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迢迢 关于迢迢
关注数: 18 粉丝数: 21 发帖数: 2,586 关注贴吧数: 28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这两天网上终于有《南京照相馆》的片源,终于可以放心剧透写这篇观后感。故事的开端,因为11区的军队需要一些照片,去记录金陵发生的某些事情,但是一时之间找不到晒照片的场所。而故事的主人公们,因缘际会需要帮助某军人将照片晒出来,以此换取通行证离开这个人间炼狱。于是电影众多情节的推动,便由这一张张照片开始讲起。不得不佩服电影的导演和编剧,居然能找到如此独特的角度来切入。 尽管电影已经拍得十分克制,但是在主演们不经意的视角中,还是能时常。随处窥见一幕幕反人类的画面。当这种恐怖的灾难来临时,很多人都不能独善其身,主动或被迫找到自己认为可行的出路。有些自以为聪明的抓紧机会主动投诚,有些则想明哲保身只当一个翻译。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荐,这些人都以为自己和11区建立深厚的友谊,认为自己终于熬出头混成个人物。然而却没有想到对方所有的斯文和友善都是伪装,人家至始至终都只是把你当成狗。至于大家都是朋友,纯粹想多了。传统的仁义礼信,纯粹只是智的表现。尽管历史早有教训,但最终军官真正点明时,还是相当有震撼力。这也给从事某些行为的人警醒,毕竟只要给得够多,承诺的条件够丰厚,这种耗材到处都有的是。别人凭什么用完后还对你好,麻烦给一个合适的理由?如果狗不再听话,电影也给出明确的下场。纵观古往今来,专门干脏活的有几个能得到好下场?尤其还是掌握对方把柄那种,大概率便是用完就弃。于是某些人只能不断证明自己还有剩余价值,不断被PUA往悬崖边上去靠,直至最终被彻底榨干抛弃。 照片自始至终贯穿整个脉络,在电影的最后再次点题,通过一张张胶片开始回顾。其实每张照片都有一段或温馨或励志的故事,可惜最终都给11区给毁了。结尾处还将当年的照片,与如今美好的现代化生活融合在一起。我们并非刻意宣传仇恨,只是提醒大家记得来时的路。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相信中华民族都有一种血性,适当的时候自然会激发。至于某些人一直吐槽,因为尺度和审核问题,导致拍不出好电影,从而导致如今没人去看,终于被今年众多半路出家的导演一再打脸。 或许有些人被保护得太好,一直在温床中长大。既没经过社会的毒打,更没体验过弱肉强食,稍有不顺便埋怨这吐槽那。尽管当今社会不可否认确实有很多问题,但也不是某些人吐槽那样一无是处。千万要注意别被人当墙使,被迫做很多不能回头的事,以致越陷越深直至被当耗材抛弃。即便不看我们五千多年的历史,如今众多国际事件也再度印证。好好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生活,不添乱就是最大的奉献。
《如果不是我的》听后感 教主在断更近一年后,终于再出新歌啦。其实早在一个多月前,当舒淇导演凭借自编自导的处女作《女孩》在国际上拿奖时,就有这首歌爆出,当时工作室还出乎意料第一时间下场认领。可惜不仅战损有些严重,还受到掌声干扰,确实没办法好好欣赏。 后续终于有先行版在Hit Fm首播,听了一遍就爱上了。没想到第二天正式版便上线,反而比之前试听版更为干净,感染力更加惊人。所有的音乐都是为歌手的声线服务,如果编曲再大胆一点,甚至连中间的过渡音乐都能精简,改为人声吟唱效果或许会更好。 整首歌看似简单,其实包含很多种情绪。尽管唱腔十分克制,但第一次听就容易被其中淡淡的悲情所感染,如果放在电影杀伤力估计十分惊人。然而这首歌最高明的地方,就是哀而不伤。听过多次之后,反而感受到其中的温柔和鼓舞。如果一个人总沉沦于现状,确实很难有所成长。 教主用一直被低估的唱功赋予这首歌灵魂,如果没有足够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即便有类似导演的人指导,往往也唱不出这种感觉。这首可以看做13专的番外篇,也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这破碎的美好,居然疗愈了心底的伤」。拥有相似经历的女孩,很快便能互相了解。最后预祝《女孩》大卖,只要场次合适肯定会去看的。
「BITE BACK」广州演唱会第一天观后感 看来姐是不是要考虑把彩虹的微笑换掉,不仅商演期间下雨淋雨,就连临近开个唱都突然来个湿冷套餐。好在姐一直坚持开体育馆,还能淡定叹暖气看表演。严格来说,此次升级的2.0和1.5甚至1.5相比,除了继续沿用部分歌单,其余部分都有很大的不同,说是全新的巡演也不为过。斩获三个国际大奖的舞美,明显看出经费在燃烧,堪比IMAX的裸眼3D让人真假难辨。几乎所有歌曲都经过重新编曲,有些熟悉的歌曲换上全新的前奏后,或许最熟悉的歌迷都没法第一时间抢答。更为难得的是,这种改篇居然没有任何违和感,反而增添不少新瓶装老酒的特色。真希望以后能再出《My! Cyndi! 2.0》,把这次全新改编的歌曲重新收录,到时一定买买买。此次广州除了CEO原曲外,还有首次收官才有的共唱DADADA,确实诚意十足,可惜按照惯例的粤语歌居然没有准备,如果能来个《外来媳妇本地郎》就完美了。作为期盼两年的小新粉,小女儿这次很认真预习,除了自选曲的个别冷门歌,基本全程都能跟唱,而且唱得非常high。姐的路人缘果然恐怖,上至资深歌迷,下至还没会走路的宝宝,都能轻松俘获。希望她不要那么快退休,即便有一天她也变得“资深”,成为甜心奶奶,依然还有那么多人爱她。就像姐所说,演唱会是无数工作人员努力的结晶。姐自身实力自然不用多说,偶尔会悄悄打拍校准,整个人和歌完美融为一体,就连看她演唱的表情都是一种享受。除了顶级的灯效,连处于不显眼角落的和音老师,动作都整齐划一,而且吟唱也是一绝,实力能和一线歌手相媲美。上次只有半首的对赌,如今终于得到补全,而且唱起来似乎毫不费力,姐的实力确实被严重低估。而上次首唱的羽毛,本次依然不会有任何缩水。在镜头扫过观众席的时候,发现很多人眼中都有泪光。因为和上次一样,唱到这首就意味着流程开始进入倒计时。整个演唱会流程非常紧密,为最大限度减少观众的等待时间,姐还特意设计两次快速换装,用节约出来的时间来排歌单。且大部分自带DNA,即便不看歌词也能无脑唱,似乎感觉不到时光的流逝,转眼间又到分别的时候。总之,姐的演唱会真的超值,看完一场能治愈好久。此次赚的钱全花在2.0上确实没想到,真担心她不计成本的投入会入不敷出,毕竟下一张专辑的经费也要提前准备,希望不会让我们等太久。唯一的遗憾,就是新手机发布会比预想得要迟,没来得及拍演唱会。不过相信各位霸总会出手。和姐约定好做更好的自己,期待下次再见面的日子。
「BITE BACK」带小女儿来广州圆梦 前年因为票难抢,小女儿的身高又不够,所以只能带大女儿去看教主的演唱会。为此还被她记恨了两年,想不到现在小孩的记性那么好。如今时隔一年多,2.0终于在广州开唱,终于有机会带小女儿来圆梦。为此她还非常开心地换了教主的专属头像,还十分期待客串应援志愿者。尽管没有刻意立各种人设和flag,但细心观察能从她的身上看到众多闪光点。她为人处世极具分寸感,总是少说多做,既不营销乱七八糟的内容,也从不在利用各种事件蹭热度,反而在每年的特定时刻,经常被当「开胃菜」引流。尽管从前年起,每隔一段时间就爆红一波,但她似乎都不是最大的受益者,也从没拿流量来变现。尤其是前年商演和个唱不间断的高清直拍,基本是地狱模式,能扛住的寥寥无几。没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心理素质以及颜值担当,不要说吸粉,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问题。而她居然能在这个离谱的赛道杀出重围,最终在评论区实现真正的boss直聘。在如今功成业就之际,为人反而更加谦虚感恩,对业务更加精益求精,像浪三那样因为一句歌词、一个表情重复N次,直至复盘到满意为止。在舞台打造上更是投入重金,在斩获三个国际大奖之后,却并不急于「回本」,反而刻意将节奏放慢,依然维持一月四场左右。如果说近两个月的爆红,要连续三年扛住360度高清摄像头的业务审视;那么两年前的史诗级翻红,就是近二十年全方位的人生扫描。一般明星被考古发现的种种雷区,出乎意外没在她身上应验,不得不佩服她的业务能力、品质和远见。相比某些人受点委屈就到处卖惨宣传,她只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给粉丝,即便受了委屈也从不声张。关注她的这段时间,也确实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在如今功利盛行的氛围中,有如此热度还能保持初心,不仅依然按照原本的节奏营业,还言传身教和歌迷约定做更好的自己。或许她种种难能可贵的本质,才是她不断吸粉的原因吧。
哪吒二观后感 要数过年最火的电影,自然非哪吒2莫属。买票时好座位就被一扫而空,只剩下些边边角角。进场时还得排队,而在开场的前夕,电影院里面几乎已找不到空位,似乎是电影业许久未出现过的盛况。哪吒2的剧情,主要由一条明线和一条暗线组成。主线承接上部,因为天劫的缘故,导致哪吒和敖丙的身体被毁,不得不通过莲花重塑金身。因为申公豹的中途闯入,导致敖丙再度领饭盒。为避免敖丙永久下线,哪吒不得不和他共用身体,通过仙界考核夺得奖品,从而让他再次复生的一系列故事。如果说主线还是遵循冒险动画的套路,而暗线则是令人拍案的神来之笔。大反派无量仙翁,因担心被妖族超过,从正道维护者开始变得沦落,通过一系列布局不断打压、吸收截教的妖族,甚至将他们炼丹以壮大阐教。期间还通过嫁祸龙族,激起世间的仇恨,以创造永绝后患的舆论环境。期间还有一条比较明显的支线,也就是哪吒、敖丙以及申公豹的父亲。尽管他们种族和性格各不相同,但都对下一代无比重视,爱他远胜过爱自己,甚至能为此而牺牲。因为年轻时阐教势大,确实看不到翻盘的希望,所以基本没得选。由于上升通道越来越好少,有些妖族不得不因为『绿卡』沦为『妖奸』,最后不得不对自己做的同族甚至亲人、朋友下手,才能稍微满足某些人近乎无止境的贪欲。由于截教不断内卷进取,而阐教则安于现状,尽管前者在历经多年不断被打压,实力的天平还是向前者倾斜。当主暗支三线真正开始交织,便意味着整部电影进入高潮。众多角色因为无量仙翁无底线的步步紧迫,由对当前规则根深蒂固的认同,到被逼上绝路而不得不拼死一搏。加上动画一些元素的种种『巧合』,似乎也在映射目前的某些规则和形势。最终无量仙翁暂时败退,后续的剧情看来只能等三来揭晓。毫无疑问,我命由我不由天就是哪吒一的主旨。而来到哪吒二,主旨似乎开始模糊且多元。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因为我们都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一的立意不但依然适用,还得到合理的延续和升华。期间插播众多包袱和搞笑片段,实在是一部老少咸宜的合家欢电影。开年质量就这么高,在打响头炮的同时,也给后来者很大的压力。因此别说经济不行之类,只要质量够硬,根本不愁票房。如今的社会,也确实需要哪吒精神。建议大家有空都去看看,相信会大有裨益。最后借此机会,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新年发大财。
去有风的地方观后感 其实这部剧的主线并不复杂,主要讲一个几乎被工作占据生活的文艺女青年,因为好友的突然患病去世,成为打破如时钟般机械枷锁的导火索。在逃避的过程中,遇到同样因为各种问题而避世的小院住客,还有因为创业停留在瓶颈期的阳光男主,从而发生一系列“日常”的故事。整部剧的节奏既平又慢,和其他常见剧相比可谓毫无波澜。描述的都是日常生活的身边小事,连拌嘴就能称之为大冲突,因此动作导演都可以砍掉。剧中男女主的感情线,更是慢上加慢,铺垫了整部剧的大半时长,双方都因为考虑得实在太多。在进度条开始告急时,才终于“顺理成章”正式敲定。而其他角色,也在充电后重新出发,总之就是happy end。除了剧中出现的若干金句,观众完全可以忘掉里面的大部分剧情,只需要感受和回味剧中塑造的那种慢生活治愈氛围。主题曲出现的次数更是多到数不清,却意外没有烦闷的感觉,反而因为郁可唯的绝佳音色,成为整个剧的一大亮点,就算单独演唱故事感氛围感都能直接拉满。另外还有一首儿歌,男嗓女嗓两首甜歌,让整个剧的慢生活氛围溢出屏幕。整部剧就是略带现实主义色彩的童话,还隐含乡村建设这项大背景,在该剧播出的那段时期,确实有让人去感受慢生活的冲动。“时间不会停,幸福不会止,乌云会有时,总会有风来。”即便放到现在,也是适合用心感受的治愈之剧。如剧中所言,在如今的快生活节奏中,不要总让自己一直紧绷,适当慢下来,别让焦虑和压力占据你的全部。做事留有余地和后路,不要一个人扛下所有,未必没以后东山再起的机会。估计在原本的规划中,云南有两波buff叠加的泼天流量,可惜其中一部综艺因为“介质”原因被砍,后面即便拿回来,播放和宣传也变得遮遮掩掩。不过如今的云南应该不缺流量,只要像剧中那样做好服务,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增长点。看完两个界面,确实想抽时间过去体验慢生活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