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带花奶油🎂 neoere
关注数: 553 粉丝数: 1,325 发帖数: 29,510 关注贴吧数: 222
刚到的LG 32GS95UE 说下昂贵学费买到的教训 之前的rog pg348q QHD带鱼屏 用了6年,因为在大概2018年看过一次u盘直插三星UHD 4K电视的疯狂MAX 4 狂怒之路,被其细腻的画质跟真60帧的丝滑刷新率震撼到,导致之后看带鱼屏的2560分辨率一直不顺眼,再加上ips屏的全屏反光跟华硕翔一样的品控,屏幕边缘溢光,黑屏时青一块紫一块的折磨了我6年。今年痛下决心改善,瞄准ucdm跟lg,最终因为ucdm一直断货加华硕比翔更翔一样的售后口碑,选择了贵出去一台电脑的lg。看来我学费交的还是不够。我一直有个误解: 4K显示器可以达到4K电视的观影效果。我大错特错了。科技发展到今天,各家还都在玩挤牙膏游戏,hdmi 2.1的4K只到144hz,要想满足lg的4K 240hz 目前仍然只有dp1.4加dsc能做到,但就要损失掉频宽,因为hdmi 261拥有更宽的频宽,实时传输数据量跟速度更高。而即便满足所有这些要求,想要在4K显示器上达到4K电视的效果仍然是不可能的,因为电视内置的硬件解码天生大大优于显示器的软解码(potplayer, 恒星播放器等),这也是我一直纳闷的地方,显示器的体质问题还是怎么的,为什么4K显示器不能加入硬件解码,从而让其在播放真4K原盘文件时,可以达到4K电视的水平?是因为没市场吗?不会啊 大家都喜欢坐在电脑前玩游戏或者看片,不想一会儿卧室一会儿客厅的来回蹿,也不想摆一台显示器再摆一台电视在脸上来回切换吧… 说回我的lg,相比rog带鱼屏的改善真的乏善可陈,除了颜色还原,黑真的黑,没了。整屏sdr亮度不够,开启hdr好一点点,但文字炫光,白色超亮,还得注意oled体质,不能定帧太久防止烧屏… 最令我失望的是,因为上述电脑屏幕相较于电视的天生劣势,最新的显示器拿在手里,仍然无法达到6年前用电视播放4K文件的效果,感觉花大钱请了个没用的祖宗。还不要说,显示器发展到现在,都不加hdmi eARC,很多音箱也没法用。4K显示器真的只适合4K游戏,想拥有真正的4K影院效果,就必须上4K电视?!这逻辑我真的不明白,也不认同。我的电脑配置是13900k rtx4090 oc 64gb ddr5 6000,游戏时可以看到显著的帧率提升,但一播放50g到90g的4K原盘电影文件就开始拉。辛苦大家看这么久,请问是有设置不当的原因在里面吗?谢谢!
分享自己买了退退了买的cpu冷排经验 适用sff小机箱 这段时间因为要把显示屏换成4k,重新捣鼓起电脑(用了6年的1080ti不支持4k),发现以前还是梦想的小比例机箱(small form factor, sff)现在已经可以实现,而且可以把主流显卡塞进去。研究来研究去,决定用酷冷的nr200p v2这只已经被人证明可以安装华硕tuf 4090 oc3.6格巨型显卡的类A4架构机箱。说类A4是因为A4通常指代背靠背布局,但A4有个问题,就是显卡风扇努力排出的热空气,通常会被吹到中间隔板上,不然就是吹给电源或主板,不能顺利排出机箱外,总之通风在A4布局上,是个不好解决的问题。v2这个机箱是同向排布,即主板跟显卡面向同一方向,中间就会留有一定空隙,箱底风扇的进气会更有效率,而机箱整体是sff全开放,没有玻璃板,所以显卡风扇,cpu冷排跟电源风扇都直接呼吸外部空气,确保内外交换,跟散热效率。今天要说的是cpu冷排,目前主流冷排的泵管都是在散热鳍片的一端对称排列,如图1,平时机箱内部空间足够时不会有任何问题,但一旦接触A4机箱,特别是当gpu体积过大,只能在一边垂直安装时,这种泵管排布就非常碍事了,因为其中一条管头一定会卡到gpu上缘,泵管本身又很硬,无法像排线一样随意弯折,会跟gpu打架,就很麻烦。这时就会需要图2这样,两条泵管安在一边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可以确保冷排安装在机顶时,泵管不会阻碍到大体积gpu的安装。冷排质量很重要,漏液或故障都会大概率直接干掉cpu 主板 显卡 甚至整个系统,所以也只能相信大厂产品。我找来找去,选择了Fractal Design这个牌子的Lumen S28 RGB。 他家的冷排泵管就是偏在一侧的,这个牌子机箱比较有名,但其它配件没底,虽然更想用更有效率的arctic 3或者NZXT,但对于我的情况,不是太厚就是挡住gpu,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看评价他家冷排还可以,有油管大神也在用,就下订了。之前订过贼船的,NZXT的,Arctic 3的,都不理想,也都退了。决定用S28,但不用他原装的风扇,而是改用猫扇,减少噪音,提高空气交换效率。另外小比例机箱也不太需要灯效。实际效果个人感觉很满意。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