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xb_freedom hxb_freedom
关注数: 94 粉丝数: 131 发帖数: 4,067 关注贴吧数: 13
接应青黄不接的瓜到底谁背 u21夺冠,说明咱们的青训还是在线的,各个位置也都有新人在涌现,虽然没有朱李那样的天才球员,但是整体各位置的人才培养也都有新人成才,除了接应。 自由人,主攻,副攻,都有最佳,二传在这个年纪的表现,谈不上惊艳,但也算及格,只有接应位置依然看不到足以担当龚翔宇替补的新人出现。 王音迪的发展方向是不接一传的强力接应,但是无论力量高度,都不具备突出的优势,下球率连主攻都不如。唐欣力量不错,但是缺乏高度,如果被熟悉以后很难突破,江苏把她定位为主攻培养其实是有道理的,没有高度的接应和没有一传的主攻,还是一传有进步的空间。 相反,副攻位置目前倒是人才过剩,前世青赛mvp至今在国家队无用武之地,扣高329的高意也还没有稳定的出场机会,这边新人又出来几个不错的,王文函,曾洁雅,万梓月,这都是可造之材。 如果高意或者王文函这样身体条件的球员,在少年队有个伯乐往接应位置培养一下,也许国家队的接应之危现在已经解除了。当然以上纯粹是个人的臆想。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各地方队在接应球员的培养上,都放在了靠后的位置。这一点天津队首当其冲,王艺竹,陈博雅,到现在也没有一个能定向在接应位置培养。作为女排球迷,也是天女球迷,我确实也不太能理解李珊和王宝泉。希望各地方队能真正重视起接应位置的人才培养,适应如今世界排球发现的趋势,不要再瘸腿了。
目前的乱象,排管中心难辞其咎 转个别处看到的帖子,觉得很符合我的想法。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o.mbd.baidu.com%2Fr%2F14BINhYkK4g%3Ff%3Dcp%26u%3D8f4ef976406bde33&urlrefer=6f823baf03b62936094e5bbe37b960f6 感觉排管中心应该有所作为,应该适时发声,澄清事实,回应球迷们的呼声 。 1.朱婷的问题,有关于朱婷的话题,说的太多了,看着都嫌烦,但是事实要澄清,和斯坎迪奇签约,续约,是不是经排管中心同意的,如果是,就应该站出来说明事实,不要让运动员背锅,如果不是,以手伤不能适应国家队训练比赛为由,拒绝国家队征召,继续和国外球队签约,就应该做禁赛处理! 2.张常宁频繁上综艺,做广告,而且据8月14日相关媒体报道,最近又接了杭州亚运的广告,代言中国排球,是不是经过排管中心同意的,如果是,就澄清事实,不要给运动员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如果不是,对于一个长期不归队参加集训,也是以现在的体能和状态不适合国家队为由,拒绝国家队征召,而且也不宣布退役,排管中心是不是也要有相应的处罚? 3.国家队为什么要保留2号和9号球衣,是不是要给穿这两件球衣的人以特殊待遇? 4.任何人,不管过去获得了多少荣誉,躺在功劳簿上吃红利,而排管中心默不作声,都是对现在为国拼搏的球员最大的不公,也是对关心女排的球迷最大的无视,女排是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排管中心必须要有所作为,回应球迷的呼声,维护这面旗帜。 排管中心对在中国境内注册的排球运动员,是有管理权的!默不作声,这不是应有的态度!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