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宁 羽宁
关注数: 33 粉丝数: 311 发帖数: 1,846 关注贴吧数: 43
【小伯爵】塞尔比吧贡献分前100位排行 2009年09月18日10时 ----------------------------------------------------------------------- 名次           用户ID     主题数     精品数 主题率(%) 精品率(%)     贡献分 -----------------------------------------------------------------------      1       爱上斯偌克       1202        145      12.61      12.06    21890.8      2        MarkSelby       1303        113      13.67       8.67    20640.0      3           凄皇月        511         58       5.36      11.35     9565.2      4      cs393258567        240         37       2.52      15.42     5172.8      5     ぃ天使の泪ゴ        209         41       2.19      19.62     5131.6      6         天籁归来        546         20       5.73       3.66     4590.6      7    75125飞越迷梦        156         39       1.64       25.0     4508.8      8         幽觞之梦        512         16       5.37       3.13     4269.6      9             盖阙         45         29       0.47      64.44     3429.5     10       kimilonely        150         24       1.57       16.0     3276.8
【小伯爵】中国已成斯诺克根据地 塞尔比要学中文火箭迷上按摩 奥沙利文揣着冠军奖杯和55000英镑飞回了英国老家,那里等待着他的是一帮头发已经斑白、戴着老花眼镜的“化石级”粉丝,更多的年轻体育消费群体更加热衷于足球、板球甚至是网球。斯诺克,这项134岁高龄的运动尽管在英国本土的境遇每况愈下,但在中国,除了那些亲眼目睹过“火箭”风采的球迷在津津乐道几天前的连场鏖战,背后还有6000万人在不同城市、不同球房甚至是露天球台,享受着球桌上撞击的乐趣。或许,他们当中有人期待自己成为下一个丁俊晖,或许,他们只是为了消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光,但毋庸置疑,距离斯诺克发源地英国万里之遥的中国,已经成为斯诺克重返巅峰至关重要的根据地。早报记者 陈均      斯诺克的发源地英国有6000万人口,而在中国,平时参与到这项运动中的人就有6000万。以上海为例,目前已经拥有1300家台球房,而就在世界冠军奥沙利文现在的居住城市埃塞克斯,只有一家台球房。      上海斯诺克大师赛 每场1500人现场观战      “我们已经办了三年赛事,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谈及刚刚结束的上海斯诺克大师赛,主办方上海东亚体育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祁伟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我们的观众人数大幅度增加,平均下来,每场比赛有1500名观众,丁俊晖和奥沙利文的比赛甚至坐进了2500人,世界斯诺克协会的官员告诉我,历史上最高的上座人数也就是3000人。”      斯诺克大师赛早已成为了上海的五大黄金赛事之一,按照祁伟的说法,随着赛事的举办,中国的球迷也与日俱增,“我们将全世界最好的球员、最好的赛事呈现在球迷面前,我们希望能够借助大师赛培养更多的球迷,事实证明,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就拿场馆边上的东亚富豪酒店来说吧,总共300多个客房在赛事期间都被订满了,很多球迷是从外地赶来观看比赛的。”      除了现场观赛的人群,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更是难于计算,据悉,2005年丁俊晖与亨德利的比赛曾经吸引了1.1亿观众,这次大师赛的收视率同样惊人。“斯诺克大师赛的收视峰值高达4.5个点,决赛平均收视率达到2.7个点,英超联赛在体育频道的收视率只有1个点多一些,收视率一直很高的中超联赛差不多是3点多。”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赛事转播部主任张迅给出了这样一个喜人的数据。另外,张迅还透露,中国第一张球台出现在清朝时期的上海。      相比于很多运动,祁伟坦言,斯诺克在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斯诺克的发源地英国有6000万人口,而在中国,平时参与到这项运动中的人就有6000万,以上海为例,几年前有600家球房,现在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了1300家,这意味着仅仅一个上海市就涵盖了如此庞大的台球人群。奥沙利文现在的居住城市埃塞克斯只有一家台球房。”      “中国不仅有顶级比赛 还有庞大的市场”      本次上海大师赛将全世界所有的斯诺克高手一网打尽,奥沙利文甚至不惜带伤比赛,对此,祁伟表示,不仅仅是大师赛需要这些顶尖选手,这些斯诺克巨星也需要中国,“这一次大师赛所有的球手都带着自己的经纪人来了,他们知道中国是一块巨大的市场,他们不仅仅可以在这里参加顶级的比赛,还可以寻找到合适的商机。”比如亨德利就代言了星牌球桌,塞尔比代言了君爵。作为近两年风头最劲的年轻球手,塞尔比还曾经打趣:“中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不严重,中国有很多斯诺克球迷,也有很多有实力的企业,我希望中国多举办一些世界性的斯诺克赛事,这样我会考虑长期在中国居住,学会中国话。”      或许塞尔比适时展现了一下自己的幽默,但中国对于斯诺克选手的吸引力可见一斑,此间,祁伟甚至透露了奥沙利文的幕后小故事,“罗尼来的时候,背部旧伤复发,连脱衣服都需要别人帮忙,不过他一直不想放弃这次比赛,我们第一时间请了上海体院的康复师为其治疗,可以说,他的最终夺冠康复师居功至伟。”
【小伯爵】英国斯诺克陷恶性循环 TOP16球手难有宽裕生活      当斯诺克运动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在其发源地英国却遭遇了尴尬,一位业内人士回忆起自己去英国考察的前前后后也觉得匪夷所思,“全世界最好的斯诺克学校在英国的谢菲尔德,不过那里只有4张球台,而现在斯诺克在英国的受欢迎程度也在走下坡路,很多年轻人都不怎么玩台球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怪现状?      有数据统计,英国的观众平均年龄都超过了60岁,可以说现在英国的斯诺克观众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培养起来的球迷,很多年轻人现在都不太从事这项运动了,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奥沙利文也说过,“‘如果我要让儿子去从事一项运动,我会把所有的斯诺克球杆和录像都藏起来,然后交给他一副网球拍。’”按照奥沙利文自己的说法,相比于网球、高尔夫等运动,斯诺克球手很难赚得丰厚的奖金,要知道在赢得世锦赛的25万英镑冠军奖金后,奥沙利文还是对宾利车望而却步。      奖金问题直接折射了世界斯诺克协会在赛事运作经营方面的不利。事实上,英国人的想法很难理解,在推动这个赛事的全球化和商业化方面,他们太过保守。在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赛事转播部主任张迅看来,禁止烟草赞助直接破坏了斯诺克运动的经济命脉,“2005年英国出台的这个政策让斯诺克比赛不得不寻找其他行业赞助,目前的替代者是博彩业,但是并未达到预想的效果,因为缺钱,斯诺克的经营发展在英国已经呈恶性循环。”      现实是,除了奥沙利文、希金斯等顶尖选手,就连现在世界斯诺克排名TOP16中的很多球手都无法依靠斯诺克保证自己相对宽裕的生活,比如卡特就考了职业飞行员驾照,这可以保证他在不打台球后去任何航空公司应聘;吉尔伯特在打球的同时还在自家的农场工作;塞尔比打斯诺克同时还参加九球比赛……      缺乏经济支柱,世界斯诺克协会对于球手的控制力也每况愈下,现在他们唯一可以制约球员的就是自身拥有的积分排名系统,在需要积分的情况下,球手们不得不参加协会举办的比赛,尽管如此,很多球手已经考虑“自立门户”,希金斯、奥沙利文等人都通过经纪人组织其他赛事攫取奖金。这种情况下,赛事主办者为了让比赛顺利进行,就不得不除了要和世界斯诺克协会沟通,还要与球员的经纪人接洽,因为某种程度上,球员只听经纪人的。      ■ 最新统计:全球除斯诺克竞技外的台球产业60%份额源自中国      ■ 中国目前拥有6000万台球爱好者,相当于该运动发源地英国人口总和      ■ 欧洲斯诺克人群急剧缩水 世界台球运动重心正向中国倾斜      1300      上海台球房数量已经达到1300家。      4.5      上海大师赛收视峰值达到4.5,是英超均值的4倍。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