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gsgcb
shgsgcb
http://tw.netsh.com/bbs/864402/
关注数: 4
粉丝数: 177
发帖数: 4,491
关注贴吧数: 57
这次京九高铁雄商段确实应该走西线比较好 网上山东的网友一直在晒贴,将聊城、梁山、菏泽等地方经济发展、高楼林立的照片拼命向大家展示,毋庸置疑这是一种自豪感,他们有理由自豪呀。 一条京九铁路,就带动了鲁西经济,这也是山东拼命将京九高铁往山东省内拉的根本原因,铁路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那是相当大的。 濮阳的结果相当地令人悲催。 低铁没有,高铁也轮不上,眼看着山东的一个县城都快超过濮阳这个地级市了,可是就是眼睁睁看着一块肥肉却吃不到嘴里去。 以前我论证过,天道是均贫富(比如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反正就是“无私”,呵呵),人道实行的却是“犹大法则”——穷的更穷、富的更富。由于人道太坏,所以古代的农民起义领袖忍不住高喊一声——替天行道(由于老天爷的时间周期太长,人民等不及,所以就“替”老天爷办事了),当然这个事情鲁西人民,尤其是梁山人民就更清楚一些。郓城的宋江一上了梁山就砍了“替天行道”这杆大旗。至今郓城人民依然继承了宋江的衣钵,拒绝实行天道,坚决实行人道,坚持京九高铁从郓城走就是最佳代表,不仅仅低铁要有,高铁也要有。他们信奉的不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而是要“越来越好”,也不管邻居好不好。 不公平的事情无处不在,财大才能气粗,所以修铁路也是这样。因为你穷,所以铁路不能从你那里走,理由是因为坐车的人少。但是呢,由于没有铁路,投资商都拒绝去那里投资,所以只能越来越穷,甚至都得去山东打工过日子才行,连税收都得交给山东。 中央政府也应该管管这个事情,我的建议是——如果山东坚持京九高铁继续走东线,那最好将京九低铁扒了搬到西线,总得给条活路吧(只是建议哟)。 山东有京沪线,还有京沪高铁,现在又要开始修京沪二线了,这究竟还有没有天理了呀。 伟人说得好——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看来,濮阳人民也该快点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了。
黄副市长怼铁总也是有原因的 黄副市长怒怼铁总,这个事情也是有原因的,一个巴掌拍不响。 一、郑济高铁南乐设站被忽悠 2015年修郑济铁路,当时濮阳市政府提了3个方案,其中一个就是在濮阳北设站,这样南乐站就比较靠近县城。当时黄副市长是南乐县县委书记,当然也希望南乐站比较靠近县城。 经过与铁总的反复沟通,铁总建议设置濮阳东站,以后京九高铁在聊城与濮阳段与郑济共线,结果就把南乐站设置在距离县城约20公里的县域东南一角,两省四县交汇处附近,说荒郊野地也基本不错。 当时的南乐县委黄书记为了濮阳市的大局,也只能忍了,牺牲了一下南乐县的小利益。 二、京九高铁被欺骗 2016年,当时的南乐县委黄书记已经变成了濮阳市黄副市长,郑济高铁(河南段)的规划和环评也基本通过了。 人算不如天算,结果黄副市长又负责了濮阳市高铁协调的工作(我猜测的,没有依据,如果不负责协调,应该也不会怼铁总了)。 2017年,京九高铁开始上马。 由于是铁总最先提出的京九高铁聊城~濮阳段共线,郑济高铁已经开建了,铁总竟然甩开濮阳,提议在台前县城以东过濮阳,而且还不设站。 三、濮阳建议修改位置又被拒绝 由于郑济高铁已经开建,规划和环评已经通过,再修改纯属劳民伤财。因此郑济高铁基本已经成了铁案。 鉴于铁总在高铁规划的强势地位,濮阳市政府忍受着先被忽悠、再被欺骗的痛苦,建议铁总将京九高铁从濮阳市台前县城东侧过境修改为从台前县城西侧的范县西侧过境,虽然距离市区还有几十公里,好歹也近了20多公里,并且还能设个站,有了里子,多少也就有些面子,虽然与初衷早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但是呢,铁总是铁了心要玩无赖玩到底了,坚决摒弃濮阳市为了可怜的自尊心而提出的卑微建议,这实在是有点欺人太甚了。 综上所述,从黄书记升上去的黄副市长,与高铁的纠结就出现了“一败南乐、二败濮阳、三败范县”这种“三战皆败”的“光辉”战绩。这种结果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呀,因此怒怼铁总也是一次总爆发。 铁总也有被怒怼的资格,因为铁总也够不厚道的。先忽悠郑济与京九并线在先,把南乐站设在距离县城那么远的位置;其次京九上马又不与郑济并线了,这是赤裸裸地欺骗濮阳人民;第三,从濮阳过境,设个站点的卑微要求竟然都不能满足。 濮阳市政府和人民从最初得意满满的京九高铁濮阳东站(就在市区旁边),退而希望设置濮阳东站(范县东)。结果呢,线路搞到了台前东,连站也没了。盼来盼去,结果盼了个透心凉。 网上普遍说“黄市长怒怼铁总”,我觉得这是正常的。先被忽悠,再被欺骗,最终拒绝。铁总玩人玩得也太过分了。黄副市长的经历估计在中国高铁建设史上估计也不多见,升官了还得被铁总继续玩,也确实够郁闷的。
关于京九高铁是否经过濮阳的一点浅见 首先,我们先上图,这是北京到商丘的地图:从地图上看,如果北京到商丘如果是一条直线的话,确实很难直接通过濮阳,即便从感情上支持。 但是呢,问题出来了,河北为了衡水,铁路竟然出现了偏转,铁路向南偏西方向产生了位移。而山东为了聊城市,自然要向东再偏一下,这就导致了河南濮阳比较尴尬了。如果原来走直线,濮阳只是稍微改动一下就可以靠近市区,但是聊城往东一拉,如果再经过濮阳就显得弯有些大了。目前京九普速铁路大致如下图:不得不说,地方政府为了铁路经过自己所在城市是挖空了心思,而为了使站点更靠近市区,那就更使尽了手段。从本质上说,这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种方式,至少是为了一部分人民服务了。 出现争议的本身是因为铁路本来就是为了便利交通而修建的,如果远离市区,那确实不够便利,这无须赘述。 好了,下面我说说我的一点浅见: 1、濮阳应该放弃对京九铁路靠近市区设站的想法,反而应该支持山东将线路更向东移,最好不从台前区域过黄河(虽然这很有些困难),为将来通过濮阳市区设置南北交通大动脉留足空间(如果现在靠太近,将来不排除有人会拿出来说事)。 2、濮阳市是否需要京九高铁?我觉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肯定是需要,否则地方政府也不会这么卖力想设站了。 3、如何实现濮阳市铁路交通的大跨越呢?我觉得首先应该分析一下濮阳的地理位置和核心目标:(1)、濮阳位于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区的过渡带,与珠三角经济区距离较远,与长三角经济区基本处于铁路隔离状态。(2)、濮阳实现与这几大经济区的铁路联通应该是核心目标。 综上所述,濮阳应该彻底摒弃当前这种不是很现实的京九在濮阳东设站的目标,至于在范县西设站,更如同吃苍蝇一样令人郁闷,不如再远一点干净。 濮阳的放弃并不应该是消极的,而应该是积极的与铁总沟通,但沟通的方式与目标应该适当调整一下,主要如下: 1、濮阳的铁路规划方向应该适度修正,应该考虑设置斜向的十字交叉,预留南北向的铁路大通道。从这个意义上讲,濮阳东站的设置是合适的,更靠近濮阳市的经济中心(因为濮阳市辖区是整体一个斜置的V字形地理形状)。 2、应该与铁总、山东商议加快郑济高铁实施进程,加快安濮荷徐(安阳-濮阳、菏泽、徐州)铁路的议程,打开濮阳与长三角地区的铁路联系。当然了,首先应该与山东协调变更一下南乐站的位置,既然铁总说油田区域不宜设置350公里时速高铁,因而南乐站位置向西适当移动那就很有必要了。 以上两点的初步设想如小图:这样两条铁路在濮阳东交汇,两次东联京沪、京九,两次西联京九,可以达到北至京津,东南至长三角,南至福建、港澳,西南至郑州、重庆、昆明,西北至晋蒙的交通枢纽就基本成型了,何必苦苦为了一个京九站点而苦恼呢。 郑济已经在建,北出京津、南望渝昆的通道即将打通,这是一个很令人振奋的事情。南乐站西移乃是重中之重。即便为了将来西通安阳,濮阳东站线路也应南北正向设置,如果考虑到远期的衡潢(衡水~潢川)铁路,濮阳东站铁路南北正向设置就更应该了,而南乐站的西移就显得更加必要。 安阳经濮阳至菏泽的铁路既是徐州、菏泽地方政府首脑们的需求,也是安阳、山西乃至内蒙古(含外蒙古)的长远利益诉求,这是应该容易沟通。 只有这样设置,濮阳才能既不因京九高铁是否设站而烦恼,更为更长远的利益而喜悦。
应该建设安阳东经濮阳、菏泽至徐州东的高铁 目前冀鲁豫三省接壤区很多县还是贫困县,甚至是国家级的贫困县,这很有问题。 冀鲁豫三省接壤区基本都属于平原地区,原本不应该贫困,但现实就是这么不给力,不仅仅有,还不少。 我个人认为,应该尽快建设从安阳东经濮阳、菏泽至徐州东的高铁,彻底打通冀鲁豫地区连接长三角的快速通道,使长三角的产业集群向中原地区快速转移。 冀鲁豫接壤区人口密度大,适合建设劳动密集型企业,而长三角资本比较密集,也有比较好的经营手段,如果能实现多方联手,很有助于快速解决这些县区的脱贫问题。 此外,自安阳东经安阳北可以修建至长治的高铁通道,连接郑州至太原的城际铁路,解决山西人民到长三角需绕行郑州或石家庄的不便。 安阳东~徐州东的高铁可以打通京港、京九、京沪三条高铁,还能联通徐淮盐铁路,实现物流的快速联通。 原铁道部原来曾经规划过上海至太原的普速铁路通道,后因种种原因一直推迟,现在也几乎销声匿迹,这与上述的线路基本是一致的。 这条线路应该尽快修,越早修建,对冀鲁豫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越大,而不能任其无声无息。
应该充分利用南水北调退水渠补充华北平原地表水 还没出9月,河北石家庄又出现大规模雾霾天气,实在令人忧虑: 根据我的研究(唯心主义研究)发现,华北平原地区的问题主要是“阴阳不协调”,主要例子如下: 1、男女性别人数的阴阳不协调。目前华北平原地区(主要是河南、河北、山东)农村普遍出现每个村子至少有7~10个左右或更多的大龄男性青年找不到适龄对象情况,而且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差不多男性比女性多10%以上,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这是人的阴阳不协调。 2、华北平原地区原本也沟渠纵横、水网弥补,以往冬天农村的坑塘冬天都能储存不少水,青少年可以在冰面上溜冰,而且雪也下得比较大一些。但是近20年来,地下水位日益下降,地表水系几乎干涸见底,空气湿度较低。同时由于河南、河北、山东的华北平原地区大都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地表土体颗粒较小,地表干燥不能胶结,微风就能吹起粉尘,期望排在大气中细小粉尘下降无异于缘木求鱼。从统计学来看,华北地区也是冬、春季节比较容易出现雾霾,这与华北平原地区冬、春季节空气比较干燥是正相关的。气属阳、水属阴,这是气候的阴阳不协调。 3、对比发现,南方地区水网密布,地区降雨量也比较大,有些时期甚至水汽更盛一些,因此往往是阴盛阳衰,从人口学统计,男女比例女性似乎稍多一些,比较平衡。从经济上看,南方地区的城市很少出现雾霾,更不要说大范围的雾霾了。 鉴于以上分析,我有如下建议: 1、尽快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与之匹配的退水渠大规模补充华北平原地区地表水,从而间接快速补充地下水,才是当务之急。 2、适当在各个大中城市、城镇(含县城、乡镇)设置高耸的清水雾化装置,增加空气湿度,加快粉尘凝结落地(类似于下雨过程)速度。 3、降低农业开发力度。华北平原地区农业已经严重过度开发,耕地比例已经严重超载,导致大规模使用地下水,从而引起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建议将现有农田的30%左右改为林木种植,缩小土地农业开发。 综上,短期内靠大气降雨快速改变华北平原地区的雾霾状况,如果不从根本原因上行动,是不会有效果的。仅仅靠关停相关企业,只能短期改善,即便全部关停,农业产生的雾霾也很难根本消除。而当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还有大量的优质水源用于发电,这简直是暴殄天物。如果把用于发电的这100亿立方左右的水源大量输送至华北平原地区,则效果更大、更好。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