神志,魂魄的阴阳组合与外在体现。 【真正教授学问的师傅会给徒弟讲解这些基本知识的。如果连这些都不讲?或许现在一些自称老师的人自己都不懂。或出于各种原因,让学子们自己去悟,万人不会出一成者。还奢谈继承发扬?这就是武术变为舞蹈之根本之所在。】 再者,讲劈拳的动作,一动是有讲究的。【有传授字诀】 第一,阴阳开合16字诀。 开法四个字,拍扑撞按。 合法四个字,捻转搓拉。 身法四个字,顶橛硬犟。 动法四个字,头打身碰。 16字合一方为一动。 第二,点力外放讲八个字。 点,按,钩,挂,搓,拿,抓,闭。不沾点时要有点,沾点之时要断点。断点之时分筋错骨拿脉闭气任自由。 以上是形意拳劈拳的点滴。劈拳练的是什么?为什么老人常说;劈拳一练走十年。劈拳通,功轻松。 五行拳初学小窍门 一、劈拳: 对于初学形意拳的朋友来说,劈拳是必经之路,也是最难攻克的关口,相对于其他四拳而言,劈拳势难学,劲难找。所以写了这篇小文,算是给初学者的一份礼物,但是因为自己学力尚浅,所以个中桀误想来难免,还请各位老师方家不吝指正。 1、拧腕: 初学劈拳以定步劈拳为好,一步一钻,一步一劈的练法最为适宜。 垫步钻拳时(以左步左手在前为例,下同),左钻拳要钻至小指朝上,大指拳眼朝下(此时极度拧裹)。手握成正拳更能体会裹钻的劲力(握正拳时,注意小指自然蜷缩即可) 上步劈拳时,右手在经过左拳之前也是极度拧裹(即小指朝上),两拳拳背相擦再翻转成劈拳定式劈下(也要非强求拳背全面积相擦,小指一侧即可)。 练习劈拳的第一步,要能在三尖照、手脚齐到、全身放松自然的状态下先达到拧腕的要求,劈拳的要领就应该不会有很大的差错了。 2、裹肘: 在拧腕练习一段时间后,自然的加入裹肘的练习方法,即在拧腕时,肘部也向自身的中线拧裹,左钻拳定式时,左肘大致正对自己心窝。其实就是拧腕的力度又加大了而已。其余同上。 拧腕和裹肘的练习对应着前贤所说的“明劲在手,暗劲在肘”,拧腕阶段练习时手脚应当尽量放长远,以求开阔,自裹肘之后,自然劲力返缩。前贤孙存周说“我不懂什么缠丝劲,我就知道一个里裹外翻”想来就是这个道理,家师说:“五行拳就是拧小臂”。意思大概也相差不远。 附言: 1、初学者最好每天早晚各一百个劈拳,不宜过少,以免训练量不过,以后逐渐增加,至半年后增至早晚五百个(以我个人总结来看,五百个大致在一个小时多些)。此后可以加学 崩拳。 2、不推荐一开始即站三体式,本门也历来不长时间站三体式,只在每个劈拳定式后有大概一分钟的静立,个人看法初学者不必拘泥。 3、不要一开始就思索发什么劲力,只要拧腕裹肘要领作对,自然会体会劈拳劲力,自然可锻炼出劲力。 经过一段时间拧腕卷肘的劈拳练习后,可以注意呼吸和手足对争的细节。 劈拳窍门二: 前手钻出后,垫步尽量放大,不要急于跟步劈拳,略定一下式子,体察一下,在做此钻手的时候吸气是否已经自然从胸式呼吸变成了腹式呼吸。如果达成可以恭喜一下,每见多年研习形意拳的呼吸还是胸式,几乎与常人无异,这就不能算入形意拳门户了,因为“挺胸、努气、拙力”是三害,胸式呼吸极其可能造成挺胸、努气的情况,而一旦挺胸努气则身体劲力就不再整齐了。 形意拳初练时,拧腕卷肘可算是形正的一些要求,到架势合一后,就自然气顺。至此骨缝节节对正,内外初步合一,就是形意拳所说的易骨阶段了。 前者已经说了劈拳的小窍门,算是抛砖引玉了,现在再抛四块砖,算是对兄弟们交代齐活了。 一、崩拳: 崩拳,老拳称之为“一气伸缩”,伸缩不是单纯两支胳膊一伸一缩,伸缩首先在肩膀,肩胛,背部。初学可用的小窍门方法如下 1、手臂握拳自然伸直,到无法伸长的地步,然后身体重心不动,肩膀向前探出下沉。一探一沉同步进行,体会出胳膊真像一支箭,不能自己发力的箭,全靠肩背向前探沉发出的感觉。 2、跨步上前直冲的时候,越大越好。一开始手臂不要拧,就是拳眼朝上的正拳。为了体会肩胯的切合程度,一开始推荐拗步崩拳,这样肩膀前探,和异侧胯的内缩便成合力。 3、肩膀伸缩的频率要一致,一肩探出一肩缩回,都要下沉(有些前辈坐在椅子上打崩拳能把椅子坐断,应该就是力往下发,打出的结果吧) 肩膀的探沉算是熊膀的意思。随手击出而能摧枯拉朽者,熊膀力也。 二、钻拳 钻拳类似一半的劈拳,其实又不全是一半的劈拳,在劈拳的小窍门里,我说了注意极度的拧腕卷肘,在这里不是全然合用,钻拳拳心向自己就够了,注意在肘和腰上,小窍门如下: 1、钻拳时前手腕部不动,肘部自觉地向自己中线合进,带动手腕外翻成钻拳时,定时要能感受一点腰部被肘带动的感觉,好像身子有点偏身而进的架势,钻拳练肾可能就是腰肘同动的结果吧 2、钻拳手部自然松握,不可自行握紧。进步的时候轻进。犹如天寒地冻,老鸡出腿,出了又怕冻着想收回来一样。 电闪雷鸣不及掩耳者,肘部封堵出击,身手合一,则钻拳技艺。 三、炮拳 炮拳最烈,全身同动,运动量最大,故而强心效果最佳,今人误以为只有内养才是王道,那是误了,强和壮是两回事,离了强,虽壮而不烈;离了壮,虽强而不久。炮拳的小窍门如下: 1、初学左手的架肘最好阔大些,体会两膀舒张的感觉。 2、后座力一定要有 四、横拳 横拳最为难练,一是拳劲,一是步伐。所以小窍门专讲这个。 1、想象自己的胳膊是条毛巾,出手的时候肩膀和腕相互拧 2、步子一开始小些,左右晃胯,自由自在的晃胯。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