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kefury lukefury
关注数: 17 粉丝数: 50 发帖数: 4,350 关注贴吧数: 25
老王死了没有?汉语专业八级试题 老王死了没? 2017最难国考题: 老王在班级三十年的同学聚会上,发现自己曾经暗恋多年的女神居然也对自己暗恋多年,不由得感慨万千,会上相谈甚欢,一时冲动向女神发一微信:滚床单不?女神回信:“滚”。 请问:这个“滚”字是什么意思?" 附加题:(七问) 老王虽然已经是国内著名大学的中文教授了,竟然也不明白这个“滚”字是什么意思! 他心有不甘,回家后失眠了几个晚上,终于鼓起勇气发一微信给女神:去我的家还是去你的家?” 女神回复:“去你的”。 问题一:“去你的”是什么意思?" 老王不解何意,几天后终于忍不住给女伸发微信:那来我家吧! 女神回:“我去”。 老王彻底懵了。 问题二:“我去”是什么意思?" 过了几天,女神没去,老王又忍不住,发信息问女神:我在家等着你? 女神回信:“你等着”! 问题三:“你等着”什么意思?" 又过了几天,老王没等到女神,实在又忍不住了,就给女神发信息:要不我到你家试试? 女神回答:“你来试试”! 问题四:“你来试试”什么意思?" 老王彻底崩溃了,心里没底了,但还是不死心,就试探性的给女神发信息:你说我到底敢不敢到你家试试? 女神回答:“你敢”! 问题五:“你敢”什么意思?" 又过了几天,女神感觉到老王的困惑,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回复:“我是个性开放的人,不是个性开放的人。” 问题六:请问女神想表达什么意思?" 老王最后孤注一掷,决定晚上去女神家。按门铃女神开门,老王在门口怯怯问到:我可以进来么? 女神答:“你进来我今晚就弄死你”! 问题七:老王最后死了没有? 高手们,老王到底死了吗?求解
国内科考团再赴罗布泊:这次规模很大 中国科学院日前在京召开《罗布泊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综合科学考察》的项目启动会,为我国目前综合性与系统性最强的一次罗布泊科考活动揭幕。 此次科考项目在接下来的五年中将进行三次大规模野外科学调查,首次同时涵盖罗布泊地区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为进一步解读楼兰文明的消亡原因与罗布泊生态环境的演变收集更翔实的实物证据。 罗布泊地区曾孕育小河与楼兰文明,楼兰遗迹于十九世纪末被外国探险家首次发现。其后中外科学家对罗布泊及周边地区开展了多次科学调查,中科院也曾于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及最近几年多次组织考察。 此次科考项目负责人、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秦小光表示,虽然此前有过多次科考活动,但受技术资金与自然环境的限制,大多时间短、考察内容单一,尤其缺乏同时涵盖自然与文化两方面的大型综合性科学考察。 秦小光说,此项目是在科技部科技基础性专项支持下开展的重点科考项目,计划组织多学科研究队伍,对罗布泊地区古湖泊、古河网、雅丹风蚀地貌等自然遗产,以及楼兰古国的农田农作物、灌渠和防洪水利设施、水陆交通、村落城池等一系列从未被关注过的社会基础设施遗迹等开展系统调查,相信会有重大突破。 据了解,此次科考项目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为牵头单位,考察队总人数近50人。 参与本次科考项目的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邵芸表示,罗布泊水域对楼兰古国的兴盛曾起着关键作用,而水域为何消亡、消亡的过程、消亡前有怎样的生态作用,都非常值得探讨。研究罗布泊环境变迁与楼兰文明兴衰的关系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中国首台万米钻机开钻:目标白垩纪 由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资助,吉林大学和四川宏华集团共同研制的“地壳一号”万米钻机,近日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安达松科2井井场正式开钻。截至目前,钻机钻进深度已经达到570米。 “地壳一号”于2013年10月20日从四川省广汉市经过长途运输抵达安达井场,同年11月17日完成了钻机的现场安装。经过越冬休眠,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吉林大学相关科研人员和四川宏华钻井队共同细致周密的准备下,于2014年4月10日完成钻机现场调试工作,并于近日正式开钻。 据介绍,松科2井科学钻探工程的地学科学目标是,基于我国发育大型陆相含油气盆地的地域优势,瞄准温室气候的陆地响应、变化和深化陆相生油理论等国际前沿领域,通过在松辽盆地开展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获取松辽盆地白垩系地层的完整岩芯,获得白垩纪时期亚洲东部高分辨率气候环境变化记录,为研究距今6500万年至1.4亿年间地球温室气候和环境变化奠定坚实研究基础。 同时,致力于阐明大庆油田形成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建立支撑大庆油田未来50年发展的“金柱子”。最终达到缓解中国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为预测未来环境—气候变化,进一步拓展陆相油气勘探领域和资源量,提供重要保证。同时,全面提升中国深部科学钻探技术的水平。 井场科研人员表示,“地壳一号”开钻以后,钻机平台将陆续跟进完成测井、下套管、固井、安装防喷装置等工作,24小时不停机钻进。按照计划,在地下2865米之内不取芯,因为此深度岩芯已由此前松科1井项目完成取样。经过休整调试后,继续钻探,2865米以下至6400米设计深度将进行全部连续取芯钻进,计划在4年内完成。
光脚穿布鞋的中科院道士院士 4月21日,人人网流传一张照片,一位其貌不扬的老人坐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讲台前,低头念着发言稿。这位蓄着胡子、一身黑衣、黑布鞋、没穿袜子的老人不是来做脱贫报告的,而是一名中科院院士,叫李小文。据《经济观察报》2009年报道,当时61周岁的他每天能喝一斤二锅头。据报载,李小文1947年出生,四川人。1963-1968年就读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讯系无线电测量仪器专业;1979年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地理系地理学与遥感专业攻读硕士,并于1981年取得地理学与遥感专业硕士学位;1985年获得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地理学与遥感专业博士学位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图像处理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起兼任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1970年代末以来,李小文长期从事地学与遥感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创建了Li-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并入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里程碑系列"。他和他的科研团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定量遥感研究的发展,并使我国在多角度遥感领域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有人说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意思是一个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却有着惊人天分和盖世神功。 中科院院士光脚穿布鞋做报告,照片被公布后,引来网友“神人”、“真正的人”、“高人”、“太有范了”的赞美之声。笔者也认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生活真实,可敬可亲的院士。 从这位院士的衣着来看,他是一位有道家风骨的人物,随性灵生活,道法自然,探究自然奥秘,过着一种个性自由的生活。从记者对他的访谈里,可以看到他的语言很真实,不掩饰,不做作,不虚伪,性格洒脱,崇尚真实。从此可以看到,他是一位崇尚严谨、自然、内在,而不是追求潮流的人。这样的性格对于科学研究大有裨益,因为他崇尚内在,崇尚科学,不会被外界所影响,可以潜心于科学研究。在当前以物质标榜成功,生活崇尚香车美女,以奢侈生活为时尚的现代社会,他的这种性格,会有一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严肃、严谨、镇定、脱俗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崇尚科学,崇尚严谨的精神。 他是一位真人,他的骨子里流淌着道家风格的血液。只要科学家的科学有益于人类,不越过道德底线,我们应用一种包容、理解,或是欣赏、崇敬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上出现的科学怪人、科学真人,他们的外在的怪异或穿越式的衣着,其实是潜心钻研科学的一种保护。他们或许有着独特的审美,有着独特视角,才有他们的创造精神与发现意识,才有他们非凡的创造。中国在高速发展,中国科研水平在不断提高,中国的科学家会愈来愈多,他们的人可能会有各种怪异的形象,并且这样的科学家会愈来愈多,我们应用接纳理解,或以一种发现美,发现人才,尊重个性的眼光来看,让科学家们在一种理解与赞美的氛围下研究,让他们拥有社会的归属感,被尊重的感觉,科学将带给人类更多的正能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