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沁东来 紫沁东来
修行日记吧欢迎您,对身心成长有兴趣以及对神秘宇宙空间渴望探索的朋友,请进吧!
关注数: 69 粉丝数: 121 发帖数: 14,233 关注贴吧数: 16
关于舒服 最近时不时的喜欢往电脑椅上一靠,因为有时觉得疲惫,有时在看电影,有时做事也这样靠着,感觉身心放松一些,坐直了有些累不舒服。 身心放松,舒服一些,没什么不好,直到昨晚,意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在做事的时候还是习惯的往椅子后背一靠,隐约觉得舒服,却是一种混混的东西。 于是马上坐直了身子,知道应该克服所谓的累和不够舒服,发现也并没有什么难受和累。 真正的舒服自在,应该是清清明明的,可以随时放松身心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喜悦,同时也能够随时精力充沛的该用脑时用脑,该动手时动手。 好比,平时生活中有足够的情致欣赏窗外美丽的景致,也能够马上收心开始做家务了给家人做饭了,或者解决什么难题,而不觉得是负担是负累。 而这种浑噩的假舒服,好似温水煮青蛙,让人越来越瘫软无力,相对比却觉得只要开始付出脑力和体力就是苦差事,干脆放弃,自暴自弃不干了。 所以,究竟是真的疲劳了,还是这虚假的"舒服“造成的错觉呢,让人在浑噩中渐渐迷失无力,一定要分清楚,当然,另外一个极端是有人总是精神紧绷,随时警觉着不要出什么差错,导致身心紧张,不能很好的体会和享受美好的事物,也是问题,认真不是问题,极端了,并且被极端局限和控制,就是需要突破的了。
忍得了屈辱才能成就大事(转) 漫漫人生路,有太多的不如意,退一步是海阔天空,只要不忘记自己的最终使命,你还是你。要能承受别人的嘲笑,这是一种雅量,同时也是能忍的标志。 守端禅师的师父是茶陵郁山主,有一天骑驴子过桥,驴子的脚陷入桥的裂缝,禅师摔下驴背,忽然感悟,吟了一首诗:“我有神珠一颗,久被巨劳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见山河万朵。”守端很喜欢这首诗,牢牢地背下来。有一天,他去拜访方会禅师。方会问他:“你的师父过桥时跌下驴背突然开悟,我听说他做了一首诗很奇妙,你记得吗?”守端不假思索,完整地背诵出来。等他背完了,方会大笑一阵,就起身走了。守端愕然,想不出什么原因。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赶去见方会,问他为什么大笑。方会问:“你见到昨天那个为了驱邪演出的小丑了吗?”“我见到了。”方会说:“你连他们的一点点都比不上呀。”守端听了吓了一跳说:“师父什么意思?”方会说:“他们喜欢人家笑,你却怕人家笑。”守端听了,当场就开窍了。如果你不能接受一次嘲笑,将会受到别人更多的挑剔和攻击。人生中如果你不能忍一时之痛,那么你的痛苦将是长久的。 其实,人生的各种境遇,都是我们学习的功课:有人能处逆境,却未必能处顺境。一个人将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这就要看他“忍辱”的工夫做得够不够。听说在监牢里一关十几二十年的犯人,据说很多是带着满腔恨意出狱的。所以,出狱以后往往变本加厉,犯下更大的罪案。在佛经里,“忍辱”的意涵是很丰富的。挫折、打击固然要忍,成功与欢乐也要忍;逆来受,顺来也要受。但是,所谓“受”,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认可,而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把境遇转化超越,让自己从中获得学习成长的机会。 一般人受到冤屈挫折,心理上总是愤愤不平。然而,正因为愤恨难消,痛苦煎熬也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如果借着面对打击来锻炼自己的心性品格,甚至把打击你的人看成来感化你的菩萨,谢谢他给你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心里没有怨恨,自然不会感到痛苦。 有几位智障儿的家长说,经过漫长的岁月,他们已经能在照顾孩子的艰苦和磨难当中,慢慢体会到自己的心都被打开来了。他们能用接受考验的心情欢喜承受,所以,即使外人看来,他们的处境是苦不堪言,他们却甘之如饴。在逆境中忍辱负重、蹒跚前行,这个道理大家能接受;而在事事顺利、飞黄腾达的时候也要“忍辱”,恐怕就不容易理解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许多人在失意的时候还能刻苦自励,一旦春风得意,就放荡起来了,得意忘形,言行举止失了分寸,灾难祸害很快就随之而至。所以要居安思危,成功要忍,欢乐也要忍。 屈辱,可以成为泯灭一个人理想之火的冰水,也可以成为鞭策一个人发愤成功的动力。要知道受屈辱是坏事,但也能变成好事。心理学家认为:人有三大精神能量源——创造的驱动力,爱情的驱动力,压迫、歧视的反作用驱动力。屈辱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压迫,它像一根鞭子,鞭策你鼓足勇气,奋然前行。 记得一位先哲说过,无论怎样学习,都不如他在受到屈辱时学得迅速、深刻、持久。屈辱使人学会思考,体验到顺境中无法体会到的东西;它使人更深入地去接触实际,去了解社会,促使人的思想得以升华,并由此开辟出一条宽广的成功之路。善于从屈辱中学习,实在是成就业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生箴言:要把屈辱变成成功的动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论何时,都要高悬理想的明灯,树立起坚强的精神支柱,抡起行动的巨斧。惟如此,才能步入成功之旅。朋友,当你受到屈辱时,愤则兴,兴则进。
【转】欲望生命 人的生命在于欲望,它热烈,执着,疯狂,固执,没有理性的就是一种极端的冲动,这欲望是人生命最有活力的一部分,它像火焰,像流星,像原子爆炸,威力无比,光彩灿烂,同时也极具破坏力。这就说明这欲望如善加控制,可以创造辉煌,如不能善加控制就会毁灭自身甚至殃及他人。 如何控制这个欲望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各种宗教,哲学都在探讨这个问题。叔本华对于欲望有详细表述,表达一种无法控制悲哀。尼采更进了一步,要强制赋予欲望意义,他更强调通过意志力赋予欲望的真实含义,同时鞭挞了假道学所崇拜的伪上帝。佛家更进一步通过四谛控制住过度的愿望,而通过培养慈悲心以六度之行保护欲望,在慈悲的范围中燃烧的欲望,使其对人的帮助更多,伤害更小。道家这是在对欲望斩立决之后通过在世间惩罚恶人,除妖降魔,指导人生来释放欲望的活力。孔子讲;"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他一生都在力图把欲望控制在周礼的范围之内,同时教导大批弟子也做到符合周礼。 而人间各行各业则是通过某个行为上帮助别人来释放自己的欲望。医生帮助人治病,教师满足人的求知,音乐给人以享受,运动员争取胜利带给人们奋进。 前几天跟其他朋友探讨天性解放这个话题,这个天性解放是表演艺术的一门基础功课。什么是人的天性,就是不加任何后天判断,没有条条框框,是一种赤裸裸的欲望。一高兴了人能蹦上天去,难过了人就会钻到地底下再也不出来。有人笑谈这个天性解放就是不要脸,其实人的欲望变现出来就是这样的。为什么演员可以解放天性呢?就是因为他们在舞台上,在舞台上一切皆为艺术,不是真实。以这个为藩篱,隔绝了尘世用以给人带来快乐,发人深省,因此就什么都能演,什么都能发挥出来了。演一出戏就像过了一段人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不是真实的,但演员的生活是真正实在的。 生命的活力就在于此,生命的毁灭也在于此。如何能稳定的让火焰燃烧加以利用,而不致灼伤自己,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根本啊。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