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袖清清
两袖清清
关注数: 0
粉丝数: 1
发帖数: 725
关注贴吧数: 1
沃尔玛欲收购中国超市"好又多" (ZT) 沃尔玛欲收购中国超市"好又多" (ZT)零售业巨子沃尔玛计划斥资10亿美元收购中国大型连锁超市"好又多"。 台资的"好又多"目前在中国各地拥有100家连锁店。 《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披露,沃尔玛已经同意购买 "好又多"。 不过沃尔玛一名发言人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拒绝就有关报道作出评论。 报道称,沃尔玛最初将获得31家"好又多"分店,并在未来3年内取得余下的超市。 超越家乐福 如果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沃尔玛在中国的分店数量将超越法国的家乐福。 据《华尔街日报》称,家乐福也有意收购"好又多"。 在收购"好又多"后,沃尔玛的版图将扩展至中国20个省市自治区,并且增加3万名员工。 沃尔玛目前在中国拥有66家分店,并且在今年三月曾经表示将在年内增开20家分店。 拓展海外 由于在美国本土面对日益艰巨的市场环境,沃尔玛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沃尔玛公司1996年在中国开设第一家商店后,对中国市场一直采取谨慎姿态。 2004年中国开始实行新条例,使外国零售公司能够更容易地在中国开设商店。 根据德勤会计师事务今年四月发表的报告指出,沃尔玛是全球零售业的巨无霸。 该公司2004年到2005年度的营业额达2870亿美元,是第二位的家乐福的三倍。 BBC中文网报道
中国两亿多人面临职业危害仓(ZT) 中国两亿多人面临职业危害仓(ZT) 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卫生部承认,目前中国有毒有害企业超过1600万家,导致2亿多人受到职业危害。 报道引卫生部官员称,尽管中国已经在2002年颁布了《职业病防治法》,但随着企业经营模式以及劳动用工制度的变化,职业卫生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卫生部官员承认,目前中国职业病防治的法律制度尚未得到全面落实,部分地方政府由于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未能有效监管、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源头。 这位官员指出,目前中国很多行业劳动用工管理混乱,这严重影响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性。 他承认,中国职业病防治的能力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 这位官员以矿工中常见的尘肺病举例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1年底,中国累计发生尘肺病人数已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尘肺病人的总和。 中国官方承认目前中国有44万多名尘肺病患者,但专家估计实际人数可能比这个数字多10倍。 卫生部官员宣布,卫生部准备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全国职业病防治规划,并把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的年度考核指标。 BBC中文网报道
广东百名女工镉中毒三次起诉前雇主 (ZT) 广东百名女工镉中毒三次起诉前雇主 (ZT)广东省140多名女工因镉中毒第三次起诉以前的电池厂商雇主,提出巨额索赔。 中国媒体报道说,这些女工曾在广东省的惠州超霸电池有限公司等几家电池厂打工。 不少女工相继患上了镉中毒这种职业病,"有的因肾衰竭而死亡,有的出现了腰痛、骨痛和早衰的情况。" 镉中毒 报道说,三名女工已因镉中毒而死亡,其他女工则相继病倒。 镉是一种重金属,雾化镉被人吸入之后可以导致类似感冒的症状。 它通过呼吸道和食道进入人体后,主要伤害的就是肾器官和骨头,而且这种伤害是永久性的。 由于中国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不高,不少工人都患有职业病。 广东媒体报道说,广东在有毒有害环境下工作的人数超过600万,但其防护水平和体检状况却不容乐观。 《北京青年报》报道说,2006年上半年,224名女工联合起来,再次把电池厂商送上法庭,要求每个员工补偿25万元人民币。 “骗局” 11月中下旬,广东惠州市城区法院开庭审理镉超标女工诉著名电池品牌超霸电池厂商的案子。这已经是女工们在两年内第三次走到法庭要说法。 尽管有些工人体内的镉超标几十倍,但这些工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赔偿。 据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的报道说,女工们和厂家的矛盾一直无法得到解决,大部分女工最后选择和电池商解除合同,她们得到了3000元到2万元不等的一次性补偿金。 但是,央视报道引述女工刘红妹的话说,"这是一个骗局,就是骗了我们工人离厂之后就什么都不负责了"。BBC中文网报道
北京发现有毒粉丝 当局勒令下架仓(ZT) 北京发现有毒粉丝 当局勒令下架仓(ZT) 据中国媒体报道,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周三(6日)通报,烟台德胜达龙口粉丝有限公司生产的龙口粉丝被检出有毒致癌物“甲醛次硫酸氢钠”,已下令回收。 报道指出,德胜达龙口粉丝在中国多个城市有售,目前各地都在密切留意。 上海市食药监局表示,上海将密切关注该企业生产的龙口粉丝,必要时将进行市场抽检。 据悉,“甲醛次硫酸氢钠”俗称“吊白块”,是一种有毒的工业用漂白剂,对人体有严重的毒副作用,中国严禁将其用作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使用。 “甲醛次硫酸氢钠” 能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感,粉丝加入“吊白块”可使其变得韧性好、爽滑可口、不易煮烂。 但“吊白块”加热后,会分解出甲醛等有剧毒的致癌物质,消费者食用后会引起胃痛、呕吐和呼吸困难,并会对肝脏、肾脏、中枢神经造成损害,严重的还会导致癌变和畸形病变。 在两年多前,有媒体报道了山东烟台地区一些企业在龙口粉丝加工中掺杂有毒化学物后,北京市和深圳市有关部门都采取行动,进行紧急清查。事件曾经一度引起粉丝停销,市民也不购买粉丝。 有毒物质在中国制造的食品中被发现的类似事并非罕见,近期发现的便有毒鸡蛋、毒鱼等,因此中国的食品安全一直受到关注。 BBC中文网报道
中国否认破坏热带雨林的指责 (ZT) 中国否认破坏热带雨林的指责 中国政府周二否认关于中国木材公司正在毁坏世界热带雨林的指称。 环保组织说,中国木材需求量急剧增长,中国在欧美木材贸易市场占很大份额,另外中国胶合板出口当中很大一部反来源于非法砍伐。 他们说,中国经济急速增长提高了木材需求量,使问题更加严重。 但是中国国家林业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否认上述指称。林业局发言人说,中国需要大量木材,但是并不支持非法砍伐和走私木材。 中国林业局发言人说,中国政府信守国际义务,反对非法伐木。 全球见证是一个在英国的非政府组织,他们说去年中国仅从缅甸进口的木材价值就多达3.5亿美元,这些木材几乎全部都来自非法砍伐。 一个有国际森林研究中心和其它机构3月公布的报告指出,中国进口木材的70%都是做成家具,胶合板和其它加工产品出口。 报告指出,中国成为热带发展中国家木材最大的消费国。巴布新几内亚,缅甸和印度尼西亚出口木材的一半都流向中国。 中国林业局发言人说,中国木材贸易在未来几年将保持平稳,出口不会超出进口,不过某些产品,如纸张,国内仍然缺乏足够的木材来源。 他还说中国同时也出口大量木材,在2005年中国的出口数量就超出了进口数量。BBC中文网报道
中国再现药品导致多人死亡案例 (ZT) 中国再现药品导致多人死亡案例 中国又出现一起“问题药品”导致多人死亡和不良反应的案例,生产“欣弗”葡萄糖注射液的“安徽华源”公司承认,欣弗生产过程中的灭菌消毒可能有问题。 在黑龙江、河北和湖北三地,分别有一名病人在注射了欣弗后死亡。黑龙江省哈尔滨的死者是一名6岁女童。 “安徽华源”,全名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境内上市公司,隶属于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源的药厂在阜阳市,生产的欣弗(药物全称“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用于治疗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周五(8月4日)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涉及安徽华源生产的“欣弗”不良事件病例涉及9个批号。 中国文生部和药监局已紧急通知各地药监管理部门对辖区内所有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停止销售和使用标示安徽华源的欣弗注射液。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已查封100多万瓶欣弗注射液,中国其他地区也已停用。 安徽华源的管理层说,他们怀疑可能是消毒工艺方面存在问题。该厂在更换了消毒柜之后缩短了消毒时间1分钟,而且有可能灭菌过程中热分布不均。死亡 使用欣弗引起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出现了胸闷、心悸、心慌、寒战等临床症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死亡的女童名叫刘思辰,今年6岁,因为感冒于7月24日开始静脉点滴欣弗,没想到不到20分钟,孩子便出现了高热等症状。 三天后,医院宣告女童抢救无效死亡。 除了一名女童死亡以外,哈尔滨市还出现了15例疑似欣弗不良反应患者。 河北省沧州的死者是一位70多岁的男性老人,此外还有5例有不良反应。 在湖北省,宜昌一名患者在使用欣弗后发生过敏症状,最终死亡。还有10名病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欣弗在青海省造成不良反应的病例最多,有18例。青海最早于7月22日出现有关病例。 山东省蓬莱市4名患者因使用欣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广西,浙江、黑龙江、山东等省(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分别报告发现相同品种出现相类似的临床症状的病例。 上海市也接到过少量的诸如过敏、皮疹等一般性不良反应的报告。 今年5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第二药厂曾爆发假药事件,在中国各地造成多人死亡。BBC中文网报道
中国第二季度中毒死亡64人 (ZT) 中国第二季度中毒死亡64人 据中国卫生部通报,今年第二季度食物中毒情况与上季度相比有大幅度增加,其中死亡人数64人,增加93.9%。卫生部通报,第二季度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85起,中毒5696人。与去年同期相比,报告起数减少12.7%,中毒人数增加9%,死亡人数减少54.9%。但是与今年第一季度相比,报告起数增加208.3%,中毒人数增加327.6%,死亡人数增加93.9%。 6月份食物中毒的中毒人数最多,占总中毒人数的40%以上;死因方面,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死亡人数最多,占死亡人数的将近一半,绝大部分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里面。另外,与上季度相比,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大幅度增加,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变形杆菌等致病微生物引起。卫生部说,进入第二季度,气温升高,致病微生物生长繁殖迅速,一旦食物储存、加工、食用不当,极易引起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家庭食物中毒多发生于农村,死亡人数最多,占总报告死亡人数的85.9%,原因在于农村地区偏远、医疗救治条件有限,中毒后救治不及时而导致死亡。卫生部指出,近年来的统计结果显示,第三季度是重大食物中毒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最多的季度。BBC中文网报道
举报 拍子加棒棒 吧 又有人在发大量带人身攻击的垃圾贴.借请处理. 谢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