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领先① 脚法4
关注数: 3 粉丝数: 8 发帖数: 461 关注贴吧数: 3
【交流】10号集结!再送“三只猪”5分钟下播!联手举报净化DNF手游 所有DNF手游勇士注意!那个让咱们忍无可忍的“三只猪”策划,10号又要开直播了!还记得上次咱们万众一心的举报盛况吗?短短5分钟就让敷衍玩家的直播应声下架,这次咱们继续并肩作战,用正义举报,给不尊重玩家的策划再上一课! 从把BUG写成GUG的低级失误,到悄悄阉割编年奖励、暗改活动上线日期的骚操作;从深海模拟战奖励与宣传天差地别,到无视玩家诉求让游戏陷入长草期,“三只猪”的每一次操作,都在消耗着我们对这款情怀游戏的热爱。他们的直播从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敷衍塞责,甚至可能夹带违规宣传、传递不当导向,这样的直播,不配占用我们的时间,更不该破坏游戏的公平环境! 游戏的公平与体验,从来不是官方单方面决定,而是每一位玩家用行动守护的底线!上次5分钟下播的战果,是我们共同的胜利,这次更要让“三只猪”知道:玩家的耐心有限,底线不容触碰! 不尊重观众”等标签,双重举报加速处理效率。 10号直播当天,无需多余争辩,咱们用统一的行动说话!每一次点击举报,都是对不良策划的抗议,都是对纯净游戏环境的守护。让我们复刻上次的默契与速度,再次创造5分钟下播的正义时刻,把“三只猪”的敷衍直播彻底下架,还DNF手游一片本该有的公平与纯粹! 勇士集结,举报不停!10号锁定直播间,让“三只猪”知道:玩家的力量不可辱,敷衍了事的下场,就是光速下播!
刚打两个赛季手游PK,想说这手感真的离端游差太远了 刷完疲劳习惯性开两把PK,这两个赛季打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手游的PK场,大多是老玩家抱着情怀在撑。 最直观的差距在操作手感上。端游键盘鼠标的精准控制是刻在肌肉记忆里的,小碎步调整身位、预判蹲伏躲技能、极限反身抓头,每一步操作都能精准反馈。但手游触屏操作的局限太明显,虚拟摇杆的灵敏度总调不到舒服的状态,要么走位飘得像踩了滑板,要么急转时反应慢半拍。好几次明明预判到对方的猛龙,想按格挡却慢了零点几秒,硬生生吃满伤害,这种"差一点"的憋屈感,打十把能气到退游八把。更离谱的是延迟问题,有时候明明按了技能却没释放,等画面反应过来已经被连到半血。 如果说手感是习惯问题,那职业平衡和玩法设计就是硬伤。现在的PK场根本不是拼操作,更像是比谁的职业技能更"霸道"。机械放个45机场直接追着人打,高频僵直根本没法反制,40技能好了又是大范围AOE,完全不用讲章法。 更让人无奈的是策划对PK的态度。明明是横版动作格斗游戏,PK本该是核心玩法,现在却成了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地图里还有能卡住走位的BUG,跑着跑着突然动不了,必须上下调整方向才能继续;大版本更新还总乱改PK机制,好不容易适应的技能节奏全被打乱,连武尊段位的玩家都直呼打人机都费劲。虽然九月刚调了鬼泣、大枪的平衡,但根本没解决核心问题——强势职业依旧碾压,操作党敌不过技能范围怪。 有人说公平模式毁了PK,也有人怀念以前装备碾压的街头PK,但对我们这些普通玩家来说,想要的其实很简单:不卡的服务器、精准的操作反馈、能靠技术反制的职业平衡。端游PK场里那种"极限反杀后全身发麻"的快感,手游至今没能复刻。 不知道还能坚持几个赛季,毕竟情怀再重,也经不住一次次操作失灵和职业碾压的消磨。真心希望策划能多上点心,别让PK场彻底变成没人光顾的角落。有没有同好来聊聊,你们现在还在坚持打PK吗?
【交流】别喊安徒恩宝宝巴士了,国服野团的“含金量”,明天就见分晓 “安徒恩?也就那样,机制看弹窗都能学会,纯纯的宝宝巴士。”打开DNF手游社区,类似的言论总能刷满屏幕。但凡是经历过国服野团“洗礼”的老玩家,多半只会对着这话冷笑——毕竟懂机制和能通关,从来都是两码事。明天团本正式开启,恐怕不少喊着“随便打”的人,要在炸团声里认清现实。 先别急着反驳“机制简单”的说法。客观来讲,手游安徒恩确实做了不少适配优化:屏幕中央会弹出机制提醒,90%的难度集中在火山队伍,其余队伍甚至能靠“混”完成任务。体验服更有9.2万抗魔的狂战二拖成功,证明只要机制熟练,伤害完全够用。可问题的核心从来不是“机制难不难”,而是“国服野人能不能懂机制”。 问问自己,现在打幻影马戏团还会遇到多少“卧龙凤雏”?阶段一的红蓝气球分不清,要么漏踩引发全屏爆炸,要么误碰蓝色气球炸残全队;阶段二打分身不看顺序,对着非黑桃A的目标猛输出,眼睁睁看着BOSS回血;阶段三被魔术箱困住,连每秒5次的连击挣脱都做不到,直接原地等死。更别提连“打地鼠要赶进帐篷”“小丑王爆炸要吃魔法盾”这些基础操作都能翻车的玩家,至今仍活跃在野队里。一个4人小副本的机制都能卡半年,12人协作的安徒恩,真能指望他们突然开窍? 野团的“魔幻现实”远不止于此。策划设计了4队协作的指令系统,本想降低沟通成本,但野团里大概率会出现“孵化门认错”的名场面——明明小地图右上角顺时针就是1-4号门,偏有人对着错误入口死磕,等打完中间的扫把头BOSS,队友早被孵化怪磨到崩盘。火山打字机制更是“照妖镜”,体验服实测证明不懂机制乱输出,只会被反伤秒杀,而野团里恐怕有一半人连“打字需要停手”的常识都没有。 更讽刺的是野团的“门槛内卷”与“实力脱节”。固定团8万抗魔就能当火山C,野团却得加到9万才敢放,本质就是用高抗魔弥补“机制盲”的容错率。可就算扛着9万抗魔进团,该炸的团照样炸——就像有人拿着毕业装备,却在马戏团BOSS的火焰圈里贪刀送死,抗魔再高也架不住“主动送头”。 明天团本开启后,画面恐怕会极具戏剧性:团长在频道喊破喉咙“来会打字的”,进团后发现火山队三人都在问“怎么打字”;能量阻截战里,有人连三个红色开关都找不到,眼睁睁卡着进不了领主房;孵化队认错门导致火山关门,弹幕里瞬间刷满“退了退了”。那些喊着“宝宝巴士”的人,要么在第三次炸团后默默退队,要么在贡献度排行榜垫底时终于明白:安徒恩最难的从不是机制,而是凑齐12个会玩的队友。 别高估了国服野团的平均水平,也别低估了团队协作的门槛。明天过后,或许“宝宝巴士”的梗还会被提起,但语气里大概率会多几分自嘲——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愿意等你学机制的队友,更不是每个野团,都经得住“马戏团级”的失误折腾。准备好复活币和耐心吧,真正的开荒,从来都是和“憨憨队友”的博弈。
当30+玩家遇上安图恩式玩法,12人团本成了退游导火索 打开手游的瞬间,我们期待的是忙里偷闲的放松,而非一场耗时耗力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攻坚战”。可当安图恩这类玩法摆在30+玩家面前时,期待往往会变成无奈——谁的生活里,还能匀出大把时间耗在复杂机制、漫长流程,甚至12人组队的“集体消耗”里呢? 对30多岁的玩家来说,游戏早不是青春里“肝”到凌晨的热爱,而是碎片化时间里的调剂。白天要应对工作里的报表与会议,晚上要陪孩子写作业、帮家人做家务,好不容易挤出半小时,本想靠游戏喘口气,结果安图恩式玩法一登场,就把这点时间撕得粉碎。一个号至少半小时起步,复杂的机制得反复琢磨,能不能通关全看运气与熟练度,好不容易打完一个号,若想多玩几个角色,一整天的时间都得搭进去。 更让人崩溃的是12人组队的设定。本就复杂的机制,偏偏要依赖12个人的配合——可对30+玩家来说,哪有那么多时间提前研究攻略、磨合队友?现实往往是12个人里有8个不懂机制,有人搞错站位,有人漏了关键操作,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炸团”。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不仅浪费了时间,连仅剩的游戏热情也被消磨殆尽。 我们不是不爱游戏,而是爱不起“吞噬时间+消耗耐心”的游戏。曾经能为一款游戏熬夜研究攻略,如今连静下心看五分钟机制讲解都觉得奢侈。手游的核心魅力,本应是“随时能玩、随时能停”,可当玩法设计还停留在“靠时间堆进度+靠多人赌配合”的逻辑里,就注定会与30+玩家的需求背道而驰。 或许游戏厂商该明白,30+玩家的“没劲”,从不是对游戏失去兴趣,而是对“浪费时间、消耗耐心”的抵触。当一款游戏需要我们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牺牲休息时间,还要赌上12人团队的配合才能勉强体验时,再精彩的玩法,也会变成压在肩上的负担。毕竟对我们而言,游戏是放松的出口,而非又一场需要全力以赴、还可能徒劳无功的“工作”。这样的玩法越多,只会让退游的人越来越多——毕竟成年人的时间,真的耗不起。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