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莞 叶小莞
关注数: 75 粉丝数: 8 发帖数: 5,801 关注贴吧数: 26
【普天同庆★加油奥运】爱普系列二十三辑~~ 很久都没有写了。。。今天就写一辑吧~~ 彻子,勤劳细心的老婆。先撇去私人情感,彻子真的是一个非常细心体贴的人,吧里有了新的亲,她会在第一时间打招呼;有人过生日,她会在第一时间庆祝;新的一天来临,她会在第一时间发签到贴。而且我有注意到,每次我刚上来,彻子都会向我打招呼。有的时候我不在吧里,她也会和我发短信关心情况。回校那天,她也会早晨打电话给我叫我起床。彻子真的是一个好老婆,身兼数职,总要从这个吧跑到那个吧,都没停过,但是从来听不到她的抱怨。她是真心把这个吧当成家的! 助理,宽容敬业的老公。我和助理认识的时间并不算是很长,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我觉得助理是一个水平很高,而且很宽容体谅的人。在吧里,总有人嫉妒她,说她的坏话,故意去气她,但是她很多时候都没有说出来,总是自己在默默地承担。她总是在为大家着想,不想影响大家的情绪。平时她也会满足大家的要求,尽管工作量很大,但是她会做很多好看的图送给亲们。老公,我很高兴能有你这样的老公! 裙儿姐,思想能够不断更新的好妈妈。裙儿姐在我眼里一直有两个身份,一个是老师,一个是母亲。很多时候,和裙儿姐讲话会很自在,她和我很多交流过的老师不一样,她能真正用心去体会大家的想法。在做母亲方面,任劳任怨是不用说了,有空还能拍几张小牛的照片给大家雅俗共赏一下。裙儿姐的感性为这个大家庭增添了不少女性色彩,同时,她也会常常给大家放歌,可以说裙儿姐是调节气氛的好帮手之一。未完待续。。。。。。。。。。。。。。。。。。。。。。。
【影像制作联盟】霍克尼的摄影拼贴【贴图】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买过一本《培根、霍克尼画风》的书,重庆出版社出的,四四方方,硬皮封面,第一次知道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名字。他的画,多描绘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宁静的别墅、游泳池,优雅的男人与女人,色彩平涂,有装饰的效果。我当时不大欣赏这么轻盈、干净、透明的画风,倒是画册里收录的拼贴照片让我大开眼界。  霍克尼的摄影拼贴很特别。我们平常拼接图片,多半属于无奈,要尽力消除拼接的痕迹;他反而刻意强调,一幅画面,往往由数十或上百个局部片断组成,既有重叠又有错位。他为母亲做的一幅作品,嘴部出现在五张错落的片断里,而左右脸颊,明显是从侧面拍摄的,就这样多重视角拼接在一起。在另一幅站立的人像里,同一只手出现在几处,托住脸颊,抱在胸前,撑在桌面,显然,他将不同时间的人物动作,也并置一块了。  熟悉绘画史的人都知道,多重视角并置于同一空间,是立体主义画派玩的花样;不同时间并置于同一空间,未来主义也早就试验过。虽然二者都不是新发明,但霍克尼用局部照片去拼贴,形成马赛克一样斑驳陆离的奇异效果,的确独树一帜,开拓了摄影的可能性。客厅的一场谈话,他可以为交谈者的头部和手部拼接许多片断,我们同时看到了他们在摇头、微笑、沉思、说话,极其详尽,但对沙发、茶几、书架,则随便拼接几幅图片简略交代,至于天花板、墙壁等无关紧要之处,他干脆缺省。这符合我们的观察经验。与人聊天,吸引我们的是对方的表情和动作,谁会在意窗帘和墙壁的颜色呢?  霍克尼工作时,通常用一架宝丽莱(Polaroid)相机拍摄一个对象的不同局部,拍摄时视角、光线、时间的不同,以及镜头的变形,手控的误差,使这些局部照片不能完美对接。然而,这正是“霍克尼式”拼贴的迷人之处!众多的“补丁”,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眼前的作品是由许许多多时间和空间集合而成的,从而形成广度与深度。他有一幅巴黎街景的拼贴照片,每个略有差异的片断都像时光画下的笔触,层层叠叠。他展现的是许多视角观察到的不同时间的街景,非常厚实。一张普通街景照片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霍克尼1932年出生于英国,后来移居美国。他的成就,主要还在绘画上,是国际画坛的顶尖人物,摄影算他的业余爱好。照片中的他戴着眼镜,相当斯文,出现在媒体中却一副十足的叛逆形象。他是举世皆知的同性恋者,又是屈指可数的公开捍卫吸烟权利的名人。2001年,他出了本叫《隐密知识》的书,说他研究发现,古代写实画家如达·芬奇、拉斐尔、安格尔画得那么好,是因为借助了一种透镜装置来临摹,当时谁掌握这种秘密光学知识谁就能成为大师。艺术界哗然,理论家尤其生气,骂他为诋毁西方最伟大艺术家的疯子。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