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撒👧 zxb410
关注数: 15 粉丝数: 22 发帖数: 1,502 关注贴吧数: 23
关于依法打击整治新冠肺炎疫情谣言等网络违法违规行为的通告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引起广大群众关注。为进一步规范网络传播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切实凝聚起齐心抗疫的强大合力,增强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现就依法严厉打击整治新冠肺炎疫情谣言等网络违法违规行为通告如下: 一、依法打击网络谣言 疫情防控相关信息应以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为准,广大网民要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网上涉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图片、文字、音频和视频等信息应进行甄别,未经证实的消息不得在微信群、朋友圈、抖音、快手、微博、贴吧等网络平台上转发、传播。对已转发的不实信息要迅速删除;对已造成影响的要及时辟谣,主动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并向网信、公安部门说明情况。对造谣、传谣的,将依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依法保护个人信息 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广大网民和网络平台不得通过网络发布和传播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不得从事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的非法活动,不得借疫情防控非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对违法违规收集、使用、公开个人信息的,从事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的非法网络活动,将依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 广大网民要严格遵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措施和规定,不得扰乱防疫工作秩序,不辱骂威胁抗疫工作人员,不得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对防疫工作人员进行网络暴力等违法违规活动。对干扰防疫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依法整治网络乱象 广大网民和网络平台要自觉履行主体责任,规范网络传播秩序。不得传播有害信息,不得违规自采涉新冠肺炎的新闻信息,不得篡改权威部门和官方媒体发布的涉疫情防控新闻信息标题和内容,不得借疫情防控在网上制作、复制、发布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不得借疫情防控实施网络诈骗,不得发布与疫情防控政策相违背的信息。对发布违法违规信息的,将依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构建清朗网络空间,人人有责。欢迎广大网民积极举报网络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信息。 举报方式: 庆阳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举报电话:0934-8882164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庆阳市公安局 举报电话:0934-5993205 庆阳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庆阳市公安局 2022年8月20日
用行动传承孝道美德 ——记宁县“孝敬公婆的好儿媳”张小梅 宁县米桥乡红星村村民张小梅,以一个“好儿媳”、“乖女儿”的双重情怀,悉心照料因突发脑溢血瘫痪卧床的婆婆。5年来,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人们讲述了一个“久病床前有孝媳”的感人故事。 张小梅说,婆婆当初待她如亲生女儿一样。如今,她也要如女儿一样回报婆婆。张小梅不离不弃,恪尽孝道,悉心照料七旬婆婆的孝心感动了远近乡邻,在当地被传为美谈。 悉心照料瘫痪婆婆“不好意,你们先进侧房里坐,我给老人擦洗完身子,就到。”7月18日上午,当笔者走进宁县米桥乡红星村村民张小梅家的院子时,正在给婆婆擦洗身子的张小梅热情地招呼道。环顾老人居住的屋子,干净整洁,清清爽爽。张小梅把东面向阳的这间窗大屋亮的房子让给年逾七旬的婆婆和公公住,自己和丈夫住在西边背阳的厦房。 “照顾婆婆最难的是老人时不时大小便失禁。但五年来,我已经习惯了这些。”张小梅说,尽管给老人用了老人用的尿不湿,但老人还是常会把大小便弄得到处都是。 由于公公年老体弱多病,无力照料半身不遂的病人,丈夫当着村干部整天在忙一村乡亲的事儿,照顾婆婆的重任务,就责无旁贷地落到了张小梅一个人身上。她每天要给婆婆洗手、洗脸、洗头、搓背、洗脚,伺候婆婆吃饭、喝水、吃药,每隔几天还要给婆婆剪次指甲,害怕老人乱抓时划伤身体。 婆婆每遭遇重感冒,病情加重后,自己无法进食,张小梅就喂她吃喂她喝喂她服药。起初,由于经验不足,张小梅喂婆婆吃饭,婆婆总是呛着。慢慢地,她就像自己小时妈妈喂自己一样,一点点地喂。次数一多,不让婆婆呛的方法就掌握了。 为帮婆婆增加营养,张小梅每天很早就起床准备早餐。开水冲的鸡蛋汤里加一小包豆奶粉,有时还加些切碎炖烂的肉末。婆婆的消化功能衰退,张小梅就为婆婆擀薄而又柔软的面条,因为只有这样的面条,婆婆吃了才不胃痛。 家里的猪肉和鸡肉,张小梅总是节省着给婆婆和公公吃,想方设法为两个老人增加营养。对这样一个普通农家来说,张小梅精打细算,尽其所能让老人多吃上几个鸡蛋或几顿有肉的饭。 擦、洗、换……张小梅每天重复着这样的事儿,精心照料着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婆婆。 尽一份女儿的孝道 5年多光阴,将近2000个日子,日复一日。张小梅给婆婆喂水喂饭、洗脸擦身、换洗衣服被褥。忙完这些后,她还要下地干农活。 腼腆的微笑,素常的衣着,质朴的话语。张小梅做起活来手脚麻利。利用和笔者交谈的时间,她顺手拿起刚给老人换下的衣服搓洗起来。 她告诉笔者,23岁那年,她嫁到了红星村,公公婆婆把她当做亲生女儿一样对待,倍加呵护。她也把公公婆婆当做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侍奉。 图个过上好日子,婚后的第二年,张小梅随丈夫外出银川摆面皮凉粉等小吃食摊子赚钱。家里喂养年幼的孩子、种庄稼的重担,全压在当时年纪都过了五旬的公公婆婆的肩上。 这个普通农家,本是村人羡慕的幸福人家。可无情的灾难却突如其来的降临。2010年6月间的一日,在一亲戚家正和亲戚拉家常的婆婆突发脑溢血,虽经及时的手术治疗,还是落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从此卧病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所有饮食起居都要靠人照料。 “照顾好老人不只是给老人吃饱喝好,还要拾掇好老人的卫生,让老人心情畅快着。”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张小梅不会说什么大道理,却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艰辛。 在张小梅的精心护理下,卧床五年多时间的婆婆,从未生过褥疮。这在村里乡亲眼中,成了奇迹。 “每天这么辛苦,你抱怨过这样的生活吗?”笔者问。“当初婆婆把我当做亲生女儿一样疼爱,现在我做的这些,是在尽一个女儿的孝道。”张小梅微笑着说。 美德感动邻居乡亲 在家人的眼里,张小梅是不可或缺的“顶梁柱”;在村里乡亲的眼里,张小梅是个搭着灯笼百里难找的“好儿媳”。 这些年来,张小梅无怨无悔,默默付出,用一份质朴的爱书写着一个不凡的人生故事。 6亩塬地和10亩山地,是这个六口农家的依靠。张小梅是个勤俭持家的“好掌柜”。多年来,瘫痪在床的婆婆要长期服药,两个在外打工的儿子要各自给各自挣娶媳妇成家的钱,丈夫当村干部,每月也就1000元的工资收入,家里只有靠她这个“好掌柜”通过打理16亩承包地来维持正常运转了。 正是凭着她勤俭持家、吃苦耐劳、与邻里和善相处的品质,更让大家对她信任有加。她在坚持倒茬种植经济效益好的全膜玉米和荏的同时,侍弄着10亩国槐、油松等树苗子。几年来,她既要种地、弄树苗子、找钱,还要伺候好婆婆,的确过得很不容易。 “张小梅是个好儿媳,伺候瘫痪在床的婆婆没有一句怨言。尽管因为家里地里忙,但依然是左邻右舍的知心人。”村里许多乡亲都这么说。 在村里七旬老人吉勤学的印象中,张小梅是个心地善良,勤劳持家,孝敬老人的好儿媳。他说:“我天天早饭前和傍晚,只要在村里散步,经过聊天的人多的地方,总能听到他们夸张小梅孝敬婆婆的事。” 张小梅的美德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她家被评为2014年宁县“优山美地”杯“最美家庭”,受到表彰奖励。今年年初,张小梅又被米桥乡党委、政府授予“孝敬公婆好的儿媳”称号。
徳耀宁州——“农合行杯”宁县2014道德模范颁奖典礼【置顶】 这次的舞台效果是宁县历来举办的文艺汇演中水准最高的一次!请看全程录像。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zk0NTAzMDEy.html&urlrefer=fff94eb81642d5282165cfec93df7cdf “宁县道德模范”名单: 助人为乐模范(1人) 王宁生,男,52岁,宁县新宁镇新宁村村民 见义勇为模范(1人) 代 斌,男,40岁,湘乐林业总场九岘林场护林队长 诚实守信模范(1人) 白永恒,男,39岁,庆阳运通草业公司、庆阳陇牛乳业公司董事长 敬业奉献模范(4人) 王 超,男,28岁,宁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副队长兼带犬民 马 建,男,43岁,宁县农技推广中心农艺师 王翠兰,女,56岁,宁县县城环卫工人 雒凤林,男,58岁,宁县春荣乡畜牧站动物防疫员 孝老爱亲模范(3人) 马建霞,女,43岁,宁县太昌乡杨咀村村民 张麦花,女,61岁,宁县米桥乡孟家村村民 张 华,女,32岁,宁县第五中学教师。 “宁县道德模范提名奖”名单 助人为乐模范(2人) 胡来明,男,39岁,盘克镇胡堡村人,盘克镇义乌小商品超市、庆阳市薄利源商贸有限公司经理 付六群,男,62岁,良平乡付家村党支部书记 诚实守信模范(1人) 雷永宁,男,43岁,宁县瑞丰供销合作社法人 敬业奉献模范(5人) 卢 涵,男,31岁,宁县盘克镇综合文化站站长 王国梁,男,55岁,宁县观音卫生院院长 刘熙轲,男,51岁,宁县鑫塬粮油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和盛分公司保管员 索 龙,男,37岁,宁县新庄初中政教主任 王永宁,男,55岁,宁县良平乡王屯庄村乡村医生 孝老爱亲模范(2人) 车儒芝,女,61岁,宁县平子镇蒋邑村村民 赵丽娜,女,26岁,宁县春荣乡赤堡村村民。 这次评选活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重点,深度挖掘、宣传、弘扬全县“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德,充分展示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在全县形成了学习道德模范、弘扬道德新风、争做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营造勤劳节俭、遵法守礼、敬老孝老的社会文明风尚。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宁县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实道德支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