焱青林 焱青林
关注数: 1 粉丝数: 14 发帖数: 390 关注贴吧数: 25
网上看见的关于【放养】八哥的帖子,大家来说下!! 真正放养一只八哥,是不容易的,我教大家一个办法,是百分百成功的,任你呼之则来,挥之则去.不用担心一转眼八哥会不见了,也不用担心会不会被谁抓走了.只要相信我,慢慢往下看吧. 八哥二十天大,要出来闯世界,刚刚学飞,又乖又好玩又粘人,真让人有想甩也甩不掉的感觉.如果你会马哨最好用马哨来训它叫远.(手指放嘴里的高分贝哨响)如果不会也没关系,随便吧.当你八哥已经完全会飞了,也就三十天的时间. . 是你办事的时候了,把它翅羽给剪了,完完全全的剪了.不舍了吧?哈哈,没关系的,两三个月后一只更为漂亮的八哥会出现在你的面前,狠心点下手吧.你也不想它会远走高飞的对不对?虽然还可以这样放养,但是没有太多技术的你,如果真心想要一只好的八哥最好狠心点 八哥剪毛后.丢外面,任它去玩,这时只要保证它的安全就好.不要遇到野猫了,笼子放在低处,一天叫它五六次,这时八哥还不是很反性.加上技术不到位,在外面找不到好吃的.听到你的独特的声音,就会跑回家.然后你打开笼门,让它自己进去吃食.吃饱了它就自己再出去玩.(如果还不会自己吃,就手喂),但千万记得它离开后笼门一定关上,不然它自己回来吃饱了,就不会再理你的哨声.等它完全认定这个哨声后就可以一直开着,只要保证里面有东西吃. 时间滴答过去,八哥开始换毛了,只要换好毛它就能高飞.它除了回来吃东西,就在屋子附近转来转去.这时你再狠心一下吧.手拿面包虫,骗它傻呼呼的在你面前吃东西,然后.....一个手拉伸,将它握在手里,任它挣扎任它呻吟,就不要松手.等它完全没有一点力气挣扎了,再放它走.这样的坏事你多做几次.让你八哥的怕你,但又想吃到你手上的东西.你跟它的关系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它不时的提防着你.你的目的达到了.这时的八哥在外面不会有人能手抓得到.再也不必担心,会有人抓走它.还有个办法就是,让朋友帮忙多抓几次自己不动手. 你想它的时候,吹吹哨子,它会以一只高傲美丽的黑天使,飞到你的身边,但绝对不会让你的手靠近半步,不想成为别人的笼中鸟,只能这样做.如果你邻居都是好人,那么你可以改改上面的计划.不要用手抓它,让它亲你,但这个可能会是别人下手的最好机会 毛换好不久,教语时间也到了,你要有时间就叫它来到你身边,慢慢喂它,一边喂一边教.如果没时间就骗它回笼,关上笼用MP3教一会,再放. 完全放心,百分百成功的放养就是这样了.其实很多人都走着万人经过的路,得到的也只是一只放养时要看稳看稳的八哥,关上时是一只会说会道的八哥,但很少人知道.八哥会放牛.八哥能当狗用.可以当鸡养.慢慢失去了原来的味道.它永远都只是在笼中被你关心着爱着的笼物.它不知道外面是怎么样的,自由是什么.有一些甚至没见过同类. 如果照我的放养方法做的话,也许两年后.你家会出现一只泛着血红眼睛的八哥.看见陌生人的到来说凶恶的说"站住"如果那个人不听话.你的宝贝就会过去跟一只比它大几百倍的人类撕杀(当然一只八哥打不过一个人,但是你敢弄死别人家的笼物吗?).呵呵,也许听着你会觉得绝对不可能,但是我要说绝对真实呢? 希望大家有条件的别让一只你自己深爱的宠物变成一朵花.一直走别前人的路,养出来的东西也是注定是什么样子.就像一个有钱的家长给想好一切的路,那么,走下去也只是变成一个有钱有知识的家伙. 看完这贴,你们有什么意见?我不赞成剪羽毛的环节!
白颊噪鹊 分布 生活习性 白颊噪鹛中型鸟类,体长21-25cm。头顶栗褐色,眼先、眉纹和颊白色,在暗色的头部极为醒目。上体棕褐色,尾棕栗色。下体栗褐色,尾下覆羽红棕色。特征为皮黄白色的脸部图纹系眉纹及下颊纹由深色的眼后纹所隔开。偏高的铃声般叫声和唧喳叫声,以及不连贯的咯咯笑声。隐匿于次生灌丛、竹丛及林缘空地 。分布于印度、缅甸、老挝、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甘肃、陕西等省以南、西藏、云南以东的华南大陆、包括海南等地,一般生活于平原至海拔2000米的高山地区以及活动于山丘、山脚及田野灌丛和矮树丛间 习性: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活动,集群个体从10余只到20多只不等,有时也见与黑脸噪鹛混群,多在森林中下层和地上活动和觅食。善鸣叫,叫声响亮而急促,其声似‘jeer-jeer’,‘吉呀,吉呀’地反复鸣叫声,尤其是清晨、傍晚和天气晴朗时,鸣叫更为频繁,常常一只鸣叫,引起群中个体相互对鸣,经久不息,鸣声甚为嘈杂。性活泼、频繁地在树枝或灌木丛间跳上跳下或飞进飞出,遇人等干扰,立刻下到树丛基部,躲躲闪闪和毫无声响地在低枝间穿梭或藏匿,待危险过去后,则又窜上枝头开始鸣叫。当敌害逼近等紧急情况时,也起飞逃走,但飞不多远又落下,一般不做远距离飞行,有时也通过在地上急速奔跑逃走。 白颊噪鹛繁殖期3-7月。通常营巢于柏树、棕树、竹和荆棘等灌丛中,距地高1-6m。巢呈碗状,主要用枯草茎、草叶、竹叶、蕨叶、稻草、细藤、松枝、松叶、麦茎和棕丝等材料构成,内垫细草茎、草根、松叶、竹叶、棕丝等。巢的大小为外径11-15cm×7.5-14cm,平均13.7cm×11.4cm,内径6.5-9.5cm×6-9cm,平均8cm×8cm。巢高9.8 (8-12)cm,深6 (4-9.2)cm。白颊噪鹏双双成对地结成4~10只左右的小群,活动于竹林、树林或灌丛间,鸣声比平常多而急促,相邻鸟群问也常相互呼应,作“吉呀!吉呀!”的叫声,此起彼伏,极其噪杂。在地面觅食或停息树上时,常作低微的“嘘!嘘!”声。 3月底至4月初,曾见在林间唧取草等筑巢材料,6月上旬见有巢雏。在东郊,迟至6月初仍有唧草筑巢的,可见白颊噪鹏在成都地区的繁殖期为3—7月。每窝通常产卵4枚,偶尔也有少至3枚的,每日或间隔1日产1枚卵。卵浅蓝色或白色,卵的大小据22枚卵的测量为26.2 (22.5-28.2)mm×20.6 (19-21)mm,重5.3 (4-6)g。产卵后期亲鸟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孵卵期15-17天,刚卵出的雏鸟全身赤裸无羽和未睁眼,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白颊噪鹊 分布 生活习性 白颊噪鹛中型鸟类,体长21-25cm。头顶栗褐色,眼先、眉纹和颊白色,在暗色的头部极为醒目。上体棕褐色,尾棕栗色。下体栗褐色,尾下覆羽红棕色。特征为皮黄白色的脸部图纹系眉纹及下颊纹由深色的眼后纹所隔开。偏高的铃声般叫声和唧喳叫声,以及不连贯的咯咯笑声。隐匿于次生灌丛、竹丛及林缘空地 。分布于印度、缅甸、老挝、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甘肃、陕西等省以南、西藏、云南以东的华南大陆、包括海南等地,一般生活于平原至海拔2000米的高山地区以及活动于山丘、山脚及田野灌丛和矮树丛间 习性: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活动,集群个体从10余只到20多只不等,有时也见与黑脸噪鹛混群,多在森林中下层和地上活动和觅食。善鸣叫,叫声响亮而急促,其声似‘jeer-jeer’,‘吉呀,吉呀’地反复鸣叫声,尤其是清晨、傍晚和天气晴朗时,鸣叫更为频繁,常常一只鸣叫,引起群中个体相互对鸣,经久不息,鸣声甚为嘈杂。性活泼、频繁地在树枝或灌木丛间跳上跳下或飞进飞出,遇人等干扰,立刻下到树丛基部,躲躲闪闪和毫无声响地在低枝间穿梭或藏匿,待危险过去后,则又窜上枝头开始鸣叫。当敌害逼近等紧急情况时,也起飞逃走,但飞不多远又落下,一般不做远距离飞行,有时也通过在地上急速奔跑逃走。 白颊噪鹛繁殖期3-7月。通常营巢于柏树、棕树、竹和荆棘等灌丛中,距地高1-6m。巢呈碗状,主要用枯草茎、草叶、竹叶、蕨叶、稻草、细藤、松枝、松叶、麦茎和棕丝等材料构成,内垫细草茎、草根、松叶、竹叶、棕丝等。巢的大小为外径11-15cm×7.5-14cm,平均13.7cm×11.4cm,内径6.5-9.5cm×6-9cm,平均8cm×8cm。巢高9.8 (8-12)cm,深6 (4-9.2)cm。白颊噪鹏双双成对地结成4~10只左右的小群,活动于竹林、树林或灌丛间,鸣声比平常多而急促,相邻鸟群问也常相互呼应,作“吉呀!吉呀!”的叫声,此起彼伏,极其噪杂。在地面觅食或停息树上时,常作低微的“嘘!嘘!”声。 3月底至4月初,曾见在林间唧取草等筑巢材料,6月上旬见有巢雏。在东郊,迟至6月初仍有唧草筑巢的,可见白颊噪鹏在成都地区的繁殖期为3—7月。 每窝通常产卵4枚,偶尔也有少至3枚的,每日或间隔1日产1枚卵。卵浅蓝色或白色,卵的大小据22枚卵的测量为26.2 (22.5-28.2)mm×20.6 (19-21)mm,重5.3 (4-6)g。产卵后期亲鸟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孵卵期15-17天,刚卵出的雏鸟全身赤裸无羽和未睁眼,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