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gzhouerzong qingzhouerzong
关注数: 9 粉丝数: 55 发帖数: 642 关注贴吧数: 8
钓竿选购要领 要玩钓鱼,当然就得要有钓竿,否则就甭「下竿」了!选购钓竿的第一个要领是:必须找对东西!    矶钓有矶钓的家俬、溪钓有溪钓的玩意,这一点大家应该都不至于搞错,但在每一个单项钓法里面,却又有着若干种不同的竿子规格,像是长度、号数、调性等等,这么一细分,可就有点折腾人了。其实钓竿之所以有各种规格,乃是为了应付不同场地、钓法、鱼种、鱼性、鱼体大小,甚至钓饵种类、咬饵龟不龟毛等客观条件而设的。    以长度来说,当进行溪流钓时,如果选在幅宽不到二十尺的中海拔山区溪流钓苦花,那么使用十五尺竿可能还嫌太夸张了点,但在大型溪流的中游地带(例如南势溪、大汉溪、大甲溪等等),虽然同样是钓苦花,可是溪床宽度动辄一、二十公尺,此时恐怕就必须用到十八、二十一甚至二十四尺溪流竿了。    池钓的状况也类似,假如到桃园、新竹地区的超大型灌溉埤下竿,十八尺手竿并不算什么,可是在都会区的小池塘或竞赛池作钓时,长手竿很可能会侵入对岸的「领海」,那恐怕会引起一些纷争的。    还有,钓溪哥和钓香鱼都会选在较平坦开阔、落差较小的溪流中下游流段,可是为什么溪哥竿顶多十五尺、十八尺而已,香鱼竿却长达八、九米甚至十米(三十三尺)以上?原来溪哥经常跑到水流平缓、离岸不远的区域厮混,使用短竿子已能轻松对付,香鱼却比较喜欢在离岸稍远、水势浩大且湍急的「流心」地区讨生活,非超长竿不足以企及标点,同时钓溪哥可借浮标搭载钓组,减少绷紧钓线以致钓组被冲到岸边来的状况,而钓香鱼却必须完全靠竿子「撑」出钓组,好让鱼媒进入狙击标点,所以两者的需求大不相同。    再说到矶钓方面,对竿子长度最大的影响因子,殆为钓座与水下地形间之相互关系!大凡钓座越是高耸、水底环境越是复杂(多暗礁、沟崁等障碍)之处,操竿搏鱼越不容易、鱼儿钻洞或子线「戮达仔」机率越高,所以就需要越长(十八尺以上)的竿子来减低失败率;反之,钓座低、环境单纯的地方,使用轻便且容易操控的短竿(十五尺以内)当然比较愉快、方便。    至于船钓场合,钓竿长度不同的用意,往往牵涉到避免跟邻座钓友的钓组互缠,还有就是钓一些夜行性小型鱼时,较长的竿子能把钓组放到船上集鱼灯光晕范围边缘去,如此常可有较佳的收获;当然,长竿也能搭配比较多的钩组,对那些注重鱼获量的人而言,平平是下一竿,五钩中五条跟十钩中八条还是有差别的!    菜鸟讲座-2 钓竿选购要领(PART 2)    上一期讲到选购钓竿的第一个要领是「必须找对东西」,并已解释了钓竿各种规格中,决定竿身长度的一些原则,现在延续这个话题继续往下谈:    除了长度之外,竿子还有软硬的差异,这在船钓来说(包括铁板钓法),主要是考虑负铅重与对象鱼大小的不同,其中负铅量乃是看海流缓急和钓点深度而定,需要用越重的铅,竿子就得越硬;对象鱼的影响则是,像红魽、石斑之类体型大或力气大的家伙,当然要用硬竿才能招架,红目鲢、白带鱼等的小东东则软竿即可。    但对矶钓而言,竿子软硬却是看风浪大小、要不要远投、对象鱼种、惯用钓法等方面来定的,因为通常软竿的抗风能力较差,风浪大时将会平添操作上的困难,而抛投需要够重的钓组来实施,也就是说竿子硬些才容易负荷钓组重量;至于鱼种的影响,钓黑毛、黑鲷、臭肚时通常都不需太硬的竿子--一号、一‧五号对大多数场合已然足够,但若已知钓场上都是白毛、猪哥、拉仑之类货色时,就得用粗鸡丝(二号以上)对付了。    还有,FUKASE 钓法需采用轻巧的小B数丹锥钓组,并需不断操竿牵线,当然以使用软竿为宜;钓长标或恐龙蛋,甚至搞沈底直感法的话,硬竿自是比较恰当的选择。
鲫鱼咬钩特征和垂钓方法 鲫鱼咬钩特征和垂钓方法 咬钩特征:送漂      鱼咬钩往上送漂,有的称托漂、拱漂,而这正是鲫鱼咬钩的主要特征。有人说鲫鱼是“撅着尾巴游,咬钩就抬头”,它咬钩抬头,漂子就向上升。它的这种表现,不分水域,不分季节,始终如一。钓手们将这种送漂的特点,作为判断是否鲫鱼咬钩的主要依据。当然,送漂也不是鲫鱼的专利,草鱼、鲂鱼都有向上送漂的习惯,就是爱拉“黑漂”的鲤鱼,有时也有不守规矩的时候。不过其他鱼咬钩送漂,另有特点,不如鲫鱼送漂平稳。       鲫鱼咬钩送漂,也随水温、水中含氧、水的肥瘦以及鱼的饱饿程度的不同,有高低快慢之分。如水温等外部条件合适,鲫鱼个头大,又饿,那它送起的漂子又快又高,反之则表现为低和慢。如春秋季节以及冰钓鲫鱼,漂子只要轻轻点动一下,提竿就有鱼。所以在这种时候钓鲫,要选用反应最灵敏的漂子,而且钓手全神贯注盯着漂子,还要眼疾手快。否则鲫鱼吐饵,信息消失。       随着钓鲫的方法不同,漂态出有变化,如采用长脑线配悬坠的钓法,漂子的表现大多为“黑漂”;如用短脑线配底坠,则为送漂,就是用朝天钩配七星漂,鲫鱼咬钩,漂豆也是一粒粒往上拱。       对钓具的要求:轻细灵       鲫鱼个体小,在选用和组装钓具时要围绕着轻、细、灵三个字去做准备。       轻:使用手竿,更应从轻,因为钓鲫时抛扬竿频率高。一天提竿几百次,钓手疲劳可想而知。所以一般选用3.6米至4.5米长的竿为宜,甚至还可选用2.7米的短竿。竿短必轻,如再选用碳纤竿,更加轻巧灵便。       细:那就是钓线鱼钩都要细。钓鲫用线,越细越好,反应灵敏。如钓那些两条还不足50克的小鲫鱼,配最细的线,如果钓500克以上的大鲫,线应加粗。 钓鲫钩应根据鱼的大小,选用1~5号钩为宜。而且钩条也要细。小钩能随着鱼的吸食,随水进入鱼嘴。最好能选用无倒刺钩,有些钓友认为无倒刺钩爱跑鱼,使用时总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其实用无倒刺钩在上鱼遛鱼时只要钓线不松塌,鱼儿是脱不了钩的。无倒刺摘钩快,尤其是钓小鱼,摘钩非常方便,用它还可演变出多种快速摘钩方法。无倒刺钩挂上衣物或钩着人,退钩极方便。       灵:除了由细线小钩带来的灵敏之外,还要有一支反应灵敏的漂。另一获得灵敏的途径是漂坠的配匹要恰当。但是在实际垂钓时,仅有灵敏是不够的,在水温气压正常、水中含氧充足的条件下,鱼儿游动迅速,蹿来蹿去在钩饵边形成道道水流,调得特别灵敏的漂子,这时会受到水流的影响,出现漂动,提竿肯定无鱼。有时遇有风浪,过于灵敏的漂,也会受到影响,甚至漂子还会随波逐流。遇到以上这些情况,迟钝一点的漂子就特别适宜,所以在垂钓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钓具和采用恰当的钓技。       另外,“灵敏”与别的一些问题也有关连:如“结实”与“灵敏”有时就是一对矛盾,结实往往又是迟钝的代名词,线粗了钩大了,获得了较大的钓力,当然这也意味着迟钝。不过现在有许多优质的钩、线,这对矛盾易于解决,只不过多花点钱。还有“灵敏”与钓手的身体状况也有关系,细尖风漂反应倒是很灵敏,可钓手眼力不济,定有好漂,有时眼看得见,但手却跟不上,也是枉然。所以在追求灵敏时还要考虑许多其他因素。       钓鲫方法       采用长脑线悬坠一整套台钓方法,是钓鲫很适宜的技法之一。在民间钓技中也有许多钓鲫的好方法。如短脑线配单钩、双钩、扁担钩,加上擦底坠(通过漂坠匹配,使坠与水底似粘不粘),反应也很灵敏。朝天钩配星漂,也称得上是钓技中的一绝。长竿短线所进行的“三戳”——戳孔、戳拱、戳茬,这都是行之有效的钓鲫方法(三戳也适宜钓其他鱼)。海竿钓鲫可用短软反应灵敏小小竿,配上小串钩,这是在秋天深水钓寒鲫的好方法。如在水底有枯草烂叶的地方,用海竿配“盒饭”。也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        人们有句老话,叫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们这些钓鱼人不妨将它改为到什么水也钓什么鱼。总之钓技有千条,贵在使用得当。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