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学海无涯9
great学海无涯9
我的邮箱:
[email protected]
关注数: 423
粉丝数: 414
发帖数: 241
关注贴吧数: 0
这应该就是汝窑的蟹爪纹 上图比较明显, 就是那一条一条黑色的断纹, 很像螃蟹爪子上的绒毛, 是釉料里的铁元素在裂纹处聚集所致, 类似 的瓷器有很多没有这样的断纹, 可能是因为釉料配方不同. 汝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蟹爪纹, 但是之前所谓的蟹爪纹不过是普通的裂纹, 在瓷器上普遍见到, 并不能判断为汝窑所特有的蟹爪纹.
关于201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第一产业(农业为主)仅为0.9万亿元,但是不创造任何物质财富的第三产业,主要是流通和服务,却投资了将近20万亿元,这第三产业,既不属于基础行业,也不属于民生行业,只属于生活改善型行业,跟官员有关的多,跟老百姓几乎无关。这是不能容忍的。
这是我今年刚种下的葡萄 今年过完年在果农的园子里买的。有不少的芽,一共长出6个枝条,每个枝条都有花穗。 我肯定不会疏花,但是可能会疏果。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农村人进城市只会增加耕地不会减少耕地;因为谁…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农村人进城市只会增加耕地不会减少耕地;因为谁都知道,农村人站的耕地比城市人多.即使全国13亿人都城市化了.全国也只需要13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最多有60%是耕地);所以永远不可能使耕地减少.即使13万平方千米都是耕地也不足2亿亩啊!!!!!!!!!! ------------- 回复:全中国,也许可以说全世界,质量最好的耕地(主产鱼米,蔬菜)只在江浙这一带,总面积可能连2亿亩都没有。这里气候适宜,灌溉便利,最重要的是灌溉有保障,是最可靠的耕地。城市建在哪里不行?为什么非要占用这里?
2306.8万建成5000口沼气池 建一口沼气池要4600元,问题在这里:农户自用的话,不能使每口沼气池都发挥最大作用,不能实现全部的生产能力。这样的模式可能难以普及。我认为还是应该集中供气。
基本农田 一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实行县、乡、村、农户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同时把基本农田保护纳入县、镇、村年度考核内容,促进了基本农田保护的常规化、规范化,严保全市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 --------评论:所有的1级耕地,全部都应该定性为基本农田。否则,耕地占补平衡是个谎言:你占用了1级耕地,用几级耕地来还?所谓的1级耕地,指的是类似长江三角洲平原这样的耕地:平整,灌溉方便,气候温度适宜。这样的耕地,在全中国范围来讲,最多不超过3亿亩。全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大约140亿亩,宜居的地方太多太多,风景好的地方也太多太多,为什么非要在这3亿亩上盖房子,搞工业?除了这3亿亩,剩下的耕地,是很难搞机械化的,我认为不需要非常严格的限制,事实上,房地产热,从来没有出现在这些土地上!近10年的房地热,几乎全部出现在1级耕地上!怎么占补平衡?占一点,就少一点,拿什么平衡?
柴窑之我见。 柴窑中国陶瓷史上,最早烧造成功的名瓷是秘色瓷,但是秘色瓷是一个种类,唐到五代之间所有青瓷精品都是秘色瓷。不但制作精美,釉色还必须明亮。柴窑则指的是五代柴世宋所烧的瓷器。特点是胎体薄,颜色如天蓝。如下图。它的年代特征是对的,胎体和釉面都没有玻璃光泽,属于较低温的窑口,早于南宋。它的工艺特征也是对的,胎体薄(跟当时的器物比),颜色是天蓝。这类瓷器还有很多其他的颜色,这应该是后来的衍生品种。至于是不是柴世宗所烧,无法断定。白色占了绝大多数,有些玻璃质感很强,说明是南宋时期的制品。颜色依次是红,紫,黑,豆绿,草绿,菜绿。我认为制作最精美的是豆绿那只,带有龙纹的,堪称柴窑巅峰之作。
定州红瓷:苏东坡有诗句赞美:定州花瓷啄红玉。可以想象它在当时被人们喜欢的程度。另有文献记载:宋仁宗(1023-1063年在位,时为北宋中期)有一天在张贵妃那里看到了一件定州红瓷,问是从哪来的。被告知是大臣王拱宸送的。仁宗大怒,说,告诉你不许拿大臣送的东西,为什么不听?于是拿把斧子把定州红瓷砸了。说明宋室自己不烧造这种瓷器,而这种瓷器是非常贵重的。 定窑:文献记载,定窑有绿定,紫定,黑定等,价值都高于白定。器型多以碗为主。定窑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圈足露胎处在口沿,而不是碗底。这一特点,是定窑的独有。胎和釉的玻璃质光泽不强,说明烧造温度低,烧造时间早于南宋。原因:宋官窑在南宋以后,先设立了修内司窑,而一件底款为“修内司制”的南宋官窑,还不具备玻璃质光泽,说明,这种玻璃光泽在南宋以前是烧不出来的。南宋以前有些器物表面会有温润的光泽,这种光泽来自低硬度的宝石,比如玛瑙。确切的说,是玛瑙屑。只有少数白定有玻璃质光泽,说明定窑到南宋时期都是一直在烧造的。定窑跟柴窑的关系:乾隆有一首诗,用来赞美他自己收藏的一件黑色的碗:色如海玳瑁,青异八笺遗。土性承足在,铜非钳口为.....后面这句的意思是说,从圈足可以看到胎的土性,因为口沿没有用铜包起来。而口沿包铜是定窑特有的现象,说明这只碗是黑定。再则,5大名窑里面,除了定窑,其他任何一个名窑都不生产黑色的器物。于是我们就知道,乾隆把黑定鉴定为柴窑,因为这只碗是归在清宫旧藏中的柴窑名录下的。定窑碗也大多薄胎,这是符合柴窑特点的。当然,柴窑最开始烧造的颜色是天青色,也就是天蓝色(有实物),但是,它后来又衍生出很多其他颜色的器物,如绿,紫,红,黑等,都采用了天青色柴窑工艺,只区别在色。这个窑口到了南宋以后,基本以白色为主。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