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Q2507569079
帮Q2507569079
关注数: 1
粉丝数: 3
发帖数: 120
关注贴吧数: 3
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呢 近期好迷茫,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呢,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不是正确,也不知道想要什么
心理咨询师备考资料 一起来准备吧
2013年考研预估分,大家一起行动吧 马上跟帖吧
求解,心理咨询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呢 能给解答一下吗
心理咨询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呢 求解
从现在起,一起来学心理学 以前很喜欢对自己说“从明天开始我要努力了……”但是大学毕业工作三年又再次回到校园的时候我发现明天其实是一个很遥远的事物,只是留给爱幻想的影子,所以现在我喜欢从现在开始,希望大家跟我一样从现在开始学习心理学,或者从现在开始把你的思维付诸于行动
有打算从事心理咨询师的同学吗,一起交流一下吧 一起交流哈
2013年心理咨询师考试二级问题解答(十) 考生问题: 经常做梦会影响睡眠质量吗? 名师解答: 做梦不仅不会影响睡眠,而且是保护大脑健康所不可或缺的生理活动的一环。据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人在睡眠时会产生有梦催眠肽和无梦催眠肽两种物质,梦多的人大脑中有梦催眠肽含量高于无梦催眠肽,利于益寿延年。从某种意义上讲,梦少或无梦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这是因为梦是人机体中主管各种功能的各个中心点联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某一个中心点受到损伤,就不能形成梦。 相关知识: 梦是人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活动 随着现代心理学的进展,对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千百年笼罩在梦境中的神秘面纱被渐渐撩开,“有梦睡眠有助于大脑健康”,就是最近的研究结论之一。 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人入睡后,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是梦的基础。据研究,人们的睡眠是由正相睡眠和异相睡眠两种形式交替进行,在异相睡眠中被唤醒的人有80%正在做梦,在正相睡眠中被唤醒的人有7%正在做梦。一个人每晚的梦境可间断持续1.5小时左右。由于梦相伴睡眠周期循环规律,所以在异相睡眠中醒来的人,感觉梦多,而在正相睡眠中醒来的人,感觉梦少。此外,人能记住的梦多在快进入觉醒时,而刚入睡的梦早就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这也是人们感觉梦多或少的另一原因。 潜意识与梦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智能有很大潜力,一般情况下只用了不到1/4,另外的3/4潜藏在无意识之中,而做梦便是一种典型的无意识活动,通过做梦能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把新知识与旧知识合理地融合在一起,最后存入记忆的仓库中,使知识成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梦境可帮助你进行创造性思维,许多著名科学家、文学家的丰硕成果,不少亦得益于梦的启迪。 无梦睡眠 无梦睡眠不仅质量不好;而且还是大脑受损害或有病的一种征兆。临床医生发现,有些患有头痛和头晕的病人,常诉说睡眠中不再有梦或很少做梦,经 诊断检查,证实这些病人脑内轻微出血或长有肿瘤。医学观察表明,痴呆儿童有梦睡眠明显地少于同龄的正常儿童,患慢性脑综合征的老人,有梦睡眠明显少于同龄的正常老人。 最近的研究成果亦证实了这个观点,即梦是大脑调节中心平衡机体各种功能的结果,梦是大脑健康发育和维持正常思维的需要。倘若大脑调节中心受损,就形成不了梦,或仅出现一些残缺不全的梦境片断,如果长期无梦睡眠,倒值得人们警惕了。当然,若长期恶梦连连,也常是身体虚弱或患有某些疾病的预兆。 做梦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因为这影响你的生活。而且有梦是反梦的说法,就是说梦到不好的事情,现实中,反倒是要有好事。 考生问题: 经常做梦会影响睡眠质量吗? 名师解答: 做梦不仅不会影响睡眠,而且是保护大脑健康所不可或缺的生理活动的一环。据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人在睡眠时会产生有梦催眠肽和无梦催眠肽两种物质,梦多的人大脑中有梦催眠肽含量高于无梦催眠肽,利于益寿延年。从某种意义上讲,梦少或无梦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这是因为梦是人机体中主管各种功能的各个中心点联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某一个中心点受到损伤,就不能形成梦。 相关知识: 梦是人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活动 随着现代心理学的进展,对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千百年笼罩在梦境中的神秘面纱被渐渐撩开,“有梦睡眠有助于大脑健康”,就是最近的研究结论之一。 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人入睡后,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是梦的基础。据研究,人们的睡眠是由正相睡眠和异相睡眠两种形式交替进行,在异相睡眠中被唤醒的人有80%正在做梦,在正相睡眠中被唤醒的人有7%正在做梦。一个人每晚的梦境可间断持续1.5小时左右。由于梦相伴睡眠周期循环规律,所以在异相睡眠中醒来的人,感觉梦多,而在正相睡眠中醒来的人,感觉梦少。此外,人能记住的梦多在快进入觉醒时,而刚入睡的梦早就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这也是人们感觉梦多或少的另一原因。 潜意识与梦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智能有很大潜力,一般情况下只用了不到1/4,另外的3/4潜藏在无意识之中,而做梦便是一种典型的无意识活动,通过做梦能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把新知识与旧知识合理地融合在一起,最后存入记忆的仓库中,使知识成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梦境可帮助你进行创造性思维,许多著名科学家、文学家的丰硕成果,不少亦得益于梦的启迪。 无梦睡眠 无梦睡眠不仅质量不好;而且还是大脑受损害或有病的一种征兆。临床医生发现,有些患有头痛和头晕的病人,常诉说睡眠中不再有梦或很少做梦,经 诊断检查,证实这些病人脑内轻微出血或长有肿瘤。医学观察表明,痴呆儿童有梦睡眠明显地少于同龄的正常儿童,患慢性脑综合征的老人,有梦睡眠明显少于同龄的正常老人。 最近的研究成果亦证实了这个观点,即梦是大脑调节中心平衡机体各种功能的结果,梦是大脑健康发育和维持正常思维的需要。倘若大脑调节中心受损,就形成不了梦,或仅出现一些残缺不全的梦境片断,如果长期无梦睡眠,倒值得人们警惕了。当然,若长期恶梦连连,也常是身体虚弱或患有某些疾病的预兆。 做梦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因为这影响你的生活。而且有梦是反梦的说法,就是说梦到不好的事情,现实中,反倒是要有好事。
2012年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问题解答(七) 考生问题: 常模团体的性质? 名师解答: 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它用一个标准的、规范的分数表示出来,以提供比较的基础。 任何一个测验都有许多可能的常模团体 。对测验编制者而言,常模的选择包括:确定一般总体、确定目标总体、确定样本。对测验的使用者来说,要考虑的问题是,现有的常模团体哪一个最合适。 相关知识: 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常模团体的条件 1、群体的构成必须明确界定; 定义常模团体的标准(变量)有:性别、年龄、职业、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种族等。 2、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 3、样本大小要恰当:取样误差与样本的大小成反比; 样本大小一般30—100,全国性2000—3000,最好为题量的5倍;样本大小适当的关键是样本要有代表性。 4、标准化样组是一定时空的产物。
2012年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问题解答(五) 考生问题: 阻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名师解答: 1.阻抗来自于成长的痛苦,旧行为的结束和新行为的开始都将使该求助者产生痛苦,进而产生防御与抵抗,形成阻抗。 2.阻抗来自于功能性的行为失调,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弥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该求助者从中获益,也来自于该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更深层次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3.阻抗来自于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其一,该求助者只具有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其二,该求助者具有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无能为力的动机。其三,该求助者并不具有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 相关知识: 阻抗本质上是人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它可表现为人们对于某种焦虑情绪的回避,或对某种痛苦经历的否认。阻抗的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将阻抗定义为求助者在自由联想过程中对于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记忆与认识的压抑,因此,阻抗的意义在于增强个体的自我防御。弗洛伊德对阻抗的定义强调了潜意识对于个体自由联想活动的能动作用。而罗杰斯将阻抗看作个体对于自我暴露及其情绪体验的抵抗,目的在于不使个体的自我认识与自尊受到威胁。这一观点体现了个体的认知对于自我结构与发展的防护作用。此外,一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把阻抗理解为个体对于其行为矫正的不服从。阻抗的表现形式,可以是语言形式或非语言形式,也可以表现为个体对于某种心理咨询要求的回避与抵制,或个体对心理咨询师或其他人的某种敌对或依赖,或流露于个体的特定认知、情感方式,以及对心理咨询师的态度等。 应对阻抗的要点 1.解除戒备心理 2.正确地进行诊断和分析 3.以诚恳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力 4.处理沉默现象: 有时沉默的感觉来自于咨询师,故需首先判断沉默真的存在吗? 大部分由求助者引起的。 怀疑型 茫然型 情绪型 思考型:凝视空间中的某一点 内向型 反抗型 调整多话状态: 与咨询师有关的原因: 咨询师角色的定位、咨询内容的难易、咨询时间的多少 与求助者有关的原因: 宣泄型倾吐型 癔症型表现型表白型 掩饰型
心理学爱好者们,我们都动手把自己的扣扣号码最后两位留一下 看看能否找到你的共同爱好者哈 285507092 这是我们的交流地欢迎加入哈
明天一点心理学常识,生活更美好 心理咨询师鉴别等级及报考条件 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共分五个等级,心理咨询师作为高知识含量的职业 直接从中级(三级)开始鉴定。共分初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 三级)、中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心理咨询师(国 家职业资格一级)
大家对心理学的喜爱程度来个投票吧, 对心理学的喜爱程度投票哈,1到5分,分数越高喜爱程度越高,来吧,有愿意交流的留个联系方式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