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ovo_over denovo_over
希留兄
关注数: 5 粉丝数: 14 发帖数: 1,602 关注贴吧数: 18
误读或俗读的分类 宜兴话字词误读或俗读的分类 因为用了“误读”一词,在下深感惶恐!奈何若不以凶神恶煞的推P机嘴脸说话,实在难以完成宜兴话“正音”大业。于是标题里又加上“俗读”一词,表明人民群众的选择永远正确,则吾侪实当车之螳耳!开头这一番废话无非为撇清关系,以示立场清白。 此处将“误读”与“俗读”稍作涵义界定:凡未成为社会主流又不符合老派音切,而仅出现于新派人群的字词读音,称为“误读”;凡社会接受而主要流传于中、新派人群中的字词读音,尽管不合老派音切,称为“俗读”。“俗读”并不能算“误”,也许它们曾被今天的老派人群视为“误读”,然而早已积非成是,被社会普遍接受。今天“误读”中的一部分也会变成明天的“俗读”,甚至是“正音”。语言是一个发展变化着的系统。举个字例:羡慕的羡。今天的“正音”是ʑiɪ6(似面切),而不能念成ɦiɪ6(于线切),后者是受到阳羡的羡影响的“误读”。然而,羡慕的羡两三百年以前念zie6(似面切),假如今人穿越到那个时代,说出ʑiɪ6(似面切)会被人笑话为“误读”的。“俗读”也包括一些出韵的白读音,例如“呆”口语说成ɡai2,它是ŋai2(五来切,本字呆)的变体,见系声母读成同部位全浊塞音在吴语里很常见,但是念成tai1(丁来切,本字懛)则是跟着后起北方话俗字“误读”而不能被接受了。 本文仅提供分类,例字恕不标正音。 【甲类】应该是方言自然演变过程 疑母脱落:艾、误、仰、语 浊的咝音声母清化但念阳调:从、前、十 咸山摄a-e混读:盼、潭、患 遇摄u-y混读:楚、助、诉 歌模混读:河-湖、过-故、左-祖 全浊上声念阳去:渐、动、伴 次浊上声念阴平:鲁、母、努 入声韵类合并:夺-毒、曲-屈、国-角、泼-魄[~力]-扑 偏旁类推或简化字类推:帆-幡、期-朞、塑(朔) 不知一字多音和文白异读:曹操-做操、交易-容易、契约-契丹、戴震-戴帽 【乙类】疑似受国家官方语言影响 全浊清化且为阴调:佩、郡、召、鲸、夕、罪、浩 鼻音声母增生:誉、饴 微母[文读]读如零声母合口呼:微、望、舞 日母读如来母:若、人、仍 出韵:况、轩、赐、隙、侧 读如群母的特字不特:环、溃、畸 其他特字不特:舰、蟹、秦、津、农、丢、鹤、猎 流摄唇音混入遇摄或效摄:浮、牡、茂、矛 阳声韵重组:翁、横、碰 舒声入声混读:秩、忆、雹、续、逝、戈、裕、秘 以上即为宜兴话字词的“谬误”或“习用”读音问题汇总。所举例字均为常用汉字,对于多数人而言,这些字放在特定词语中能正确念出,但放到另一些词语(尤其是书面语或者时髦新词)里就跟着普通话跑了。总起而言,【乙类】问题多见于新派,这就是新派口音听上去不够“宜兴味”的原因之一(其他如用词不地道、调类起伏小等原因按下不表)。相比【乙类】问题,【甲类】至少不会影响与老辈宜兴人的交流表达,若能避免当然是极好的。 既然“正音”,不妨以保守音为正,因此本文所举分类条目均可视为时弊,于理当革除,于情则可恕,聊备一说可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