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限购 及限购
讨厌及限购
关注数: 0 粉丝数: 5 发帖数: 708 关注贴吧数: 9
11岁娃遭母持续抽打两小时身亡 荆条下出好人?  “广元11岁少年遭生母皮带抽打近两小时身亡”后续   4月14日晚,广元市苍溪县11岁男孩何阳杰,在家中被亲生母亲用竹条、皮带持续殴打近两个小时身亡。孩子被打期间,多位邻居曾听到凄厉哭喊,却仅有3人出声喝止,无一人选择报警。   昨日,是何阳杰离世的第五天。然而,在社会中有关他的讨论,却远未平息。悲剧的背后,“黄荆条下出好人”的传统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可取,值得思考。   讲述   刘先生,个体老板,47岁   弟弟打牌被父亲打晕   南充一位企业老板刘先生,家中有三兄妹,他排行老大,他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刘先生说,他读初中时,妹妹和弟弟读小学,都不怎么听话。   刘先生说,有一次弟弟又出去打牌,被发现了。“当时老妈就把爸爸叫了回来,把弟弟狠狠地打了一顿。弟弟当时本来是准备认错,但是嘴硬,顶了两句,就被打了。”刘先生说,被打之后,弟弟的性格就发生了一些改变,“不怎么说话,每天就背着出去打牌”。   纸包不住火,刘先生弟弟经常逃课出去玩的事情还是被发现了。“我记得很清楚,当时爸爸拿了一条铁链,把弟弟捆了起来,狠狠地抽打弟弟。”刘先生说,当时弟弟被打晕了过去。   老陈,教师,50岁   教育孩子最好是沟通   老陈是一位教师,记者碰见他时,他正带着女儿逛街。   当记者问到老陈是否有过家暴时,女儿在旁边插话,“爸爸那么疼我,怎么可能打,平时连骂都舍不得。”老陈笑着说,一家人都把女儿当成宝贝,从未对其采取过体罚的教育方式。   老陈说,曾经他有位学生做错事情,害怕被父母打,希望能通过老师给父母沟通,“我给学生说,可以帮忙沟通。但他必须要知道,父母是爱着子女的,肯定更希望是他主动道歉”。之后,这名学生回到家中向父母承认错误,并获得原谅,学生父母对老陈也极为感激。   通过这件事情,老陈坚信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绝对不是棍棒,是沟通和交流”。   李先生,销售人员,28岁   夫妻二人分唱红白脸   李先生结婚刚两年,是一位准爸爸,全家都在准备迎接新成员的到来。   “心里是有些忐忑,不知道孩子出生后怎么去教育。和老婆经常商量孩子的教育问题。”李先生说,目前他们甚至都已讨论了,“谁来唱白脸,谁来唱红脸”。   李先生说,他绝对不会采取暴力的教育方式。“小孩的学习能力特别强,大人怎么做,他就怎么做。父母经常有暴力行为,孩子长大了怎么得了?”李先生说。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廖金城实习记者刘虎杜强   观点 教育专家:邻居应阻止家暴   “父母打孩子是错误,打死娃娃是犯罪。”著名教育专家、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吴定初认为,在父母打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可能反过来要闹。在特定的情境下,父母往往很难以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因此,作为邻居来说,应该勇敢站出来阻止。   “我们不好去遣责那些不救人的围观者,但下次在遇到类似情况时,一定要用手机报警,或许那样就能挽救一位孩子的生命。”全国政协委员施杰说。(华西都市报记者王静一席秦岭)(责任编辑:张艳岩)2014年04月19日09:36 来源:新华网
家长如何和老师更好沟通 致家长信 现如今“沟通”是个挺时髦的词,在教育方面,家长和孩子与老师的沟通交流非常重要。也许有的家长会说:孩子成绩优秀,还用得着和老师交流吗?孩子一直在学校“平安无事”,绝不给老师惹麻烦,还用得着和老师交流吗?一个老师能有多少学识,用得着与其交流吗?这么多年了,我们一直都没怎么和老师交流过,发展得不也挺好吗?孩子的成长发展离不开老师的教育与帮助。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展与深化。家长与老师保持经常的联系,一方面是对老师工作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对老师工作的支持。 各位家长: 一个孩子的良性发展,不但需要有优秀的老师,还需要有优秀的家长,更需要优秀的老师与优秀的家长配合起来,协同作战。 有些家长认为老师忙,替老师着想,就不去与老师沟通了。这样做的坏处是对孩子的教育变成了家长与老师各自的孤军奋战,学校和家庭长期配合不上。还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成绩差,“没脸”去见老师,总是躲着老师。学校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得分教育,孩子目前成绩欠佳,不断完善提高就是了,不存在丢脸问题。一个无论多么好的学校,孩子之间分数的差异总会有的,这是正常现象,不会遭到老师歧视。 ■老师有着比家长更广阔的比较与判断视野,有着比家长更丰富更敏锐的洞察力 学校教育中,一个老师一般都面临着将近一百名学生,老师的精力与时间都不允许他整天只在一个孩子身上下工夫。但老师对孩子状况的判断一般比家长更准确些。一方面,老师有多年的教育经验,阅“生”无数,老师不但有同班同学之间的比较,而且还会有历届学生之间的比较。因此,老师有着比家长更广阔的比较与判断视野,有着比家长更丰富更敏锐的洞察力。另一方面,所有的孩子在老师眼中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是由陌生而逐渐熟悉。因此,老师的判断更趋冷静客观。而现在的家长一般从小到大只面对一个孩子,对其他同龄孩子谈不上更深入的了解,比较与判断视野都相对窄。另外,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判断,由于亲情关系,难以不带上较为浓重的情感色彩。基于这些状况,家长要和老师保持经常的联系,并且注 ■在与老师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倾听老师对孩子的判断,针对孩子目前的优缺点,与老师商量相应的办法 家长不能只满足于自己的“陈述”与“发泄”,然后扬长而去,应该给老师留出一定的说话时间。应该在与老师交换信息的过程中,搞清楚孩子真实的状态。知道孩子目前“怎么了”。应该在老师对孩子某些状态作出判断的基础上,冷静客观地看待并分析孩子出现的问题。即便孩子没有任何学习问题,也应该和老师经常联系,在交流中,家长可以更多地获知老师的教育理念,家庭、学校产生更有效的合力,对孩子发生更积极的教育意义。 例如,一位家长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意外获知自己的孩子在老师眼中,非常内向,很怕当众说话。可孩子给自己的印象并非如此,在家里很能说呀!其实类似于这样的判断误差,在家长和老师之间是经常会产生的。家长、老师判断的背景、判断的依据都不尽相同。家长判断“能说”是“家”的背景,是一个较为私密的环境,判断“能说”是只面对了自己一个孩子。老师判断“不能说”是在班级、年级范围内在大庭广众的正式场合下做出的。在学校里,老师一定会为这个孩子创造一些当众表达的机会,来鼓励他,促进他改变现状。但学校里学生人数众多,落实在这个孩子身上的表达机会毕竟还很有限。家长应该据此,也相应地给孩子多创造多提供一些当众表达的机会。这样,孩子的性格就会逐渐向外打开,会越来越从容大气地当众表达。 ■与老师的交流不畅通的话,孩子就会处在“长辈缺失”的环境下 多年的经验证明:内心封闭、很少与老师交流的学生一定会较少地获得各种教育机会,而且这类学生学习也往往会相对困难。即便成绩优秀,由于“人”很多内在没有受到必要的“安抚”与“导引”,高考时,成绩往往容易出现突然下跌的情况。上了大学、步入社会后,还有可能暴发另外严重的问题。 孩子从早到晚在学校,有些孩子还住校,不少家长整天忙忙碌碌。这些状况都造成了父母在一定程度上其实跟孩子“接触”很少。孩子与老师的交流不畅通的话,孩子就会处在“长辈缺失”的环境下。还有若要提高孩子在校质量,和谐顺达地解决一些问题,孩子能与老师畅快地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一位朋友的孩子说起在学校里有位同学不讲理,如何欺负人。朋友听后大怒,对孩子说,那你就打他,听起来很解气,但其实并非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同学之间许多事情,并不像孩子自己说得那么简单,应该鼓励孩子将情况向老师汇报并恳请老师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最熟悉班内同学的情况,而且也便于进一步调查细询,弄清楚事情完整的来龙去脉。在老师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同学大打出手,一方面矛盾会进一步激化,另一方面此举也未必真如朋友所想的那样“理所应当”。 与老师交流,绝不仅仅止于“有学习问题”,当然也绝不仅仅止于获得“分数的增长”。孩子的成长是“人”的成长,“人”的成长包括“人”自身意义与价值的确立;包括“人”内在精神世界的不断丰富与成长;包括“人”自尊自信的不断取得;包括“人”该如何坦荡地面对自我的缺点与不足……孩子并不仅仅只归属于各个“学科”,“人”的成长是多方面的和谐综合发展。连“人”自身内部都不能很好地被“安顿”下来,学科、竞赛、出国深造等事又在哪里安顿!一位优秀的老师不仅会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在意,更会为孩子“人”的发展负起责任。 建议家长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畅通交流渠道 一、家长自身应该首先和老师联系起来,向老师表达希望孩子与老师多交流的诚挚愿望。让老师充分了解家长的想法与希望。向老师主动介绍一些孩子家庭、成长与性格养成方面的相关情况,让老师交流的时候,针对性更强,更加有的放矢。将更为充分更为精粹的孩子“成长背景”提供给老师,老师就会更为有效选择与孩子交流的方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把自身的坦诚表露出来,老师工作起来,会更为积极主动。 二、帮助孩子解决与老师交流时胆怯、畏惧、怕丢丑的不必要心理问题。现代社会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不能与人畅通交流的人,是一个有缺陷的人。与老师交流,正是养成这种能力的一个开始。与老师交流只要把握好“诚”与“敬”两个字,就行了,别的想法都是多余的。每个孩子的发展都是不一样的,各具特点,一个班里的学生从来都不会“一边齐”。老师从不会嘲笑有缺点的学生。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缺点,只不过表现的层面、特点各不相同罢了。那些孩子身上所谓的“丑”,即便不去与老师交流,一个目光敏锐的老师也是会捕捉到的。 三、帮助孩子克服与老师交流时自高自大的缺点。与人交流,彼此之间的关系一定是平等的。一个人的发展,绝不仅仅限于“学习成绩”。孩子的学校生活,就是一个不断自我修缮、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无论一个孩子已经发展到多么优异的程度,发展的空间总还是有的。孩子有时会出现某些方面的不均衡,而事业成功与一生幸福似乎与孩子更多方面的和谐发展相联系。 ■老师不仅是“分数”的导师,他(她)更是“人”的导师 在学校生活中,孩子有时限于年龄、学识、阅历等方面的差距,可能会对老师的想法、做法、学科见解、人生见解并不能很快很准确的理解。孩子如若能和老师顺畅的交流,彼此“说开来”,孩子会加快对老师的理解,会加快对“问题”的解决。 意倾听老师对孩子的判断。从老师方面获取的有关孩子的信息,对家长“认识”自己的孩子,帮孩子理顺自己,克服自身不足与弱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阜宁县实验小学向阳路校区网
(也不知真假,权当提醒吧)警惕一种最新骗术 。。 (也不知真假,权当提醒吧)警惕一种最新骗术 一. 近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最新骗术,骗子具体操作的程序是:自称快递公司人员先给诸位打电话(随机),告诉你有快递物品,但由于天气潮湿看不清你具体地址、姓名,只知道电话,请你提供地址、姓名,然后真有快递公司投递人员上门送来物品(假烟或假酒),请你签收,由于人的本性,看到有东西送来,许多人便不问来处,随意签收,只要你一旦签收,随后就有电话,告诉你:快递你已经收了,必须按他们给出的银行账户给他们钱,一般索要数万,如果你不肯给,便会有讨债公司或黑社会上门“砍人”,现在不少人中招。 二.危险的免费的钥匙圈 有不法份子假冒推销员在加油站或停车场等地发免费的钥匙圈!这个钥匙圈具有可让他们跟踪你的追踪装置芯片,请千万不要接受。 他们会挑选看来较易下手的受害者,如果你接受了,你将陷入他们的圈套中。这个钥匙圈非常漂亮,很难抗拒不想要它,但记住后果是你可能须付出更大的代价,包括危及性命。 三、如果你接到任何一个电话(包括10086或10010),说是在检查你的线路,并要求你按#键或其它任何按键,请不要按那些键并马上结束通话。那是一家诈骗公司,他们的机器能在你按下任意键后,连接到你的SIM卡并用你的话费打电话。(还可以窃听你的一切通话和短信,也就是复制卡)。 把这条信息发给尽可能多朋友,阻止这些诈骗。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已经播出
(也不知真假,权当提醒吧)警惕一种最新骗术 一 (也不知真假,权当提醒吧)警惕一种最新骗术 一. 近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最新骗术,骗子具体操作的程序是:自称快递公司人员先给诸位打电话(随机),告诉你有快递物品,但由于天气潮湿看不清你具体地址、姓名,只知道电话,请你提供地址、姓名,然后真有快递公司投递人员上门送来物品(假烟或假酒),请你签收,由于人的本性,看到有东西送来,许多人便不问来处,随意签收,只要你一旦签收,随后就有电话,告诉你:快递你已经收了,必须按他们给出的银行账户给他们钱,一般索要数万,如果你不肯给,便会有讨债公司或黑社会上门“砍人”,现在不少人中招。 二.危险的免费的钥匙圈 有不法份子假冒推销员在加油站或停车场等地发免费的钥匙圈!这个钥匙圈具有可让他们跟踪你的追踪装置芯片,请千万不要接受。 他们会挑选看来较易下手的受害者,如果你接受了,你将陷入他们的圈套中。这个钥匙圈非常漂亮,很难抗拒不想要它,但记住后果是你可能须付出更大的代价,包括危及性命。 三、如果你接到任何一个电话(包括10086或10010),说是在检查你的线路,并要求你按#键或其它任何按键,请不要按那些键并马上结束通话。那是一家诈骗公司,他们的机器能在你按下任意键后,连接到你的SIM卡并用你的话费打电话。(还可以窃听你的一切通话和短信,也就是复制卡)。 把这条信息发给尽可能多朋友,阻止这些诈骗。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已经播出
(也不知真假,权当提醒吧)警惕一种最新骗术 (也不知真假,权当提醒吧)警惕一种最新骗术 一. 近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最新骗术,骗子具体操作的程序是:自称快递公司人员先给诸位打电话(随机),告诉你有快递物品,但由于天气潮湿看不清你具体地址、姓名,只知道电话,请你提供地址、姓名,然后真有快递公司投递人员上门送来物品(假烟或假酒),请你签收,由于人的本性,看到有东西送来,许多人便不问来处,随意签收,只要你一旦签收,随后就有电话,告诉你:快递你已经收了,必须按他们给出的银行账户给他们钱,一般索要数万,如果你不肯给,便会有讨债公司或黑社会上门“砍人”,现在不少人中招。 二.危险的免费的钥匙圈 有不法份子假冒推销员在加油站或停车场等地发免费的钥匙圈!这个钥匙圈具有可让他们跟踪你的追踪装置芯片,请千万不要接受。 他们会挑选看来较易下手的受害者,如果你接受了,你将陷入他们的圈套中。这个钥匙圈非常漂亮,很难抗拒不想要它,但记住后果是你可能须付出更大的代价,包括危及性命。 三、如果你接到任何一个电话(包括10086或10010),说是在检查你的线路,并要求你按#键或其它任何按键,请不要按那些键并马上结束通话。那是一家诈骗公司,他们的机器能在你按下任意键后,连接到你的SIM卡并用你的话费打电话。(还可以窃听你的一切通话和短信,也就是复制卡)。 把这条信息发给尽可能多朋友,阻止这些诈骗。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已经播出
浅谈小学艺术教育 艺术和艺术教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正确地正视它们,重视它们,加强艺术教育有助于教育的发展,有助于人的发展。     一、遵循艺术融合原则,尝试艺术融合的教学方式   就学科性质而言,艺术各学科(音乐、美术、舞蹈等)之间具有许多天然的相通之处,丰富性和综合性便是艺术一大特点。我们可以借助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相同的情感和内容。每种艺术都可以借用其他艺术的要素。因此,学校的艺术学科,可以努力尝试艺术融合的教学方式。   如在音乐欣赏中,通过一些绘画来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意境,通过运动着的视觉图像,来帮助学生感受乐曲中的节奏和情感运动过程。同时,也可注重音乐与舞蹈、动作,甚至是语言的综合。从而上成动态的音乐课。在一堂低年级的音乐课《花儿朵朵开》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用形体动作展现一朵朵美丽的小花。当“花儿朵朵开”的场面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当美妙的乐曲在学生的耳边响起时,学生们载歌载舞,把歌曲所蕴含的欢快的情绪,都表达了出来,从而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享受!   在美术课上,适当地引入音乐,在欣赏和创作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听觉信息。例如当学生在绘画时,教师便放上一段古筝曲,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   把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拓展艺术的空间,增强艺术趣味,培养学生艺术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但是在尝试艺术融合的教学策略时,也不是说一上音乐课就和美术联系起来,或一上美术课就和音乐联系起来,而是指在有必要、又可能的情况下,从而改变那种单调的、机械的教学形式。     二、遵循艺术参与原则,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活动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果不通过一定的形式,把各门艺术或同一艺术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特别是如果没有学生亲身参与到这种形式的活动中,则艺术教育的育人目标是难以得到实
教育有时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教育是什么? 教育应该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反映的是教育的实质,另一方面,反映的是教育教学的价值。 “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苏霍姆林斯基语)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陶行知语) 关于教育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重要性,加尔布雷思在他所著《好社会》一书中说得再好不过了“在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国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民是贫穷的,也没有任何一国愚昧无知的人民是不贫穷的。在民智开启的地方,经济发展自然水到渠成。”有识之士都认识到,教育孩子是我们所有事业中最重要的事业,比任何所谓的防卫措施都更加紧迫和重要,它是我们唯一的真正的防卫。至于教育对于个人的价值,以下这一段话也十分精彩:假使我们过着多姿多彩的生活,那必定是教育使我们意识到生活的意义,假使我们过着合群的生活,那是教育使我们在早年认识这一需要,且在我们的心田种植了种子;假如我们很安详地生活着,那是教育使我们认识到精神上的和谐是人生最重要的。但假使我们内心不安宁,那是教育中忽略了感情的生长及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假如我们对多彩多姿的生活世界感到乏味,那是教育没能在我们的内心开拓理智的以及精神的反应……假如我们不认为在一个民主的社会中,个人是最珍贵的,而不论其种族、肤色和血统,那么,教育最基本的一点便已失败了。”
教育跨越发展的盐城步伐 本报记者 陈雪峰 本报通讯员 孙鸿展 孙思 徐建成 编者按: 这是凝聚民心、壮我国力的伟大事业!这是艰苦奋斗、谱就华章的跨越征程!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取得令人瞩目的新成就。 10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0年来,我市教育普及水平持续提升,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10年来,我市教育保障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度明显加大。 今天的盐城,正从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阔步前行! 本报今起开辟“盐城教育这十年”专栏,回眸10年改革发展征途,探究10年巨变宝贵经验,展望盐城教育锦绣前程。敬请读者关注。 教育,民生之基,强国之本。2002年,党中央作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5年后,党中央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伟大战略部署,并且首次将优先发展教育列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 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足足超过10年的市教育局局长常逢生感触良多:“这十年是盐城教育发展最好最快的十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以‘办人民满意教育、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宗旨,高举科学发展旗帜,大力实施‘推进教育均衡、实施素质教育、落实人才强教、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升教育形象’五大工程,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创新寻求突破, (下转2版) 教育发展综合水平、育人质量取得显著提高,教育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深化改革 改革创新是发展思路,更是发展实践。10年来,我市教育系统在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改革以及相关制度建设等方面迈出了坚定的步伐——2007年,我市城乡同步实施免费义务教育;2010年,大市区率先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1年,出台《盐城市初中教育五年发展行动计划》;2012年,出台《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提高教育投入在公共财政在支出中的比例,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一项项改革力度空前,体现着市委、市政府推进教育改革的决心,体现着盐城教育人直面难题、迎难而上的勇气,一个个创新举措前所未有,凝聚着全社会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智慧与力量。 关键词:加大投入 10年来,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从2002年的22.5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89.49亿元,增长297.49%;预算内教育经费从13.79亿元增加到69.07亿元,增长400.79%。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7.42亿元,比2002年0.81亿元增加6.61亿元,增长819.19%;各类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均有较大比例的提高。 “十一五”期间,全市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生活补助和中职补助政策,构建贫困学生资助救助体系。截至2012年秋学期,全市累计发放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费1亿元、高中助学金1.15亿元和中职助学金3.78亿元。 关键词:全面保障 有了投入,教育基础建设也就有了保障。2010年以来,全市新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8所,其中大市区11所,总投入达52.1亿元,一大批城乡中小学开始向“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生均公用经费一样多、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人民群众一样满意”的目标迈进。 全市学前教育在经历了一番曲折后,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办园体制逐步理顺,投入力度空前加大。目前全市有省优质园144所,市优质园203所。在园幼儿26.77万名。市政府最新出台的《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从2012年起,全市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按每生每年200元的标准列入财政预算”。 2007年起全市城乡同步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了学杂费、课本费,逐年大幅度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差距。小学、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分别达99.79%、99.0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8.45%。 关键词:优化升级 10年来,全市高中学校布局不断优化调整,共撤并普通高中11所,高起点、高标准建成一批新校区,优质教育资源得到较大扩充。目前全市共有四星级高中17所,三星级高中22所,8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在优质高中就读,高考录取人数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职教事业快速发展,全市现有各类中高等职业学校40所,在校生数91924人,专业设置数254个,基本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沟通、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重、学科门类齐全、办学层次丰富的职业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8.66%,列苏北五市之首。驻盐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强,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新校区相继建成,盐城“大学城”初见端倪。高校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已覆盖工、管、文、理、经等学科门类,基本形成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结构,学术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多渠道、多形式的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习型社会建设初见成效。
1 下一页