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爱旅游 酷爱旅游
关注数: 197 粉丝数: 153 发帖数: 14,123 关注贴吧数: 5
【草亦花的博客】拎起篮子看闺女 端午节看闺女是家乡的一个传统习俗。闺女结婚后第一个端午节前,一般是阴历的三月里,闺女的娘以及婶子大娘姑姑姨姨们去闺女的婆家走亲戚,称为看闺女。看闺女的礼物都是约定俗成的,除了扇子,凉席,少不了的是“四色礼”。“四色礼”也都是有讲究的,一是粽子,取“种子”的谐音,寓意闺女能早生贵子,立下根基;一是苹果,希望闺女在婆家平平安安的 ;三是麻花,大概是亲家们拧成一股绳的意思吧;最后一样是鱼,期盼闺女日子过得富裕,富足 连年有“鱼”。“四色礼”里,鱼是唯一一样婆家不能都留下的礼,娘家人必须要带一条回去。鱼一般是咸鱼,而且鱼要足够大,越大,说明娘家越富裕,闺女在婆家人跟前面子就越足。把四色礼装进带提系的竹篮里,盖上块儿新毛巾。近的,就挎上篮子步行,远的,要赶上小驴车。家乡的三月,油绿绿的小麦厚厚实实地铺满大田,燕子呢喃,喜鹊叽喳,阡陌小路上,三三两两挎着篮子的行走的妇人,拉着竹篮子的小驴车,浓浓淡淡的像幅水墨画。 看闺女本来没有小孩子的事,我却跟奶奶偷偷摸摸地去看过一个远房的表姑。表姑父母早已过世,表姑嫁了个填房,族人对其婚事很是不屑。 端午节,没人提议去看新婚的表姑。善良的奶奶收拾好看闺女的篮子,摽到自行车后架上,嘱我早早到村外岔路上等着她,她晃着小脚若无其事的走,我小小的个子连车座子都够不着,就套腿。套腿实在是个力气活,半路上累得我走不动了,奶奶掀开篮子,捡了个小点的麻花让我吃,算是奖励,到表姑家时,表姑已经站在房后望酸了脖子,看见我们,眼圈就红了。 岁月流转,看闺女的习俗已经变革了许多 比如,扇子已经升级换代成了空调,“四色礼”也多被红包取代,竹篮子更是消失的无影无踪。但看闺女的习俗却如亘古不变的乡音,一辈辈流传着。 今年,我的闺女出嫁了,按照习俗,我也要在三月里看一次闺女。 周末,我和老公以新晋岳父岳母的心情和身份到商场,仅是在床品专柜就挑花了眼。最终,一款“她他爱”牌的桑蚕丝夏凉被一下子俘虏了我的眼,买了一红一绿两床,红官绿娘子呀 , 红是淡淡的粉紫,绿是淡淡的湖绿,摸上去,滑腻腻,温绵绵的,特别是“她他爱”三个字,传递的意境岂正是我欲语还休的心愿, 喜欢得不得了。粉色的蚊帐,曼妙的蕾丝低垂,恰如羞涩的新娘子,“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很是称心,再看蚊帐的商标,“惜缘”,简直惊呆,这就是专门为我们孩子设计的啊,孩子的名字,都有一个字与“缘”谐音,他们婚礼的主题,就是倾城佳缘。 凉席,材质是藤子,想起他们的婚房的电视墙的图案就是常青藤呢,藤藤相映,也是很讨巧的吧。 “四色礼”自然必不可少,粽子是姥姥亲手包的,在大铁锅里煮了整整一宿,天津的大麻花,红富士的苹果一个个精挑细选,水产店的老板在整个箱子里挑出了两条最大的咸鱼,一一打箱,还封了一个六六大顺的大红包呢。最后,所有的东西用红丝带扎起来,看着很是隆重。 五一节,两辆车,八个人,浩浩荡荡到平原看闺女去喽。
春夜我随着童年的河流行走【转】 夜晚我的眼前出现了一条欢欢流淌的河流,我的心里猛然一动:这就是我童年时的那一条河流。童年的河流经过时间的洗礼,经过风雨人生路的颠簸,经过坎坎坷坷的几十个春夏秋冬,恢复了它当初的清静和清澈透底。我站在童年的河流边,自己观看自己人生的表演,自己感觉自己曾经的过去,回顾自己的得失,遗憾自己曾经的天真可笑,后悔自己的过失,为自己曾经的愚蠢和没有早日的醒悟而深感不安。当然如今这条童年的河流依然很清澈,依然在欢欢的流淌,依然在引导着我顺着童年的河流行走。 人最大的悲哀是不能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人最大的缺点是不能真诚的承认自己的虚伪和个人的错误,容易在自我满足里洋洋自得,容易在无知里四处碰壁;容易被自己的愚蠢打败。这是我春夜站在自己童年的河流边总结自我的体会,也是我自我对照着童年这条河流给自己的写照。童年是人生最灿烂、最纯真的时刻,童年犹如诗人的歌唱,童年犹如早晨的日出,童年犹如春暖花开。我站在自己童年的河流边突然想吟诗,我站在自己童年的河流边回顾着自己走过的路,自己的脚印犹如一滴滴水珠组成了一曲欢欢流淌的小溪。 秦岭的夜晚非常宁静,远处的小城灯火璀璨,初春的山里一片空寂。当一轮皎洁的月亮跃上山尖,当明媚皎洁的月光洒散在山山岭岭,秦岭的夜鸟咕咕唧唧的有了叫声,夜晚的春风不甘寂寞轻盈的吹拂着茂密的树林,惊动的刚刚入巢的山鸟噗噜噜飞了出来,时而在山中发出刺耳的鸣叫声。静静的春夜,适合我在自己童年的河流里回忆,适合我给自己的人生打分,也适合我调整自己有限的人生之路怎么正确的旅行。 我站在自己童年的河流边,我望着自己走过的一段段弯弯曲曲的路,我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我与自己童年的河流对视,我反思着一个经过风雨洗礼的自我。 春夜月光皎洁,星空闪烁,我的思维沉浸在童年的河流里,我仿佛回到了自己天真烂漫的儿时,我仿佛自己划着一叶小舟行进在童年的河流里歌唱,我仿佛走进了桃花源,又走出了童年的这条河流回到了人生的中年。静静的春夜,我的思维漫游在自己童年的河流里许久许久,当我的思维即将离开童年的河流时,我突然想起了《咏柳》这首古诗:“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我默默的在思维里吟咏着古人的诗句,我心静如水,我离开了自己童年的河流里。
油菜花开的日子【转】 记得那是一个春天,山里的油菜花开得满地金黄灿烂,我扎着两条马尾辫,妈妈挎着竹篮,一双大手把我的小手牵,妈妈围了那条蝴蝶一样漂亮的红头巾,亲切的笑脸像春天。我握着妈妈做的小风车,一路走一路听着风车咿呀咿呀地唱山歌,春风旋进我的小酒窝,油菜花香弥漫了我的心窝。我问妈妈:“春天在哪里?”妈妈说,“春天在你的眼睛里,更握在我的手心里。” 妈妈拉着我的手,看着我,我握着风车,想着春天金黄色的季节,播种金黄色的梦我把童年种在每一朵金黄里,等待每一场油菜花开。妈妈一直牵着我的手,从童年走到成年我一直被妈妈握在掌心里,从春天到另一个春天 妈妈的红头巾不再飞舞,像一只溺水的蝶儿,我被风车带去远方做梦,远方的妈妈渐渐白发苍老,搬移住在城市后,再也看不到当年那一地金黄的油菜花。 今日,自己已为人其母,油菜花开的季节,带着孩子我们去一地金黄里找寻春天,寻找童年。一条小路走了十几年,从来没有感到这样孤单,童年的风车弥漫着一地金黄依旧咿呀咿呀的唱。我们走在春天里,那里有我的童年里有梦,梦里有春天,更有妈妈的笑脸,我的梦里有童年,童年里有春天,更有妈妈的温暖。 妈妈,春天来了,油菜花又开了; 妈妈,油菜花开了,我回来了!
垫着凳子炒青菜的日子 【转】 我家丫头小学5年级,开始学着炒鸡蛋,水平还不错。 鼓励之余,我多次跟她提到我学做菜的经历,也算是励志故事。 不过,我那励志的做菜故事,并不美好。 我生长在红旗下的农村,虽然故乡物华天宝,但在社会主义人民公社时期,日子却过得特别的憋屈。后来我跟父亲开玩笑,说我和弟弟从小就给社会主义大集体和我们自己的小家庭当“童工”,也不能脱困。 多少岁开始当“童工”的,我已没有记忆,但脚下垫着凳子炒菜的记忆,却永远烙在我的脑海中。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颠扑不破的老理。割草钓田鸡扫地浇水,都是家常的活。但做饭,对于小孩来说,是特别的活。 一般农村上烧饭做菜,都是女孩或女人的活。我没有姐妹,自己是长子,大人农忙下地挣工分之后,家里烧饭做菜的活自然只有我来担当了。内心纵有千般不乐意,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做。好在彼时生活清贫,烧饭做菜很简单。 通常,祖母下地之前,会把米淘好,倒锅里加好水(怕我做米饭加水多少不合适,浪费),只要在中午前烧好就行。 但炒菜要复杂些。祖母会先把青菜洗好,放在篮子里。所以提前洗好菜,一是怕小孩到河边去借洗菜之名玩水,二怕小孩洗不干净,前者可能更多些,玩水容易出事。然后祖母用油罐里的断柄的勺子(那个时候,似乎农村上家家户户油罐里都是断柄勺子,废物利用,节约),舀上半勺菜籽油,放在油罐里,告诉我,这是中午炒菜用的油。按今天的说法,这叫定额定量管理。其实那是生活困难的现实,怕浪费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