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D🎏 myjiang64
关注数: 65 粉丝数: 115 发帖数: 2,416 关注贴吧数: 22
养好水最重要 莫要乱加药剂 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21681bf429ab6700d0422324942456f26b14f690&urlrefer=be30eaf7cef1876bc29e7b75f526e267 一个良好的饲养水体中,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或者是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在其中下入任何治疗性药物、尤其是细菌性药物,比如说:我见很多人会定期的在水中放一两瓶青霉素之类的、美其名曰“预防”,这是不懂水体生态的可笑之举,其它如什么黄粉啊之类等等也不要加,你如有条件,你放点水质稳定剂啊、硝化细菌啊、活力配方综合维他命剂啊、滤材中放点活性炭、吸氨石之类的水质处理物品以及生物性制剂倒是很不错的; 而一个正常稳定的水体、你无需放上述的这些东西,另外、建议也不要放盐(新鱼入缸初期可以放点),盐虽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其实此举没必要,因为水体无论你如何进行消毒杀菌,细菌永远都存在、正如同我们生活的空气中它永远都存在细菌,而细菌能不能侵害到鱼,这主要取决于鱼本身的抵抗能力,鱼只健康它就自然会进行抵抗,而你成天这样那样的去弄它,把它本来健康的身体搞成经不起风吹的花朵,随着抵抗能力的下降、它也就容易被细菌感染引发疾病,就如同我们人感冒生病一个道理; 而我想告诉你、下盐的正确目的是:平衡鱼体渗透压、缓解鱼只的紧迫感,就有点如同鱼此时高血压一般、盐就是平衡这个高血压的(我把鱼只此时的状态形容为高血压,大家自己想象一下、应该明白水质不好对鱼的影响会有多大了吧?所以、我说无论是治疗还是正常饲养,搞好水质是基础关键,水质不好,你越下药、只怕它可能会越死得快!)。当鱼受到某些外在因素的刺激导致其不适时(比如:不适应水质环境、PH震荡、外伤等等情况),下盐是最经济也很实用的一种良好暂时处理物品,而用它的目的其实和水质稳定剂、综合维他命剂等的基本作用是相同的,那就是“缓解鱼只的紧迫感、稳定鱼只状态并增强其抵抗能力”(类似于稳定水质的一种方式,只不过、实际水质是内在主要因素),下盐保护鱼只是外在辅助因素),从而便于饲主对其之后的观察以及治疗,也就是说、人家下盐的目的是稳定鱼只状态便于之后的观察,或者是治疗,而不是如你般拿来用作所谓的预防,该类的预防是没有必要的,并且或许你该类的预防往往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就个人经验而言,发现金鱼出现一些轻微病症时,不要立刻急着就下药,那些小病金鱼往往是完全有能力自愈的,大部分时候,鱼不是病死的,是被折腾死的……所以建议发现问题时适当观察几天再做判断。这里的病症传染病、寄生虫除外,发现这些情况还是按照相关方法及时处理的好……
新手开缸教程 ★ 一个新的鱼缸就象一个新装修完的房子,里面的有害物质是多多的,所以新缸的第一个步骤当然就是“养缸”。当然我们是要放水去养,把缸好好的洗几遍,然后放满一缸水,再狠狠的洒他几包盐下去,只要你还舍得,只要还会溶解,就继续洒吧,浓盐水会把病菌,异味,还有表面一层不稳定的玻璃胶全部清掉,就这样一缸盐水静静的养一个礼拜以上,当然,如果你的心地很好,你养一个月,你以后的小鱼们会用健康来感谢你的。 除了用盐水还可以用高锰酸钾,但是清理的时候一定要清理干净。★ 不经过养缸这个阶段,有时会在你放水下鱼后发现一缸水一直都是乳白色,怎么也清澈不了,不要奇怪,因为有别的细菌在抑制你的宝贝硝化,基本上,已经可以宣告你将养什么死什么!养缸结束了,把缸里养缸的水全部清掉。 ★ 第2步,当然不是下鱼啦,我们接下来是要养水了,说白一点,两个目的,一是要让一缸水老化,二是要培养出硝化。 首先再放满一缸水,把泵开开,不要舍不得开,因为从这一刻开始,你的泵将不会停止了,除非换水,停电和它坏掉。硝化依赖你缸里的水流生存,当你的缸里形成了硝化群落,你把水流停止4小时,硝化就会开始死亡,12小时,硝化就大量死亡,24小时,恭喜你,你可以重新培养过硝化了,因为你的缸里已经没剩下什么了。 放水开泵3天后,可以开始下几条草金或者你认为生命力比较强的鱼(强调一点,一定要是健康无病的),我们叫开缸鱼,虽然不是什么好鱼,不过我们也要讲道德,不要一放水就下鱼,让人家去喝新鲜氯水,基本从下开缸鱼开始,我们就算是正式的培养硝化了,这时候尽量少喂鱼,这时候你的硝化细菌还太少,就那一点点便便已经忙死它们了,不需要添加什么瓶装硝化啊什么粉状硝化啊,我是不信赖那种添加物,这些东西都是自己能培养出来的,开缸初期最重要的就是耐心! ★ 放了开缸鱼,接下来就慢慢养咯,建议3天换1/5的水,一般养水时间应该在2个礼拜到1个月以上,期间不要开灯,只需要24小时开泵,开缸完成后就可以迎接你的爱鱼入住了,以后定期给鱼缸换水,配合每天定时、定量、定点的喂食,就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好”水了!最后劝告一句初期选闯缸鱼的时候别选的太磕碜了,不然等你开缸完成后这些鱼的去留必然会是个令人纠结的问题了。
观水色辨水质 “若要养好鱼,先要养好水。”通过观察水色,可以知道水质的好坏,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如排去老水、注入新水、施肥等方法)来改善水质,以利于鱼类健康、快速生长。 1 水色呈黄绿色且清爽,为好水。该颜色表示水色浓淡适中,水体中的藻类以硅藻为主,绿藻、裸藻次之。 2 水色呈草绿色且清爽,为好水。该颜色表示水色较浓,水体中的藻类以绿藻、裸藻为主。 3 水色呈油绿色,为好水。该颜色表示水质肥瘦程度适中,在施用有机肥的水体中该种水色较为常见。水体中的藻类主要是硅藻、绿藻、甲藻、蓝藻,且数量比较均衡。 4 水色呈茶褐色,为好水。该颜色表示水质肥瘦程度适中,在施用有机肥的水体中该种水色较为常见。这种水色的水体中腐殖质浓度较大,水体中的藻类以硅藻、隐藻为主,裸藻、绿藻、甲藻次之。 5 水色呈蓝绿、灰绿而浑浊,天热时常在池塘下风的一边水表出现灰黄绿色浮膜,为坏水。该颜色表示水体的水质老化,水体中的藻类以蓝藻为主,而且数量占绝对优势。 6 水色呈灰黄、橙黄而浑浊,在水表有同样颜色的浮膜,为坏水。该颜色表示水体的水色过浓,水质恶化,水体中的藻类以蓝藻为主,且已开始大量死亡。 7 水色呈灰白色,为坏水。该颜色表示水体中大量的浮游生物刚刚死亡,水质已经恶化,水体严重缺氧,往往有泛塘的危险。 8 水色呈黑褐色,为坏水。该颜色表示水色较老且接近恶化。可能是施用过多的有机肥所致,水体中腐殖质含量过多。水体中的藻类以隐藻为主,蓝藻、裸藻次之。 9 水色呈淡红色,且颜色往往浓淡分布不匀,为坏水。该颜色表示水体中的水蚤繁殖过多,藻类很少。这种水色的水体溶氧量很低,已发生转水现象,水质较瘦。 10 对于褐色水来说,施肥初期形成的褐色水是好水,中后期从其他水色转变为褐色的水则是坏水。 养鱼先养水”,这是养鱼的经验之谈,是我国从事渔业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养水的一个基本功就是看水色。水色是由水中溶解物质、悬浮颗粒及浮游生物的存在形成。其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反映水色的主要原因。由于浮游生物中的诸多浮游植物,其体内含有不同的色素细胞,当其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时,池水就呈现不同的颜色与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天气的变化,以及水生浮游植物存活及世代交替,水生浮游植物的种群和数量亦发生变化,水色也因之而发生变化。 对养鱼有利的水色有二类。一类是绿色,包括黄绿、褐绿、油绿三种。另一类是褐色,包括黄褐、红褐、绿褐三种。这是因为这二类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数量多,鱼类容易吸收消化的也多,此类水可称为“肥水”。如果水色呈浅绿、暗绿或灰兰色,只能反映浮游植物数量多,而不能说明其质量好,这种水一般视为瘦水,是养不好鱼的。如果水色呈乌黑、棕黑或铜绿色,甚至带有腥臭味,这是变坏的预兆,是老水或恶水,将会造成泛塘死鱼。 一般“水肥”指水色浓,浮游植物生物量高并形成水华,但不一定是好水。反之水色淡不一定是“水瘦”,如果形成这种水色的浮游植物鱼类能利用,还应是好水。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21681bf429ab6700d0422324942456f26b14f690&urlrefer=be30eaf7cef1876bc29e7b75f526e267
【金鱼体表粘液增多的分析和挂泡】 【体表粘液增多】 金鱼的体表粘液,是其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如果金鱼的体表粘液增多,这就意味着外界环境有不利因素的存在,并且正在危害金鱼的健康。在此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你就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了,必须仔细地观察和分析可能引起金鱼体表粘液增多的原因,并加以解决。 至于能够引起金鱼体表粘液增多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因素: (1)水质因素。比如说长期不换水,水中的有毒污染物积累到一定浓度;或者是极端的酸碱度环境,也可以是酸碱值的突然大幅度波动; (2)化学物质的刺激作用。在用药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引起金鱼体表粘液的增多;或者新水中的氯气未挥发殆尽等; (3)强烈的应激反应。在金鱼受到强烈惊吓的时候,最为常见是我们捉鱼的时候,鱼体往往会分泌大量的粘液; (4)病原体的刺激。正如之前所说的,寄生虫的感染也有可能会引起金鱼体表的粘液增多现象。但是这种粘液增多与上面三点所说的不同,上面三种因素引起的额外分泌的粘液,一般都没有难闻的腥臭味道,或者说气味并不浓烈。但是由病原体引起的金鱼体表粘液增多,往往会散发出浓烈的腥臭味道,并且额外分泌的粘液会不断地脱落,严重影响水质条件,使水质恶化。 顺便一提,在治疗寄生虫病的时候,如果不把体表的粘液搞掉的话,药物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抹盐的方式,去除病鱼的体表粘液,再进行药物治疗。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操作的难度较大,需要相当的经验去判断鱼的承受能力,操作过程宜短不宜长,如果操作时间过长的话,很容易就会造成死鱼事故的发生。 此外,也可以采取直接进行药物治疗的办法,但是在治疗结束之后,建议采取清水过洗的办法,把病鱼体表的粘液洗掉,同样可以增强治疗的效果。 如果你的爱鱼出现此类现象,请不必惊慌,只要你细心观察、排查,就一定能够找出病因,也可以加以解决。 【珍珠鱼挂泡】 挂泡现象同样也是珍珠鱼爱犯的老毛病,泡体内的液体与水泡眼眼泡之内的液体相同,都是金鱼的组织液。而且此现象也是以腹部挂泡最为常见,同样也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冬季尤甚。一般都不需要作任何的治疗。成因方面,主要也是认为体液的循环障碍所引起的。
【水体pH值的作用和调节】 一、水体pH值的作用 氢离子浓度一向被认为是养鱼水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养鱼用水的水质时通常都要测定pH值。这是因为氢离子浓度从多个方面影响到鱼和鱼的生产。 1.鱼类能够安全生活的pH值范围大致是6~9,而最适宜的范围在鲤科鱼类为弱碱性,即pH值为7~8.5,在鲑科鱼类为中性附近即pH值为7上下。pH值超出一定范围高限为9.5~10,低限为4~5会直接造成鱼的死亡。下面例举了几种鱼在不同pH值条件下100%的死亡率,鱼类所忍受的暴露时间。pH值在安全范围内,当超出最适范围时也会对鱼类的生命活动起消极作用,从而影响到养鱼的成绩。例如,养鱼的实践证明鱼在酸性(pH值低于5.5),水体中对传染性鱼病特别敏感,呼吸困难即使水中并不缺氧,对饲料的消化率低,生长缓慢。 2.pH值还通过影响其他的环境因子而间接影响到鱼。例如在低pH值下,Fe离子和H2S的浓度都会增高,而这些成份的毒性又和低pH值有协力作用,pH值越低,毒性越大;另一方面,高的pH值又会增大氨的毒性。另外pH值偏离了中性到弱碱性范围而变得过高或过低时,都会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腐败菌的分解作用;而前者又会影响到水体的氧气状况和鱼类的呼吸条件,后者又会影响到水中有机质的浓度。 3.pH值还严重影响到水体的生物生产力,首先pH值的不适宜会破坏水体生产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磷酸盐和无机氮合物的供应。如果水偏碱会形成难溶的磷酸三钙,偏酸又会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铁和磷酸铝都会降低肥效,在氮的循环中pH值也起重大作用,硝化作用固氮作用都以弱碱性pH值7.0~8.5最适宜,遇到酸性或弱碱性条件都会受到抑制,此外,pH值还通过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各类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从而影响水体的整个物质代谢。
【如何保证金鱼一年四季都适宜的水质】 适宜的水质,是饲养金鱼成功的关键必须经常保持水质稳定,方能保证金鱼健康长寿,体态优美艳丽。具体作法如下: 【晾水】 当饲养金鱼的水源选定之后,首先将水放在饲养金鱼的盆、池等容器内晒晾1~2天(最好在露天环境),北京金鱼饲养业中称此过程为晾水。在阳光较稀少的季节如冬季,可在空气中晾一段时间,但只晾不晒,需增加0.5~1倍的时间。当新水温度升高至与陈水或饲养金鱼水温相近时方可使用。晾水过程中还可使水中各种杂质充分沉淀,氯气充分散发,以利金鱼生活。井水、自来水等生水,水温过低,若突然接触鱼体,常致金鱼鳞片竖立反转(俗称炸鳞),失去原有美态,也失去鳞片对身体的保护作用,甚至死亡。晾水的时间可依季节及天气情况适当掌握,一般春夏季晾水1~1.5天;深秋2~3天;冬季3~4天较理想。需依具体情况,由饲养人员灵活掌握。 【兑水】 金鱼在人工饲养环境中,对水温的适应能力较强,夏季烈日之下,水温高达30℃以上,仍能耐过;北京冬季在短暂的0℃下金鱼也能安全过冬。但金鱼对水温突然升降很难适应,常因水温突变,威胁金鱼群的生命,所以饲养金鱼,必须随时备有足够的晾水,作为兑水或换水之用。一般换水或兑水时,晾水和陈水的温差,成鱼最多不应超过4℃,幼鱼不应超过2℃。 【饲养金鱼的换水技术】 饲养金鱼的换水,我国南北各地普遍使用经过晾晒过的“晾水”。换水方法一般以部分兑换为主,除非是在水质极度变质的情况下,才进行全部更换新水。饲养金鱼最忌使用未经晾晒的生水,金鱼盆池中突然注入大量生水,极易引起鱼群炸鳞甚至死亡。即使是经过晾晒的熟水,也应依据季节、气候、环境温度、水的清洁度、气味及含氧量等条件,按需要和比例徐徐兑入,切忌猛倒、猛冲,以免激伤鱼体。四季换水技术要点如下: 1.春季经过漫长的低温和缺乏阳光的冬季饲养以后,早春的金鱼体质较弱,此时开始移至室外露天环境饲养,鱼群的兑换水需格外小心,每天1次,也可酌情隔日1次,兑换水量最好掌握在全部水量的10%左右。这时水温尚低,水中溶氧量大,金鱼食量尚小,鱼体耗氧率低,少量兑换晾水,已能满足金鱼群生活之需要。 早春后期,随气温上升金鱼的食量开始增加,活动量也随之增大,鱼体耗氧量相应上升,因此鱼群中排泄物明显增多,每日换兑水量逐渐增加。换兑水时间最好在下午4时以后进行,此时金鱼已吃饱,换水时清除盆池中剩余饲料及全部污物,随后兑入适量晒水。 换水方法是先用纱布网将金鱼盆、池内的水面漂浮的脏物和沫子等捞净,再用纱布网轻轻将金鱼盆、池中的水向同一方向转动3~5圈,以便使水中污物集中一处,再用吸管将污物吸出,并按适宜比例贴着盆(池)的边沿,徐徐注入晾晒过的熟水。
珍珠鉴赏 珍珠简介: 珍珠鳞金鱼的特征是鳞片呈半球形,其远在西元1900年就出现,最初运到国外时,还被误以为是鳞片松起的患病金鱼。其实珍珠鳞是含有较多钙质的鳞片,所以比普通的鳞片还硬,珍珠鳞呈半球形,如果水簇箱内装饰有假山石等尖锐的物品,鳞片容易磨擦而掉落,虽然还会再生,但就不若原来的漂亮。所以饲养珍珠鳞金鱼的水簇箱内不可有尖锐的物品,用手操网捕捞珍珠鳞金鱼也是不恰当的,因为这样容易损伤它的鳞片,最好 是直接用手捞取,把金鱼的头和身体放在手掌上,施力要轻,以免伤害到它,另一只手随时护着,因此要慢慢练习才会熟练。 珍珠鳞的金鱼有阔尾和短小尾,也有头部长有肉瘤的品种出现,它们都是腹部圆大、头部尖小的鱼种。 珠鳞的出现,才不过一百年出头;已经发展出稳定而多样的品种(品系)。大致可分短鳍和长鳍两大系统。短鳍者以浑圆的“球形珍珠鳞”最可爱;而长鳍者以“鹅头珍珠鳞”最特殊。鳞性方面分属透明鳞和不透明鳞两型。在色彩方面,有五花、红白和橙红、黑色,以及较少见的紫色和更难得一见的蓝色。其中最普遍的是红白透明珍珠鳞。此外,还有跟其他金鱼杂交,产生各式各样的品种,就不在话下。不透明的翻鳃珍珠鳞侧面照。标准的球形珍珠鳞十个月大。珍珠金鱼特别适合俯瞰,最适合的水体是淡绿色的老水,不过家庭饲养可以首选清澈的晒过几天的自来水配上漂亮的瓷缸。产地很多,目前来看有三大类珍珠系列——普通珍珠,皮球珍珠和皇冠珍珠,南通和武汉的皮球珍珠头比较有名。
金鱼的四季管理 春季 管理重点应放在保温、适量投饵、防止鱼病上。当气温升至10℃左右时,金鱼“出盆”,这对金鱼恢复生机十分有利,如管理恰当,金鱼的体质恢复很快。但这时遇刮风降温对金鱼不利。金鱼经越冬,体质较弱,若管理欠妥易发病死亡。保温的主要措施是尽量用“老水”养鱼。金鱼“出盆”时换水1 次,彻底清除越冬朔鱼缸(池)中积累的污物,使金鱼转入青洁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出盆”时要先将原缸(池)内的上中层“老水”吸出暂存,将鱼缸(池)洗涮干净后,仍注入原缸(池)上中层的“老水”,并加新水至30厘米深,再将鱼放入缸(池)内。放“老水”的目的是起保温和辅助饵料的作用。还要在防止“烫尾”的前提下,让鱼缸(池)多晒春天的阳光,也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水温。投饵一定要适量,每日清池时,仔细观察鱼粪的颜色和残饵的多少,以确定第二天的投饵量。如此观察数日,金鱼若消化良好、食欲旺盛,则可以逐渐增加投饵量,以加速体质的恢复和生长发育。防病的重点放在操作上,提倡“出盆”时换1 次水,“出盆”后尽量少彻底换水,少搬动,因为体质较弱的金鱼容易在换水时受刺激而得病,最好是局部换水。要尽量避免因操作不慎碰伤鱼体,捞鱼时,一定要用网迎着鱼的前进方向轻轻兜取,既准又快,不易碰伤鱼体,反之,若用网在鱼后面追着捞取,网在水中有阻力,用力追捕就易碰伤鱼体,而为病菌的侵入提供了机会。对个体较大的怀卵雌鱼,最好带水捞取,以保证安全。当雌鱼所怀之卵尚未完全成熟之时,切忌换入新水和投喂过多的饵料。因为饱食、新水和水温上升3个因素的影响,可起催产作用,往往造成欲产卵而卵又未成熟,引起泄殖孔闭塞,发生难产死亡。 夏季 是金鱼生长发育的旺季,金鱼活跃,很少得病。但气温高达37~38℃时,水温也常高达30℃以上,此时要特别警惕缺氧和“烫尾”两大威胁。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主要措施是加深水位至35~40厘米,金鱼可潜入温度较低之深层,尽量设法使水温控制在30℃以内。彻底清污、勤换水和遮盖遮光网或苇帘,可减慢水温升高,保持水中较高的溶氧量和抑制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是预防金鱼”“浮头”和“烫尾”的有效方法。阵雨之后,即使原来池水不算过老,也要彻底换水。因雨水降入鱼他表层,其温度较雨前池水为低,温度低的水要往池底下沉,池底水温高要往上升,如此上下对流,使池内污物也随着上下翻腾,加快分解速度,使水质恶化,严重时会“浮头”或“闷缸”。此时的金鱼食欲十分旺盛,要提防喂得过饱。夏季捞来的鱼虫较易死亡,刚死而未发臭变质的鱼虫仍可用来喂1~2龄的健康金鱼,要先喂死虫后喂活虫,否则金鱼吃饱活虫而将死虫留在水中,必然败坏水质。夏季也是鱼病流行季节,如发现懒游少食、离群独处、鱼鳍僵缩或者鱼体出现白点、白膜、红斑、溃疡等情况,要及时隔离防治。 秋季 大部分时间的水温都在金鱼的适温范围之内,是一年中金鱼生长发育最旺盛的季节。这时管理的重点是喂足喂饱,适当增加饵料中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比例,只要金鱼吃得下,消化吸收好,要尽量投喂饵料,让金鱼长得膘肥体壮,安全越冬。随着气温下降,水温也渐低,换水的间隔时间可较夏季适当延长,尽量采用“老水”养鱼,每天遮盖时间也可逐渐缩短。 冬季 入冬前必须准备好越冬的金鱼房,以便做好立冬“入房”工作。这与植物园中的温室一样,坐北朝南、背风向阳、透光保温。室内有取暖设备,通电、通水。准备好绳拉自由掀盖的蒲席、棉帘,以便夜盖晨掀,发挥夜间御风寒、白天采光取暖的作用。若为半地下式金鱼房更为理想。当气温降至接近0℃时,可将金鱼由鱼池移入木盆或陶缸里,搬至室内越冬;如室内有鱼池可直接移入池内。室内温度以保持在2~10℃为宜。这时金鱼很少活动和摄食,管理的重点是防寒、保温,适当投饵,尽量保持金鱼不消瘦和不发病。整个冬季,换水、加水、清污等操作,在确保金鱼安全的前提下,都要减少到最低限度,1个月换水1次,2~3日清污1次。操作时,也要少捞少碰,防止体表损伤、出血、脱鳞,以杜绝水霉病、白点病的传播,因为冬季得此类病后难以治疗,问题难以解决。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