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不是韩寒 偶不是韩寒
关注数: 0 粉丝数: 10 发帖数: 159 关注贴吧数: 1
招牌不好使 易中天于丹韩寒新书受冷落(组图) 全国书市 易中天、韩寒新书三天仅订出几千册  将新书一溜边排开,等待各大书店的认购,有的展位挤破头,有的展位则无人问津。对于新书来说,全国书市从来都是残酷的阅兵场。不幸的是,在本届书市上,一些名人也加入了兵败滑铁卢之列。  现象  此次书市上,易中天《费城风云》成垛摆在广西师大出版社的展位上,显得非常寂寞。出版社发行员有点郁闷,他们觉得就凭着“易中天”这三个字,也不至于冷落到这种地步。本报记者问他书市3天订出多少,他说几千本吧,加上来书市前各地订购的,也不过两三万册。就在一年前,易中天的《品三国》可是卖了500万册。  全国书店每年预订的新书一半来自全国书展,书市上的成败,基本决定一本书销售的命运。易中天还算好,韩寒的《杂的文》更加够呛,书市3天,订购量是六七千册,意味着《杂的文》的总销量将很难超过3万册。  《于丹〈论语〉感悟》以及王朔的《和我们的女儿谈话》也持续了书市前的低迷。《于丹〈论语〉感悟》传出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两周销量只有380册的消息,在书市上订购也没有过万。出版社已经将《于丹〈论语〉感悟》首印了120万册,亏本似乎在所难免。  思考  内容比招牌更管用  缺乏宣传或许是一种解释。上面说的易中天等几位名人,这次都没有来到郑州做宣传,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不宣传就会吃亏。但郑渊洁这次没有来叫卖,他的《皮皮鲁总动员》却订出了好几万套,总发行超过了1000万套。看来宣不宣传也不是关键所在。  “是那些滞销的名人图书质量不高吧。”一位业界人士昨天分析。他把《皮皮鲁总动员》和《杂的文》作了一番比较,前者花了20多年创作,而后者是一些博客文字外加少许的杂文;《费城风云》和《于丹〈论语〉感悟》也差不多,不是“新瓶装旧酒”,就是急吼吼的电视讲座“落地书”。  多看内容,少看招牌,全国读者中都开始理性起来,这影响了各大书店的订书者。内容可以说是本届书市名人遭遇滑铁卢的最大败因。名人要想靠卖书赚钱,踏踏实实写好作品才最管用。特派记者郦亮  
“80后”作家张悦然推出系列主题书 自己当主编(图)   张悦然终于步了郭敬明的后尘。几天前,这位80后旗帜人物推出了《鲤·孤独》,当起了系列主题书的主编。近来“80后”蜂拥当主编。业内认为,他们正在将自己出书赚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张悦然的《鲤·孤独》寄来后,记者翻了翻,206页有23万字,比郭敬明主编的满是图片的《岛》系列要实在。张悦然当主编显然很用心。她请来青年女作家周嘉宁担任文字总监,请来安意如撰稿,更牛的是竟约到了去年日本芥川奖获主青山七惠的小说。  说起当主编办杂志的初衷,张悦然表现了她一贯的含蓄,她说“80后”都已经不是孩子了,创作这一主题书是想给这个群体提供一面镜子,让他们在看见自己的同时,看见周围的人。记者注意到张悦然组建的团队里几乎是清一色的女性,而她说之所以取“鲤”这个名字,就是要让读者想到女性美好的感觉。  《鲤·孤独》用的是江苏文艺出版社的书号,张悦然强调这是一个系列主题书,而不是杂志。从今年5月1日开始,“以书代刊”的做法已经被国家明令禁止。  近来当主编在“80后”之中蔚然成风。在张悦然之前,郭敬明早已担任《岛》和《最小说》两本杂志的主编多年,郭妮主编的《火星少女》也已出了好几期。而小饭4年前就是青春文学杂志《花火》的主编。小饭昨天对记者说,他当年办《花火》就是希望看到自己满意的同龄人的作品能够让更多人看见。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像小饭那样作为纯粹的理想主义者的主编并不多,“当主编成为另一种赚钱的模式。”据记者了解,目前像郭敬明和张悦然这类80后主编,拿的都是版税,“郭敬明一本书可以卖到100多万册,但他差不多一年才能出一本,版税有限。而一批作者为他的杂志写作,每一期《最小说》都可以卖数十万册,这样他一年就可以拿12次版税。”资深出版人李先生说。于是也就难怪郭敬明要成为作家首富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