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雨田
泰戈尔雨田
关注数: 10
粉丝数: 20
发帖数: 511
关注贴吧数: 3
手搓双棘轮火轮,IMCO6600打火丝丝顺滑
双棘轮横纹火轮DIY成功 双棘轮横纹轮棘轮自己手搓,轴瓦自己手搓,火轮用的是翻盖机的铜轴横纹轮,与我之前用的铜轴菱形纹火轮手搓的火轮相比,点火率几乎没有区别,都几乎百分百,手感是横纹轮更顺滑。
全手工制作IMCO双棘轮火轮 自己手搓的,第一个不是很完美,不忍看,但堪用。这次用国产不锈钢6600短机做试验机,一来是后屁股大弹簧拆卸比6700方便,另外还用了不锈钢字母铆钉,拆机头方便。
应该是全网最最特殊的IMCO了吧 仔细看图,真的是与众不同
国产IMCO改用菱形纹火轮后的效果
手搓imco菱形火轮 材料工具到齐,先试着手搓一个,打火率百分百。火轮用的铜轴火轮拆的,棘轮是孔径4mm,直径12mm,厚度1.5mm垫片锉出来的,轴瓦是孔径2mm,外径5mm的铜棒切割打磨出来的。工具图片中能看出一二。第一个是试手,有点毛糙,以后一定会越做越好的。
打火率和火轮弹簧火石关系的探究 昨日开用一支爱酷大标新机,按照惯例,我是要先把原装机头铆钉换成2*12的不锈钢的,由于我有许许多多包头百环2.0*5.0的老火石【保守估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火石保存良好,硬度属于软稍偏硬【跟进口奥地利软火石比】,虽然只有2.0直径,但打火率超爆,对火轮的磨损比原装爱酷银火石小。缩管,扩管,换铆钉,调配弹簧,一顿操作猛如虎,细心调校了一整天,最后打火率几乎百分百,同时也取得了一些心得体会,在此与各位吧友共享。 1. 国产二代火轮很给力,锋利的很,二代轮的寿命也很不错的,我的15年开用的二代轮现在还是能正常使用。 2. 原装机头铆钉真的很好拆,这次又是一剪式无损秒拆,虽然是新机的铆钉,才试打过几次【油壶还是全新的】,但铆钉上的磨损痕迹已经十分明显。 3. 火石和火轮一定的情况下,打火率与弹簧弹力有关,不是弹力越大打火率越高的。 a. 弹簧弹力不够时【我的体验是弹簧偏软偏短】,打火轻巧,但打火率只有五六成。 b. 弹簧弹力过大时【我的体验是弹簧偏软偏长】,打火很涩,虽然打火率有八九成,但容易造成棘轮拨片折弯,损伤机头,火轮火花不是很大,抛出的火石碎屑颗粒感很强,一颗火石打几百下就没了【正常的2.3火石应该是1000下以上】。 c. 弹簧弹力过大时【我的体验是弹簧偏硬长度尽可能短】,打火轻巧,段落感强,火轮火石摩擦的呲呲声很悦耳,火石灰比较细腻,火石使用寿命达到五六百次【都是以我的包头百环2.0*5.0为准】,关键是打火率几乎百分百。 4. 火石寿命次数与直径,软硬度,火轮锋利程度和弹簧弹力有关。直径小,硬度软,火轮锋利,弹簧弹力大会减少火石寿命次数。 5. 火机打火率的提高,需要根据火轮火石的不同情况选用和调校弹簧,没有现成的模式,不同的火机火轮状况和使用的火石都不尽相同,要提高打火率,还得自己操刀,别人的经验,只能参考。 6. 不要迷信奥产火轮,进口超软火石,国产的也能替代【当然劣质的火石是不能用的】,我的包头百环2.0*5.0成本是0.03元/颗。不要一味地加长弹簧或加颗火石来提高打火率,机头坏了全网几乎没有机头单购,维修成本受不了。 【发布时图片传不了,稍后楼下有详尽图片】
提高IMCO打火率的一个小技巧 15年5月淘宝购买的国产IMCO,不锈钢材质,国产二代轮,使用至今已经九周年了,除了原厂换成不锈钢铆钉,原厂弹簧顶针换成自己适配的外,其他任何零部件都是原厂原件。由于使用年限久了,油壶顶端都被火帽打平了,密封性能杠杠的。最近发现打火率下降严重,还有火帽拔火现象。对弹簧,顶针,火石三部件进行了无数次的适配调整,都无济于事,包括吧友力捧的萝卜火石也抓瞎。最后用一把三角什锦锉完美解决问题。办法是在火帽上对面锉两个小缺口,让火机透点小气,保证在打开火帽,火石发火时火帽内的气体是油气混合气,而不是纯度很高的煤油挥发气体。
国产imco延长使用寿命的心得 1. 有8U普遍反应国产imco质量差,用不了几个月就坏了,这里所说的坏了应该就是打不着火了。那么火机打火的要素基本上就是火轮,火石,棉芯,棉花,煤油,其中火石,棉芯,棉花,煤油四要素不要说几个月内出问题,就算是几十年后出问题也只是影响打火率问题,不会造成直接打不着火的问题,结论就是火轮出问题了。 2. 火轮出问题无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火轮自身问题,造成切削力弱或者切削功能丧失,无法与火石摩擦产生火花;二是火轮自身没问题,而是无法拨动火轮去切削火石,造成不能产生火花点燃棉芯。国产火轮在制作工艺上确实不如奥产鱼鳞纹火轮,特别是在淬火这一工艺上有提升空间,但要说几个月就报废一点也不点火也不可能,说破天也只能是点火率下降,那么最终原因就剩下无法拨动火轮的问题了。 3. imco火机拨动火轮的机械结构是棘轮拨片,与其他类型的国产煤油机棘轮比较,imco是火轮正面棘齿,其他国产煤油机是侧面棘齿。imco的棘轮拨片在机头里面,尾部是U型结构,头部是O型圈结构,套在【也可以说是固定在】火帽底部,在O型圈的内沿不是一个完整的圆,在靠向火轮的那一边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冲压环向上凸起顶住机头盖上部以产生张力,这样棘轮拨片的U型尾部在张力的作用下会向下压,落位与火轮棘齿里,这样在转动机头时,棘轮拨片就顶着火轮转动起来,火轮转动切削火石发火点着棉芯。 4. 根据imco火机火轮点火的原理,产生火轮不能转动的情况只能是棘轮拨片无法带动火轮转动,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跳齿。跳齿大概率是棘轮拨片出问题了【当然也许存在火轮棘齿不合格的问题】。棘轮拨片出问题有两种情况:一是拨片尾部弯了,二是棘轮拨片火帽那里的冲压凸起环断了。要解决问题一是棘齿尾部弯了,用尖嘴钳扳直;二是在火帽边往棘轮拨片底下塞进一根细金属丝,让拨片有支撑并产生张力,让拨片尾部落位棘齿。 5. 产生棘轮拨片问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材质不行,二是用力过猛。我们无法改变已经拥有的火机的材质,所以,我们只能控制力度来尽量避免棘轮拨片发生问题。棘轮拨片所受的力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向火轮方向的火帽的支撑力,另一个力是向火帽方向的火轮与火石的摩擦力,这两个力大小基本相等,方向相反,决定力的大小的因素是火轮火石的摩擦力。结论来了棘轮拨片受力越大,越容易产生形变,越容易产生问题,要保护拨片减小摩擦力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6. 火石与火轮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与火石体质,压力和接触面积有关,火石越硬摩擦力越大,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越大。要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也就有了。用软火石是一种方法,适当减小弹簧弹力也是一种方法,减小接触面积还是一种方法。前两种方法容易理解也容易做到,最后一种方法有点费想象力。这么说吧,我们平时切黄瓜片,要是菜刀与黄瓜成90度角切,黄瓜片面积就小,要是斜着切,黄瓜片面积就越大。火石也是一样,正着与火轮摩擦,切削面就小,要是火石歪了,切削面就大。所以,尽量保持火石不歪,摩擦力就小了。要保持火石不歪一是火石管内径和火石直径差越小越好,虽然是差别越小越好,但总是还有间隙的,不然火石的安装和卸载就很困难【不好意思,除了玩火机,精简优化封装WINDOWS系统也是我的爱好,术语平移使用了】,那么火石管与火轮之间的间隙就很重要了,间隙越小,火石越正,在火石管一定的前提下,影响火石管与火轮之间的间隙的因素就是机头了,机头上移是罪魁祸首,造成机头上移的最主要的原因则是铆钉的磨损。 【大总结】:国产imco延长使用寿命的方法 a.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使用贵一点的软火石,火石尺寸尽量与火石管匹配不要太细; b. 适当调节弹簧弹力,不要弹力过大【当然也不能过小影响点火,调节到适中,保持中庸队形】。 c. 新机到手,开始烧机前就把火轮铆钉换成M2.0-12mm的不锈钢铆钉【原装铆钉是铜镍合金不耐磨】。 d. 烧机前做好以上三项工作,等产生问题了,再考虑着手做就是马后炮了。 码字辛苦,请善待,不喜勿喷,谢谢!!!!!
折腾一下15年的国产老IMCO,打火率百分百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