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爱__台风
唯爱__台风
Liberal.
关注数: 77
粉丝数: 256
发帖数: 18,248
关注贴吧数: 5
【閑聊娛樂】2000年起吹襲日本風暴再分析 閱前須知: 1. 本貼涵蓋2000年起正面吹襲日本列島及琉球群島的颱風。内容包括其生命史及登陸(如有)強度分析,採用最高一分鐘平均風速。 2. 本貼亦會列舉該颱風近中心地面觀測數據。資料來自日本氣象廳及日本海上保安廳海洋情報部。 3. 地面觀測資料的最高持續風速均採用十分鐘平均,未折算為海平面高度。 4. 貼内所用時間均爲日本標準時間(UTC+9) 5. 本貼工作量頗大,請勿催更。
【閒談娛樂】平反!新思維自評上世紀熱帶氣旋 本貼為 https://tieba.baidu.com/p/6748362339 之番外篇 内容聚焦上世紀部分定強爭議較大的熱帶氣旋,不完全按時間順序整理
【閒談娛樂】新思維自評新世紀北半球五級熱帶氣旋 全新思想 全新結論!
【考古】81年起西太颱風實測氣壓與KZC風壓對應 一樓留空
【闲聊娱乐】看图猜台风强度 本贴将放出部分热带气旋之卫星图像,各位可猜测热带气旋当时的风速,以气象机构评定的一分钟风速(最佳路径)为准 暂定每日更新三个热带气旋,并在下一次更新前公布答案 请勿插楼
不定期自評颱風 這裏什麽都沒有
【非權威自評】10年代北半球熱帶氣旋五十強 此排名基於一系列的分析法而定,包括SX分析法、AMSU、SMAP等。 風速接近者以氣壓決定排名次序。 本貼僅代表個人意見。 第50名: 2018年東太平洋颶風Hector 飛機實測:飛行層面146節,SFMR 137節 氣壓換算為936百帕 (08/06 18Z) SX分析法:約140節(08/07 00Z) AMSU:136節,941百帕(08/06 19Z) 綜合評價:140節,930-935百帕
SX分析法終極版發佈 指標如下 一.基礎形態 :以DT值為評價基礎 二.水汽表現:按WV風眼顔色評分,綠眼或以下+0KT,藍眼+5KT,深藍眼+10KT,紫眼+15KT 三.底層表現:按89h或相近的底層掃描色階評分,沒有一圈黃-5KT,一圈黃+0KT,一圈紅+5KT,一圈褐+10KT 四.移速關係:按巔峰附近六小時移速評分,18kph以下每少1kph-則0.5KT,18kph以上每多1kph則+0.5KT ,調整上限為正負5KT 移動方向以北或南為主的氣旋則不獲加成 五.緯度調整:按巔峰時位處緯度評分,巔峰緯度低於北緯14度的北半球氣旋或南緯14度的南半球氣旋一律-2.5KT 六.季節調整:巔峰時間在11月-5月的北半球氣旋一律-2.5KT 案例: 2018 MICHAEL 基礎形態:130KT 水汽表現:+5KT 底層表現:+5KT 移速關係:+0KT 緯度調整:不適用 季節調整:不適用 最終強度:140KT
【强度讨论】00年起西太四級或以上颱風再評定 本帖依然是以SX分析法爲依據 00年代老二來鎮一下樓
【强度讨论】79-99年西太四級或以上颱風再評定 本帖運用SX分析法及大量腦補作評定準則,求勿刪 80年代之王鎮樓
【強度黨喜訊】21世紀北半球百大熱帶氣旋強度個人排行 本排行包含一百個(實爲95個)北半球五級熱帶氣旋(自評),定強依據大部分爲SX分析法,再加上個人感覺微調,有不合理之處請往死裏噴,謝謝
SX分析法完成對200個四級或以上熱帶氣旋之強度分析 主要爲2000年或以後北半球熱帶氣旋,結果僅供參考
【闲聊娱乐】SX分析法完成對200個四級或以上熱帶氣旋之強度分析 主要爲2000年或以後北半球熱帶氣旋,結果僅供參考
【真。廣告】歡迎各位喜愛談論熱帶氣旋的吧友前往美莎克吧 地址:https://tieba.baidu.com/f?ie=utf-8&kw=%E7%BE%8E%E8%8E%8E%E5%85%8B 美莎克吧歡迎各位的來臨! 復興美莎克吧的重任就在你我身上!
【修订版】SX分析法v1.3.0版隆重登场 感谢眾大佬的提点和辅助,让我的一点小想法可以变成一套真正的分析方法 分析法大致包含四個范畴 一.基础形态(即DT值,可酌情作出调整) 二.水汽表现(按WV风眼颜色评分,绿眼或以下+0KT,蓝眼+5KT,深蓝眼+10KT) 三.底层表现(按89h或相近的底层扫描色阶评分,一圈黄+0KT,一圈红+5KT,一圈褐+10KT) 四.移速关系(按巅峰附近六小时移速评分,12kph或以下-5KT,13-22kph+0KT,23-32kph+5KT,33kph或以上+10KT) 示例: 2017 Irma 基础形态:135KT 水汽表现:+10KT 底层表现:+10KT 移速关系:+5KT(25kph) 最终强度:160KT本帖将继续放出更多案例,敬请留意
【闲谈娱乐】个人版热带气旋强度分析法 原谅我标题党了一下,这个并不是什么高端的分析法,只是分享一下自己对于较强台风/飓风巅峰评定的想法,欢迎各位发表意见(内容大致上是参照了闻一多大神的某贴) 本帖以下将以部分具高密度飞机观测数据的热带气旋作试验 先以大家最熟悉的例子作开首 2010 Megi 基础形态:155KT 风眼水汽表现:+10KT 底层表现:+5KT 移速关系:+5KT(约18KPH) 最终评定:175KT 实际测得:飞行层面192KT,SFMR169KT(数据均于17日12Z至13Z附近测得,稍早于形态巅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