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刮卜奎 风刮卜奎
关注数: 35 粉丝数: 120 发帖数: 7,508 关注贴吧数: 33
夏令生:鹤城崛起指日可待  东北网齐齐哈尔8月9日电 鹤城崛起指日可待——访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常务副主席夏令生  “我非常欢迎像齐齐哈尔市这样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主要领导加入世界杰出华商协会百名明星市长顾问团,我愿为齐齐哈尔市在国际交流平台上做商情发布创造良机。”这是首届重装会期间,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常务副主席夏令生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时透露的设想和愿望。  夏令生的言谈中,毫不掩饰对鹤城这座城市的惊喜感觉。他告诉记者,原来在他的想象里,齐齐哈尔既是“老工业”城市,必然展现很“老”的城市面貌,可是,通过这次在鹤城信马由缰地闲逛,他却想用“蓝天白云”、“政通人和”两个词汇来概括他对这座城市的感受。夏令生说,从首届重装会的成功举办上,可以看出齐齐哈尔工业基础雄厚,又有政策的支持,人心的凝聚,处处展现了生机与活力,城市的崛起指日可待。  夏令生告诉记者,世界华商协会的服务职能就是促进全球杰出华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全球华商与各地政府招商引资对接,协会通过网络以及每年在全球范围内举办国际交流会议、商务沙龙以及招商引资对接会等形式,为4万多华商会员企业提供坚实的交流平台。夏令生表示,他要让齐齐哈尔登上这个平台,将华商关注的目关引向这里的重装领域、绿色食品领域,必大有可为。
鹤城喜迎北京奥运倒计时一周年 东北网齐齐哈尔8月9日电 长跑、刺绣、签名,梦想随奥运起飞!——齐市举办庆祝北京奥运倒计时一周年火炬传递长跑活动  6年多前的那个梦圆奥运的不眠之夜人们不会忘记,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这个令所有中国人激动的日子人们更不会忘记。2007年8月8日,为庆祝北京奥运会倒记时一周年齐市爱心长跑协会与大福源超市联合举办了迎奥运火炬传递长跑活动。  8月8日,大福源超市门口早早的就挤满了本次活动的参赛者,据市长跑爱心协会名誉会长姬永发介绍,原定参加本次活动的人数是100人,但是从现场的情况看,实际参加的人数已经达到了200多人,大家都想为北京奥运会尽一份力。巨型刺绣现场亮相  在大福源超市门前,一幅长18.1米、宽15米的巨大刺绣慢慢展开,它的壮观与美丽吸引着所有人的眼球。据了解,这幅刺绣由2008块布缝合而成,整幅刺绣由北京奥运会会徽、五环、5个福娃造型等图案组成,上面绣有2008朵小花,寓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圆满成功,同时上面还绣有象征中国56个民族的56颗五角星。  这幅刺绣的设计者、制作者、54岁的姜忠媛说,自己退休了也想为祖国做点事,就设想着在自己家门口为北京奥运会出一份力。这幅刺绣从2001年开始设计到2006年全部完工,整整用了五年时间,起初很多人都不理解,但是她凭着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念终于将整幅作品完成,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老少齐上阵 长跑为奥运  上午9时15分,,参加此次长跑的有长跑爱心协会的会员和自愿报名的市民。这次长跑从大福源超市门口出发,沿途经商业银行、一百、爱格广场、新开路市场4个接力点,最后返回大福源超市。  这次长跑活动中年龄最大的是76岁老人吴宝利,他早在2000年就参加了为北京申奥助威的长跑活动。他对记者说:“今天来到这里是为了庆祝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我很激动,奥运会在中国举办不容易,这是中国人的荣誉,这证明全世界人民都在拥护我们。”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这支长跑队伍中就有这样一对父子,父亲唐兴志是爱心长跑协会的会员,儿子唐振家今年12岁,是所有参赛者中年龄最小的,小振家现就读于齐铁七小,并利用业余时间在市体校接受训练。小振家对记者说,他参加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能为奥运会尽自己的一份力。父亲唐兴志说,让孩子参加这次活动不仅是想让孩子为奥运出一份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见世面。20米长条幅签名庆奥运  在长跑活动结束后,主办方拿出了一条印有“齐齐哈尔市560万人民忠心祝愿北京2008年奥运会圆满成功”字样,及五个福娃图案的条幅供。  在现场,市民争相恐后签下自己的名字,一个抱小孩的男士抱着孩子也来签名,他把着孩子的小手一笔一画的写上了自己和孩子的名字。他说:“今天真巧,带着儿子上街就碰上这样的活动,等孩子长大了,我会告诉他曾经发生的事,爱国要从娃娃抓起嘛!每个名字都代表了每个人对北京奥运会的忠心祝福。”签名人的热情与认真展示着齐市市民心中对北京奥运会的热切期盼。直到记者离开,在场的人潮仍没有退去,大家都想为北京奥运会作出自己的努力。
(原创)卜奎的风 卜奎的风对于关东,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关东三件宝,貂皮、人参、靰鞡草”了。相类似的,你听说过“关东三大传说吗”?他们就是“狗咬奉天”,“火烧船厂”和“风刮卜奎”。其中,奉天、船厂和卜奎都是古地名,分别是现在的辽宁省沈阳市,吉林省吉林市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我说的卜奎便是这个齐齐哈尔了。“风刮卜奎”几乎是每个齐齐哈尔人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了。相传,卜奎城原来在诺尼江(古水名,现在的嫩江)之西,且常年大风不停。有一天夜里,大风又刮了起来,天地一片混沌,无人敢出门看个究竟。等到第二天风停了,人们却发现了整个卜奎城已经被大风刮到了诺尼江的东岸。就这样,卜奎人一代又一代的在嫩江之东生息繁衍着。这就是有名的“风刮卜奎”了。虽然传说可信度不高,但历史上的齐齐哈尔城确实是在嫩江的西岸发展而来。早在公元1125年,齐齐哈尔城的前身——庞葛城,就矗立在嫩江之西。清康熙年间,公元1691年,黑龙江首任将军萨布素奏请康熙帝在嫩江西岸齐齐哈尔村建城,并将黑龙江将军府迁至此处,以便于广大龙江地区的统治。奏请得到批准后,问题又出来了。即将建成的省城在嫩江西岸,驿道、驿站以及黑龙江的大部分地区都在嫩江东岸,交通、通讯十分不方便。遂将城址改在了江东的驿站所在地——卜奎村。所以,地名为卜奎,城名为齐齐哈尔,二名并存。直到现在,齐齐哈尔最繁华的街路仍叫卜奎大街。凭我的感觉,这段历史大概就是“风刮卜奎”的原型吧!其实,齐齐哈尔的风真的很大,这里自古就有“风城”、“沙城”之称了。此外,民间一直流传着“齐齐哈尔的风,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的说法。更是由于“风刮卜奎”的传说,这里的人们就戏称齐齐哈尔是一座大风刮来的城市,这可能就是我理解的齐齐哈尔人的风的情结吧。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曾写过“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这虽是描写新疆轮台的,但我想古时候齐齐哈尔可能也是这个样子吧。早些时候的齐齐哈尔受尽了风沙的折磨,劲风刺骨,飞沙扑面,“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最贴切的描绘了。但如今豪爽的关东人究竟是有办法的,人们利用在这里兴建了大规模的风车田,风刮出了绿色的电。说到这里,似乎故事应该结束了。可现在的卜奎人却正谋划再塑一个“风刮卜奎”。这回并非神话,而是齐齐哈尔人对未来的规划。人们规划中远期,齐齐哈尔市区将向嫩江之西发展,把齐齐哈尔从劳动湖时代推向嫩江时代,使嫩江两岸共繁荣……这就是我要讲述的卜奎风的故事。
用“鹤文化”打造“中国鹤城” 东北网齐齐哈尔8月8日电用“鹤文化”打造“中国鹤城”城市主题文化品牌  ———专访齐齐哈尔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张振华  在我市首届和平节与第七届绿博会到来之际,就鹤文化与城市主题文化发展问题,记者与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张振华进行了一次访谈。  关于城市主题文化,张振华认为就是一个城市具有比较优势的强势文化,它能够突出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质,能够贯通其他经济、社会、历史等资源形成城市发展的张力,它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文化名片。城市主题文化使一个城市卓尔不群,魅力独特。构建城市主题文化的目的,就是用独具特色的文化形象打造城市的品牌,营造自身特有的魅力,以其文化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GDP增长,更需要文化的繁荣。从一味打造“经济名片”,到打造“文化名片”;从重视城市硬环境建设,到构建城市主题文化,反映了一个城市的觉醒。“鹤文化”就是我们打造“中国鹤城”城市主题文化的品牌。  关于鹤文化的开发,张振华谈到,鹤文化研究热、创作热目前在我市成为鹤城思想文化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研究方面看,我省老领导马国良的《丹顶鹤的文化现象》以开阔的视野,博览古今,环视中外,对丹顶鹤文化的意义进行了深刻阐述和深层解读,这篇洋洋万余言的作品作为鹤文化研究的发轫之作,首开新时期鹤文化研究的先河,对我市鹤文化研究影响很大。我市资深教授、学界前辈董驹翔、陈志贵二位老先生,不甘落寞,先后推出《文化生态学意义的鹤文化》、《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鹤与鹤文化》,揭开了我市鹤文化研究的序幕。我市中青年学者戴景春、金翼、程鹏飞、于文侠、李允光、王俏梅等紧随其后,都推出了鹤文化研究的力作。同前辈相比,这些中青年精锐研究的视角和指向更加贴近应用,他们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市鹤文化产业开发的丰厚理论资源。其中,市社会科学院地方经济研究所的所长李允光研究员担纲的2005年全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齐齐哈尔鹤文化产业开发研究》,是我市近年来鹤文化研究、鹤文化开发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该课题对鹤文化产业开发提出了一套翔实具体的方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大胆设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市鹤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了组织协调作用,聚集全市专业精英开展鹤文化研究,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座谈会,推出了一批研究成果,达成了许多共识。所有这些,都为我们进行鹤文化开发提供了足够的理论准备。我们研究鹤文化、开发鹤文化,最主要的最核心的目的就是开发鹤文化的优势,发挥鹤文化的力量,促进城市的发展。将鹤文化提升为城市的主题文化,打造“中国鹤城”品牌,让鹤文化成为齐齐哈尔走向世界的“名片”。我们研究、开发鹤文化最终目的都在于此。  关于鹤文化的优势,张振华娓娓道来,在我市众多的文化资源中,鹤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文化优势。鹤是一种吉祥鸟、文化鸟。鹤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一定地位,千百年来深深的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建构。鹤文化的许多核心理念,符合时代精神,具有个性魅力,可以彰显一个城市的特色,成为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  自然优势。齐齐哈尔市境内的扎龙湿地,是我国建立时间最早、湿地面积最大、生态环境最优、栖息鹤类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国家级鹤类自然保护区。来齐齐哈尔扎龙观鹤已是蜚声中外的观光旅游项目。  历史优势。鹤、鹤文化与齐齐哈尔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据我市青年考古专家、历史学者孙文政考证,鹤文化有着久远的历史,伴随着早期人类活动产生于齐齐哈尔。昂昂溪出土的骨管,就是齐齐哈尔原始先民用鹤骨制造的乐器。早在7500年前,就有鹤类在这里栖息,出土的陶塑是昂昂溪人鹤图腾的标志,是昂昂溪人用最虔诚最专注的心情,调动所掌握的艺术手段把他们美好的愿望寄托在鹤身上。鹤文化一直贯穿着齐齐哈尔7500年的历史。
现代装备装备现代鹤城 东北网齐齐哈尔8月8日电 松嫩平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齐齐哈尔,是一个神奇的城市。这里不仅是文化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充满时代气息的现代时尚之都。随着会展经济的不断盛行和发展,齐齐哈尔国际会展中心迎来了越来越多的中外宾客。绿色食品展、车展、丝绸展,无一不在向世人展示着这座集古典与时尚于一身的城市特色。但今天,黑龙江(齐齐哈尔)首届重大技术装备博览会的召开,真正显示了齐齐哈尔装备工业基地的魅力,综合展厅与各大装备企业的分展区以一台台威风凛凛的机床向与会客商和嘉宾展示着共和国装备工业历史的辉煌成就,鹤城人民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展现着“钢铁机械城”的风采。  高科技、高水准、生态化、国际化在本次会展得以集中体现。中国一重集团、齐重数控、齐二机床集团、北满特钢、齐车集团以及三大军工等享誉国内外的本埠知名企业齐齐亮相博览会,来自德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外装备工业企业和北京、上海、浙江、哈尔滨等兄弟省市的知名企业都带着象征着本企业最尖端的技术和设备来齐参展。档次之高、参与范围之广,在齐市地区实数首次。  会展经济的魅力在于可以使企业和企业的项目由无名变知名、由知名变著名。印象之中,运建集团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然而用秸秆代替煤炭,发展循环经济,推广生物质燃料和加工设备,这就是眼下运建集团在运作的一件造福子孙的环保绿色新项目。两年的试烧和生产的正式运营证明,新能源秸秆燃料块经过加工后,燃烧速度比煤要快15%,发热量与省内优质煤等同。而且,使用一吨秸秆燃料块比使用一吨标准煤节省50元左右。会展让许多客商认识了这一项目,市委书记杨信说,这是有市场潜力、有战略眼光的项目,发展空间非常可观。  会展经济火了一批中小民营企业。齐齐哈尔第三机床是地处龙沙区南苑开发区的一个民营企业,知名度虽不高,但会展中同样受益匪浅。记者在展区前看见参展的Xk713型机床上贴着一张红纸,上面赫然写着“此机床已出售”,问及负责人说,此型号机床参展不久就被东亚学团的技校购买了。  齐齐哈尔是国家重要装备工业基地,重装会在此召开充分显示了鹤城装备企业的综合实力。“国宝”依然珍贵、“明珠”依然闪亮,齐齐哈尔挺起共和国装备工业的脊梁,大步迈向工业经济更加辉煌的明天。
重装会,正向鹤城阔步走来 重装会,正向鹤城阔步走来 记者 韩文宇   继成功举办了六届中国(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博览会和三届国际小商品交易会后,鹤城会展经济的又一大盛事——首届中国齐齐哈尔重型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正向我们走来,会期初步拟定在盛夏七月。  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型装备制造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重型装备工业产品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全面系统地展示我国重型装备制造业发展成果,展望未来重型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进一步提升重型装备制造业水平,促进重型装备制造业快速健康发展,国务院振兴东北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拟联合举办首届中国齐齐哈尔重型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据有关权威人士介绍,这次博览会是继我国在北京、上海每年都组织举办国际机床博览会后,重点突出重型装备制造业发展成果的又一盛会。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重型装备制造业快速健康发展,是本次博览会的主题。对齐齐哈尔而言,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重心战略转移和国内市场对重型装备产品需求旺盛的有利契机,依托齐齐哈尔重型装备制造业产业优势、产品优势、科技优势和品牌优势,联合全国著名的重型装备制造企业,在齐齐哈尔举办首届中国齐齐哈尔重型装备制造业博览会,集中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重型装备制造业发展成就和“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成果,同时邀请国家有关部门和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举行装备制造业发展高层论坛,研讨装备制造产业政策和发展前景,通过博览会和高层论坛,进一步提高齐齐哈尔的知名度,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企业的影响力,促进装备制造业企业交流与合作,推动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国际化建设,对把齐齐哈尔早日建设成中国装备工业重要基地意义尤其重大。  规格高档  本次博览会由国务院振兴东北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联合主办,由我市政府承办。出席博览会人员将包括国家和省领导、国家和省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水利部、航空航天部、铁道部、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金融机构等部门的领导以及国家、省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规格之高,可见一斑。博览会上,不仅有我市中国一重集团公司、齐重数控公司、二机床集团公司、齐车集团公司、华安工业公司、建华工业公司、和平工业公司、北满特钢公司和齐齐哈尔经济开发区参与协办和参展,还将广泛邀请国内外著名制造业企业及重点用户参会。为期三天的博览会,还将有大量媒体记者云集鹤城,可谓群贤毕至,高朋满座。  内容丰富  博览会主展区将设在市绿展中心。展位面积13000平方米,全部按装备产品展览特点进行改造,以企业为单位,突出实物、模型、图片及多媒体展览。展区划分为五个板块:信息技术与装备、数控机床与专用设备、成套装备、机械配件、高新技术板块。同时组织与会人员参观一重集团公司、齐重数控公司、二机床集团公司、齐车集团公司和北满特钢公司。展会贸易洽谈中,将组织产品发布会、技术贸易洽谈会、项目签约会,增进交流,扩大贸易,加强合作,促进共赢。展会的重头戏还包括举办国际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高层论坛,论坛的主题是“机遇、发展、合作、共赢”,集中研讨国际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趋势和政策,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体制、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装备制造业协作配套及产业集群。  全市合力  首届中国齐齐哈尔重型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即将在我市举办,这是今年全市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把如此重要的博览会放在鹤城举办,足见国家对振兴齐齐哈尔这个共和国老工业基地的重视,也说明我市重型装备制造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正在引起国内外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装备工业是我市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66家,去年实现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42.3%,地位举足轻重。我市八大企业的研发制造水平均代表着我国目前同类产品的最高水平。一些主要装备产品享誉国内外。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办好首届中国齐齐哈尔重型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的良好基础。  目前,我市已成立以市委书记杨信为组长、市长林秀山等为副组长的博览会领导小组,下设组织协调组、会务筹备接待组、服务组、引资组等八个推进组,会同相关部门全力推进博览会筹备工作。我市将举全市之力,像当年成功筹办绿博会一样拼搏,确保首届中国齐齐哈尔重型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圆满成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重装会,正向我们阔步走来。
哈大齐工业走廊招商引资达113.6亿 实现产值117亿   东北网2月13日电(记者 雷蕾) 黑龙江省统计局13日对外公布《黑龙江省2006年哈大齐工业走廊统计监测结果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末,哈大齐工业走廊招商引资达113.6亿元,其中省外资金42.8亿元,外资4.5亿元人民币。完成项目投资额201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17亿元,新创造工业增加值47.4亿元,销售收入119.8亿元,利税19.3亿元。  截至2006年末,哈大齐工业走廊由20个项目区(统计口径)组成。其中:哈尔滨5个大项目区、大庆8个项目区、齐齐哈尔3个项目区、安达和肇东4个项目区。哈大齐工业走廊项目区总启动面积74.3平方公里,占项目区规划面积的12.5%。协议入区企业789户,已入区企业385户,投产企业156户。  按项目区启动面积比率排序依次为哈尔滨17.2%、齐齐哈尔12.7%、大庆10.1%、安达和肇东8.5%。按入区企业数排序依次为大庆193户、哈尔滨120户、安达和肇东53户、齐齐哈尔19户。按项目投资额排序依次为哈尔滨93.2亿元、齐齐哈尔39.3亿元、大庆36.3亿元、安达和肇东32.2亿元。按新创造工业增加值大小排序依次为大庆20.3亿元、哈尔滨17.1亿元、齐齐哈尔6.6亿元、安达和肇东3.3亿元。按引进省外、国外投资额大小排序依次为大庆15.1亿元、齐齐哈尔13.9亿元、安达和肇东13.8亿元、哈尔滨4.1亿元。  从启动面积看,哈尔滨的江北工业新区启动面积最大,为13.3平方公里。其次为大庆红岗项目区7平方公里、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区6.3平方公里、大庆东城项目区和宏伟化工项目区各4平方公里;从项目投资总额看,哈尔滨江北工业新区以58.5亿元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有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区19.3亿元、齐齐哈尔北苑项目区16.6亿元、肇东经济技术开发区15.5亿元、安达综合开发区13.5亿元;从投产企业看,大庆红岗项目区以38户企业位居第一,大庆兴化化工项目区以24户排名第二,其他依次为林源轻工项目区16户、肇东经济技术开发区14户、大庆龙凤项目区和大庆东城项目区各13户;从投产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看,前5位分别是大庆宏伟化工项目区20.4亿元、哈尔滨平房工业新区18亿元、大庆林源轻工项目区11.6亿元、大庆东城项目区10.7亿元、齐齐哈尔富拉尔基项目区8.8亿元;从引进国外资金看,哈尔滨江北工业新区一枝独秀,以3.9亿元人民币遥遥领先,其他有外资注入的项目区是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区3000万元、哈尔滨平房工业新区2300万元、让胡路民营科技工业园700万元。
光华美丽了鹤城夜 东北网齐齐哈尔2月3日电 进入2月,鹤城大街小巷的节日气氛越来越浓。夜晚时分,迎宾路上张灯结彩,各大广场也被各色彩灯辉映得光华璀璨。齐市市政设施管理处路灯养护维修中心的全体干部职工冒着严寒,从1月30日开始进行中心城区的节日彩灯安装工作,将把价值30万元的270多组造型各异的彩灯悬挂在城市的主要街路上,让全市人民在光与影的映衬下喜迎春节。  据市政设施管理处路灯养护维修中心主任郭平介绍,市政府今年高度重视春节城市布彩工作,有关部门专门从广州引进了造型奇特、色彩绚丽的多组灯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街路装饰彩灯的光源多数采用LED光源,虽然增加了投入,但是这种光源耐用持久、光线充足、档次很高,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鹤城夜色美景的档次,给人以美的享受。  据了解,目前,路灯养护维修中心的46名工作人员和8至9台工程车己经全部出动,加班加点工作,力争在2月12日之前完成270多组新型灯饰的安装工作。春节期间,人们会在东出城口、龙华路、站前广场、劳卫路、中心广场、源地街、通江路、劳动桥、新民大街、嫩江公园门前等齐市各大主要迎宾线路上看到中国结、大红灯笼等靓丽的五彩灯饰,还会在桥洞子两侧看到绵延几百米长的变幻莫测的LED光带。此外,深受市民欢迎的满天星彩灯串仍会在大街小巷闪烁光华,点缀鹤城美丽的夜色。
齐齐哈尔市工业增加值位居全省增幅第一 东北网齐齐哈尔2月1日电 2006年,齐市坚持解放思想,加快优势产业发展步伐,使全年工业经济呈现出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7.01亿元,同比增长23.7%,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增幅在全省13个地市中名列第一,且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七项指标均好于上年同期。  去年,齐市工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全面提高。随着全市工业生产的高速增长,工业经济效益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反映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综合指标——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0.5,同比提高18.9个点。其中6项指标均好于上年同期,总资产贡献率提高1.4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提高6.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下降1.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加快0.04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提高1.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2.5%。  地方工业贡献突出。从全市工业经济形势看,地方工业对齐市的贡献比较突出。去年,全市地方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1.51亿元,同比增长18.9%,高于全市增幅2.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9.77亿元,同比增长66.4%,占全市利润总额的71.0%;实现税金总额11.14亿元,增长10.8%,占全市税金总额的66.8%。  重点行业增势强劲。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看,工业生产和效益增幅较大的重点行业主要有以下三个行业:装备工业完成增加值42.12亿元,同比增长48.6%,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7.1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49亿元,增长26.3%;实现利润和税金总额分别为4.07亿元和5.08亿元,分别增长115.6%和74.6%。食品工业完成增加值25.88亿元,同比增长22.7%,拉动全市工业增长6.3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44亿元,增长24.3%;实现利润和税金总额分别为5.99亿元和5.51亿元,分别增长45.8%和21.1%。能源工业完成增加值10.25亿元,同比增长10.1%,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2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40亿元,增长10.1%;实现利润和税金总额分别为1.75亿元和2.39亿元,分别增长20.2%和15.8%。  县区工业亏损大幅减少。从县区工业经济形势看,亏损企业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减少。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由上年的49户下降到29户,亏损额由上年的2.08亿元下降到1.21亿元,同比下降42.2%。县区工业亏损企业由上年的24户下降到2户。 作者: 夏亚琴 李戈民    来源: 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编辑: 姜海鹏
建华区建置百年翻天覆地换新颜 岁月沧桑,斗转星移。2007年1月,建华区迎来了建置100周年。  回顾昨天 百年沿革多坎坷  建华区历史悠久而文明。1649年(顺治六年),一批逃难于沙皇俄国侵略的达翰尔族人在今日清真寺一带建起了卜奎村,故建华区素称“卜奎城”。1685年8月(康熙二十四年七月)清政府在卜奎村建卜奎驿站。出于战事需要,1691年8月(康熙三十七年七月)在卜奎驿站东北方建立齐齐哈尔城(今解放门为其南门—迎恩门)。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黑龙江将军衙门从墨尔根(今嫩江县)移驻建华区境内(今督军署址)。1907年1月(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齐齐哈尔开始实行区划管理。当时分为东、南、西、北、中5个区,总面积不过6.3平方公里,这5个区基本含在今建华区境内,可谓建华区建置之始。  辛亥革命后,建华区域迅速外展,渐成齐齐哈尔中心城区。1945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自卫军进驻,黑龙江省与松江省合并,省府依然设在建华区。1946年5月,齐齐哈尔市政府改设的六区中,建华区域为一区、五区和六区部分地段。到1954年12月,这三个区划为北关区和龙沙区。1958年2月,北关区与龙沙区合并为龙沙区。1958年11月成立人民公社时,以国营建华厂为轴,取“建华”二字,成立建华人民公社,延续22年之久。到1980年5月改回行政区建制,成立建华区人民政府,至今。
产品打进20余国家 齐重数控跻身国际制造业第一方阵 东北网1月15日电 一天签下8台8米以上“大立车”,30天内生产23台5米以上高精度“大立车”,一个月两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数控机床重要生产基地,正以产值年均增长70%的速度,年出口创汇翻番增长的势头,成功挤进国际制造业第一方阵。  齐重数控生产的数控重型卧式产品已达到国际当代水平,承载32吨以下的数控重型卧车国内市场占有率80.9%,高档重载荷全功能数控重型卧车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00%;数控立式车床制造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80%以上。齐重数控在保持国内市场高速增长的良好形势下,积极抢占国际市场,出口呈现大幅度增长好势头。2006年,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出口额近1亿元人民币,产品出口到美国、日本、欧洲、巴西、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出口到美国、日本的机床均为高档数控产品,“齐一”品牌在国际上赢得一片赞誉。  “十五”期间,齐重数控依靠自主创新创下了32个第一,共开发研制新产品80种,20多种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多轴控制、五轴联动重型卧式加工中心,打破了国外对中国的技术封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十六数控龙门移动式车铣床加工直径达16.8米,工件最大承重600吨,是亚洲最大的一台数控车铣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数控曲拐专用车床,填补了国内大型数控曲拐专用车床空白,达到国际当代水平。  齐重数控200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亿元,2006年达到16.3亿元。6年间,齐重数控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1倍多。2000年,齐重数控生产机床80台;2006年生产机床1300台。6年间,齐重数控产品增长16倍。  2007年,齐重数控将让世界瞩目。据刚刚第三次获得“黑龙江经济风云人物”功勋奖的齐重数控董事长刘建荣介绍,世界仅有几台最大的加工高度为12.5米的16米“立车”,世界最大的25米“立车”,将在这里诞生;数控曲轴旋风车床、数控强力旋压机即将研制成功,这两台产品将填补国内空白,成为齐重数控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 宋淑芳 路敦英    来源: 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编辑: 刘华
逢盛世 庆华诞 九十五载济世情怀铸辉煌 当历史的时针指向公元二OO六,当春华秋实被瑞雪纷飞覆盖,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迎来了九十五周年华诞。承载着九十五年的风雨沧桑,第一医院一路走来,记录了无数个动人心魄的故事;收获了无数个累累丰硕的果实;也缔造了无数个鹤城医学史上的奇迹。为人称颂,为己感动。  当我们翻开医院的历史,追忆其厚重的九十五年进程,无不欣然感叹。无论是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百业待兴的艰苦岁月,第一医院都恪尽职守,履行着自己救死扶伤的使命。并始终用辛勤与赤诚在磨砺中书写着华彩的篇章,留下了坚实的印记,也凝结了难以忘却的情怀。  九十五年的漫漫里程,正如浩瀚无际的宇宙,总有繁星闪动。虽不夺目,但它们的存在绝不仅仅是装扮天空,而是倾其所有释放光芒,它们照亮的每一个角落都不会被历史遗忘。广厦千间,众匠所营。正因为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第一医院人的智慧与追求,才使得一个又一个傲人的成就层出不穷。  第一医院崛起于北国边疆,畅游于无涯学海,凭着“敢为天下先”的胆识,锐意进取,改革图强,迈着铿锵的步伐执着前行。  九十五年的风雨砥砺,九十五年的历史积淀,第一医院人早已把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融入自己的生命。纵然岁月变迁,纵然时光流逝,不变的是我们的信念与追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朱岩嘉 文 戴信武 摄)
明月岛晋升国家4A级景区 明月岛晋升国家4A级景区 http://qiqihar.northeast.cn   2006-12-02 08:43:00   东北网齐齐哈尔12月2日电 记者1日从市建设局获悉:明月岛已成功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继扎龙自然保护区之后齐市第二个国家最高级别风景区。  明月岛总面积7.66平方公里,是被嫩江环抱的一座江心岛,明月岛拥有北方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经过建设,早已成为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著名综合性风景区,1994年被省政府批准为“黑龙江省风景名胜区”,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在创4A过程中,明月岛风景区坚持“环境优美、景观自然、生态原始、功能齐全、服务一流”的理念,大力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强化景区基础设施完善和环境保护,全面提升了景区的旅游接待水平和整体形象。尤其是近两年,引资建设了砼道路7.2万平方米,使每个景点和建筑物之间都有砼路连通,并与市内交通道路相接,方便游客来岛,打造以会议接待中心为园区的人工湖泊,形成小桥、草坪、树木、别墅与自然环境相互辉映,景色炫丽,成为景区旅游的新亮点。投入50万元建设了阳光温室和瓜果蔬菜观光园区,种植无公害绿色品种,游客可自由进园观光采摘增添乐趣,绿色食品已成为岛内餐饮的特色品牌。开辟冬季冰雪项目,投资800万元,建设了一座占地5.2平方米、规模宏大、功能齐全的城市滑雪场,掀起鹤城冬季旅游热潮。大力进行景区绿化、美化,注重保护原生态物种和植被,规划种植树木、绿篱、花卉、草坪,不仅提高了绿色覆盖率,也提高了景点观赏力。实施南北码头亮化工程,添加高杆灯4盏、景观灯12盏、投光灯4盏。同时,新增水上漂流、彩弹射击、网球、垂钓、卡丁车、电瓶车、儿童乐园等游玩项目10多个。  据了解,去年8月,明月岛风景区向国家旅游局申报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今年7月初,通过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检查组验收,至今,全省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11个。
神奇古城 魅力独具 东北网齐齐哈尔8月21日电 神奇古城 魅力独具  神秘古朴的扎龙大湿地、飘逸若仙的丹顶鹤,自然粗犷与古色古香浑然一体的明月岛、风光旖旎的龙沙公园,国家重工业中举世无双的装备制造场面、异彩纷呈的塞北文化、淳朴浓郁的关东风情……今日的“绿色食品之都”——齐齐哈尔这个神奇古城魅力独具。  近年来,齐市围绕绿都建设,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优势,不断开发拓展旅游天地。如今,绿都的魅力通过独具特色的鹤乡之游彰显于国内外。  扎龙湿地和丹顶鹤是齐市走向世界,叫响城市资源品牌的基础。齐市拥有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的湿地,扎龙是以鹤类等水禽为主体的湿地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辽阔的地域、原始的湿地景观、丰富的鸟类资源为世人瞩目。扎龙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保护区内鸟类多达260多种,其中水禽有120多种,尤以鹤类著称。世界上有15种鹤,在这里就可见到14种,是驰名中外的“鹤乡”。近年来,为了唱好鹤文化大戏,齐市成立了专门机构,而且扎龙保护区已人工繁殖驯养丹顶鹤百余只,由扎龙驯养的丹顶鹤作为友好使者,曾在澳门东亚运动会、武汉黄鹤楼、哈洽会等国内外大型活动中放飞表演,引起轰动。现在,扎龙每日2-3次放飞丹顶鹤的表演格外吸引中外游人,游客观光数量每日已达近万人次,并且成了五大连池——太阳岛——扎龙这黑龙江三点一线旅游中的“王牌”景点。  明月岛是与哈尔滨太阳岛对称的姊妹岛,又被誉为“天然氧吧”。身为国家3A级旅游景点,明月岛近年来的环岛建设围绕打绿色牌开展,除对将军府、宾馆、观月楼进行维修翻建扩建外,新增了天坛阁宾馆及新建了两个人工湖景观,新建的3栋明月宾馆一栋会议中心在绿博会期间投入使用。绿色观光园建设突出了特色生态观光科普教育基地特色。  以扎龙和明月岛这两大景点为根基,齐市在旅游工作中还依托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发挥资源、区位、文化三大优势,坚持产业化、多样化、开放型、可持续性发展原则,把握“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有利契机,立足“鹤”核心,围绕生态旅游之乡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前景广阔的旅游格局。目前,除了鹤乡游、古迹游、农家休闲度假游和绿色生态园区游,齐市还充分利用“共和国装备工业基地”的得天独厚优势,开发出“振兴老工业基地”重工业名企观光游等9个旅游系列,形成了“春赏花、夏游江、秋登山、冬览鹤”四季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整体品牌优势。  市旅游局提供的数字显示,全市目前共有星级饭店19家、旅行社37家、国家A级旅游区(点)13家、国家级和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6家。 (下转四版)全市旅游总收入连续5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旅游总收入连续3年占全市GDP的5%以上。透过这组数字,人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旅游资源优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大力开发旅游资源,还促进了绿色食品之都建设的步伐。以碾子山区为例,近两年来,他们借助每年一度的“登山节”,同步开展旅游与经贸洽谈活动,不但增加了华安集团公司的枪炮兵器展览园地、蛇洞山登攀、雅鲁河飘流等旅游新项目,而且使超亿元的绿色乳制品投资项目也落户碾区,带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得天独厚的绿色农业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使享有绿色食品之都美誉的齐市旅游别具一格。鹤城沃野千里、农牧业发达,国家农业部命名的14个特产之乡都有各自的观光和投资价值,首批国家级农业示范点铁农园艺园、甘南兴十四的小康村、梅里斯绿色观光农业区等现已成了省内外著名生态农业旅游景点。  目前,鹤城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的旅游大项目建设进行得热火朝天,已初步形成扎龙、尼尔基两大龙头景区两翼齐飞,特色产品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