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yspd Rocky_Shepard
关注数: 169 粉丝数: 356 发帖数: 13,170 关注贴吧数: 7
俄罗斯下一次月球任务或将提前一年发射 北京时间今天(9月4日),俄罗斯第一副总理丹尼斯·曼图罗夫(Denis Manturov)告诉塔斯社,月球26号(Luna-26)任务按计划进行,探测器2027年发射,但也可能努力提前到2026年。 月球26号任务将发射一枚质量约2.1吨的月球轨道飞行器,绘制月球表面矿物和土壤中冷冻水的分布图,并完成其他科学任务。此外,它还将提供地球和俄罗斯月球着陆器之间的通信中继。 苏联/俄罗斯曾经是月球探测大国。1958年到1976年之间,苏联向月球发射了40多个以飞掠、撞击、着陆或采样返回为使命的探测器。尽管其中大部分任务失败,苏联仍然成功创造了首次月面撞击、拍摄首张月球背面照片、首次月面软着陆、首次无人月球采样返回、首次无人月表巡视探测等人类航天纪录。 沉寂了20多年后,俄罗斯在1997年制定新一轮月球探测Luna Glob计划,旨在建设一个无人的月球基地,此后开展载人登月。根据该计划,月球25号到31号任务的一系列轨道飞行器或着陆器将于2012年到2030年代陆续发射,其中月球28号为采样返回任务。然而,几经延误,第一次任务——月球25号直到2023年8月才升空。着陆器成功进入月球轨道,但最终以坠毁月面终结。 月球26号为该计划下的第二次任务,原本要与瞄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着陆的月球27号一起发射。后因质量限制,两次任务用联盟2.1b火箭分开发射。月球26号也因此可携带更多推进剂,以支持其机动到较低轨道,开展更为详细的科学观测和研究。 Luna Glob计划涉及大量国际合作。截至2017年10月,NASA还在与俄罗斯针对月球25号到28号可能开展的合作进行谈判。欧空局也计划在通信、精确着陆、危险规避、钻探、取样、样品分析和地面服务等方面为月球26号和其他任务提供支持,但该合作因俄乌冲突在2022年4月13日中止。▲2023年拍摄的月球26号轨道飞行器(来源:NPO Lavochkin)
重看普罗米修斯,解释章鱼怪长大的问题 这个问题出现,是因为在异形系列里破胸虫能找到食物已经被默认了。A1原剧本里有三处提到异形动了船员的食物补给但后来删了,A2、A3直接套用了这个模式。有人的地方必有食物而且A1-3里异形的活动范围较大,而普里的章鱼怪被放出来前都在医疗室里,这就有问题了,不少人都提到过。 专门重看了普罗米修斯,结合国外影迷的发现,章鱼怪长大能解释通了。 1、片中提到,弹出的那个飞船模块可以支持两年的生存,所以必有不少补给,也许医疗室的柜子里就有。章鱼怪怎么打开柜子?注意飞船模块落地时经受了撞击,Shaw爬进去时看到顶部线路都掉落了,手术台还在转着,所以医疗室里的柜子被震开,补给散落出来。 2、片中提到,普罗米修斯号有船员17人(本帖把大卫和藏着的威兰德也算入),Shaw发现威兰德时,有5人已确定死亡,后来有5人去了工程师飞船,3名飞行员死亡,Vickers逃出,剩下的人呢?被变异人打伤的船员极有可能去了医疗室然后被章鱼怪杀死,注意之前Shaw从医疗室出来时门上没有血迹,后来她从门外往里看时,门上有疑似人手留下的血迹。 3、大卫和威兰德是首先且为数不多知道Shaw给自己做了手术的人,结合之前威兰德给大卫下的指令以及大卫对黑水效果的好奇, 在给威兰德准备好行装后大卫极有可能去了医疗室,释放章鱼怪并把补给放到房间里。
专门重看普罗米修斯,解释章鱼怪长大的问题 这个问题出现,是因为在异形系列里破胸虫能找到食物已经被默认了。A1原剧本里有三处提到异形动了船员的食物补给但后来删了,A2、A3直接套用了这个模式。有人的地方必有食物而且A1-3里异形的活动范围较大,而普里的章鱼怪被放出来前都在医疗室里,这就有问题了,不少人都提到过。 专门重看了普罗米修斯,结合国外影迷的发现,章鱼怪长大能解释通了。 1、片中提到,弹出的那个飞船模块可以支持两年的生存,所以必有不少补给,也许医疗室的柜子里就有。章鱼怪怎么打开柜子?注意飞船模块落地时经受了撞击,Shaw爬进去时看到顶部线路都掉落了,手术台还在转着,所以医疗室里的柜子被震开,补给散落出来。 2、片中提到,普罗米修斯号有船员17人(本帖把大卫和藏着的威兰德也算入),Shaw发现威兰德时,有5人已确定死亡,后来有5人去了工程师飞船,3名飞行员死亡,Vickers逃出,剩下的人呢?被变异人打伤的船员极有可能去了医疗室然后被章鱼怪杀死,注意之前Shaw从医疗室出来时门上没有血迹,后来她从门外往里看时,门上有疑似人手留下的血迹。 3、大卫和威兰德是首先且为数不多知道Shaw给自己做了手术的人,结合之前威兰德给大卫下的指令以及大卫对黑水效果的好奇, 在给威兰德准备好行装后大卫极有可能去了医疗室,释放章鱼怪并把补给放到房间里。
中国无人机“空袭”令韩恐慌 或将彻底压倒韩国制造  3月12日,全球领先的无人机企业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在韩国首尔设立的首家海外旗舰店正式对外营业。   屹立繁华弘大商圈,楼高5层,总面积870平方米,巨型玻璃幕墙,各式各样的无人机产品展示和体验,让现场参观的韩国媒体在赞叹“高大上”之余,更是惊呼“狼来了”。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韩国媒体不约而同的使用了“空袭”一词来表达对韩国本国无人机产业的担忧。一直自诩是制造业强国的韩国,看来这次真的是慌了。大疆韩国旗舰店开业首日,韩国消费者正在排队准备进店   一场不对称的“空袭”   恐慌来自于实力的不对称。   据韩国媒体分析,目前大多数韩国无人机企业还停留在进口中国的零部件后进行组装的水平。有韩媒引述韩国一家无人机企业负责人的话称,与国际企业(大疆)相比,韩国企业根本没有竞争力。韩国建国大学宇宙信息系统工程学的一名教授也指出,与中、美等国相比,韩国在民用无人机领域的技术,至少落后3-7年。《韩国经济》更是悲观的表示,随着大疆的登陆,韩国无人机企业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预计除了玩具无人机等部分超低价产品外,其它都很难生存下去。韩国《金融新闻》也疾呼,面对中国无人机的“空袭”,韩国真的是束手无策了吗?   笔者还注意到,绝大多数韩国财经和科技主流媒体对大疆和中国无人机产业的报道“相当正面”,不乏“占据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仅研究人员就多达1500余人”“无人机中的苹果”等溢美之词。即便是最苛刻的韩媒报道,也没有像以往那样对中国产品的技术、质量、竞争力提出质疑,而只是酸溜溜的表示,目前韩国对低空飞行和无人机产业有着严格的管制,大疆能否在韩国取得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韩国媒体记者观看大疆无人机产品展示   但实际上,中国无人机在韩国消费者中的口碑早已建立。此前多家韩国网购商城均已有大疆等中国无人机品牌的代购服务。有数据显示,仅在韩国知名网购商城11st,去年大疆、司马、美嘉欣等中国无人机品牌的销量同比猛增了12倍以上。   可以说,作为“中国制造”新名片的无人机,在震动韩国业界的同时,也再一次刷新了韩国对“中国制造”的看法。   高性价比:“中国制造”在韩的新标签   事实上,“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早已深入韩国人的日常生活:来自中国的大葱、泡菜等农产品,杂货店中的中国五金配件、工具,街头随处可见的中国产服饰、鞋帽、箱包等。据统计,在韩国最大的平价日用品连锁卖场Daiso,产自中国的商品要占到所有上架商品总数的30%以上。   但遗憾的是,韩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评价并不高,廉价、低质、山寨,一度成为中国制造在韩国的标签。为此,韩国媒体还专门创造了一个词汇“大陆的失误”,用以嘲笑质量不佳的“中国制造”产品。对于拥有强烈民族自豪感的韩国人而言,“身土不二”的影响非常强大——在质量不相上下、即便价格高出一些的情况下,韩国人还是愿意选择本国的品牌和产品,尤其电子电器等韩国优势产品领域更为明显。   一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韩国电影《中国制造》,就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反映了韩国社会对“中国制造”固有偏见和过于偏爱本国产品的反思。在影片中,中国产的鳗鱼被认定为汞超标而被韩国海关全部没收。然而,这些本应被销毁的鳗鱼,却在贴上“韩国制造”的标签后,竟然堂而皇之的送入高级餐厅,成为美味而高价的盘中餐,讽刺意味十足。   不过,2015年一场席卷韩国的“小米风暴”,使得许多韩国消费者彻底改变了对“中国制造”等于“粗制滥造”的偏见。   小米打动韩国消费者的第一款产品,不是智能手机,而是每个售价为1-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5-110元)、仅为韩国同类产品一半价格的充电宝。让韩国消费者惊奇的是,实践证明,尽管价廉,但小米充电宝的能却丝毫不输于韩国同类产品。正是凭借极高的性价比,小米充电宝很快横扫整个韩国市场。据韩媒预测,短短一年多时间,小米充电宝已经迅速占据了韩国市场70%以上的份额,地铁上、商场里随处可见拿着充电宝为手机充电的韩国年轻人,被誉为韩国的国民充电宝。在韩国Daiso连锁卖场,韩国消费者在一台手机自动贩卖机前排队购买“红米3”   此外,小米的智能手环、蓝牙音箱、体重计、空气净化器等产品也大获成功,广受韩国消费者的欢迎。去年以来,小米产品在韩国网购商城的销售额和前一年相比,竟然增长了10倍以上。韩国最大的综合购物商城Gmarket发布的2015年销售数据显示,小米产品夺得了该网站充电宝、体重计、空气净化器销量排行榜的冠军,小米耳机也进入了耳机销售排行榜的前10名。   当然,凭借高性价比成功在韩站稳脚跟的不仅仅是小米。华为、海尔、美的、格兰仕、TCL、北汽福田、联想等新一代“中国制造”也正在对韩国的传统优势产业手机和家电发起新一轮的猛烈冲击。   据韩国媒体报道,LG U PLUS去年12月推出的华为Y6仅半个月时间就卖出超过一万部。该手机的出厂价仅为15.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850元),是韩国市场销售的智能手机中出厂价最低的一款产品。尽管价格低廉,Y6却拥有5英寸HD屏幕、1GB内存、2200mAh容量电池等配置,毫不逊色于韩国本土品牌智能手机,被韩媒评为性价比极高的一款产品。 在韩国另一家大型网购商城Tmon,去年海尔品牌的洗衣机、冰箱等家电同比激增了6.5倍。在韩国最大的电器专卖连锁卖场乐天Himart,今年2月份中国产冰箱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20%,首批引进的TCL品牌6000台液晶电视更是在短短20天内就销售一空。   韩国媒体称,过去以廉价生活用品为主的中国商品,似乎在一夜之间已经渗透至韩国的家电、汽车等市场。“中国制造”正逐渐褪去“粗制滥造”的外衣,高性价比正成为“中国制造”的新标签。   从“追赶韩国”到“超越韩国”   更令韩国感到焦虑的是,“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上的攻城略地,严重影响到了“韩国制造”产品的市场份额。韩国国际贸易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4年韩国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细分产品共减少了18个,其中有多达9个是被中国所取代。就连韩国向来引以为傲的造船、手机、电视、汽车、钢铁等出口支柱产业,“韩国制造”也正在经受“中国制造”的全方位挤压。   造船业:2000年韩国取代日本登上全球造船业老大的宝座之后,曾连续多年雄居榜首。但近几年来,韩国开始被中国所超越。2015年中国的船舶接单量、手持订单量这两大指标在全球市场都稳居第一,力压韩国。而且,随着原本以价格低廉作为竞争力的中国船企技术近年来也不断提高,韩国造船业重夺全球第一已几乎成为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智能手机:在去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中,华为(7.7%)、联想(4.9%)和小米(4.9%)分列第3-5名,份额共计17.5%,已经超过苹果(13.1%),正直逼三星(23.7%),而LG电子早已被挤出前五名。韩国媒体指出,实际上华为智能手机的部分技术实力已经赶超韩国,华为去年推出的新大屏幕手机“Mate S”搭载了压力触控屏,而该技术三星和LG电尚未启用。   电视机:三星和LG等韩国产品占全球市场总份额的31.7%,但中国产品的份额已经达到27.2%,超过了日本。技术和价格竞争力兼备是中国产品的最大优势,中国产普及型高清电视机价格比韩国产品便宜20%-30%。小米生产的40英寸电视机,屏幕大小和三星、LG的电子产品相仿,价格却不到韩国产品的一半。   汽车:国产汽车的攻势也正日益强烈。现代汽车在华的产销量去年出现了同比下降,这是2007年以来的第一次。此外,受中国国产自主品牌汽车的影响,起亚汽车的业绩也创下了过去5年来的新低。   钢铁:去年韩国对华出口的钢铁产品同比下降了59万吨,但从中国进口的钢铁产品则增加了33万吨,达到1340万吨,创下6年来的新高。   多数分析认为,研发创新和科技水平提升是“中国制造”不断改善的根本原因。相关研究表明,在主要产业领域,中韩两国的差距已大幅缩小。韩国科学技术评价院的一份报告显示,韩国与中国的技术差距已经从2012年的1.9年缩短到2014年的1.4年。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一份针对韩国半导体、汽车、机械等30个不同行业进行的“中日韩竞争力现状”调查也显示出类似的结果。调查中,有29%的受访机构在回答“中韩技术差距”的问题时表示,“中国已经超越韩国”,另有高达50%的受访机构则认为,尽管现在韩国仍有领先,但“中国将在1-3年之内超越韩国”。   或许无人机,就是“中国制造”彻底压倒“韩国制造”的一根稻草。
中国无人机“空袭”令韩恐慌 或将彻底压倒韩国制造 3月12日,全球领先的无人机企业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在韩国首尔设立的首家海外旗舰店正式对外营业。   屹立繁华弘大商圈,楼高5层,总面积870平方米,巨型玻璃幕墙,各式各样的无人机产品展示和体验,让现场参观的韩国媒体在赞叹“高大上”之余,更是惊呼“狼来了”。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韩国媒体不约而同的使用了“空袭”一词来表达对韩国本国无人机产业的担忧。一直自诩是制造业强国的韩国,看来这次真的是慌了。大疆韩国旗舰店开业首日,韩国消费者正在排队准备进店   一场不对称的“空袭”   恐慌来自于实力的不对称。   据韩国媒体分析,目前大多数韩国无人机企业还停留在进口中国的零部件后进行组装的水平。有韩媒引述韩国一家无人机企业负责人的话称,与国际企业(大疆)相比,韩国企业根本没有竞争力。韩国建国大学宇宙信息系统工程学的一名教授也指出,与中、美等国相比,韩国在民用无人机领域的技术,至少落后3-7年。《韩国经济》更是悲观的表示,随着大疆的登陆,韩国无人机企业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预计除了玩具无人机等部分超低价产品外,其它都很难生存下去。韩国《金融新闻》也疾呼,面对中国无人机的“空袭”,韩国真的是束手无策了吗?   笔者还注意到,绝大多数韩国财经和科技主流媒体对大疆和中国无人机产业的报道“相当正面”,不乏“占据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仅研究人员就多达1500余人”“无人机中的苹果”等溢美之词。即便是最苛刻的韩媒报道,也没有像以往那样对中国产品的技术、质量、竞争力提出质疑,而只是酸溜溜的表示,目前韩国对低空飞行和无人机产业有着严格的管制,大疆能否在韩国取得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韩国媒体记者观看大疆无人机产品展示   但实际上,中国无人机在韩国消费者中的口碑早已建立。此前多家韩国网购商城均已有大疆等中国无人机品牌的代购服务。有数据显示,仅在韩国知名网购商城11st,去年大疆、司马、美嘉欣等中国无人机品牌的销量同比猛增了12倍以上。   可以说,作为“中国制造”新名片的无人机,在震动韩国业界的同时,也再一次刷新了韩国对“中国制造”的看法。   高性价比:“中国制造”在韩的新标签   事实上,“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早已深入韩国人的日常生活:来自中国的大葱、泡菜等农产品,杂货店中的中国五金配件、工具,街头随处可见的中国产服饰、鞋帽、箱包等。据统计,在韩国最大的平价日用品连锁卖场Daiso,产自中国的商品要占到所有上架商品总数的30%以上。   但遗憾的是,韩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评价并不高,廉价、低质、山寨,一度成为中国制造在韩国的标签。为此,韩国媒体还专门创造了一个词汇“大陆的失误”,用以嘲笑质量不佳的“中国制造”产品。对于拥有强烈民族自豪感的韩国人而言,“身土不二”的影响非常强大——在质量不相上下、即便价格高出一些的情况下,韩国人还是愿意选择本国的品牌和产品,尤其电子电器等韩国优势产品领域更为明显。   一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韩国电影《中国制造》,就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反映了韩国社会对“中国制造”固有偏见和过于偏爱本国产品的反思。在影片中,中国产的鳗鱼被认定为汞超标而被韩国海关全部没收。然而,这些本应被销毁的鳗鱼,却在贴上“韩国制造”的标签后,竟然堂而皇之的送入高级餐厅,成为美味而高价的盘中餐,讽刺意味十足。   不过,2015年一场席卷韩国的“小米风暴”,使得许多韩国消费者彻底改变了对“中国制造”等于“粗制滥造”的偏见。   小米打动韩国消费者的第一款产品,不是智能手机,而是每个售价为1-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5-110元)、仅为韩国同类产品一半价格的充电宝。让韩国消费者惊奇的是,实践证明,尽管价廉,但小米充电宝的能却丝毫不输于韩国同类产品。正是凭借极高的性价比,小米充电宝很快横扫整个韩国市场。据韩媒预测,短短一年多时间,小米充电宝已经迅速占据了韩国市场70%以上的份额,地铁上、商场里随处可见拿着充电宝为手机充电的韩国年轻人,被誉为韩国的国民充电宝。在韩国Daiso连锁卖场,韩国消费者在一台手机自动贩卖机前排队购买“红米3”   此外,小米的智能手环、蓝牙音箱、体重计、空气净化器等产品也大获成功,广受韩国消费者的欢迎。去年以来,小米产品在韩国网购商城的销售额和前一年相比,竟然增长了10倍以上。韩国最大的综合购物商城Gmarket发布的2015年销售数据显示,小米产品夺得了该网站充电宝、体重计、空气净化器销量排行榜的冠军,小米耳机也进入了耳机销售排行榜的前10名。   当然,凭借高性价比成功在韩站稳脚跟的不仅仅是小米。华为、海尔、美的、格兰仕、TCL、北汽福田、联想等新一代“中国制造”也正在对韩国的传统优势产业手机和家电发起新一轮的猛烈冲击。   据韩国媒体报道,LG U PLUS去年12月推出的华为Y6仅半个月时间就卖出超过一万部。该手机的出厂价仅为15.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850元),是韩国市场销售的智能手机中出厂价最低的一款产品。尽管价格低廉,Y6却拥有5英寸HD屏幕、1GB内存、2200mAh容量电池等配置,毫不逊色于韩国本土品牌智能手机,被韩媒评为性价比极高的一款产品。 在韩国另一家大型网购商城Tmon,去年海尔品牌的洗衣机、冰箱等家电同比激增了6.5倍。在韩国最大的电器专卖连锁卖场乐天Himart,今年2月份中国产冰箱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20%,首批引进的TCL品牌6000台液晶电视更是在短短20天内就销售一空。   韩国媒体称,过去以廉价生活用品为主的中国商品,似乎在一夜之间已经渗透至韩国的家电、汽车等市场。“中国制造”正逐渐褪去“粗制滥造”的外衣,高性价比正成为“中国制造”的新标签。   从“追赶韩国”到“超越韩国”   更令韩国感到焦虑的是,“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上的攻城略地,严重影响到了“韩国制造”产品的市场份额。韩国国际贸易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4年韩国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细分产品共减少了18个,其中有多达9个是被中国所取代。就连韩国向来引以为傲的造船、手机、电视、汽车、钢铁等出口支柱产业,“韩国制造”也正在经受“中国制造”的全方位挤压。   造船业:2000年韩国取代日本登上全球造船业老大的宝座之后,曾连续多年雄居榜首。但近几年来,韩国开始被中国所超越。2015年中国的船舶接单量、手持订单量这两大指标在全球市场都稳居第一,力压韩国。而且,随着原本以价格低廉作为竞争力的中国船企技术近年来也不断提高,韩国造船业重夺全球第一已几乎成为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智能手机:在去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中,华为(7.7%)、联想(4.9%)和小米(4.9%)分列第3-5名,份额共计17.5%,已经超过苹果(13.1%),正直逼三星(23.7%),而LG电子早已被挤出前五名。韩国媒体指出,实际上华为智能手机的部分技术实力已经赶超韩国,华为去年推出的新大屏幕手机“Mate S”搭载了压力触控屏,而该技术三星和LG电尚未启用。   电视机:三星和LG等韩国产品占全球市场总份额的31.7%,但中国产品的份额已经达到27.2%,超过了日本。技术和价格竞争力兼备是中国产品的最大优势,中国产普及型高清电视机价格比韩国产品便宜20%-30%。小米生产的40英寸电视机,屏幕大小和三星、LG的电子产品相仿,价格却不到韩国产品的一半。   汽车:国产汽车的攻势也正日益强烈。现代汽车在华的产销量去年出现了同比下降,这是2007年以来的第一次。此外,受中国国产自主品牌汽车的影响,起亚汽车的业绩也创下了过去5年来的新低。   钢铁:去年韩国对华出口的钢铁产品同比下降了59万吨,但从中国进口的钢铁产品则增加了33万吨,达到1340万吨,创下6年来的新高。   多数分析认为,研发创新和科技水平提升是“中国制造”不断改善的根本原因。相关研究表明,在主要产业领域,中韩两国的差距已大幅缩小。韩国科学技术评价院的一份报告显示,韩国与中国的技术差距已经从2012年的1.9年缩短到2014年的1.4年。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一份针对韩国半导体、汽车、机械等30个不同行业进行的“中日韩竞争力现状”调查也显示出类似的结果。调查中,有29%的受访机构在回答“中韩技术差距”的问题时表示,“中国已经超越韩国”,另有高达50%的受访机构则认为,尽管现在韩国仍有领先,但“中国将在1-3年之内超越韩国”。   或许无人机,就是“中国制造”彻底压倒“韩国制造”的一根稻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