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明月天涯 静待明月天涯
出生在西方情人节的日子,命犯桃花之劫,却无桃花之运;
关注数: 4 粉丝数: 96 发帖数: 12,987 关注贴吧数: 21
【刀剑与诗】从古龙开始 【刀剑与诗】从古龙开始 今年假期,乘空登上黄山,目之所见,心有所感,成诗一首。 《上下山》 秋逢节日无需约,蚁聚喧喧向上攀。 雁去雁来千里地,云浮云散两重山。 停身远路窥全貌,踏足深林睹细颜。 松隙几行流水过,蜿蜒寂寂下人间。 由此想到武侠小说的状况,也曾诸神林立各领风骚辉煌热闹过,如今潮水退去,最终呈现寂寂寞寞纷纷下落之势。 当然想到武侠小说,几乎必然想到古龙。 说到古龙,已不只是谈古龙,而是关联着谈到古龙、梁羽生、金庸等人所创作的武侠小说这一类型小说。 古龙当年曾多次在序文中为武侠小说被作家群体隔着门缝看叹不公、鸣不平,如今武侠小说尚未正名,已被边缘。 偏传统的武侠小说新作现在几乎绝迹,或者即便有,也很难被许多人看到,而武侠小说的变式则继续传承。 可能也正因为小众,如今对武侠小说的要求反而更严格了,万千文章,只传精品。 《死人经》、《天之下》、《刀不语》、《雪中悍刀行》......即便冷门,依旧后继不绝,真正好书也依旧能掀起阵阵追读浪潮。 而武侠小说中那些已经经过时间检验、如今还在流传的,古龙的一众小说必有一席之地。 谈到时间,中国人,或者说整个人类,对五、对十多有执念,今年既逢古龙逝世四十周年,应此征文,正合时宜。 当年读古龙的《英雄无泪》,读到结尾的文字: “歌女的歌,舞者的舞,剑客的剑,文人的笔,英雄的斗志,都是这样子的,只要是不死,就不能放弃。” 很多年了,一直记得,因为也融入了自己的人生。 读书时,少年情怀,喜欢这像诗一样激励人的文字。 历时光,少年不再,而更懂得其中悲喜相持的意蕴。 其实有些人、有些事,何止是不死不能放弃,就是死了也仍被怀念。 古龙连同他笔下所塑造的众多角色一起,在这几十年中,都逐渐成为了其人在世与去世之后,为众所思所念所论的人物。 而在不再热门时仍常涉及,心之所念,因有真热爱。 王国维先生曾言:“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 小说类从其内部来看也是如此,武侠小说经历了盛衰演变,几经跌宕,免不得要顺应时代大潮。 当年读傅红雪,尤其《天涯.明月.刀》里的傅红雪,很多时候没有被武力打倒,却在寂寞与理念崩塌的多重考验中几近崩溃,历经极致痛苦,方才彻悟活着的真谛,向前走出一段传奇。 人只有经得起寂寞,才真正开始走向升华。 武侠小说只有经得起今日的落,才能在未来定生死中起。 而当年那么多武侠小说创作者,只有经得起大浪淘沙,才能吹尽黄沙始见金。 回到当下,往昔以千年、百年、十年为单位的时代变迁,正向着年、月、日的单位加速,随之生活的变化也正在加剧。 对于生活,我并不想细述个人这么些年所经历的那些悲欢离合的琐碎。列夫托尔斯泰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家庭如此,个人也如此。 同在一片时空下,除去那些天赋异禀、成就非凡的少数人,太阳底下并没有多少新鲜事。 不同的是,每个人对待这些事的态度,对待那些人的心理。 普希金有句诗: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四十年弹指间,法治渐严,刀剑绝迹,江湖不绝。 可刀真的绝了吗? 手中无刀,心中有刀。 剑真的断了吗? 无剑胜有剑,草木竹石都可做兵器。 诗呢? 如逢春天,泥土之下,总能不经意长出青绿,开出红花。 人啊,纵埋没于生活的苟且之中,亦会不时泛起对远方美好的向往。 或许我们大多数人终难免化作江湖的俗众,如何平此意难平? 如果你去读《楚留香之桃花传奇》,结尾处楚留香打开一扇门的时候,古龙用六个字便回答了所有:来过,活过,爱过。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很高兴又能突然地相遇,愿刀是刀,剑归剑,诗成诗。 不必弄清什么是江湖,身在其中,回头是江湖,向前也是江湖,转身又见江湖。 我们若是从中学会了珍惜,当明白我们所能把握的那些,只有此时此刻。 一切都是正在。 正在来,正在活,正在爱。 我和你,正在来过,祝愿每个人都能好好活着、爱着。
古龙祭文 一转眼间,古龙已去世37年。每逢古龙祭日,我都想写点什么,然而实际上总是什么也没写就错过了日期。 今年恰好是在在火车上,我随手写了几段文字,因为生活的忙碌,居然又错过了几天。 懒了一年又一年,错过总比没有好,越不写,文笔也会越来越差。今晚得空便勉强整理了下,凑成一小篇祭文。 念念不忘,以飨初心。 当武侠已经没落,当感情已经淡去,再来纪念,心中的怀念已更多化作了感慨。 现在的江湖,太浮躁。 现在的情感,太物质。 也许一直这样,是我想当然的厚古薄今,孔孟尊尧舜,程朱尊孔孟,后人尊程朱,再后人同样觉得人心不古。 其实这世界一直都是民风有变,而人性变得不多,这也是古龙小说的精髓所在,足可历久弥新。 不说更久远的故事,就以现在的网络的小说来说,从世纪初的兴起,到现在的兴盛,每隔几年往前看,从前的故事总在变得老套,从前的设定总在变得陈旧,大概也是因为这个时代变化太快。 而梁羽生金庸古龙等人的小说,无论什么时候去看,总有可观之处,这就超出了故事的范畴。 对于武侠小说逐渐式微,逐渐没落,个人认为更多是思潮变化所导致。现在的思想和当年的环境已经有很大不同,古龙书中最让人心情激荡的友情描写,现实中已经找不到那么纯粹的人。 甚至最核心的侠义精神都已被动摇,现在最流行的小说,谁行侠仗义,谁就跟傻X一样。侠者,在盛行的玄幻、奇幻、都市、系统等各类网络小说中,几乎都沦落成了被调侃、被取笑的人物。 这是一个道理泛滥,智商过剩的时代,而我钟爱过古龙的武侠小说,总有一些没被世道改变的东西。但愿一样热爱过古龙小说的你我,在这滔滔大势之中,为侠之一字保留一点在某一个时代到来时能够再度复燃的火苗,永远可以保持内心丰盛不孤独。为纯粹留下一点空间,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