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幽蓝dream 峡谷幽蓝dream
关注数: 21 粉丝数: 24 发帖数: 317 关注贴吧数: 8
读《海底捞你学不会》的感想 李老师要求我们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写感想,而且要深刻。 《海》这一本书是最快时间读完的一本,却感想颇多,郑州的《海》店早些时候曾和朋友去过一次,印象深刻。里面的服务人员态度超好,哪怕是去洗手间,都会有工作人员微笑着向你问好,洗完手,还会有人体贴的递上纸巾。在吃饭的过程中,会有工作人员拿来小的塑料手机套给装手机,看到我带着眼睛,又送来眼镜布,这些都是免费而又贴心的服务,一直到现在,我都对那里服务人员的微笑记忆深刻,那种发自肺腑的、幸福的微笑,很让人怀念。 后来读了这本书,才知道为什么他们那么快乐,为什么那么多的顾客愿意等上几个小时在那里用餐。 张勇的放权使得员工找到了被信任、被尊重的价值取向,只要员工认为可以,就有权给客人送一个菜,或打折,甚至免单的权力,不能不说,剑走偏锋,这个老板的胆子可真大。员工的福利丰厚,在北京那么贵的地方,和正常人一样住着温暖的宿舍,空调,电视,冬天的暖水袋,每天盛好饭等着大家回来的和蔼可亲的宿管员...这一切都让在一线奔波的同事有了归宿,有了家的温暖。还有优秀员工的父母可以收到奖金,可以外出旅行等等。有这么好的福利,即便再辛苦,员工工作起来都会有动力。《海》就像他们的家一样,给自己的家干活,谁不卖力,谁又会去计较那么多呢。员工的快乐和对顾客的差异化服务使得《海》成功的重要原因。张勇抓住了员工的心,对客的员工抓住了客人的心,所谓众志成城,这样的企业怎能不成功呢。当然,成功都不是单一方面的,《海》员工的吃苦耐劳,敢于拼命,敢于创新,头脑灵活,严格的筛选机制等等。张勇说他雇佣的不是人的双手,而是脑子。这句话让人深思。
记忆深处的那一场雪 猿人山滑雪场的那一场雪,在这个火热的夏季,再一次在我脑海中重现。 那是滑雪场开业前的一个下午,我和同事乘坐装载开业庆典用品的货车一起上山。汽车刚过了崔庄乡,天空便飘起了鹅毛般的大雪。司机师傅加快了车速,过了百尺潭,幻想着能尽快赶到。 此时,但见路上积雪渐增,司机小心谨慎地开着车,车上的人用低语交流驱散排解恐惧。 山路十八弯,过了一座桥,前面又是一段弯曲的上坡路。车子开始显得吃力。果不其然,由于路面太滑,车子突然间就开始往后面退,一点点的,大家从低语交流变得鸦雀无声,气氛开始紧张。路的左边挨着大山是一条沟壑,路的右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司机师傅思索了一下,毫不犹豫的打着方向盘把车子向左侧靠拢,一个大的晃动后,车子歪倒在了路边,后车厢紧紧的抵在了山上的一块大石上。 我们打开了车的右侧门下了车,发现后面的一个车轮已深陷在了沟壑中。雪越下越大,第二天要开业,我们不能停在半途 ! 滑雪场救援的人员来了,雪场同事们开着扫雪车赶到了现场,寒气袭人,手脚麻木,但大家没有一人怠工。集智集力用铁链把货车向上拉。时间一秒秒的过去了,雪越下越大,天色也越来越暗,可货车还是没有丝毫的反应,甚至于连同在前面试图拉它上来的越野也深陷其中。山间的夜晚格外的冷,没有水,也没有可以填饱肚子的食物,黑夜里,惟一可见的是茫茫雪原。 大家在休整中积聚力量。捡拾干柴,点起篝火。身子稍稍温暖继续向前拉。功夫不负有心人,车子终于动了。就这样,扫雪车在前面开路,十几个人推着两辆汽车在后面慢慢前行,当车行止杨盘村时,已是凌晨了。 时间如白驹过隙,这场雪及雪夜的那些事已经渐行渐远,可每次想起那场雪,就想起在雪场看到的、经历的点点滴滴。心灵手巧的姑娘们矫正好了一个个沉重的滑雪板;大家一起在大厅铺上了地毯,摆好了桌椅凳、垃圾桶;在湿冷的没有信号的宿舍里,大家拿着书本汲取了营养;身手敏捷的小伙子们在房梁上挂起了大红的灯笼,在室外插起了招展的彩旗……每一个镜头都充满了温馨,尽管那是在有雪的寒冷的冬季。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