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2677650 zx2677650
小米米
关注数: 5 粉丝数: 18 发帖数: 552 关注贴吧数: 19
(原创)Ayreon-2004《The human equation》故事赏析 前言 Ayreon 来自荷兰的老牌前卫金属/前卫摇滚乐队,目前签约厂牌Insideout Music,由前卫怪才之称的Arjent Anthony Lucassen一手组建,他同时担任乐队的主唱,吉他,贝司,键盘多种角色,鼓手由Ed Warby担任。这张《The human equation》暂且翻译成《人类方程式》发行于2004年,这在当时的前卫金属界又一次掀起了概念叙事风格的狂潮。 自从Queensrych的《OPERATION: MINDCRIME》和Dream theater的《Scenes from a memory》以来,前卫叙事一直都是摇滚乐里非常有魅力的表现形式,Ayreon这张人类方程式又在这一领域获得了更大的突破,不仅制作更加宏大,而且把故事提升到人类情感方面,想去探究情感与人性矛盾,这种深层次的探究而属首次。在国外权威金属网站progarchives.com上,乐迷给予充分的赞赏,在世界前卫专辑排名里仅次于Queensrych和梦剧院之后,可见这张的反响有多么巨大。 专辑概述 《人类方程式》这张专辑是一张具有野心的专辑,为什么?因为它制作阵容异常强大,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故事里的人物以及扮演者。 器乐部分: Arjen Anthony Lucassen : Guitars, Bass & Keyboards Ed Warby : Drums & Percussion Ken Hensley : Keyboards Martin Orford : Keyboards Joost van den Broek : Keyboards Oliver Wakeman : Keyboards Robert Baba : Violin Jeroen Goossens : Flute Marieke van der Heyden : Cello John McManus : Flute & Whistle 角色演唱部分(每一名角色在故事中以情感来命名,共有11名角色): Mikael Uerfeldt 饰演“恐惧”简称恐 Mike Baker 饰演“父亲”简称父 Marcela Bovio 饰演“妻子”简称妻 Eric Clayton 饰演“根源”简称源 Magnus Ekwall饰演“傲慢”简称傲 Heather Findlay 饰演“爱”简称爱 Devon Graves 饰演“痛苦”简称痛 Irene Jansen 饰演“激情”简称激 James Labrie 饰演“主人公”简称我(梦剧院主唱大家很熟悉了) Devin Townsend 饰演“愤怒”简称怒(又一个很有名的前卫怪才) Arjen Lucassen 饰演“最好的朋友”简称友 故事叙述男主人公在医院濒临死亡的二十天内所发生的事情···(如果没听过该专辑,可以一边听一边看,更加有震撼力,在这里我没有直译歌词因为非常晦涩难懂,所以我把它再加工一下通俗易懂) 第一天:守夜 随着病房里监听仪器的滴答声,故事在医院中拉开序幕,低沉的键盘似乎把故事氛围拉入忧郁的情景,我最好的朋友和我的妻子正在病房守护着我,我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我已经昏迷许久。友与妻正在交谈,友:他能睁开眼睛吗?你认为他能听到我们的声音吗,他知道我们在他身边吗?妻:为什么你那么关心他,你现在才知道问题的严重吗?此段对话为全篇埋下伏笔··· 歌曲后半段以急促的心跳声和汽车猛烈的刹车声交替结束,更让人觉得耐人寻味····我们的男主角可能是因为车祸受伤昏迷不醒···· 第二天:隔离 在昏迷的同时,我的内心做着挣扎,潜意识里我是清醒的。(梦剧院主唱JR开唱)我:我无法动弹,我感觉不到我的身体,我什么也记不清了,这是哪儿?我怎么来到这里的?我不清楚发生了什么··我孤独吗?这时候男主角的情感做为故事角色浮出水面,恐惧和主人进行对话,恐:你被抛弃了,每个人都会离开你,曾经你根本都不在乎的人,到了该偿还的时候了。你是孤单的,没人愿意搭理你。我:这是梦境还是现实?另一个角色“根源”出现,源:有时候梦可以成真。我:但我感觉不到。源:我将带领你穿越这片雾霾,我:但是,你是谁?你为什么在这里?源:我是你,你就是我们。我:这不可能,我已经昏迷了。源:我将让你获得自由让你明白。
极简主义注释 它是一种设计风格 感官上简约整洁 品味和思想上更为优雅。西方的传统艺术是统一的理想,现代艺术是一体的样式,后现代艺术是单一的信条。之所以说是统一的理想,是因为对真实的认识有一个抱负;之所以说是一体的样式,是因为对真实的把握有一个构想;之所以说是单一的信条,是因为对真实的利用有一个考虑。 之所以说是统一的理想,还是因为在此之下产生了一个共同的标准,在这个共同的标准之下追求不同的风格;之所以说是一体的样式,还是因为在此之下出现了一个基本的命题,在这个基本的命题之下追求不同的形式;之所以说是单一的于信条,还是因为在此之下形成了一个一致的默契,在这个一致的默契之下追求不同的影响。 根据艺术史学家的分析,传统艺术结束于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也译作印象派),现代艺术结束于极简主义(Minimalism也译作极少派、极限主义),后现代艺术方兴未艾。 传统艺术追求一个崇高的理想,在此之间有了不同的风格,几至回归自然,出现最多的词汇是自然规律和永恒,最诱人的问题是对风格的研究;现代艺术追求一个自在的样式,在此之间有了不同的形式,直到几何图案,出现最多的词汇是自我意识和创新,最诱人的问题是对形式的讨论;后现代艺术追求一个实际的信条,在此之间有了不同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出现最多的词汇是生存现实和效果,最诱人的问题是对影响的争论。  传统艺术可以阐释,但要符合一个道德的约束,风格即全部,永恒可以超越人的时代;现代艺术反对阐释,创作本身呈现和谐的秩序,形式即根本,创新可以评价人的价值;后现代艺术难以阐释,并不对应一个必然的联系,影响即一切,影响可以改变人的情趣。 根据艺术史的描述,乔托被视为西方绘画传统艺术的奠基人。随后,透视、解剖、材料……的掌握,使如实地再现幻觉真实的世界受到了鼓舞;人文思想、宗教改革、技术革命……的发展,使科学的手法认识人类世界的理想有了信念。这是注重"主观世界"的阶段,然而,这主义,那主义,当绘画的"现实主义"出现之后,尖锐的现实矛盾挑战即成的道德,继而人们发现,认识主观世界普遍规律的理想抱负受到了挫折。人们开始怀念自然。印象派把画布搬到了室外,把握客观世界的和谐样式。在这主观认识的历程之中,艺术学科造就了许多大师,达芬奇的成就促成艺术超出工匠艺人的划限,上升到精神的维度。 根据艺术史的描述,塞尚被视为西方现代艺术的奠基人。随后,传统艺术的透视规则受到了质疑,原本一样高的物体,在传统艺术的画面上则被表现为近大远小,于是开始了塞尚"客观的观察世界"的真诚决心(现代绘画简史/赫伯特·里德);传统艺术的色彩明暗技术不令人满足,单纯并置的色彩区域,在传统艺术的画面上往往被处理为混色塑造,于是开始了修拉"合乎逻辑的、科学的和绘画的体系"的试验(现代绘画简史/赫伯特·里德)。这是注重"客观世界"的阶段,然而,这流派,那流派,当绘画"极少派"出现之后,繁杂的生存现实冲撞达成的和谐,继而人们发现,把握客观世界净化秩序的样式试验结果难以兑现。试验走到了极限。后现代艺术家识别了物质属性的艺术作品的限制,在凹凸不平的自然空间和前后遮掩的社会内部一展身手,影响生活习俗。在这客观把握的历程之中,艺术领域培养了许多大师,杜桑的成就促成艺术领域的突破,再扩展到人类社会的维度。  事实包容事物的方方面面,分析和归纳只能是剖析因子结成一些因素以求看到事实,但是事实密不可分。我们所说的风格、形式、影响,任何时期的艺术都包括这些因素,所说的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生存现实,这些因素在任何时期都是一回事情,所说的对真实的认识、把握、利用,艺术家都是以不可缺少这些因素以求获得人们的承认。进入后现代社会,人们更清楚原因和结果之间并不一定是对等的联系,某一时期,某一主张,某一论断也是在指出一些强化的因子起着作用。古希腊哲人巴门尼德认为一切是一,并且是静止的;赫拉克里特认为一切在变,人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河流;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一切存在物的始基,天是一个和谐的数目。事实是什么样子,我们不知道。况且,他们所说的,人们的理解也不一样。存在的整体,运动的精神,和谐的状态,局部的放大在于有所识别,即会是生成的因子。几百年之后,《圣经》说出了一个消息。 
极简主义注释 它是一种设计风格 感官上简约整洁 品味和思想上更为优雅。西方的传统艺术是统一的理想,现代艺术是一体的样式,后现代艺术是单一的信条。之所以说是统一的理想,是因为对真实的认识有一个抱负;之所以说是一体的样式,是因为对真实的把握有一个构想;之所以说是单一的信条,是因为对真实的利用有一个考虑。 之所以说是统一的理想,还是因为在此之下产生了一个共同的标准,在这个共同的标准之下追求不同的风格;之所以说是一体的样式,还是因为在此之下出现了一个基本的命题,在这个基本的命题之下追求不同的形式;之所以说是单一的于信条,还是因为在此之下形成了一个一致的默契,在这个一致的默契之下追求不同的影响。 根据艺术史学家的分析,传统艺术结束于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也译作印象派),现代艺术结束于极简主义(Minimalism也译作极少派、极限主义),后现代艺术方兴未艾。 传统艺术追求一个崇高的理想,在此之间有了不同的风格,几至回归自然,出现最多的词汇是自然规律和永恒,最诱人的问题是对风格的研究;现代艺术追求一个自在的样式,在此之间有了不同的形式,直到几何图案,出现最多的词汇是自我意识和创新,最诱人的问题是对形式的讨论;后现代艺术追求一个实际的信条,在此之间有了不同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出现最多的词汇是生存现实和效果,最诱人的问题是对影响的争论。  传统艺术可以阐释,但要符合一个道德的约束,风格即全部,永恒可以超越人的时代;现代艺术反对阐释,创作本身呈现和谐的秩序,形式即根本,创新可以评价人的价值;后现代艺术难以阐释,并不对应一个必然的联系,影响即一切,影响可以改变人的情趣。 根据艺术史的描述,乔托被视为西方绘画传统艺术的奠基人。随后,透视、解剖、材料……的掌握,使如实地再现幻觉真实的世界受到了鼓舞;人文思想、宗教改革、技术革命……的发展,使科学的手法认识人类世界的理想有了信念。这是注重"主观世界"的阶段,然而,这主义,那主义,当绘画的"现实主义"出现之后,尖锐的现实矛盾挑战即成的道德,继而人们发现,认识主观世界普遍规律的理想抱负受到了挫折。人们开始怀念自然。印象派把画布搬到了室外,把握客观世界的和谐样式。在这主观认识的历程之中,艺术学科造就了许多大师,达芬奇的成就促成艺术超出工匠艺人的划限,上升到精神的维度。 根据艺术史的描述,塞尚被视为西方现代艺术的奠基人。随后,传统艺术的透视规则受到了质疑,原本一样高的物体,在传统艺术的画面上则被表现为近大远小,于是开始了塞尚"客观的观察世界"的真诚决心(现代绘画简史/赫伯特·里德);传统艺术的色彩明暗技术不令人满足,单纯并置的色彩区域,在传统艺术的画面上往往被处理为混色塑造,于是开始了修拉"合乎逻辑的、科学的和绘画的体系"的试验(现代绘画简史/赫伯特·里德)。这是注重"客观世界"的阶段,然而,这流派,那流派,当绘画"极少派"出现之后,繁杂的生存现实冲撞达成的和谐,继而人们发现,把握客观世界净化秩序的样式试验结果难以兑现。试验走到了极限。后现代艺术家识别了物质属性的艺术作品的限制,在凹凸不平的自然空间和前后遮掩的社会内部一展身手,影响生活习俗。在这客观把握的历程之中,艺术领域培养了许多大师,杜桑的成就促成艺术领域的突破,再扩展到人类社会的维度。  事实包容事物的方方面面,分析和归纳只能是剖析因子结成一些因素以求看到事实,但是事实密不可分。我们所说的风格、形式、影响,任何时期的艺术都包括这些因素,所说的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生存现实,这些因素在任何时期都是一回事情,所说的对真实的认识、把握、利用,艺术家都是以不可缺少这些因素以求获得人们的承认。进入后现代社会,人们更清楚原因和结果之间并不一定是对等的联系,某一时期,某一主张,某一论断也是在指出一些强化的因子起着作用。古希腊哲人巴门尼德认为一切是一,并且是静止的;赫拉克里特认为一切在变,人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河流;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一切存在物的始基,天是一个和谐的数目。事实是什么样子,我们不知道。况且,他们所说的,人们的理解也不一样。存在的整体,运动的精神,和谐的状态,局部的放大在于有所识别,即会是生成的因子。几百年之后,《圣经》说出了一个消息。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