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野兔 妍野兔
关注数: 106 粉丝数: 186 发帖数: 9,030 关注贴吧数: 42
媚兰的成长:她让我变得更勇敢 在十四岁第一次读飘时,我的感情始终跟着主角走,斯佳丽喜欢谁我就喜欢谁,斯佳丽讨厌谁我就讨厌谁。对于媚兰,我和斯佳丽一样经历了从排斥嫉妒到关心感动的过程。重读几次之后,我开始发现,媚兰并不是所谓的什么圣母,她有心机,有知识,早就知道斯佳丽喜欢维希礼,什么都懂,只是不表现出来。一年之前,我意识到,媚兰也是一个有爱有恨会笑会哭的普通少女。而现在,当我读过了许多批判斯佳丽的帖子,渐渐承认斯佳丽的缺陷,才恍然发觉——我之所以最爱斯佳丽看斯佳丽什么都好连缺点都是优点——只因为,我的性格像媚兰。 于是,将媚兰的环境与我自己的经历对照,我立刻发现了媚兰的无奈:social expectation 要求女孩文静,温柔,从不发表自己的看法,媚兰只得照做,因为她不但没有勇气与任何人决裂,甚至没有勇气惹任何人不高兴。她最喜欢沉浸在书籍之中,因为只有离开人群的独处才能让她感到安全。 爱一个人,往往爱的是自己的投影。有些人爱的是与自己不同的人,是因为他们对自己不满意,而那个人身上恰有自己不具备的特点。瑞德爱斯佳丽,是因为瑞德经历了无数挫折与苦难,他羡慕斯佳丽的不谙世事无忧无虑。斯佳丽爱维希礼,是因为维希礼的诗性与理性,这是现实而冲动的斯佳丽不具备的。而维希礼爱斯佳丽则恰恰是因为斯佳丽的热情和勇敢他不具备。媚兰,与维希礼类似,爱斯佳丽也是因为她羡慕斯佳丽的勇敢。 所以那句“我知道,他也很欣赏斯佳丽”就不是瑞德所能理解的了。瑞德以为单纯的媚兰不懂斯佳丽和维希礼之间的纠葛。可是恰恰相反,媚兰懂得这一切甚至早在瑞德认识斯佳丽之前。媚兰能理解并接受维希礼对斯佳丽的爱,只是因为,媚兰正是像维希礼这样爱着斯佳丽。 所以书中人物和书外读者对媚兰满是溢美之辞,什么伟大什么无私什么纯洁的帽子扣了一堆,殊不知这些标签正如给维希礼贴的什么爱国什么勇敢的标签一样,夸的好听,被夸的人却接的无奈。真正理解媚兰的只有一个人,就是维希礼。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斯佳丽和瑞德 (学术贴,以喷口水为乐者慎入) 本文主要参考了武志红老师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为何越爱越孤独》 一、关系模式 在心理学中我们会了解到,一个人在童年时与父母的关系模式,往往会决定他之后的亲密关系的模式,尤其是与恋人或配偶的相处模式。而这个理论,在《飘》中的两位主角——斯佳丽和瑞德身上也同样适用。 斯佳丽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尽管爱伦内心深处仍忘不了那个表哥,但无疑的是,杰拉尔德非常爱爱伦,而爱伦也对杰拉尔德十分尊重。爱伦和杰拉尔德都给予了孩子们深切的关爱。因此,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塔拉三姐妹——斯佳丽,苏伦,卡琳,总体来说都有健康的心理。 在斯佳丽的家庭中,表面上,爱伦连给别人看病这样的急事都要等到杰拉尔德回家向他请示才出去,似乎杰拉尔德是家中的权威。但实际上,爱伦才是家中的核心。她对孩子和奴隶有着真正的威严。斯佳丽甚至觉得,杰拉尔德就像母亲的另一个孩子一样。在十二棵橡树舞会前夜,爱伦一回家,就被四个人包围了,说战争的说战争,要衣服的要衣服,要跳舞的要跳舞,足以看出爱伦在家中的核心地位。 我们知道,女儿往往会对母亲产生认同(前提是父母关系和谐),在之后的恋爱与婚姻中也会沿袭父母相处的模式。可以看到,在斯佳丽数不清的恋爱中,都是“表面上我这个女孩很温柔很依赖你但实际上我才是中心”的模式,正是对爱伦和杰拉尔德的关系的直接复制。最典型的是斯佳丽和弗兰克的婚姻。在日常小事上,斯佳丽无微不至地照顾弗兰克,在事业之类的大事,弗兰克却要“什么都依着她”。
综合字音、字形和字义,细说一下译名的事情 翻译名字这门学问,不仅要准确地表达名字本身的声音,而且还要体现这个人的性格特点以及作者深层的寓意。从汉语的角度来说,字音、字形、以及这个字的含义,甚至包括在汉语文化中的意义,都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考虑。 首先说字音。汉语字音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五类,其中阴平和阳平合称平声,上声和去声合称仄声,另外有一个入声,是古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音,现在已经取消了。平声是“稳定”的音,仄声则是“不稳定”的音,类似于音乐中(以大调式为例)do和so是稳定的音,ti和fa是不稳定的音之类。因此,律诗要求平仄相对,以实现音乐上的美感,尤其是上联的末字应是仄声,下联的末字应是平声——这和歌曲中最后一个音结束在主音的要求何其相似! (以下为简洁易懂起见,称为第一、二、三、四声)第三声和第四声的区别在于,第三声是先降后升,有一种转折的感觉,而第四声则显得铿锵有力。第一声整个音都在高音上,而第二声是升音,由此也造成了细微的差别。 其次,字形本身也会给人特定的感觉。最显然的就是笔画少的字简洁年轻,笔画多的字繁复成熟。 最重要的——字义,我们接下来慢慢谈。 声明一下,本文参考了漠羽·痕的《各个译本中译的最好的人名》。
论《飘》中的婚姻 婚姻,即男女双方在法律上缔结伴侣关系,意味着两人将在一起生活。以在下的人生经历,只能理解到这一步了。在《飘》中,米切尔为我们展现了不同的婚姻。有的美满,有的平淡,有的则充斥着争吵与冲突。那么,书中人物的婚姻各是什么样的呢? 作者借杰拉尔德、维希礼和瑞德之口反复地强调这个道理:“只有相像的人才能生活在一起。”当然,也借斯佳丽之口提出了质疑:“杰拉尔德和爱伦不是生活得挺好吗?”但至少,我们可以肯定一点,杰拉尔德所说“结了婚之后爱情自然会有的”纯属扯淡。你敢想象苏伦和维希礼结婚、或是印第亚和瑞德结婚会有爱情吗? 以在下的观点,最完美的婚姻,自然是两人相像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书中两对主角的婚姻:斯佳丽和瑞德,玫兰妮和维希礼。诚然,斯佳丽和瑞德之间又是吵架,又是分居,又是闹离婚……但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俩都不知道斯佳丽真正爱的是瑞德而不是维希礼。于是斯佳丽出轨瑞德吃醋之类乱七八糟的事情就发生了。这只能说是这俩人太逗逼,而不能说他们的婚姻是错误。斯佳丽和瑞德都不能算神马品德高尚的人,但是他们的魅力相互吸引走到了一起。如果两人一开始就相爱该多好。至于玫兰妮和维希礼,心意相通志趣相同,是相濡以沫的知己。相比之下我觉得玫兰妮和维希礼的婚姻更加理想,没有丝毫的隔阂与猜疑,更不用说伤害了。 其次呢,即使两人不相像,但是性格互补,互相爱慕,也会是很幸福的一对。比如印第亚和斯图尔特,卡琳和布伦特。印第亚性格有点孤傲,自尊自强,令人生敬;斯图尔特却是野马一样的热情狂放。布伦特和斯图尔特性格一样;卡琳单纯天真。如果双胞胎没有战死的话,他们的婚姻会十分让人羡慕。 两人性格不同,但是都是成熟、有责任感的人,互相能够接受,也是可以生活在一起的。这里的例子是威尔和苏伦。在卡琳离开之前,威尔对苏伦可以说没有什么好感,苏伦对威尔也没有多少兴趣,威尔为了塔拉而娶苏伦。我想威尔对苏伦渐渐日久生情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至于苏伦,拿弗兰克和威尔比简直是对威尔的侮辱。我就不比了。包括,许多男友战死,后来嫁给其他小伙子的,例如芳妮,萨莉等,都属于此类。这在战后应该是最多的。 在上一种情况中,可能两人中有一人单方面地爱着对方。最典型的例子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爱伦和杰拉尔德。杰拉尔德在爱伦死后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但爱伦临死时喊的名字却是菲利普。如果卡琳和威尔结婚,我想应该也是类似的。其实卡琳有威尔这样一个大哥哥来照顾她挺好的,然而年幼柔弱的卡琳却有倔强的一面,她不会接受布伦特之外的人。 两人性格不同又互相不能接受,得,这就是糟糕的婚姻。正如斯佳丽和弗兰克。斯佳丽看不惯弗兰克婆婆妈妈,弗兰克又受不了斯佳丽自己赚钱,斯佳丽更受不了弗兰克自己不会做还不让她做……就算斯佳丽感念弗兰克付税之恩,在细节上处处体贴,也无济于事。瑞德所说如果弗兰克和苏伦结婚会更糟糕完全是用来安慰斯佳丽的胡扯八道之辞,标准的阿Q精神。 话说,少年斯佳丽和少年维希礼如果结婚,必然比斯佳丽和弗兰克结婚还不如。因为斯佳丽接受不了维希礼。但是,在书末,当斯佳丽已经懂得尊重、理解他人,她和维希礼的结合应该还算不错的一对。虽然比不上卡琳和布伦特啊,印第亚和斯图尔特啊,但是比起爱伦和杰拉尔德的貌合神离,比起威尔和苏伦的有姻无爱,还是要好多了。至少斯佳丽和维希礼从少年时就相识,共患难同甘苦到青年时代,他们之间是有真正的友情的。只不过,两人心中各自都有至爱的人,他俩的结合只是我观书人的幻想罢了。
欺骗玫兰妮感情的人只有一个,就是瑞德 让我们来作这样一个假设:我们有一台摄像机,录下了所有斯佳丽与瑞德的对话,让玫兰妮看。 玫兰妮会看到瑞德用什么样的语言贬损维希礼,而瑞德当着她的面是一直夸维希礼的。她会看到瑞德对维希礼的尊重全是装的。 玫兰妮会看到斯佳丽怎么不遗余力地维护维希礼,就算自己被损也不愿让维希礼被损。 玫兰妮会看到瑞德说维希礼注定会穷困潦倒,而斯佳丽说“不会,只要我有一口气就不会”。 玫兰妮会看到瑞德所谓送工厂根本就不是什么慷慨地帮助,恰恰相反,瑞德大力阻止斯佳丽对他们的帮助。 玫兰妮会看到瑞德咒维希礼死了,而斯佳丽大发脾气。 ………… 贝尔救了维希礼的命,但就因为说了一句斯佳丽的坏话,玫兰妮立刻不再热情。 阿尔奇是给力的保镖,就因为八卦了斯佳丽和维希礼,被玫兰妮扫地出门。 同样还有印第亚,玫兰妮与她决裂。 仅仅因为瑞德和维希礼有同样的思想,玫兰妮敢为了瑞德和梅里韦瑟太太吵架。 ………… 谁伤害了她爱的人,她就会立刻反击。 如果她知道,瑞德这样贬损和鄙视维希礼,她还会敬重他吗? 而我相信,如果她知道斯佳丽是这样的维护维希礼,她会更爱她。 玫兰妮对斯佳丽好,那是斯佳丽应得的。 而恰恰是瑞德,在欺骗着玫兰妮的感情。
解析斯佳丽与维希礼于冬日塔拉之谈话 首先声明,本文所引用文字,英文部分为原文,汉语部分为在下凭印象自行翻译(呜呜呜……老师借书未还,没办法……)。 事情的起因是威尔告诉斯佳丽卑鄙的乔纳斯等人提高塔拉的税,否则就要拍卖塔拉的事。斯佳丽去找维希礼寻找安慰(个人认为与其说她找的是帮助,不如说是安慰)。 ……At the sight of Ashley in rags,with an axe in his hand ,her heart went out in a surge of love and fury at fate.She could not bear to see him in tatters, working,her debonair immaculate Ashley.His hands were not made for work or his body for anything but broadcloth and fine linen.God intended him to sit in a great house,talking with pleasant people,playing the piano and writing things which sounded beautiful and made no sense whatsoever. She could endure the sight of her own child in aprons made of sacking and the girls in dingy old gingham,could bear it that Will worked harder than any field hand,but not Ashley.He was too fine for all this,too infinitely dear to her.She would rather split logs herself than suffer while he did it. …… 尽管第一遍读《飘》时,我还是一个坚定的斯佳丽维希礼之爱支持者,但,读到这段,我已经明白了,斯佳丽对维希礼是喜欢而不是爱。因为她根本不能接受维希礼的受苦。她所想的,维希礼天生是如何如何,就应该如何如何,根本不切实际,这表明她的爱只是爱着她的幻想,而不是维希礼本人。看看玫兰妮,她待在塔拉,拥有塔拉最好的待遇,可她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好像塔拉就是她的家一样,甚至还要斯佳丽养凯瑟琳——为什么?正因为她把斯佳丽当成亲姐妹一样,所以才不会介意斯佳丽对她的好,才没有任何负罪感(当然,她心里清楚地记得斯佳丽对她的好,并且在必要时会二话不说站出来支持斯佳丽)。而维希礼却不同。斯佳丽也不同。斯佳丽接受韦德的穷困,说明她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斯佳丽接受妹妹们的穷困,说明她把她们当成自己的妹妹;斯佳丽接受威尔的辛苦,说明她把他当成自己的兄弟……唯独对维希礼,不是这样。这种感情亲近中透着疏远,这是喜欢,不是爱。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