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36168957 lyt36168957
关注数: 0 粉丝数: 3 发帖数: 112 关注贴吧数: 5
我国海洋能潜力巨大 等同27个三峡电站 国家海洋科技中心17日正式发布《中国海洋能发展年度报告(2012)》。报告显示,到2012年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已投资6亿元,对海洋能技术研发、工程示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进行全面支持。专项资金实施三年来,拉动社会投资3.2亿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指出,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已进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 海洋能潜力巨大 面对石油、煤炭等化工能源的日益匮乏和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巨大压力,国际社会对海洋能在未来能源领域的战略地位已形成共识。 据国际能源署海洋能源实施协议预测,到2050年,全球海洋能装机容量将达74800万千瓦,并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52亿吨。此外,随海洋能产业的开发,到2030年,将为全球提供16万直接就业机会。 我国海洋能开发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调查显示,我国近海海洋可再生资源理论蕴藏量约16.7亿千瓦,技术开发量达6亿千瓦,相当于27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正因如此,国家颁布多项政策促进海洋能源的发展。2010年在国家海洋局与财政部联合推动下,设立了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对海洋能独立电力系统示范、并网电力系统示范、关键技术产业化、研究实验、标准及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五个方向给予了重点支持。 如今,通过专项资金的推动,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广东波浪能示范区、浙江潮流能示范区、山东技术研究与实验区为核心的我国海洋能开发布局。另外,我国海洋能技术发展的国际影响力也在逐步增强。今年,我国还将承办国际能源署海洋能执委会24届年会,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海洋能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开发技术亟待提高 虽然近几年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高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政府的支持,但我国海洋能开发仍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海洋能开发利用技术共用平台建设滞后。建设国家级海洋能海上试验场等综合测试平台,对促进技术转化、积累运行管理经验,推动海洋能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该方面积累较少,有关的公共平台建设尚处于设计阶段,相关工作亟待加强。另外,我国海洋能研发力量分散,缺乏专门从事海洋能开发利用技术的研发机构和公共研发平台。从事相关技术研究的科技人员较少,力量相对分散,创新力度不够,且缺乏对核心技术的掌握。 国家海洋科技中心建议,要充分利用全球海洋能开发科技资源,加速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进程。与发达海洋国家开展单边或多边合作交流,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另外,还应积极引导和扶持组建企业集团,开发相互配套的海洋能开发技术装备。优先发展海洋风电、潮汐、潮流、波浪发电设备制造企业,通过政策倾斜,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
我国海洋能潜力巨大 等同27个三峡电站 北极星水力发电网讯:国家海洋科技中心17日正式发布《中国海洋能发展年度报告(2012)》。报告显示,到2012年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已投资6亿元,对海洋能技术研发、工程示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进行全面支持。专项资金实施三年来,拉动社会投资3.2亿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指出,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已进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 海洋能潜力巨大 面对石油、煤炭等化工能源的日益匮乏和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巨大压力,国际社会对海洋能在未来能源领域的战略地位已形成共识。 据国际能源署海洋能源实施协议预测,到2050年,全球海洋能装机容量将达74800万千瓦,并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52亿吨。此外,随海洋能产业的开发,到2030年,将为全球提供16万直接就业机会。 我国海洋能开发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调查显示,我国近海海洋可再生资源理论蕴藏量约16.7亿千瓦,技术开发量达6亿千瓦,相当于27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正因如此,国家颁布多项政策促进海洋能源的发展。2010年在国家海洋局与财政部联合推动下,设立了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对海洋能独立电力系统示范、并网电力系统示范、关键技术产业化、研究实验、标准及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五个方向给予了重点支持。 如今,通过专项资金的推动,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广东波浪能示范区、浙江潮流能示范区、山东技术研究与实验区为核心的我国海洋能开发布局。另外,我国海洋能技术发展的国际影响力也在逐步增强。今年,我国还将承办国际能源署海洋能执委会24届年会,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海洋能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开发技术亟待提高 虽然近几年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高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政府的支持,但我国海洋能开发仍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海洋能开发利用技术共用平台建设滞后。建设国家级海洋能海上试验场等综合测试平台,对促进技术转化、积累运行管理经验,推动海洋能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该方面积累较少,有关的公共平台建设尚处于设计阶段,相关工作亟待加强。另外,我国海洋能研发力量分散,缺乏专门从事海洋能开发利用技术的研发机构和公共研发平台。从事相关技术研究的科技人员较少,力量相对分散,创新力度不够,且缺乏对核心技术的掌握。 国家海洋科技中心建议,要充分利用全球海洋能开发科技资源,加速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进程。与发达海洋国家开展单边或多边合作交流,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另外,还应积极引导和扶持组建企业集团,开发相互配套的海洋能开发技术装备。优先发展海洋风电、潮汐、潮流、波浪发电设备制造企业,通过政策倾斜,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
海浪发电需要解决的问题. 海洋波浪具有巨大的能量,已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争相研究开发的焦点之一,抢占这一技术领域的制高点,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对于波浪发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其经济意义,社会意义,开发前景相信大家对此也有所了解,在网上也一搜一大堆,我在这里就不多讲. 从国内外试验应用的情况来看,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波浪能源的多变性,普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表现在能源输出的稳定性问题、能源汇集问题、能源利用效率问题、潮汐变化的影响、采用复杂结构产生的成本效益问题、装置结构的安全性问题、装置的抗腐蚀问题、海洋环境的建设安装问题、与现有生产技术、设备的通用、配套等问题.(其中能源的高效采集和稳定输出,能源的汇集更是波浪发电的关键.)所以导致波浪能利用技术多年来一直进展缓慢,没有取得关键性的突破,也导致国内不少人对波浪能利用产生悲观情绪。 长期以来,人们都知道波浪具有巨大的能量,但都普遍认为波浪能是最不稳定的能源,在应用中偏重于提高单次波浪的利用,从波浪能所固有的特点来看,这是十分不利的,我们正常所能应用的波浪能与暴风时所具有的波浪能往往相差几个数量级,为了提高利用单次波浪的功率,往往把单个装置做得很大,而一旦风暴来临,则往往超出其结构、材料的应力,造成装置的破坏,这些从英国制造的第一座(OSPREY),挪威的500 kW岸式波能装置(MOWC),中国3 kW岸式振荡水柱波力电站的研建过程中可以得到验证。 实质上波浪能是一种随机产生的能源,虽然单个波浪的波高,波长,周期,位置都随时间而不同,但是一定水域内的波浪能量随时间的变化是缓慢的,通过提高波浪能采集的覆盖率和进行能量聚集,就可以得到强大稳定的能量输出。 提了这么多问题大家可能感觉眼花缭乱,其实技术问题还不是最大的问题,如何冲破障碍走向市场才是真正的问题.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